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9 0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的去世当然引起了天下的震动,他的后事如何处理就成了焦点。有人提议从今后只重用谯郡(曹操生前爵位武平侯,武平就是谯郡的郡治)等地的人,有人提议密不发丧,这些胡说八道都被贾逵等人驳斥。在贾逵司马孚(注4)等人的安排下,曹丕立刻继魏王位,曹操的丧事也办得井井有条。一个月后,曹操的遗体下葬。 - \- w' {7 H, K- d0 A
当年五月,在陈群等人的主持下,曹丕正式采用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来选择贤而有识鉴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他们负责察访与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臧否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是一个进步并有利于政权稳定的政策。但在士族阶层发展和易代纷纭的岁月中,此制并不能长久地超然于士族势力和政局之外而坚持其既定准则,西晋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 H1 A8 {7 [ v# G1 O- ?' n黄初元年十月,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丕在十九篇劝进表下,受禅于汉献帝,东汉名亡实亡。不久后刘备孙权分别称di称王,从此,才是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 4 v* B9 o& {% Z; k+ ~
% O- F- w' |4 g6 L0 _5 }附录 龟虽寿 曹操
, `# f% I2 Z/ n+ J- G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n% A5 V4 H$ E- b3 L. O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t/ f1 j8 H0 V. {# t" h$ F# J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 t B# u* V0 c! v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o5 V S1 G$ L( d- V6 ~0 u
6 b: p3 K' {9 Z注1 古代的城池有多个城门,其中一些不是平时可以随意出入的。这个司马(司马二字即有军用之意)门,大概就是这样一类平常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8 m; D- ]! C& }
6 D; P, b* R) Q3 E
注2 这一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客观上又无力阻止大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尽管曹操三令五申禁止。因此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拥护。
3 V, ^5 h/ F" g. x6 J
- f3 W/ W- G$ L) i' R注3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墓地都是盗墓者的Target。然而,按照这个风格下葬,即使找到了又有谁能相信这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金字塔?演义中七十二疑冢之说,没有什么确切的根据,恐怕是盗墓的家伙们一无所获之余的胡扯。 : C; F3 l. [5 b8 S% ?0 T
8 o' v' r, b5 k2 U! h
注4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当时担任太子中庶子(司马懿也曾担任过这一职位)。按照汉魏时代的制度,太子中庶子共有五人,作为太子的参谋出谋划策。他们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实际上与太子朝夕相处,是与太子最为亲近的官员。司马一家受到曹丕的重用,这是除才干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