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1 0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已经是病入膏肓,不但司马懿看透,连成都的后主刘禅都开始布置他的后事了。他连忙把尚书仆射李福派来,一方面慰问诸葛的病情,一方面安排诸葛的后事。李福见到诸葛亮后慰问交谈一番就返回了成都。然而,没几天他又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病榻上的诸葛亮明白他的来意:“我死后,军政大事可以交给蒋琬,蒋琬之后,可以交给费祎。”“费袆之后?”面对着李福的追问,诸葛亮默然无语(注2)。
% I1 s1 l/ a M# s0 K1 G; x5 h2 j$ {! A8 Z2 x) |
当面八月,诸葛亮以五十四岁的英年病逝于五丈原(作为对比,司马懿长他两岁,这时还健康得很)。临终前他巡视全军,感叹自己再无法为国尽力了。弥留之际,他将全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长史杨仪,并安排了撤退的事宜。诸葛去世后蜀军则在杨仪的统领下退军。司马懿接到老百姓的报告后立刻追击,姜维命令蜀军反过来作出决战的架势,司马懿见到蜀军并没有慌乱,不敢放肆而退。回去后,他仔细察看了蜀军的营寨,对他的对手也是相当佩服:“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不过,他同时也看到了蜀军撤退时的匆忙:蜀军退兵时,营寨中的图书粮草很多都没来得及带走或销毁。他当时就断定,诸葛亮肯定死了,蜀军必然是真的撤退,立刻要再次追击。然而,那个死脑筋辛毗这时没转过弯来,还是一如既往地阻止。司马懿急了:“军事上重要的东西,不过就是军书密计兵马粮草。如今这些全都不要了,好比一个人扔掉了五脏难道还能苟活吗?诸葛亮肯定死了,快追,不然就来不及了。”然而,蜀军在逼退司马懿后也没有放松警惕,撤退的路上插满了蒺藜等路障,这么一来司马懿当然追不到了。
$ j5 y+ o+ T: r4 H: ]4 L% k! D. A$ X9 L& b+ A. \
诸葛亮的历次北伐,到此划下句号。
y- C; v: F; i7 y1 ], Y* Y, Z% h. H3 }- O( i
附录 蜀相 杜甫
; Q/ ?6 y( J2 {; s- m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1 \- O9 [$ t6 u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 N6 m! `8 X7 [) g9 |/ J7 m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8 j" f) j2 A1 }7 {% U/ ?( Y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d4 Q# k& O2 s v" l9 L& C
/ `5 r" L( ], d6 I. K' E! e注1 世说新语中记载,诸葛亮派人去打探魏军的动向,这些人回来后报告:“魏国军营门口有个老头,拿着黄钺(皇帝的信物)堵着军营的门口,魏国的将军们谁都不敢出来。”诸葛亮当即就明白了:“那个老头肯定是辛毗。” 3 m) f- D3 s f. i
. R, H& E: |' ~+ H0 f" a
注2 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死于此时,而实际上他明白,周围的人除了这两个外无人可以信赖,即使是那个后来与他们三人并称四相(四英)的董允。后来蜀汉的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