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shader

学 佛 群 疑 圣严法师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风水,风是空气,是来自空中的活力;水是万物生长之必需,是来自地下的活力。
有了这两种活力的配合,再加上能够吸收充分阳光的地理位置,那不等于近人所说的生命三
要素:阳光、空气、水吗? 
  可是我所熟识的名地理学家李易浓先生说:要有①积功累德②生辰八字③地理风水,三
个条件都配合得好,才能够富贵寿考。所谓生辰八字,就是先天的命理;所谓积功累德,就
是后天的努力修养;地理、风水只占其中三分之一。如果命坏而又心恶、行为不正,不会找
到好的风水;纵然已得好的风水,也会遭受水灾、地震等的自然灾变所破坏。而且他又说:
「三分风水七分做。」也就是风水必须加上人为的努力,去改善环境。因此,从佛教的立场
说,风水、地理虽然有其道理,但也未必是决定的道理。 
  古来祖师都能在高地峻岭,深山大泽,辟草莽,建丛林,安众养道,成为后来的名山。
既是名山,必占好的风水、地理,历千年而不坠,经万世而不败,这是多么好的风水、地
理;但是他们都没有风水、地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往往还能够改变地理,不假以人工而有自
然变化的现象。像民国二十五年虚云老和尚复兴曹溪门庭南华寺的时候,就发生了大雨筑
堤,河流改道的事实。 
  另外,我们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新馆的地理位置,只因我本人从四周环境和方位所得到
的自然反应,觉得非常舒畅,所以没有请地理师之前,就已做了择地的决定,结果,由专家
们勘定之时,都说:「好!好!」我可说是一个毫无地理、风水知识的人,只是知其原理,
认为此理与彼理,应该理理相通才是。因此,我既信又不信;为了我自己,我不必去信;为
了随俗,以慰大众,请专家勘定做为参考,也无伤大雅。所谓参考,仅止于参考,不可盲从
盲信,否则反而会遭致心理上的困扰及生活上的不便。 
  反观,职业的星相士或被誉为卓越的星相家,很少能为他们自己找到好的风水、地理,
也很少有星相学家用他们自己的学理和经验来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因此,佛教徒应该以学
佛为根本,以佛法来化导众生为根本,若以命理、星相、风水为专业,则是本末倒置。上智
者不妨涉略,中下之人若研究此等杂书、外术,浪费时间,妨碍正修,宜予设限。 
  □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
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是又说,人不以自己的善恶行为做为有罪无罪
的判断,人之能否进入天国,是看上帝的审判来决定,因此,基督教的赎罪之说,有它的矛
盾。上帝既然基于爱来造人,又要基于人类的原罪而来赎罪,结果只有为上帝选中的人能被
召至天国,其他的人都将被丢进炼狱,爱与罚、善与恶,不是基于人类的道德,而是出乎上
帝的大能或权威,基督教强调信者得救,伦理的矛盾与否,对他们不能构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不是如此,佛能救济众生,这是诱导、启开众生自己来去恶向善,再自有漏善而至
无漏善,也就是从不造三恶道的因为起点,继续努力则修人天福报,成为有漏善。再修菩萨
道乃至于佛道,成为无漏善,即是彻底灭罪。 
  经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罪是由于造作恶业所成,又叫做烦恼垢
和罪垢。罪的完成必须有三个条件:有心犯罪、知道是犯罪、确已犯了罪。比如杀人,预谋
杀人、知道是杀人而真的杀人,如缺其一,便不成为重罪或不成为犯罪,其中最主要的是意
念。若未预谋杀人,也不知道是杀人,而人被杀了,不算犯杀人戒。比如心狂意乱,失去理
智的人,虽杀人不犯杀人罪。 
  念佛的人,心向于佛,只此一念已超三界;如果第二念忘掉了念佛,则仍在三界。念佛
心与佛相印,则远离无量罪业,念念念佛,念念离无量罪业,永远念佛则不受三界果报。 
  灭罪的意思,第一层次是远离罪恶的业因,第二层是不受罪的果报。所谓不受果报,也
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已得解脱之人,虽受三界身,不以为苦,所以,等于没有果报;第二是
罪业种子久久没有机会受报,就如植物的种子置于石头之上,曝于烈日之下,久了自然失去
发芽的功能。 
  □ 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所谓带业往生,是净土行者的观念,但在净土经典里面,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名词。所
以,数年前曾有密教的瑜伽士和显教的净土行者之间,发生了一场「消业往生」和「带业往
生」的论战。不过,根据《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中说到,凡夫持念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誓愿力,虽曾造大恶业,也能往生彼国。因此,中国净土行者
就倡出带业往生之说。 
  以通途而言,菩萨以愿力来世间救度众生,凡夫以业力来世间接受果报。在接受果报的
同时又再造业,不论造的是善业或恶业,均不能出离三界。造大恶业则下堕三涂受罪报;造
大善业则上升天界享天福;若既造善业也造恶业,则生人间和神道,既受苦报也享福报,且
苦多乐少。唯有修行清净的解脱业,也就是除了五戒、十善的善业外,再加上修定和慧,直
至烦恼断除为止,才能出离生死、永出三界。 
  而净土法门是殊胜方便,可仰仗阿弥陀佛本誓愿力而横出三界;凡是能够深信而发切
愿,愿生彼佛净土者,纵有生死重罪、无数恶业,亦能往生彼佛的极乐世界。其后继续薰闻
佛法、增长菩提。到了彼佛国土,由于环境殊胜,不但没有再造恶业的机会,且经过长期的
薰闻,使先前所造的恶业种子,也逐渐萎缩,不再发芽、生长而接受果报了。以上就是「带
业往生」的理论。 
  当然在西方净土,修到位阶不退,证得圣果,再还入娑婆,现种种身相,度种种众生,
其可托胎化生,可变化化生。若托胎化生,一样得接受和凡夫众生相同的身体和环境,一样
会受到众生所受的种种苦痛交迫、煎熬。此对众生而言,乃属业报,但对这些乘愿再来的圣
者而言,虽然也是受报,却不以为苦。所以,虽带业往生,却未曾逃债,虽身受果报,却与
凡夫众生大异其趣。 
  可见,如不往生净土,便将永远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一再地造业受报,受报造业,循
环不已,称为流转。若能往生净土,带业而去,消业而还,再来世间受报,已经没有苦果的
实质,而仅有类似于果报的现象。因此,我们也不妨相信带业往生、消业受报的观念。但这
和造业受报的凡夫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一个是自主的,以愿力来度众生;一个是受业力
牵制的,不能自主,是出于苦果和苦因的循环再循环。 
  不过,密教另有一套理论,认为可以修持密法,或以某一大修行者的加持力,能即身消
除一切业障,而以清净无障之身心,往生佛国。看来相当迷人,实则此乃与一神教的神力赎
罪、代罪、消罪、免罪的观念有点相似,与根本佛法的因果观念不甚相应。 
  □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
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
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中,列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而《阿弥陀经》
则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 
  一心是对散心说的。若一方面口中念佛名号,一方面心中还有种种妄想,那是散心念
佛;如果念佛念到心口一致,没有杂乱妄想,只有佛号的相续,念念之间,只有佛号,不念
而自念,这便与《楞严经》所说,「净念相继」的功夫吻合。 
  根据明末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所示,一心可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所
谓「事一心」也就是心无杂念、心口相应,念念是佛号。自己知道在念佛,而且有佛号可
念,便是一心念佛,或称全心念佛。由于专心念佛,即能达成禅宗所谓「功夫成片」的层次
了。再深一层说,才是三昧或定的程度,也就是忘我的觉受现前。 
  所谓「理一心」即是与理相应,亲见阿弥陀佛的法身,弥陀即是自性,西方不离方寸,
那就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境界现前。「事一心」属于禅观、禅定的层次;「理一
心」则是禅悟的层次,这都是禅净双修的结果。以净土的念佛为入门,达成三昧及了悟解脱
的目的。 
  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应该是指专心一意的意思。于念佛时,心系佛号、口持其名、耳
闻其声、心无二用,即为一心,则临命终时,即能往生。 
  □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
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及母后韦提希。韦提希在被幽禁处,祈祷释迦世尊前
来慰问说法,释尊应其所感,而以神通于韦提希夫人面前示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夫人特选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佛陀便为她说了求生彼国的十六种修持法门。于是韦提希夫人和
她的五百位侍女,均证得无生法忍,而得以往生彼国。 
  该经介绍的往生西方净土,共分为九个等级。于临命终时,则不论生何等级,均有见佛
菩萨、见莲华台等瑞相现前。故在念佛过程中,若见到诸佛菩萨示现各种瑞相或净土的依正
庄严时,乃属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藏经》所说的地藏菩萨在因地为光目女时,因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并设像供养,
即梦见佛,放光开示,又亲闻佛示现相告。另又在地藏菩萨作婆罗门女时,为度其母,乃供
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形象,即闻彼佛于空中相告,嘱其回家端坐思惟,系念彼佛名号,经一
日一夜,即亲至地狱。也说到,由于忏罪而能见觉华定自在如来,即是灭罪的瑞相。 
  如果平时念佛,不以求见瑞相为目的,而是瑞相自现的话,那可能是好,也不一定是很
好。见到瑞相能够使人增长信心,因为他有身历其境的体验,即有真实的感受。倘若仅为求
见瑞相而念佛,念佛的心便不够纯净,瑞相的出现就可能是心神恍惚所产生的幻象了。 
  在心理受到刺激、头脑过分劳累或迫切期待、追求灵验的情况下,很容易会产生幻象。
轻者成为神经质,严重则成狂乱的魔障,那时,就需要相当小心了。又由于虔诚心的感应或
企求心的真切下,也可能出现瑞相的幻境;也有可能是由于知见不正、心态不清,所以引来
魔扰。 
  因此,从正信的佛法而言,念佛的目的不在求其瑞相的现前,如果见光、见华、闻香、
闻声,例如见极乐胜景、见诸佛菩萨,只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只管一心念佛,这样是最
安全的。 
  又若临终见相,不是出于想像,而是自然感得,此将在下一篇谈到。 
  万一念佛时常出现瑞相,这并非好事,因为会使得念佛者无法专精念佛,甚至误导使其
离开佛法而成为鬼神用来做为表现异能、宣说外道思想的工具。如果自己无法辨明邪正,那
就不去理它,只要把注意力随时置于佛号,瑞相自然会消失;如果被它紧缠不放,无法摆脱
时,最好去请教高僧大德居士们,依据正信的法义予以开导。
  □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
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色、风云变化、雷
电交作、遗体柔软,乃至火化后出现舍利子等。这些都是由于修善、积德的福德相。在生之
际,为人正直,多行布施,死时即有可能出现瑞相,死后就成为大福德的鬼神。 
  如果罪神并行,而福多于罪,贪嗔未除,即成为大力的鬼;如果贪嗔轻微、福德增上,
就生为欲界的天神;如果修行佛法,戒、定、慧三学并重,纵然不出三界,也会生为欲界的
忉利天和色界的五净居天。在生天以后,依旧能够见佛闻法,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常和诸大
菩萨聚会一处,渐渐而得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如果受持三皈五戒,精进念佛,一心向往极
乐世界,命终之时,即得往生彼国。当然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求愿往生,均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以上可见,只要能够在人间积福、修善就能够不堕三涂,而能生于人间、天上,命终
之时,多少会有些瑞相;纵然生于鬼道,由于福德之力,于临命终时,也能发生若干瑞相。
有的瑞相只是亡者命终时的自见,有的瑞相能让多人共见乃至众人皆见,甚至可用摄影、录
音等所需的工具、设施录置下来,如此一来,则更可产生令人起信的效果。 
  至于身体柔软、面色如生,当然是属善相,可得生天。但也有可能是大力魔神,藉此显
露其神异,而非亡者本身的功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他们本身大势、大能的神力,以
吸引更多的信徒来崇拜、敬仰他们。至于其他的瑞相,即可以此类推。 
  从原则上说,瑞相并不是坏事,它能够鼓励众人去恶向善,但并不表示有瑞相就是得到
解脱;解脱乃在心相,不在物相;物相尚在有相、有为、有漏的层次,直须到心中无物、无
相才能得解脱。《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解脱是离相不著相的;心中既无
相,心外是否尚有瑞相已不重要了。 
  但是也不能说,临命终时让人见到瑞相,即表示其未得解脱。比如释迦世尊最后入涅盘
时,即有种种瑞相。历代的高僧大德圆寂时,通常也有瑞相。这多半不是他们本人的表现,
而是护法龙天表示欢喜,表示哀伤;欢喜有人得大解脱,哀伤解脱之人已经远行。既然瑞相
多半出自于诸神的神力显现,与命终之人虽有关系,但并不重要。而且虽对于他人有生信和
鼓励的作用,但也不能就此肯定即是解脱的表徵。 
  相反的,临终现恶相,不一定证明是未得解脱。例如目犍连、优陀夷、莲花色等大阿罗
汉,临命终时是被人打死,或弃于粪坑,这是他们往昔的业报所致,与此生的解脱无关。 
  □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
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 
  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同居土,不是佛的
实报土。但是唐朝的善导大师,主张以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
土,凡夫若无法从有相的修行实证无相而进入实报土,也可因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进入佛的
实报土;只是若尚未证入实相而直生阿弥佛陀的实报土,他将无法亲见弥陀的报身,只见化
身,亦即在无相的报土,不妨有相的化身。 
  以佛菩萨接引往生而言,绝对是有相的,既是有相,则属虚妄,既是虚妄,为什么愿求
往生呢?因为如不往生净土,在秽土中难保不造恶业;秽土的环境恶劣,恶多善少,好像孟
母三迁,是为孩子得到向上的教育环境,求生净土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何知道是魔境的干扰或是佛菩萨的接引?不在于临命终时的观察和认知,而在于平时
的愿心和修行。平时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以修善、积福、持戒、修
定和闻法等的薰习,成长善根力量,到临命终时,自然感得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等的化身
来临。相反的,如果,错将极乐世界认为是藏污纳垢之所,把阿弥陀佛当作是包庇护短之鬼
神,以贪心求生西方,以嗔心厌离娑婆,以愚疑心迷恋现身的妻子、儿女、父母等眷属及财
产、事业、名位等的身外之物,如此之人,临命终时虽然愿求往生弥陀佛国,但他们的本意
和弥陀的本愿相违,就很可能是魔鬼来临而现佛菩萨的形相。此时唯一能够补救的办法,是
请有缘的大善知识予以临命终时的开导,以期彻底放下万缘,一心向往清净的佛国,便可转
魔境为净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什么是中阴身? 
  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
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
二十五有,所谓有,就是有五蕴;不出三界是被五蕴所困,解脱生死即是出离五蕴的三界。 
  中国民间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佛教的五蕴改为中国思想的金、木、
水、火、土五行。其实,五行的相生相克仅属于物质世界。佛教的五蕴之色蕴就涵盖了全部
的五行,其余的四蕴则属于精神世界。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就成为三界众生的活动现象。 
  根据《俱舍论》第十卷,中阴身有五个名字,分别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
起,这是依据其性质分的。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称「意生身」;又因其经常喜好寻察
当生之处,而名「求生」;依各种喜爱的气味来维持和营养他们的身体,故名「食香」;因
为是处于从此生的败坏到另一生出现之间的过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够产生生命过程
中的另一个身体,而他本身却是不藉父母等缘,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称为「起」。 
  有福报的中阴身是以好的香气为滋生的食物,无福的中阴身是以恶臭的气味为滋生的食
物。凡是中阴身都有神通,能够见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事物。中阴身的阶段究竟能维持多少
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一直到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为止,不论多久都叫中阴身;有说中阴
身的生命只有七天,他可以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次又一次地受生为中阴身。但是古来佛
教所相信的,是根据《大毗婆娑论》所说的,人死之后七七日间为中阴,因此而有在人死之
后七七日内设斋供养,做布施功德,祈祷冥福,超度亡灵等的佛事,相沿成为一般的佛教信
仰。 
  其实,人死之后,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叫做中阴。三界、六道所有众生,死此生
彼,都经过中阴的阶段;但无色界众生是定境,没有色蕴,所以没有中阴。以《大宝积经》
第五十六卷〈入胎藏会〉所说,由地狱众生而转的中阴,容貌丑陋,如烧焦的枯木;由傍生
而转的中阴,其色如烟;由饿鬼所转的中阴,其色如水;欲界的人及天所转的中阴,带有金
色;色界众生所转的中阴,形色鲜白。因此,中阴身的形状有两手、两脚、四脚、多脚,或
者没有脚,都是随著他们生前的形相,而显出同类的身相。又根据《俱舍论》第九卷说,欲
界中人的中阴,身量像五、六岁的儿童。欲界的菩萨之中阴则如壮年人的身量且相貌杰出,
当其入胎投生时,必有光明照耀。而色界天人的中阴,则形量圆满和他生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大乘义章》第八卷说,欲、色二界众生一般皆有中阴身,唯上善及重恶众生,死
后立即往生净土,转生善类,或直堕地狱及饿鬼趣,所以没有中阴。以重恶众生的业感而
言,唯造五逆罪者没有中阴。 
  又根据《释净土群疑论》卷二,也有两种见解:一说往生净土,不经中阴,因为命终之
时,即生于莲花中,所以不应有中阴;另一说则是,往生净土之人,从此秽土而生彼净土,
是死此而生彼,在这中间当有中阴,不过虽经十万亿佛土,仅如弹指顷,沿途以诸佛国土的
香饭之气滋养其中阴身。这些说法虽不尽相同,但都表示了中阴身的存在。 
  从以上的经论资料所见,凡是众生,若在欲界与色界,除了大善大恶能于死后直升直堕
之外,都会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他不属于任何一道,当他所待投生的因缘成熟,就会以入胎
和化生的方式确定投生的类别。 
  在未投生之前,可有转变其投生类别的方法。例如得闻佛法,或亲属为其祈福供养,做
种种佛事,便能影响这一中阴身的前途上升;如果由于积怨难消,再加上亲友和仇敌的干
扰,也会使得中阴身改变方向而堕于恶道。所以西藏密宗特别重视中阴身救度法;即在显
教,也主张临终的助念和七七的超度。以佛法来救济中阴,是召请中阴身来听闻佛法,化解
心结,减轻烦恼,也以佛法的力量使得有缘的鬼神欢喜,以此为其结善缘的功德达到超度的
效果。 
  至于上善与极恶之人其所以没有中阴身的原因,是在于他们没有等待因缘的必要。就好
像有人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已经办好出国留学的手续,或已被公司、行号、机关预聘,毕业
之后,不需要等待工作机会,或到处找工作,这也许是他们的家庭背景或学业成绩优于一般
学生所致。相反的,如果出生便为猪、牛、羊等的家畜,表示出生以后,已经决定了他们被
人宰杀,做为食物的命运。因此,如果积极修行、努力为善、信心深厚、愿力坚固,就没有
堕落三涂的恐惧。只要以信愿和修行的力量自利利人,上求下化,便会依信心往生净土,依
愿心修菩萨道,不论生于佛国,或生于娑婆,都是直来直往,毫无彷徨、等待的现象,所
以,对信愿具足的佛教徒而言,并没有中阴身的过程,也不必要他人以中阴身救度法来超
度。 
  □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近几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人
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据说,如果不予超度,他们便会以种种
方式或现象,来危害其亲属以及跟他们有冤的人,以致造成家庭的不安,社会的恐惧等。这
些都是由于节育,以及婚前怀孕或非婚怀孕等的风气,所带来的精神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而有某些人士,于报刊连续登出「婴灵供养」的大幅广告,宣称能够为人超度婴灵,
解救婴灵造成的困扰问题,并引《长寿经》为证。又有人传出,能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
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传递消息。甚至能够驱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下一丝痕
迹。类似的传说,当然不是佛教的主张,也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特定的地区,所流传过
的信仰。 
  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外,一般人遇到一些物
质和精神上的意外现象,也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作祟。好像我们生活的空间,到处都有
婴灵正等待机会,对人下手似的。其实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众生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虽然有
长有短,死亡之后却都相同,成人死后是中阴身、婴儿死后也是中阴身。经过四十九天之
后,他们已经转生,或生人、天,或为鬼神,或为地狱和傍生中的众生,不会老是以婴儿的
灵体在人间作祟的。 
  的确也有一些人杯弓蛇影,认为发现了婴灵附身,纠缠不休,冤魂不散的现象。但这多
半是出于心理的因素,即使真有外在的灵力干扰,也不能说就是来自婴灵。总之,不论是否
受到鬼神灵力的干扰,都不能肯定说是出于婴灵的作祟。 
  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从幼儿心态的观点来看。如有些幼儿不可理喻,婴儿
更是无知,他们吵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只有哄他们。尤其遇到难带的婴儿,终日哭闹,整夜
不眠,不是为了肚子饿,也不是为了不舒服,就是要人陪著他、注意他和照顾他。因此,一
旦认为是受到婴灵的困扰时,也就束手无策;并认为,即使为他们诵经、替他们说法,他们
也听不懂,所以不受感化。 
  针对此,一些投机取巧之徒,鼓吹他们能够以某种法术和超度的力量,来解决婴灵作祟
的问题。但是根据佛经所说,众生从此生死后,到彼生出生之前的中阴身,都跟生前的形态
相同而较小;婴儿既无知,婴儿的中阴身,亦不可能寻仇报冤。即使过了中阴身阶段而入鬼
趣,鬼道众生也都具备神通;此因无粗重的身体和五根的束缚,便极易接受感应和感化。所
以,千万不要把死后的婴儿,当做凶神恶鬼般看待。 
  依据佛教常识的说法,不论婴儿或成人,年幼或年老,凡死亡者,亲属立即为其设供超
度,即以供养三宝功德,为亡者祈得冥福,便能超生善道,乃至往生佛国。所谓专为胎儿及
婴儿的亡灵,特设一种超度法门之说,并无往例可循。 
  至于前举的《佛说长寿经》(现收于《□续藏经》的「补遗类」),记载著佛陀为一个
名叫「颠倒」的妇女所说。此女曾因家庭问题,杀死了已怀孕满八个月的胎儿。佛陀告诫她
说,杀胎的罪行,与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事并列,称为五种逆罪。灭罪之
法,便是受持此《长寿经》,书写读诵,或自书、或遣人书,便能不受罪报,而生于梵天,
此经中也未见有超度婴灵之说。此经强调护胎,将「杀胎」列为五逆重罪之一,与一般佛经
视杀父、杀母、杀圣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五事为五逆罪不相同,故在我国并不流行。 
  另外,有人传称,日本有婴灵祈求地藏菩萨救度之说,也与地藏信仰的史实不符。根据
日本民间对地藏菩萨的信仰看来,自十一世纪开始,才有了为除病延命而造地藏像的记载。
其后,民间并渐渐将地藏菩萨演变为婴儿的守护神,而有了「守子」、「安子」、「育
子」、「持子」的地藏信仰,其作用在于祈求保护胎儿的安全出生,而至于婴儿的平安成
长,亦与所谓的婴灵作祟无关。 
  如今少数人鼓吹婴灵作祟及超度婴灵之风,不论是出于善意的信仰,或是出于敛财的动
机,从以上看来均与正统的佛教信仰无涉,则已非常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所谓灵媒,在古代,男的称为觋(wizard),女的称为巫 (witch)。宗教学上称禁厌
师(sorcerer)、医巫(medicine man)、术士(magician)。西伯利亚和北亚洲以及阿拉
斯加等地,则称为萨满 (shamans)。是指一些能够通神、通灵、通鬼的人。他们能够差遣
某些鬼神来驱除另一些鬼神;或者是请示某一些鬼神来协助求助的人们,指导人们如何克服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及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欲望。所以,他们和人类的心理、
生理上的弱点有著与生俱来的供需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他们活动的踪迹。 
  高级的灵媒被称为祭师、先知、天使或圣者,而成为一般宗教徒信仰的中心。一般的灵
媒,没有公是公非,故在基督教教势扩张之后的欧洲,便对异教的巫、觋,赶尽杀绝。在中
国,巫觋往往也成为妖言惑众的祸源,所以,孔子主张不语怪力乱神。为何称灵媒为「怪力
乱神」?因为他们的灵力来得没有理由,那些神鬼世界也没有一定的秩序和道德准绳;通常
是会教人为善,但一旦和这些巫觋本身的权益冲突、矛盾时,就会散布谣言、颠倒是非、惑
乱人心。故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宗教的灵媒信仰,虽然起起灭灭,但都未能登入大雅之堂。 
  从佛教立场看,修善积福是以持戒、布施而得人天福报。以因果的观点来说,教化大
众、种善因、得善报;种恶因、受苦报。如果遭受到灾难、贫病等情事,最好的方法是忏
悔、积德、存善心、说好话、做好事,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这是由于自修善法而得到护法神
的惠助,以及诸佛菩萨的庇佑,不需要通过灵媒的关系来以善鬼赶恶鬼、以正神驱邪神。 
  灵媒确实有其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帮助,不过是挖肉补疮式的临时救济,无法真的解决
问题。其后必须继续地挖肉、补疮,伤口永远在起灭交替著。求助于灵媒,粗看问题彷佛已
经解决了,实质上是问题在连锁著,越陷越深;类似吸食鸦片、注射吗啡,越醉越沈。但是
一般民众很难有此自觉。就像海里的章鱼,找不到食物时,可用它自己的触角充饥,那是没
有办法的办法,但是长此以往,就只有死路一条。因其违背了因果原则,也违背了自然律的
秩序。 
  虽然,通过灵媒的帮助,有时也真的能够得到一时的意外之福;但是,那只是一种假相
的告贷,是一种幻觉的满足而已。所以,学佛的人,不许说神弄鬼地自作灵媒,也不得亲近
灵媒,应该依据佛法的指导,自求多福,努力开创明日的前途。 
  灵媒的力量既然来自鬼神的灵力,而且因为鬼神来去无踪、飘忽不定,所以任何一个灵
媒,都可轮番接受到许多不同的灵体附身。一旦灵体离身,做灵媒的人,可能变成比常人还
要软弱无能的人。如果经常为人赶鬼、治病、禳灾、怯厄,当灵体离身之后,灵媒自己本身
就会遭受到恶报的惩罚。因此,凡是灵媒,经常都会恐惧灵体离身而失去灵力。故需常设法
请鬼、迎鬼、供鬼、养鬼,保持与鬼灵接触,以达役使鬼神且保护灵媒本身的目的。 
  □ 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 
  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
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做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
五、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无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取物如探囊等,这叫做神足通。
此由于功力的深浅,使得所达范围的大小和保持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是属于有为、有漏、
有执著的,跟解脱道无关,当然,也不是菩萨道,所以圣人必须另得漏尽通。 
  所谓漏尽,即去我执而证涅槃,小乘就是阿罗汉,大乘是初地乃至七地以上的菩萨。唯
有佛得三明,即六通之中的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为明,那是因为唯有佛的神通力,是
彻底、究竟、圆满、无碍,是度众生的方便,不是异能异术的表现。一般外道得到了一些神
鬼的感应,能差遣鬼神或被鬼神所差遣,就以为得到了三明六通,是非常幼稚和危险的事。 
  神通有一定的修法,有的是以习定而发通,有的是以持咒而发通。修定得通,首先是注
意力集中,心力增强,用心念把自己身体的官能接通宇宙的磁力和电波,再对于波长的选择
性和接收力的训练、沟通到达某一种程度,自然产生神通的功用。这都是在物质范围之内,
没有物质的条件,神通无法表现,也无从训练。故以基础的道理而言,唯物论者也能练成神
通。 
  关于用咒力达成神通的目的,则是以特定的某一种或几种咒语来感通鬼神或差遣鬼神,
被鬼神所役使或役使鬼神。咒的力量,我们在另一篇中已介绍,是代表特定鬼神的符号和威
力,所以,有感应特定鬼神的作用。 
  这两种比较,前者如定力退失,则通力也退失;后者如鬼神远离或犯了禁忌,通力也会
退失。鬼神的力量,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现:一是载附于人的神经官能而出现;一种是从耳
根的耳语得到消息。附载式的神通和传话式的神通,实际属于感应的范围,还没有到达神通
的程度;可是附载式的感应,很容易被以为是他们自己修成的神通,因为不自觉有鬼神附体
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神通不能违背因果,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只能够预先得到消息或从远距离得到消
息,而做暂时的回避和阻挡。神通也是自然现象之一,他不能跟自然的轨律相违背。所以,
好显神通的人,除了显异惑众之外,对于乱世的大局无补,对于混乱的社会无益,对于彷徨
的人心无助,反而沈迷于神通现象越深的人,脱离正常的生活越远。 
  因此,佛世时代,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阿罗汉的弟子们,也并不是都有神通。相反
的,若用神通,虽能感化众生于一时,不能摄化众生于长久。而且,善用神通如比丘之中的
大目犍连,比丘尼之中的莲花色,分别为罗汉、罗汉尼的神通第一,结果,大目犍连死于鹿
杖外道的乱棒,莲花色死于提婆达多的铁拳。故历代祖师从印度到中国,使用神通来传播佛
教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这些人,如果在使用神通之后,大概会离开当地,或者舍报往
生他界。如果常显神通而不收敛,必然遭致杀身之祸、枉死之灾和凶死之难;舍寿于非时,
这都是由于违背因果,抗拒自然的结果。 
  如众人所知,西藏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之中,潜修密行,苦修禅定,精练神通之士不
少,其中有人能够呼风唤雨、洒豆成兵,以飞剑杀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西藏的佛教史上,也
有过几次的法难,也就是佛法遭受恶王的摧毁和消灭之时,神通即失效。 
  又据说台湾本岛,现在也有不少已得所谓三明六通的异能之士,可是台湾本岛,几乎年
年都有台风、地震、水患,以及扰乱大众安宁的黑社会流氓、地痞、强盗、土匪,那些具有
神通的人士为何变成了无能无力而不问不闻? 
  可见得业力不可思议,共业和别业,该受的仍然要受,迷信鬼神的神通救济,只有增加
更多的困扰,损失更多的财产,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怪力乱神是孔子所不语,识者
所不取。在今天社会文明、知识普遍的时代,凡事应以正信的佛法,从事于智慧的开发和努
力,不应迷信所谓神通的奇迹,因为,那实际上不过是鬼神现象的幻术罢了。
  (参阅拙著《学佛知津》〈神通的境界与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2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什么是五眼?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
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对
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义有深有浅,浅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动,深的就要讲到五眼
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 
  所谓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
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
围越广。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
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
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
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色界和无
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
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
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
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
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
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
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那是由于任何现
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
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
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
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
生他的预期结果。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奕,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
越少。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知道胜负的结果。因为世事变
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
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所谓五眼,除了肉眼、天眼外,尚有慧眼、法眼和佛眼。慧眼是罗汉所证,见十二因
缘、生死流转的徵象,所以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离五蕴、出三界。这和世
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
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具的慧眼是无我、无执
的。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
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其实法
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
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
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
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无我有两种,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离法我
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
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
说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
灵力而已。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
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6 14: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