|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 0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无边身菩萨。与无量菩萨周匝围绕。示现如是神通力已。持是种种无量供具。及以上妙香美饮食。若有得闻是食香气。烦恼诸垢皆悉消灭。以是菩萨神通力故。一切大众悉皆得见如是变化无边身菩萨。身大无边量同虚空。唯除诸佛余无能见是菩萨身其量边际。尔时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
这时无边身菩萨与无量菩萨周匝围绕,示现这样的神通后。携带着种种无量供具及上妙香美饮食。如果能闻这种香气,所有的烦恼诸垢皆悉消灭。借此菩萨之神通力一切大众都能得见这种变化。无边身菩萨,身大无边,如同虚空。除了诸佛无人能见此菩萨的身量边际。
所设供养倍胜于前。来至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愿哀愍受我等食。如来知时默然不受。如是三请悉亦不受。尔时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却住一面。
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所置备的供养比之前人的供养更加殊胜。来到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向佛进言:“世尊。希望您慈悲接受我们的供养。”如来仍然默然不受。再三请求也没有用。于是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只好在一边却坐下。
南西北方诸佛世界。亦有无量无边身菩萨。所持供养倍胜于前。来至佛所乃至却住一面皆亦如是
南西北方诸佛世界。也有无量的无边身菩萨。携带的供养更胜过其他人的供养。来至佛所最后都坐在一边。
时娑罗双树吉祥福地。纵广三十二由旬大众充满间无空缺。尔时四方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所坐之处。或如锥头针锋微尘。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诸大菩萨悉来集会。及阎浮提一切大众亦悉来集。唯除尊者摩诃迦叶阿难二众。阿阇世王及其眷属。
这时娑罗双树吉祥福地。方圆一千多里坐满了前来供养的人。四方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属坐在锥头针锋那么小的微尘上。十方诸佛世界诸大菩萨也都来此集会。阎浮提一切大众全都到齐,除了尊者摩诃迦叶阿难和阿阇世王及其眷属。
乃至毒蛇视能杀人蜣螂蝮蝎及十六种行恶业者。一切来集。陀那婆神阿修罗等。悉舍恶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慈心相向亦复如是。除一阐提。
甚至依靠视线就能杀人的毒蛇和蜣螂蝮蝎以及十六种行恶业者也都一切来集。陀那婆神阿修罗等,都舍弃了邪恶的念头生出慈心,好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慈心相向也是如此,除了一阐提。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软。无有丘墟土沙砾石荆棘毒草。众宝庄严犹如西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时大众悉见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如于明镜自观己身。见诸佛土亦复如是。
此时三千大千世界,因佛神力,大地柔软,不再有丘墟土沙砾石荆棘毒草。众宝庄严好像西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一般。大众都能看到十方如微尘数般的诸佛世界。就像自己照镜子一样清楚。
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诸大会。令彼身光悉不复现所应作已还从口入。时诸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还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为竖。复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何期苦哉。何期苦哉。如何世尊。一旦舍离四无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养。圣慧日光从今永灭。无上法船于斯沉没。呜呼痛哉。世间大苦。举手捶胸悲号啼哭。支节战动不能自持。身诸毛孔流血洒地
此时如来面门放出五色光明笼罩大会,使得所有人的身光都不在显现,然后五彩光明飞入佛的口中。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又入佛口,都很恐惧,汗毛直竖,说道:“如来光明放出又收回,是因为在这个世界该做得都做完了,这是最后涅槃的迹象了。多么的悲伤,多么悲伤。世尊一旦舍离四无量心。不再接受人天的供养。圣慧日光从今之后就永远熄灭了。无上的法船从此沉默。多么悲哀,世间最苦的不过于此。”于是举手捶胸。悲号啼哭。关节颤动无法控制,甚至毛孔流血滴落在大地。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毕
寿命品第一品之二
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那城工巧之子。名曰纯陀。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为令世间得善果故。舍身威仪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悲泣堕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时会中有一个叫纯陀的优婆塞(现在我们叫居士),他是拘尸那城一个工匠的孩子。跟他在一起的同伴共有十五个人。为了得到世间善果,不再顾惜自己威仪的姿态,从座而起,露出右肩,右膝跪地,流泪合掌顶礼佛足,向佛进言:
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后供养。为度无量诸众生故。世尊。我等从今无主无亲。无救无护无归无趣贫穷饥困。欲从如来求将来食。唯愿哀愍受我微供。然后乃入于般涅槃。
世尊和比丘僧众啊,为了度脱无量众生,请慈悲接受我们最后的供养吧。世尊,我们从今往后就无亲无主了,无人保护无人解救,贫穷饥渴,为了从如来那里得到后世的食物,希望世尊接受我们的微薄供养后再入般涅磐吧。
世尊。譬如刹利若婆罗门毗舍首陀(印度四大姓)。以贫穷故远至他国。役力农作得好调牛。良田平正。无诸沙卤恶草株杌。唯悕天雨。言调牛者喻身口七。良田平正喻于智慧。除去沙卤恶草株杌喻除烦恼。
世尊,比如刹利若、婆罗门、毗舍、首陀(印度四大姓,此处即是说一切人)中,有人因为贫穷而远赴别国,辛勤劳作,驯服耕牛,良田富饶,没有砂砾和野草,只求天降甘雨。
驯服耕牛就是比喻身口意业(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良田富饶比喻智慧,除去砂砾和杂草比喻去除烦恼。
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贫四姓者即我身是贫。于无上法之财宝。唯愿哀愍除断我等贫穷困苦。拯及无量苦恼众生。我今所供虽复微少冀得充足如来大众。我今无主无亲无归。愿垂矜愍如罗睺罗
世尊,我现在也于那穷人一样,一切具备只求如来的甘露法雨。贫穷的四姓是说在无上法宝面前,我是如此贫穷,只希望世尊慈悲我们的贫困穷苦,也同样慈悲无量众生的苦恼。尽管我今天的供养如此微薄,但也希望尽力充足如来大众。我就要没有主人没有亲人没有归处,希望如来可怜我等,就像可怜自己的亲子一样。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无上调御告纯陀曰。善哉善哉。我今为汝除断贫穷。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汝今于我欲求寿命色力安辩。我当施汝常命色力安无碍辩。何以故。纯陀。施食有二果报无差。何等为二。一者受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受已入于涅槃。我今受汝最后供养。令汝具足檀波罗蜜。
这时世尊以一切种智、无上、调御(佛的不同名号)告诉纯陀:“善哉善哉。我为了让你不再贫穷,用无上法雨浇灌,让你的身田生出佛法之芽。你向我求长寿、相貌、辩才,我就给你永恒长寿、色相端正和辩才无碍。为什么呢?纯陀,布施食品有两种无差别的果报。哪两种呢?一种是接受了布施的人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另一种是接受了布施的人进入涅磐境界。我今天接受你的最后供养,让你成就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
尔时纯陀即白佛言。如佛所说二施果报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先受施者烦恼未尽。未得成就一切种智。亦未能令众生具足檀波罗蜜。后受施者烦恼已尽。已得成就一切种智。能令众生普得具足檀波罗蜜。
这时纯陀向佛进言:“我不认为这两种布施像佛所说的一般,无差无别。因为第一种人没有断尽烦恼,没有成就一切种智。也没有能力让众生成就檀波罗蜜。后一种人烦恼完全断尽,得到一切种智。能让众生成就檀波罗蜜。
先受施者直是众生。后受施者是天中天。先受施者是杂食身烦恼之身。是后边身是无常身。后受施者无烦恼身金刚之身。法身常身无边之身。云何而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
前者仍是众生,后者是天中之天。前者是吃五谷杂粮的烦恼之身,是有边际之身,无常之身。后者是无烦恼身,是金刚身,是法身、是常住不坏之身、是无边身。怎么可能两种果报没有差别呢?
先受施者未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唯得肉眼未得佛眼乃至慧眼。后受施者已得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具足佛眼乃至慧眼。云何而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
前者没有圆满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只有肉眼没有其余四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后者圆满六种波罗蜜,具足五眼。怎么可能两者果报没有差别呢?
世尊。先受施者受已食啖入腹消化。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无碍辩。后受施者不食不消无五事果。云何而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
世尊,前者进食后食物进入肚子要被消化,凭借食物的营养才有生命、容貌、力气、身体舒适和无碍辩才。后者根本不会真正的消化食物,也就不会有五种果报。怎么可能两者果报没有差别呢?
佛言。善男子。如来已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有食身烦恼之身。无后边身常身法身金刚之身。善男子。未见佛性者名烦恼身杂食之身。是后边身菩萨尔时受饮食已入金刚三昧。此食消已即见佛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
佛说:“善男子,如来已经早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穷尽的时间数目)之前就没有食身、烦恼身、后边身(阿罗汉等有余涅槃),已获得常身、法身、金刚之身。善男子,没有见到佛性的人是烦恼身,是后边身。菩萨(即受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接受布施的食物之后进入金刚三昧,食物消化完毕立即得见佛性,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得到了常身法身金刚之身。所以我说两种布施没有差别。
菩萨尔时破坏四魔。今入涅槃亦破四魔。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菩萨尔时虽不广说十二部经先已通达。今入涅槃广为众生分别演说。是故我言二施果报等无差别。
菩萨破坏四魔(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天魔),而进入涅磐也是破坏四魔。所以我说两者没有差别。菩萨虽然没有广说十二部经其实已经通达经典了。入涅盘者广为众生演说十二部经典。所以我说两者没有差别。
善男子。如来之身已于无量阿僧祇劫不受饮食。为诸声闻说言。先受难陀难陀波罗二牧牛女所奉乳糜。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实不食。我今为于此会大众。是故受汝最后所奉。实亦不食
善男子,如来之身已经在无量阿僧祇劫之中不接受饮食了。我对声闻大众说曾经接受了陀难、陀波罗位二位牧牛女所供奉的牛奶,然后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我根本没有吃过,我现在在这个法会上接受你的供奉,也不会真的吃。
尔时大众闻佛世尊普为大会受于纯陀最后供养。欢喜踊跃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希有纯陀。汝今立字名不虚称言。纯陀者名解妙义。汝今建立如是大义。是故依实从义立名。故名纯陀。
这时大众听到世尊接受了纯陀的供养,非常欢喜,一同赞叹道:“善哉善哉,难得啊纯陀。你真是名副其实。纯陀二字的意思是通达上妙的意义。你今天建立如此大义,跟你的名字相符,所以是名副其实的纯陀了。
汝今现世得大名利德愿满足。甚奇纯陀。生在人中复得难得无上之利。善哉纯陀。如优昙花世间希有。佛出于世亦复甚难。值佛生信闻法复难。佛临涅槃最后供养。能辨是事复难于是。
你今世得到如此大的名利,满足了如此大愿。太稀有了!生在人间又得到如此无上大利。善哉啊纯陀。就像优昙花出现在世间一样稀有。佛出世也是如此难得,供养佛相信佛法更难,佛涅磐前接受你的供养,这种难得简直是无法言表。
南无纯陀。南无纯陀。汝今已具檀波罗蜜。犹如秋月十五日夜。清净圆满无诸云翳。一切众生无不瞻仰。汝亦如是。而为我等之所瞻仰。佛已受汝最后供养。令汝具足檀波罗蜜。南无纯陀。是故说汝如月盛满。一切众生无不瞻仰。南无纯陀。虽受人身心如佛心。汝今纯陀。真是佛子。如罗睺罗等无有异。尔时大众即说偈言
南无(皈依)纯陀。南无纯陀。你今天成就了檀波罗蜜,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清净圆满没有乌云遮挡,令一切众生抬头瞻仰。
南无纯陀,佛已接受你的最后供养,让你具足波罗蜜。所以说你如满月一样令人瞻仰。
南无纯陀,你虽然是人的身体却已经具有了佛心,你是真正佛的亲子,跟罗睺罗没有差别。这时大众就说出了如下的偈子:
汝虽生人道,已超第六天;我及一切众,今故稽首请
人中最胜尊,今当入涅槃;汝应愍我等,唯愿速请佛
久住于世间,利益无量众;演说智所赞,无上甘露法
汝若不请佛,我命将不全;是故应见为,稽请调御师
你虽然投生人道,其实已经超越了第六天。世尊就要进入涅磐。你应该怜悯我们,替我们请求世尊久住世间,利益众生。继续演说无上佛法。你若不请佛,我们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所以请你替我们向世尊请求。
尔时纯陀欢喜踊跃。譬如有人父母卒丧忽然还活。纯陀欢喜亦复如是。复起礼佛。而说偈言
快哉获己利善得于人身
蠲除贪恚等永离三恶道
快哉获己利遇得金宝聚
值遇调御师不惧堕畜生
佛如优昙花值遇生信难
遇已种善根永离饿鬼苦
亦复能损减阿修罗种类
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是
我以具足檀度人天生死
佛不染世法如莲花处水
善断有顶种永度生死流
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
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我今所奉食愿得无上报
一切烦恼结摧破不坚牢
我今于此处不求天人身
设使得之者心亦不甘乐
如来受我供欢喜无有量
犹如伊兰花出于栴檀香
我身如伊兰如来受我供
如出栴檀香是故我欢喜
我今得现报最胜上妙处
释梵诸天等悉来供养我
一切诸世间悉生诸苦恼
以知佛世尊欲入于涅槃
高声唱是言世间无调御
不应舍众生应视如一子
如来在僧中演说无上法
如须弥宝山安处于大海
佛智能善断我等无明闇
犹如虚空中起云得清凉
如来能善除一切诸烦恼
犹如日出时除云光普照
是诸众生等啼泣面目肿
悉皆为生死苦水之所漂
以是故世尊应长众生信
为断生死苦久住于世间
这时纯陀的欢喜就像死去的父母忽然转活一般,又站起来顶礼佛陀,说道:“我在人间得到这样的利益,让人无比快乐,远离三毒烦恼,永离三恶道。能够供养佛陀就如同得到无量宝藏一样让人快乐,再也不用害怕堕落畜牲道。
佛陀现世就像优昙花一样难遇,相信佛陀教诲而种下善根,就远离了恶鬼道,也能减少阿修罗的数量。
佛陀现世就像芥子落在针尖上一样稀有,我凭借最后施食这稀有机会成就了檀波罗蜜,远离了生死轮回。
佛就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虽然生在世间却不被世间的俗事染污,善于度化六道众生,也包括了色究竟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