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chenyixiao513

求助:老公刚去世,很想他,如何可以见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7 1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老公很恩爱,今年6月14日他意外去世了,29岁,我很想念他,整个人无法提起精神,感觉所有的事情已经不再有意义,一心只想和他见见面说说话,他的离开貌似我的生命没了意义,他活着的时候都是他迁就我,爱护我,现在很后悔对他不够好,很想弥补,最好是我可以和他在一起,请问有什么办法?我们有一个2岁的女儿,只要女儿健康,让我见见老公愿意以命抵命,谁有办法?+ a$ }2 l$ ]" l5 \5 J3 _+ @+ }
# J4 f1 p/ I7 x' K
第一;您老公是属于横死的   太年轻啊   
, d9 X) ~. J. U& v. p( @
/ Z$ g0 m8 ~4 ]5 ]他的离开貌似我的生命没了意义,他活着的时候都是他迁就我,爱护我,现在很后悔对他不够好,很想弥补  佛法佛法我说了多少次了啊   我晕啊晕
# m6 |0 k. f" F4 V9 y2 u# n#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9: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存亡品第七# L: V( a( s1 R9 I4 ~0 m

9 \/ V5 s3 H# A9 V3 K, O- y  o5 J/ I1 q(解)地藏菩萨说,生存和亡故的众生,能够都得利益的事情。这是本经的第七品。6 _2 {; R7 C6 i* s1 v( A

: M+ R$ x8 ^0 f, u- y* {& S(释)因为地藏菩萨有威神慈悲,不可思议的利益,以立这品题的;而且这品,内要包涵四种利益:一自利;二利他;三利生存的;四利死亡的。自利,这品经里说,众生于诸善事,最少的利益,都自得的;利他,本品曾说,知识有大力故,相扶助人,劝令牢足等都是;利存,本品也说,七分功德,生存的得获六分;利亡,本品也说,一名一号,听在本识,众罪悉消灭。. v5 |# T( o5 l

, k# ~. d( |* g. N3 x; I, s7 C【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0 C8 J6 S& J- I
- T9 j* y; D; a% ~1 y(解)这时,地藏菩萨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观瞧这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业,倘若获得善利,也多半要退回初心,若一遇著了恶缘,便会念念的增长起来。
: a1 H5 K: o% D7 v8 l6 f$ B2 A3 h$ q! r. }& B# c/ {% e
(释)我们南州众生,杂念更多,扰乱纷纭,不暂停止,推他的来源,都受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的主动,以及那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的引诱,而起因缘的,继著就发起贪、嗔、痴的心念,便都变成罪业。若得到一些善利,就不肯用功进取,不久,就懒怠的退却了;若遇著了恶境、邪缘,那习惯的心,和这境缘一凑合,就炽然增长了,从此就循环不息的牵缠下去。要知道我们的心念,一一都会种生死根的,百念百身,千念千身,善念享天福,恶念堕恶道,所以修道的人,最要制伏这心念,不使他妄动。现在的众生,那一个肯觉悟呢?无怪要使菩萨泣涕了。. w& N* }% i, G2 v* z2 U

" Y5 l; {# _- f4 h+ r3 k/ y! ~【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E$ o! Z# M! S* I1 ~% z
% x; Z5 P0 K; q6 w/ Y0 @: T8 l(解)‘这等一辈的人,像行走在泥涂里,再负了重石,渐渐的困苦,渐渐的重压,脚步也渐渐深邃的陷下去了。若得遇到有知识的人,替代他,给他减少一些所负的重压,或者都给他除去了重负;因这智识有大力量的缘故,又复再去扶助他,劝令他脚根立得坚定牢稳,倘若你要达到平地里去,须要省悟这是一条恶路,从此不要再在这里经历了。’, s8 I3 `" e: F  z

3 R' t: q. u( o(释)作恶的人,已经是走入邪恶陷人的泥涂里了,还要把山石般的重罪,叫他去负担,虽不入地狱,已现出地狱的罪相了。遇智识有两种:一是善友,身口皆善,劝他改恶行善,犹如减少他的重负;一是遇大智识,不但教他行善,而且教他内心起善念、教他省悟:‘这是恶途,回头来走一条平坦天堂的大路,从此不再经历这邪恶的泥涂。’这就是大力扶助他,都给他除去这所有的重负了。
# g" Q$ E/ H- [6 p* X; G, k% S1 @5 f0 B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8 W! R. C- \- A2 o, v

1 Q, H/ r& _) ]3 O# }" J+ }8 z(解)菩萨继续叫著佛说:‘世尊!习恶业的众生,从纤细毫毛一些的罪业起,便至于积集至无量数。这诸般的众生,有像这样的恶习,临命终的时候,父母和眷属应当给他设些福,以资送他的前途。9 H- s* ^- o5 R8 X7 E

% M& R, S% e, A7 b+ n  K7 U(释)众生所作的恶业,起初是轻得像毛发似的,日渐的加重来,越负越加重,积到无量数的罪,都压上了,所以父母的临终时,做儿女的要相扶他,替他修福资助,儿女死了,做父母的也要是这样做了的。
1 s* w" n4 s" C6 j3 p2 Z
5 z5 ?  g: k4 G8 x8 B: B【或悬旛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 i6 k+ G, b  u8 t* n6 Q) W" t+ m9 D$ Z) z# o
(解)‘这是教你修福的法子,或向佛悬挂幡幢伞盖,以及点油灯;或转读各种经典;或供养佛像,以及诸圣像;乃至于给他念念佛菩萨的名号,以及辟支佛的名,一名一号,都要经过临终人的耳根,使得他听在本识里去。4 a5 M3 M; R. l* Y- k6 t
% Y  e; h  |# U5 M" L; J6 y) H- S
(释)造黄色旛,以及伞盖,于死亡日,悬佛像前,可以离去八苦难,生十方诸佛的净土;点灯供佛,能照破幽冥界,痛苦的众生,蒙这光明的福力,救拔他的痛苦,都得休息;一句佛菩萨名号,念入将死人的耳根,传进他的本识里去,便可做一个善命人,永为道种;这都是福利。这个心识,是一切心识的根本,就是身心世界的根本,叫做本识,又名阿赖耶识,是人死时最后离身的。6 E3 |& c, S- q3 g
& Z3 ?1 H1 M& l3 @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4 q! w/ ^4 D$ j7 r4 U3 C7 d  v
2 i  F/ b: M; m4 P1 M* W(解)‘这诸类的众生,所造的恶业,计量他所感的果报,必定要堕落在恶道里受苦,因为他的眷属,为这临终的人修设了圣因,像这样的众罪,悉数都消灭了。; `9 t' v& x8 F
8 k1 r2 P; h, S+ a: Y; a7 n
(释)这是都说临命终时间的修福。圣因,是指供养佛像,以及读经、念佛等类。因为作恶业的众生,临终时,受恶业的牵缠,将要堕入恶道,他的眷族替他一修福,便像大风吹浮云一样,顷刻把这牵缠的恶业,消灭得不知去向,这也是全仗智识的大力了。
7 W0 I, A+ H) I2 R& T, g" M3 c
2 F) Z  ^/ _8 h【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F8 G# P! x2 L/ M0 ?9 C: X

) u; |0 A0 R  n! G- Y4 V8 e% C(解)‘若能更为他身死过了之后,七七的日内,广大的给他修造许多善事,能使这诸多的众生,永远脱离恶趣,得著投生做人,或上天去受很好很妙的快乐,现在在世的眷属,所得的利益,也是无量的。, n* o0 o" [- }( y- e! S
; D: r* g# m' \6 ^5 q( R1 \5 g. T
(释)这节仍接上面所说的,仗了智识的大力,去扶助他。每七中,给他广做善事,七个七做满,就是资助他上天去享福,不但是死者上天,就是现在存活的眷属,也得到无量的利益。资助是比喻发他川费一样,或是上海是地狱,北平是天堂,现在我不愿在地狱受苦,想到天堂去享福,但是没有川费,那里办得到呢?只好在地狱受苦。所以死过后七七日内,你给他修福,即是发他上天去的川费一样。" Y0 g9 B; i' D# N

0 f5 p8 U. i* q; R% q! H+ B【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  G5 \' Q! b4 v
1 x. N1 ^+ \3 z$ d3 q  r
(解)‘是为了这缘故,我今天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叫他们都相劝于阎浮提众生,临命终的时间,小心谨慎,切勿杀害生命,及造去拜祭鬼神、求乞诸魍魉的恶缘。
; A- Q( E8 X& c  ]& m+ I) \, u# s  E0 F/ E% o; }  ?
(释)凡是给亡人治丧事,不准杀生,虽然极细微的生命,也杀不得的。若有病痛,拜鬼祭神,这就是引鬼入门,更使不得;或是志诚的请拜观世音、地藏两大菩萨,求乞消除灾障,那是可以的。+ \% z. @4 q3 x4 P
- V1 \/ [3 @- t, o3 |0 I/ H6 v
魍魉,是居在山水间的一种鬼。
& V- o; r$ ]0 w6 t/ F, U% G
' J! \3 \4 m5 G5 R$ w; u# M【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 K( Y* E# n5 `+ ^# [3 Y
7 v/ t* A7 B* B$ ]& z1 j8 M7 c4 G) b
(解)‘为甚么缘故呢?你所杀害的生命,乃至于祭拜鬼神,没有纤毫微力,能够利益亡人,不过反结罪缘,使罪业转加深重;假使来世,或现生,得著圣人的气分,可以生到人天中去享福,因为临终时,被他眷属造了这恶缘,就令这命终人,受祸殃的累,被杀死的生命,围困了去对辩,就要迟生到善处了;何况临命终的人,在生未曾有少份的善业,各人依据了本业,自受恶趣去,这眷属如何这样的残忍,再要增加他的罪业呢?
1 _2 t4 ?1 s, c! y/ P
! N& k' b! ]  G6 _* o8 d- h(释)鬼神浮游人间,不得吃食,便变怪起来,扇动人心,教他作恶,杀害生命,你加了罪业,他来现成飨受血肉,是最坏的东西;无知识的人,往往受他的愚,连累了临终人,并连累了自己。
7 X% o' ~* Z2 M- z, v9 k" d% @7 @6 _( a  I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7 h5 t% L1 y# j+ w

0 d# H3 r: X/ ~/ [3 R& i& C(解)‘譬如有人,从远的地方来,绝粮已经三日了,所负担的东西,勉强负过一百斤,忽然遇著了一个邻人,更要附带一些东西,以是这个缘故,反又加上困重了。’
& L3 K( B4 N* ~7 |' K# Y. M& U/ x+ m' N3 b) ]  D% d7 u$ G
(释)从远地来,譬如我们从无始生死旷大劫以来,久已缺绝戒、定、慧的三日的食粮了,腹饿力弱,十恶互照,勉强的支持百斤的重担,已是没有善根的人了,这附带重东西的邻人,就是给他杀生的眷属,再给他加上一些重罪,这危险很像是‘落井投石’一般,可以不谨慎的么!
7 m' @- v3 ^* P% W% ~
( \/ H' |7 y0 q6 V2 q" g0 \! i【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A" n4 R/ T& z- {" [

6 \) Z1 h5 ~& l9 y5 `$ R/ T. [(解)菩萨继续叫著佛说:‘世尊!我观瞧这阎浮提的众生,只要能够在诸佛教之中,乃至于所有的善事,虽是小得像一毛、一渧、一沙、一尘,他那样的利益,悉数都要使他自己获得,没有一些空做的。’  e; u3 a  i& a) u7 z& g

- K! l- B  n8 A9 s6 g0 k7 ~1 y(释)能对于佛教中,发信心,虽是微细的善事,都是成佛的正因。譬如有人,将一毛分作百分,拿了百分之一的毛,沾一滴的水,寄在佛的地方,佛就把这一滴水,和入恒河里,不增不减的,渐渐和入大海,就要把这人度到成佛,仍旧把这水还他,所以说少善不积,何以成圣呢?
- e9 H8 h" A  X( M9 S5 _' ]7 W& X9 j; N/ o# e& h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8 {# I( C. G) }% F' b8 j+ a% E. O/ p4 A6 p' S# }2 e0 f  V
(解)说这话的时间,会中有一位长者,名叫大辩的,这长者久已证得无生的了,为化度十方世界的众生,常常现化长者身分的,这时合掌恭敬的问地藏菩萨说:‘这南阎浮提的众生,命终了之后,小大的眷属,为他修功德,乃至设斋供养,造众善因,这命终的人,就可以得到大利益,以及解脱的么?’
, s& h, \( T. K! E" W3 f! {6 m' J  [4 S4 K" I
(释)梵语钵底婆,翻名辩才,辩,是问答辩驳没有阻碍的,所以也说辩才无碍。他这辩字内,包涵著善、法、词、乐说四种意义,现在他能一义中演说无量义,一法中演说无量法,一词中演说无量词,尽那未来的时际,乐说这三种法门,所以有这大辩的佳号。他还久已证到不生不灭的大涅槃了,地位的崇高,已同佛差不多,因为他要化度十方的众生,所以依旧现长者的身分。他这时听地藏菩萨的话,所以接著来问的。- W, m* p8 m5 b
7 N- S& [7 E0 w4 F) e
功德,是指悬旛等事。) D( }$ A0 J3 Z1 a6 {
4 h* N+ [9 v' y2 p; E* \# I) b
设斋,就是供佛斋僧。' X: \( x( M/ n

/ \% ~" W1 y* w" P) n众善因,就是布施、建造塔像等都是。  _( D* T  f# S% s; T, n
/ ^8 z8 j# o! a2 y) M+ J$ K
利益解脱,是问菩萨:‘眷属给死亡的人,做佛事的功德,死的人,真得到利益,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么?还是得不到利益,不能解脱生死呢?’
* E# Y$ y, X! s: Y& f" N
, A; `& `) ?3 f【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9 Z5 h, {. J- U* S1 v: C9 R5 V' M  o3 G) s; j
(解)地藏菩萨回答说:‘长者!我今天为这未来现在一切的众生,承佛的威力,简略的说说这事情。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的一日,得听到一佛的名、一菩萨的名、一辟支佛的名号,不问他有罪没有罪,都得到解脱。’
" N6 o8 D( S& B. k
( G, [2 q* E% \(释)一切的众生,命终的一天,自已不能念,叫他人代念,临终的人,听了诸佛菩萨的一名一号,不论有无罪业轻重的人,都得著了生脱死,超升佛国里去了。为甚么临终的时间,有这样的灵感?现生活著的人,不很灵感呢?这也有一种道理,因为临终的人,心急念专,像小孩子遇著了强盗追赶,要叫喊他父母来救他一般,很诚恳拚命的念,所以感应快得很;平常人念佛,往往心不对口,不肯诚恳恭敬,那里来的感应呢?所以古人说:‘口里念佛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何况还有一种没有知识的人,他念一句佛,还要当铜钱用,念念贪心,那更是无效的了。& l5 X5 H) U" q: u; ]6 t6 N
% p1 A- Y- \5 Q' h4 B8 T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D' g  m$ Z7 i4 t3 P
( R- [0 P& |0 i  u$ z
(解)菩萨继续说:‘倘若有男子女人,在活的时间,不修善因,造了许多罪恶,命终了之后,不论他大小的眷属,为他修造福利,一切的佛事,七分之中,只有获得一分,六分功德是活人自得的。以是这缘故,未来现在的善男女,趁著现在耳目聪明、强健的时间,自己来做佛事修福,不要等待临死时,眷属给我代修,那么,分分利益,都可以自得了。’
  n1 h. |: o9 W. ~! `: c. t5 X! z. A- b, D% h+ I5 F# I
(释)大人给他小人做功德,是大眷属;小人给他大人做功德,叫小眷属。凡关于佛教中所做的功德,都可以叫作圣事。死了做功德,只有得到一分,所以叫你现生的人,趁早自修福利,点灯、悬幡、请僧读经,做一个活七七,功德就更大得无量的了。
+ c. E4 a- L; g- I8 Y( D& |, S; Z# r8 m9 p' U0 r( S8 J8 {3 G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6 L( n, z9 y! }7 X+ I! ]+ P% n" R+ n% W# z* \% g7 n
(解)菩萨又继著说:‘无常的大鬼,不用你约期等待,他自然会到的,冥冥的游人,自己不知道是罪是福,随著无常去了,这七七的日内,如痴如聋一般,或在诸陰司中,和判官辩论他在生时所作的恶因业果,经过了这审定之后,各人依据了他的业果去投生,在那辩论未测的时间,已有千万种的愁苦了,何况堕于诸般恶道里受苦去呢?
/ r  |) [$ V1 t  V4 ^+ b7 X8 G9 V% W8 i6 A8 v
(释)梵语萨迦耶萨,翻名作无常,凡是世人所作之事,旋生旋灭,都是无常的,所以古人说:‘性命在於呼息之间。’大丈夫旦不保暮,俗谚说:‘无常叫你三更去,断不宽留到五更。’可怜一般昏庸的世人,性命尚且不能自主,何况其他比性命轻贱的一切呢?. s, w) Q0 I* h1 ~2 Y% h
* b: x8 F. t; h3 j' }: V1 c5 I
诸司就是赏善、罚恶的判官。
7 p4 K- w1 X5 Z5 p5 M3 K4 M8 c, a/ g8 X
辩论,是辩论十善十恶的因果。
! ]7 e6 }& d1 f7 V4 k& t3 T9 Q3 M  F. ]; U. B5 X9 j
阎王之下,有五位官,一叫鲜官,是禁人杀生的;二叫水官,是禁偷盗的;三叫铁官,是禁邪婬的;四叫土官,是禁妄语的;五叫天官,禁饮酒的;所以这五戒是最要紧的,倘若不能够全戒,戒一、二种也是好的。
2 f/ Y+ t7 \3 K( ]+ A+ ?$ i/ K- t/ O9 z0 j1 ~! G- Y# y0 z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
: I2 r/ r- E/ W. y
5 h4 Y! |4 }" ]6 ~: V% s8 H8 C(解)‘这命终的人,尚未得著投生的七七日之内,在这千万种愁苦的念念之间,希望他们的骨肉至亲的眷属,给他修造福利,好仗佛力救拔他。
8 M) y2 }, _# v9 W$ L0 Q) M/ f
% L4 O4 P$ D9 V: ?. e(释)人死了,在陰司里辩论,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方才把他罪业判决,所以在这七七日内,罪业还没有判决的时间,时时刻刻想望他的骨肉眷属去救拔他,好借这功德来赎他的罪业,或者可以仗了佛力上天去。6 H& G2 p: G4 f: h+ w* X9 m
. M! `3 X4 `/ R6 N2 }* R
【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 U; Z$ F) k1 V& K3 m" s4 l0 P/ O# d6 T: {4 y+ z
(解)‘过了这七七四十九日以后,就随了他所作的业,受报去了,倘若是罪重的人,一动这恶刑,就要经过千百岁中,没有解脱的时日了;若是应该受这五无间的大罪业,堕落到大地狱,就千劫万劫,永远的要受许多痛苦了。’
5 J0 a9 H# }5 a$ l6 T& x: q0 L5 t+ K  ]; @% N
(释)有形,方才有影;有声,方才有应响。有因,方才有果;或有作了恶事没有报应,是前生的余福没有尽,福尽,祸自然会来的。
2 T* ?7 `; `/ B! a- o9 Q' p7 j+ X# @9 E4 H6 K) d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3 a7 @4 `9 O( |7 H
( ?3 {* n1 l# [/ ?3 ^  ?, ]
(解)地藏菩萨又复对长者说:‘像这样有罪业的众生,命终了以后,或是他的眷属和骨肉,为他修营办斋,资助他,免得他在业道里受苦。倘若斋食尚没有完竟,以及正在办斋的时间,淘米泔水和菜叶等类不可以抛弃在地上,乃至于诸种食物,未献过佛与僧,勿得自己先吃。7 j2 v' C2 c* U1 Y" e& {- g

8 A& A, d/ M& C) q  [3 X2 l: q(释)做佛事求福利,无非想超度死亡的人,倘若不诚心恭敬办斋,去供养佛、法、僧三宝,那里来的功德呢?在这办斋的时间,或是淘米泔水、黄的坏的菜叶,以及不好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一些也不能抛弃在地上,用器物盛贮收藏起,等到斋过了已后,或者施给乞丐,或者施给畜生去吃;若有好的菜肴没有供过佛、没有斋过僧,无论何人不能先吃,这样方才有功德。若有先尝的人,这人要五百世中,受饿鬼道的苦。
- l! f1 _$ r' ~2 P2 s# S' L: F  \! L9 R1 k3 f6 a8 ]
【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 n9 Z' h8 u# t/ s9 F
: r. o/ M3 V' ~6 _  q3 G& W1 R
(解)‘倘若有违背了这上面所说的规矩,自己先吃,以及不精勤的保护办得洁净,这命终的人,得不到一些功德;倘若很恭敬的,能守这规矩,精勤的保护,办得很洁净,奉献佛和僧人,这七分的功德,命终人可以获得一分,六分功德,是办斋的眷属获得的。’' b$ Z- w) G! Z, R$ d
& _0 `' e6 @) h1 y5 S1 X
(释)若不是依经中所说的方法去办斋,不但死亡的人,也难得利益,就是给他做佛事的眷属,也得不到一些利益;倘若照他的规矩去办,办得很精诚、很洁净,那么诸天都欢喜,百神也庆悦,天神也来拥护了,自在存亡都可以得到福利。) d4 m) f7 M* \8 ?

: v6 N' ]8 W7 l* z; J) P【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 C# i( i6 i- u/ {( s' z4 T; w! E# M" k! e" I- A6 c+ Y7 [
(解)地藏菩萨继续的说:‘是因为这缘故,长者!阎浮提的众生,倘若能为他的父母,或者乃至于至亲骨肉眷属,命终了之后,设了斋去供养,终要志心勤恳,像这样的人,所做的佛事,生存和死亡的,都可以获得利益了。’
( E  s; M+ y8 F7 J4 U9 V2 |0 w) _, k1 r% U: ]+ k# j' ]
(释)志心勤恳,就是精勤护净的意思。能志心,方才能精,精诚到极点,自然可以感动诸佛菩萨、诸天神的赐与福泽了,所以能够得到两全俱美的利益。
# k# }4 P1 ]9 v+ L% g  H7 T2 i8 C% B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 ]5 h1 {1 y/ ?8 u. a5 B, X
9 r5 O" `4 c. Q, ~(解)菩萨说罢了这话的时间,在这忉利天宫集会的,千万亿数的、那由他数的阎浮提的鬼神,都发出了无量数的菩提之心。那一位大辩长者,也作了一个礼,退回了原座。
. F+ I! t0 ^+ q" x$ H2 X3 P* N- Z2 d9 X& D5 M
(释)为什么邪劣的鬼神,到这时也发心了呢?因为听了上面地藏菩萨说过,拜祭鬼神是无益的,临终时听念佛号,罪业自然会解脱等等言论,所以那一般专做教人杀生造业的鬼神,自己也觉得惭愧得很,就都发心做诸佛菩萨的护法鬼神了。其实,也是佛和地藏菩萨教化他发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K" }! j) w+ Y

8 E0 t, M, T1 n4 y- n- `(解)佛付嘱地藏菩萨,受累担荷超度人间、天上的众生。这是本经的第十三品。
3 M7 }* c/ e1 q( {
' v- k8 Q; ~" s5 i) u(释)嘱累可以作两种意义来解释:原因为六道众生,始终不能超脱轮回,为此世尊付嘱地藏菩萨护卫超度,所以菩萨要受累担任了;二,累字含有重叠的意义,前次分身集会品,世尊已经付嘱过了,这次又来重叠的付嘱,所以叫做嘱累。但是世尊嘱了又嘱,无非是慈悲心切,眷恋受苦众生,不忍竟抛弃可怜无智的众生,归入涅槃,所以这样的殷勤付嘱,要地藏大士一概担任。
& c$ t$ d2 Q2 T/ t! c! j; ?
* b- N5 i& v6 a: b"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4 D" w. a! W3 R% l$ W: v
- Y% r. ?5 y. g6 {' ](解)这时间,世尊举动紫金色的手臂,又来按摩地藏菩萨大菩萨的头顶,这样的叫著说:‘地藏!地藏!你的神力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慈悲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智慧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辩才真是不可以思议的!正使十方诸佛,都来赞叹宣说你的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在千万劫之中,也是不能够说得尽的!’
1 R; e. c& Z% E! V* k1 a6 j5 o" J6 F
(释)世尊又去摩他的顶,连呼地藏菩萨的名号,真是爱惜的深切之至,托付的郑重之至了!未付嘱之先,称赞他的神力,因为有这样不思议的神力,方才可以担负这样的重任。7 f% O7 P- _1 i* [

/ x/ K# H, I0 J- f+ U' q/ @: a【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7 U2 u2 S4 k" d; O2 o5 n+ _
+ H4 ]  q9 a  @! p' T8 e
(解)佛又叫著菩萨的名字说:‘地藏!地藏!你要记得我今天在这忉利天宫,在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的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齐集的大会当中,再将这人间、天上诸众生一等未出离三界火宅之中的人,都来付嘱给你,不要令这诸般众生堕恶趣里,去受一日或是一夜的苦难,何况更去使他们堕落五无间及阿鼻两大地狱里,去受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的大苦难去呢!
) f" h, ]3 H" X% H  }* x0 U* E0 Q# T4 l/ k
(释)佛前面叫地藏是欢喜的声音,这里叫地藏,是带悲声的了。这付嘱的一番话,仿佛同父亲的遗嘱一样,做孝子当然要铭心刻骨的记住了。火宅,是三千大千为宅;火,是烦恼嗔恚的火。在这火宅中的众生,佛又都交付大士,嘱大士紧紧的照顾著,不要使他们堕到恶道里去,何况堕入地狱呢!0 k, D9 W, R  o: W
0 o- F) r" W$ j8 ?5 ~& d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s& S1 V) b; I. }" _! B& a( e. J: t+ T6 u# F* u/ N  z" Q# d: t4 M
(解)‘地藏!这南阎浮提的众生,他的志愿和生性,是没有一定的,终是习恶的多;就是发出善心,一息就退转了,倘若遇著了恶的因缘,念念的会增长起来的。所以为这缘故,吾分出了百千亿的身形,随众生的根本习性,而来度脱他们。
  d, d! G- V! Q- A- h" M
- n4 a9 X- |# c" a% N0 z(释)这一节,不过是回顾上文,重提业感品中的前事,再明付嘱的大旨,并且似也叫大士学他化身的方法,去度脱众生。
) R# P3 j3 B/ V* c8 `
8 f! F/ O- C) L" R+ u【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9 y: P& R$ n6 q
1 ^! K  ]) a/ `8 P( F(解)‘地藏!吾今天很殷勤的以这天上、人间的众生,完全的都付嘱给你了。未来之世,若有天上的人,以及人间的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当中,种了一些很小的善根,小得像一毛、一尘、一沙、一渧的一般,你也要以你的道力,拥护这个人,教他渐渐修到无上道,勿令他退失。’
9 R. e9 U! z% }8 ^; K) G. P: X$ t+ e* I# j/ P- V
(释)殷勤这二字,真要声泪俱下了,佛的慈悲委曲,有说不尽的话,要托付大士,都包涵在这二字之间了。种了一些善根,教大士去拥护,譬如慈母抚育婴孩一样,终要培养他成人自立。
4 m; Q" x+ o( y! d8 _1 ]* l( \( ]3 g- g, J# V& \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Y# q9 _; u+ L, l) e5 {
  [' G% R2 A( y/ r: \(解)佛又对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之中,若是天上的人,或是人间的人,随他所作的业去受报应,要堕落在恶趣里了,或是到了地狱的门头。这诸般众生,倘若能够会念一佛、一菩萨的名号,或是一句一偈的大乘经典,有这诸般众生,你用了你的神力,去方便的救拔他,怎样的方便救拔呢?就是于这所在的地方,你即刻现出无边的身形,来化碎了这个地狱,遣令这一般众生,都生到天上去,受很好的快乐。’
" H, q; B$ i% r" [" I" h
+ c6 N& X+ m' z1 [/ J! K(释)这节是全仗念佛灭罪的。从前有一个太子,弑了国王,自己做王了。死时落阿鼻地狱去,这王就念南无佛,狱里的犯人一听,也都同声念了,这地狱就立时碎灭,犯人都得解脱。  X! z" @- J& A9 m) t' R
6 B0 Z4 n) b1 j( h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4 V$ P* r" d) O% s: l2 U4 q
9 X4 C1 k5 [# K+ E3 j
(解)这时候,佛又说出偈言来:‘现在未来天上、人间的众生,我今天都殷勤的付嘱你了;以你的大神通,去行种种方便,度脱他们,勿令他们堕在诸般恶趣里。’2 m* s3 W" Z( @  J# F7 z9 s

. Z( Z6 y7 r4 Z4 D0 z8 `# |(释)上二句,就是付嘱他保护有少善的众生;下几句,就是赞他的神力灭恶。) o* J$ T0 u7 S8 t& J/ Q

, x2 ^& E% R1 H& m% [* l【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 W" T1 {* V0 `9 C, d8 Z& c
; H5 h8 y9 P* `) ~7 X) w; i9 j, c(解)这时间,地藏菩萨大菩萨胡跪著合了掌,对佛说:‘世尊!唯愿你世尊,不要以这事情为忧虑。未来世之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对于这佛法当中,只要有一念的恭敬,我也要用百千种方便,度脱这个人于生死之中,迅速的可以得到解脱;何况听到了诸般的善事,念念的要修行,自然于这无上的佛道,可以永远不退转了。’* M3 u* S: Z7 F1 k" n- ]; v% J4 i7 c/ {
, N1 h9 t+ S9 o% ~6 t8 B3 r
(释)要行万里路程,总不离当前一步的;一念虽小,就是修行的根本,所以地藏大士就要来保护你、度脱你了,何况念念不间断的想修行呢!这当然可以成佛道的。
! K; `7 w) d( y( Z% C0 v2 i$ `, b0 u7 s+ `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 r, T" H# _! u. e, S
9 u0 I; J! j5 U9 D4 ^% o6 ?& k. t
(解)说这话的时间,法会中有一尊菩萨,名叫虚空藏,对佛说:‘世尊!我自从至忉利天,听到如来赞叹地藏菩萨的威神势力的一番话,真是闻所未闻不可以思议的了。
1 R+ W, G8 p. L! {6 x; p, |# z  {9 p* f' \
(释)这虚空藏菩萨在佛未放光的时间,已来法会了,所以佛赞叹地藏威神,他都知道的。虚空藏,是一切所有圆融妙理,尽归虚空秘藏。非这菩萨,岂能摄受这不可思议的经典呢?+ G/ L+ b+ I6 g; h3 \

( i( l6 N! t5 h: e5 J+ N【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 O, E6 k2 X3 z. ^' I' K9 _' |6 f6 E
(解)‘未来世之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乃及一切天龙,听到这一部经典,及地藏菩萨的名字,或是瞻礼他的形像,可以得到几种福利?唯愿你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等,约略的说一说。’
( ?/ `6 e5 I1 y$ J! T
% Y2 b3 O  v1 L' G(释)听了这部经,起了仰慕心,听了名字,起称念心,瞻礼形像,也不知道回向,只有像这样的小善,可以得几种福利?
; @' g8 ]! {6 z4 J" T. h9 @9 ]2 B% J' ]. G  q2 j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
- ^( b0 u. H- i- q2 y. S0 x( P" T1 l
(解)佛告诉虚空藏菩萨说:‘当心的听!当心的听!吾要给你分别的来说。倘若未来世有善男、善女,见了地藏的形像,及听到这一部经,乃至于去读诵,再用香、花、饮食、衣服、珍宝一类,去布施供养他、赞叹瞻礼他。8 \4 s3 B# ~9 e
7 [( |& x" A) C! l9 o
(释)这一则所说的善行,又要比前面虚空藏菩萨所问的大些了。1 {# C6 {$ W" i, J: ~+ q! `
0 q: C  E( |7 v. l
【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0 O$ k- ^! P8 Q" W0 }' p
/ v, `# v/ T3 D1 P, c9 e8 w
(解)‘能依了上来所说的去做,就可以得到二十八种的大利益:一是天龙来护念你;二是善果也天天增加;三是聚集圣上的因缘;四是菩提心不会退转了;/ ~# |" M7 U# U6 [5 h
4 K8 c: b% R1 _0 }
(释)天龙之内,要包括八部的,这是护卫念佛读经人的总持,所以要举在第一。善果,是专做福德的事。圣因,是聚集做佛法中义务。梵语菩提,翻名叫觉道,就是道心不退转。
$ S4 z& g5 K) _( x9 J! D4 M# `0 D1 W3 T" _( J
【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
& L& `& t& R/ m4 m( L' {/ k
, V9 `+ M8 W  X: R/ e/ @/ B' ^( n(解)‘五是衣和食,也都丰足了;六是疾病瘟疫,也不会来临你的门了;七是可以远离水火的灾难;八是没有盗贼困厄的横事;九是人家见了你,都会钦仰你、敬重你;十是鬼神也都来帮助扶持你;
; o& @! G* t2 \$ d5 w" h) t2 \. O  D( q. }; Q& c% @0 \8 ~
(释)这利益都是天龙八部护念你所得来的;但是感应天龙护念,也是你自己供养的周到,瞻礼恭敬中得来的福德。) c: ?# X+ m3 ^2 a

$ w# ~1 Y1 n) w( f' q【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9 a% Z1 W4 L9 G: f7 P8 h+ _

' L: S' |4 h+ z- t8 v(解)‘十一是女子转化男身;十二是做帝王大臣的女儿;十三是相貌生得端正美好;十四是这人死了,多数可以生到天上去;
2 d8 O2 g6 ~% a* @5 a/ ~0 x( g. V; j' g, [
(释)有厌恶女人身的人,读经供像,来世就可以女转男身,或是来世可以生到没有女人的世界里去。若是为了度人的愿力,自己欢喜做女人身,那么常常投生到帝王家里去做女儿,端正相好,人家自然都会敬重你了。或者是承了这福利上天去享乐。/ [; {  Y5 {/ }2 u7 l$ t) a
3 f! c( g, F* \" W4 y# {3 {- S
【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P, ^0 ?  Z) B3 Z9 ^2 T8 c
7 ~5 D1 M, j) @
(解)‘十五是即使天福享满了,降下人间,还可以做帝王;十六是不但做帝王,还能够知道宿世的事情;十七是有所求的事,都可从愿;十八是家眷亲族大家都很快乐;十九,诸般的横祸也都给你消灭;二十,三业恶道,可以永远免除;二十一是所去的地方,都可以通达;二十二是连夜间睡梦也都安乐;二十三是先死亡的家眷,仗了这功德的资助,都能离苦得乐;二十四是倘若这先死的人,本来有宿福的,就仗了这资助受生天上去了;二十五是诸尊佛菩萨也都来赞叹你;二十六是六根都很聪明敏利;二十七是使你饶足慈悲心,多怜愍人家的心意;二十八是毕竟使你成佛。’' j" d" S/ q, n% Q6 T
1 T0 B/ D5 h9 N0 }: T
(释)能够依了佛的话去做,做得周全恭敬,人人可以得到这二十八种大利益,或者这利益你要现世受、来世受,都可以依你的心愿。倘若能够将这种种的大福利,自己一种也不要,都回向法界,这个人是慈悲极了,一定得到诸佛菩萨的赞叹,毕竟可以令你成佛。- ?" y5 p( y# F, `, P# Q

) `8 M, o) H# Z& g8 n% L6 E2 P8 a【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5 m0 z. H7 T/ q5 g( |/ T. V1 s
7 V/ d. I# W4 A5 M' I- k4 S
(解)佛又对虚空藏菩萨说:‘倘若现在未来的天龙鬼神一类,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礼拜地藏菩萨的形像,或是听到地藏菩萨的本愿所修行的事,赞叹瞻礼。% A7 F1 j& Y& u: X8 L
( Y# A7 t1 T! u% q
(释)人和天既是有高下的分判,修法当是不一样的,况且他们所修,不过了因罢了,不像人因缘并了的。
" X5 z; D# @8 w2 x. J9 ?0 W$ H/ k5 G4 Z) a2 k5 l
【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 |- k2 m* H* E8 b  _- o2 \5 H% z- z: A: L9 _
(解)‘便可以得到七种的利益:第一从凡夫或天龙鬼神的地位,很疾速的超入圣地;第二生生世世所作的恶业,都可以完全消灭;第三常得诸佛菩萨的保护监临,不受恶魔的侵害;第四所得的菩提,再不退失;第五增长自己本有的智慧能力;第六得宿命智,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第七即身成佛。’
: ~) Z) k; p3 X0 d3 B9 ?1 i% n7 s
(释)依据了地藏大士的本愿修行,无论那一种,都可以超入圆教佛法的地位,何况已有根本的神物呢!宿命一通,在法界中的过去未来,都能晓得了。4 K/ u* B* E' a  d; l% l" o
. y2 V4 e; `, H, x6 E+ _( G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3 Y' i& _: P2 N) d2 Y- _3 w- ~% q7 k# d. m1 ^( E
(解)这个时间,十方一切许多所来的不可说不可说数的诸佛如来,以及诸大菩萨、天龙八部,听了这位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真是不可思议,使他们都叹美道:‘从来所未有的!’$ n+ P$ D9 t8 G' {2 m. p0 |; U

: K, [, }0 e* {+ L) \2 \. _(释)十方八部,是总结开首的云集圣众。诸佛菩萨在未放光之前,已聚集了,是发起本经的原因;天龙八部在放光后,方才会集,也是发起的大众;一直听了佛赞叹这地藏菩萨的不思议的大威神力,现在又见大士担负了这样的重任,当然是要叹美从来所未有的了。
" E9 X' U# `2 b: z$ Z5 V+ p  T  e% v" j5 X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q( ]% W; N$ A: p* [

+ y% r' w$ f# i9 V(解)这时间忉利天里,像下雨一样的,落下无量数的香、华、天衣,以及珠玉璎珞,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供罢,一切集会的大众,俱来重复的瞻礼世尊。瞻礼罢,都合掌退散了。
, Y) ^8 T9 u* l
6 k" d1 u1 ~$ u- C(释)释提桓因本是本会的主人,应该是要散下香、华、天衣(天衣从树里生出来的,又轻细又自然。)等,来供养佛,以及地藏菩萨的,也是表谢佛的说法,以及大士救度六道的慈悲。别的经,佛说罢了,在会的大众皆大欢喜;因为佛说罢这部经,就入涅槃了,大众悲哀也来不及,那里还会欢喜呢?所以含悲的瞻礼了这最后一次,就都合了掌,默默的退散了。仁者!你们阅完这一部经,一定还记得布施校量品里面,佛告诉我们的‘一毛一渧回向法界,百千生中,受上妙乐。’这几句,我们既然都是佛弟子,应该要听佛的话。况且地藏大士的威神不可思议,这部经当然也不可思议的,那么我解释的,和你们阅读的,所得的功德福利,自然也不思议的了。现在不分你我,把这所有的许多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应得的无边福利,大家发出至心慈悲的切愿来,回向法界。我再写四句回向偈在这里:, x( ~* a8 Z, Q* M3 j) p* @

; R% y5 q9 ^6 v" g愿以不思议功德,回向法界诸众生;2 n8 W* k7 U2 ^0 ?* [0 c; \+ Z" R
" P! f2 v; @: b+ X
普愿尽授菩提记,大士毕愿取正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x+ Q/ t# U6 h  U" P

% c( k& O3 ~! y: f! |5 E  ^7 s(解)佛付嘱地藏菩萨,受累担荷超度人间、天上的众生。这是本经的第十三品。
7 s, y- [% G' C8 B  Z0 @
7 u2 A/ v9 x& ]/ P% v* z(释)嘱累可以作两种意义来解释:原因为六道众生,始终不能超脱轮回,为此世尊付嘱地藏菩萨护卫超度,所以菩萨要受累担任了;二,累字含有重叠的意义,前次分身集会品,世尊已经付嘱过了,这次又来重叠的付嘱,所以叫做嘱累。但是世尊嘱了又嘱,无非是慈悲心切,眷恋受苦众生,不忍竟抛弃可怜无智的众生,归入涅槃,所以这样的殷勤付嘱,要地藏大士一概担任。. C; w( R. F& G: q

3 `3 i0 z5 H0 M* V, C【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 V" d/ I0 q* d# T) N
9 k* p5 U8 e1 I3 Q2 {' l(解)这时间,世尊举动紫金色的手臂,又来按摩地藏菩萨大菩萨的头顶,这样的叫著说:‘地藏!地藏!你的神力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慈悲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智慧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你的辩才真是不可以思议的!正使十方诸佛,都来赞叹宣说你的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在千万劫之中,也是不能够说得尽的!’0 _- e2 P! j* B7 C  f+ P. p1 [, N

2 i* ]1 a) w" w6 E(释)世尊又去摩他的顶,连呼地藏菩萨的名号,真是爱惜的深切之至,托付的郑重之至了!未付嘱之先,称赞他的神力,因为有这样不思议的神力,方才可以担负这样的重任。4 @' A( y6 k# ^$ g0 r* T
- J3 a5 S3 a/ C/ m9 B# ?# c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2 }! z# c, N; {7 l5 A9 {. j0 G, x* N6 }* A% A1 d3 w% `9 ?
(解)佛又叫著菩萨的名字说:‘地藏!地藏!你要记得我今天在这忉利天宫,在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的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齐集的大会当中,再将这人间、天上诸众生一等未出离三界火宅之中的人,都来付嘱给你,不要令这诸般众生堕恶趣里,去受一日或是一夜的苦难,何况更去使他们堕落五无间及阿鼻两大地狱里,去受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的大苦难去呢!3 `0 u8 o$ D$ e8 d- ]0 V2 D6 p

2 Y3 l# U5 c4 B' C(释)佛前面叫地藏是欢喜的声音,这里叫地藏,是带悲声的了。这付嘱的一番话,仿佛同父亲的遗嘱一样,做孝子当然要铭心刻骨的记住了。火宅,是三千大千为宅;火,是烦恼嗔恚的火。在这火宅中的众生,佛又都交付大士,嘱大士紧紧的照顾著,不要使他们堕到恶道里去,何况堕入地狱呢!' D1 w7 l, Z5 s0 _/ n
3 N' q( ~' w$ j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 Z4 J4 i2 D% H5 r4 X
9 ]# @! E- U% g# N% i' N7 n. J' g(解)‘地藏!这南阎浮提的众生,他的志愿和生性,是没有一定的,终是习恶的多;就是发出善心,一息就退转了,倘若遇著了恶的因缘,念念的会增长起来的。所以为这缘故,吾分出了百千亿的身形,随众生的根本习性,而来度脱他们。
; |7 W. ^6 @* S! }/ f, g
* _; P+ K. Q/ Q9 V(释)这一节,不过是回顾上文,重提业感品中的前事,再明付嘱的大旨,并且似也叫大士学他化身的方法,去度脱众生。
5 q+ |4 M# a+ m! F+ Y; h; l7 B, K2 U( z9 u' b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9 }" j3 k3 G) {3 D) B& x+ r% k- y8 i7 `, m+ v+ k9 S
(解)‘地藏!吾今天很殷勤的以这天上、人间的众生,完全的都付嘱给你了。未来之世,若有天上的人,以及人间的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当中,种了一些很小的善根,小得像一毛、一尘、一沙、一渧的一般,你也要以你的道力,拥护这个人,教他渐渐修到无上道,勿令他退失。’: N) U) {: n- O9 q  C: T9 Q1 e
- @" w/ R2 ^$ E1 Y1 `. s* ~
(释)殷勤这二字,真要声泪俱下了,佛的慈悲委曲,有说不尽的话,要托付大士,都包涵在这二字之间了。种了一些善根,教大士去拥护,譬如慈母抚育婴孩一样,终要培养他成人自立。
: p" q. y3 m$ V' ]  {& z
, `2 ^, S4 P) ?; o% N【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 L+ w- T& m* _2 I+ @/ X
) z" I6 {" B+ `4 i4 q3 n(解)佛又对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之中,若是天上的人,或是人间的人,随他所作的业去受报应,要堕落在恶趣里了,或是到了地狱的门头。这诸般众生,倘若能够会念一佛、一菩萨的名号,或是一句一偈的大乘经典,有这诸般众生,你用了你的神力,去方便的救拔他,怎样的方便救拔呢?就是于这所在的地方,你即刻现出无边的身形,来化碎了这个地狱,遣令这一般众生,都生到天上去,受很好的快乐。’5 u7 b) t. ]  _, n: a3 _( p- ]

7 j" o1 ~) M$ Z# A: _(释)这节是全仗念佛灭罪的。从前有一个太子,弑了国王,自己做王了。死时落阿鼻地狱去,这王就念南无佛,狱里的犯人一听,也都同声念了,这地狱就立时碎灭,犯人都得解脱。' R4 b% I2 z# R

, b9 Q" t# H8 x6 i' |9 X【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G2 P# @0 g+ C9 l$ l3 s. ~

# @) V" E* ]; U7 O6 n6 c(解)这时候,佛又说出偈言来:‘现在未来天上、人间的众生,我今天都殷勤的付嘱你了;以你的大神通,去行种种方便,度脱他们,勿令他们堕在诸般恶趣里。’, w/ a+ d0 {3 M- ~. \" |$ @

6 {: |3 q( q) u7 E7 M" g, z, w(释)上二句,就是付嘱他保护有少善的众生;下几句,就是赞他的神力灭恶。( t) I* E6 H& |. l! S  T

7 {  n# Z1 k# b- u# t. G, ]* M【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J' r& z$ r* ]% G5 t

1 b5 Q/ G# L; v, \" I(解)这时间,地藏菩萨大菩萨胡跪著合了掌,对佛说:‘世尊!唯愿你世尊,不要以这事情为忧虑。未来世之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对于这佛法当中,只要有一念的恭敬,我也要用百千种方便,度脱这个人于生死之中,迅速的可以得到解脱;何况听到了诸般的善事,念念的要修行,自然于这无上的佛道,可以永远不退转了。’
0 v; f; @* X9 T; z0 n$ c: A2 i  J+ E6 P; M0 ~& e; n* Z" |0 X
(释)要行万里路程,总不离当前一步的;一念虽小,就是修行的根本,所以地藏大士就要来保护你、度脱你了,何况念念不间断的想修行呢!这当然可以成佛道的。
; `, H& E) ]. O. F& J, m5 P9 ^- }0 j% L) d9 v& a/ z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
1 N; K6 z" u% b9 @0 v$ A  y. o* r' n
* L3 v8 d: M3 v8 E(解)说这话的时间,法会中有一尊菩萨,名叫虚空藏,对佛说:‘世尊!我自从至忉利天,听到如来赞叹地藏菩萨的威神势力的一番话,真是闻所未闻不可以思议的了。
+ c: s" u' J1 m$ J6 v* S# z" z& b3 @" P6 M$ n9 E9 m
(释)这虚空藏菩萨在佛未放光的时间,已来法会了,所以佛赞叹地藏威神,他都知道的。虚空藏,是一切所有圆融妙理,尽归虚空秘藏。非这菩萨,岂能摄受这不可思议的经典呢?
! C6 i0 [2 D7 Y9 J
8 S+ Z! ?6 g2 X) u【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 F1 S' O+ C2 \/ c" M% y3 R" e
0 o* N2 P$ c/ w+ G) @  I; d9 H(解)‘未来世之中,倘若有善男、善女,乃及一切天龙,听到这一部经典,及地藏菩萨的名字,或是瞻礼他的形像,可以得到几种福利?唯愿你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等,约略的说一说。’
" U0 g" N! i$ R0 u: g
' \) }) V" Q- D4 g: }; R) I/ ]& A; }(释)听了这部经,起了仰慕心,听了名字,起称念心,瞻礼形像,也不知道回向,只有像这样的小善,可以得几种福利?6 Y* B5 y0 ^2 O6 {

* ^* g; k: N! g" q! U【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
. u. ]6 g0 a' s2 c  [8 X- S% F2 a( V. p# [! q
(解)佛告诉虚空藏菩萨说:‘当心的听!当心的听!吾要给你分别的来说。倘若未来世有善男、善女,见了地藏的形像,及听到这一部经,乃至于去读诵,再用香、花、饮食、衣服、珍宝一类,去布施供养他、赞叹瞻礼他。, q! D6 t- W+ |

& C7 `! D( L' g* S0 _! ]0 M* W9 w(释)这一则所说的善行,又要比前面虚空藏菩萨所问的大些了。0 k/ Z) D( n; d3 ?. k
7 B$ e, b  ?( Z6 G
【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 \: n5 a0 L4 B! P
5 l& q/ U% y& ?, s0 E
(解)‘能依了上来所说的去做,就可以得到二十八种的大利益:一是天龙来护念你;二是善果也天天增加;三是聚集圣上的因缘;四是菩提心不会退转了;
5 K0 W1 P4 a) u6 z3 Z; L( c- U# C/ N2 m( P
(释)天龙之内,要包括八部的,这是护卫念佛读经人的总持,所以要举在第一。善果,是专做福德的事。圣因,是聚集做佛法中义务。梵语菩提,翻名叫觉道,就是道心不退转。9 K/ ?2 t* F6 A! V  W% Y7 V

% T9 [; q1 y! B8 V, m【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
7 z5 r& G+ P. ~8 H8 x  c  g1 P- n$ F7 J- q7 v! m! u- R
(解)‘五是衣和食,也都丰足了;六是疾病瘟疫,也不会来临你的门了;七是可以远离水火的灾难;八是没有盗贼困厄的横事;九是人家见了你,都会钦仰你、敬重你;十是鬼神也都来帮助扶持你;
! V7 J, r5 ~+ Q* |" g
" v3 z, ~/ t* a3 z. o(释)这利益都是天龙八部护念你所得来的;但是感应天龙护念,也是你自己供养的周到,瞻礼恭敬中得来的福德。+ q7 S  O" y( ~6 ^6 o- U
& W3 I  i% x4 |4 C: D
【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8 ^$ g5 p8 [1 K& H3 J* `, r* o
/ u6 U9 @- D3 p% Z
(解)‘十一是女子转化男身;十二是做帝王大臣的女儿;十三是相貌生得端正美好;十四是这人死了,多数可以生到天上去;' V, w8 E* A' o$ _! R5 s$ W% g% z
; K* K% {7 ?; M! {7 Z
(释)有厌恶女人身的人,读经供像,来世就可以女转男身,或是来世可以生到没有女人的世界里去。若是为了度人的愿力,自己欢喜做女人身,那么常常投生到帝王家里去做女儿,端正相好,人家自然都会敬重你了。或者是承了这福利上天去享乐。. C' G+ p3 @0 g  g

  ^4 p& p% M' r【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 y, k- Q* @" \
& V% ^) I9 {/ @(解)‘十五是即使天福享满了,降下人间,还可以做帝王;十六是不但做帝王,还能够知道宿世的事情;十七是有所求的事,都可从愿;十八是家眷亲族大家都很快乐;十九,诸般的横祸也都给你消灭;二十,三业恶道,可以永远免除;二十一是所去的地方,都可以通达;二十二是连夜间睡梦也都安乐;二十三是先死亡的家眷,仗了这功德的资助,都能离苦得乐;二十四是倘若这先死的人,本来有宿福的,就仗了这资助受生天上去了;二十五是诸尊佛菩萨也都来赞叹你;二十六是六根都很聪明敏利;二十七是使你饶足慈悲心,多怜愍人家的心意;二十八是毕竟使你成佛。’
6 B0 a6 [# a/ A2 J4 N/ r! d9 }  g* O( u. `( T/ d1 W
(释)能够依了佛的话去做,做得周全恭敬,人人可以得到这二十八种大利益,或者这利益你要现世受、来世受,都可以依你的心愿。倘若能够将这种种的大福利,自己一种也不要,都回向法界,这个人是慈悲极了,一定得到诸佛菩萨的赞叹,毕竟可以令你成佛。  g3 ^) t" N9 W, \( R

, ^  }" K* _7 t5 F8 S$ b【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 Y4 O% t  Y9 P6 B

& _' P! I4 G1 j% _(解)佛又对虚空藏菩萨说:‘倘若现在未来的天龙鬼神一类,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礼拜地藏菩萨的形像,或是听到地藏菩萨的本愿所修行的事,赞叹瞻礼。. R+ q7 \0 I  ~+ r  G: G* ?

3 x4 Z+ H; a4 w( w(释)人和天既是有高下的分判,修法当是不一样的,况且他们所修,不过了因罢了,不像人因缘并了的。  f: V2 c5 M! C" h: K
4 m6 @1 ?! o% @6 i
【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 ^/ @: g) e/ f+ D0 G$ l; G+ f
' U' v+ W- U/ K% v  c(解)‘便可以得到七种的利益:第一从凡夫或天龙鬼神的地位,很疾速的超入圣地;第二生生世世所作的恶业,都可以完全消灭;第三常得诸佛菩萨的保护监临,不受恶魔的侵害;第四所得的菩提,再不退失;第五增长自己本有的智慧能力;第六得宿命智,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第七即身成佛。’
8 H3 x9 \6 X6 I  K
+ w4 l6 ?  J4 @. r: Q(释)依据了地藏大士的本愿修行,无论那一种,都可以超入圆教佛法的地位,何况已有根本的神物呢!宿命一通,在法界中的过去未来,都能晓得了。. t- `6 Q" q3 A5 x

5 k9 c; L: A5 \- I. p' F- w7 K' A5 [0 G【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2 ], X+ Q0 a) u+ E) f0 D
1 C  Y5 W1 P; U0 D8 C+ j
(解)这个时间,十方一切许多所来的不可说不可说数的诸佛如来,以及诸大菩萨、天龙八部,听了这位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真是不可思议,使他们都叹美道:‘从来所未有的!’5 m5 J, W) v- ^6 Z( D0 U# [- S4 t

- J7 Q' ^4 Y& w* U4 v' r* x(释)十方八部,是总结开首的云集圣众。诸佛菩萨在未放光之前,已聚集了,是发起本经的原因;天龙八部在放光后,方才会集,也是发起的大众;一直听了佛赞叹这地藏菩萨的不思议的大威神力,现在又见大士担负了这样的重任,当然是要叹美从来所未有的了。) D8 ^! L- V. p. g0 J2 q
3 @( R. _" q) |/ n: |, `7 o4 P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 ^: b$ [& c( N/ Y8 d" S7 i1 V$ o2 y% r/ h
(解)这时间忉利天里,像下雨一样的,落下无量数的香、华、天衣,以及珠玉璎珞,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供罢,一切集会的大众,俱来重复的瞻礼世尊。瞻礼罢,都合掌退散了。+ m+ @$ @+ u0 D1 q2 Q
% {! c: R9 E6 X- s0 {
(释)释提桓因本是本会的主人,应该是要散下香、华、天衣(天衣从树里生出来的,又轻细又自然。)等,来供养佛,以及地藏菩萨的,也是表谢佛的说法,以及大士救度六道的慈悲。别的经,佛说罢了,在会的大众皆大欢喜;因为佛说罢这部经,就入涅槃了,大众悲哀也来不及,那里还会欢喜呢?所以含悲的瞻礼了这最后一次,就都合了掌,默默的退散了。仁者!你们阅完这一部经,一定还记得布施校量品里面,佛告诉我们的‘一毛一渧回向法界,百千生中,受上妙乐。’这几句,我们既然都是佛弟子,应该要听佛的话。况且地藏大士的威神不可思议,这部经当然也不可思议的,那么我解释的,和你们阅读的,所得的功德福利,自然也不思议的了。现在不分你我,把这所有的许多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应得的无边福利,大家发出至心慈悲的切愿来,回向法界。我再写四句回向偈在这里:
0 Q1 b% Q4 q( p3 e
& @' L, ?1 I( i6 c" K9 I7 R: K; T愿以不思议功德,回向法界诸众生;' l2 J% x1 }1 w5 k2 L- g
$ D; M0 i: b2 T: t& T
普愿尽授菩提记,大士毕愿取正觉。; g7 u+ P4 K3 y+ H- V
视频名字:李佳宁《极乐世界》0 U! z$ r6 z/ k; n3 e+ i. A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634.htm* K: M* t7 S3 K(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6-6-27 19:53 编辑
% P7 p* A; a. s, G) R
8 K* ]& c; y' Q) X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 S8 S& j  l" e8 j* E% m
6 k* G# v1 C& S% g$ |8 H(解)佛告观世音菩萨说,见地藏像和闻地藏名的功德利益。这是本经的第十二品。7 P+ i8 Y6 O, v' [  n' x
0 b3 a7 X1 Z3 E8 |8 _0 M
(释)如来顶上放光示现八部,叫做见;光中出微妙音,赞叹大士,使法会大众同听,叫做闻;这可以叫做普见、普闻。细阅这部经,领会妙悟,这是见的利益;临终堕苦,闻地藏菩萨名,离苦得乐,这是闻的利益。这品里所说的,都是地藏菩萨利济众生不可思议的胜利,完全用众生的见、闻二利根,来开引普救九界众生的入道之门。
& q. D( V$ M9 J' P
, w8 d( a( v$ ?9 V+ T/ _7 G【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相光、大绿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云毫相光、大庆云毫相光、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云毫光、大海云毫光,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
0 @6 A# c+ s3 c9 r7 Z8 }9 c/ A( _6 c! m$ q2 c2 D* k
(解)这时候,世尊从顶门上,放出百千万亿道的大毫相光来。大是说法身的大,可以遍满虚空;毫相,是表现外实内空,解脱无碍,譬如般若,能够照破万法。现在佛体既大,毫光当然也大了。毫虽是一,光色不同,比喻人体一式,各人的行为各不相同的。# _: G3 L! u7 B  T+ ?2 U( Y
$ w  G9 F6 F% v8 z5 Y5 f5 K
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是教黑恶众生,改做白净,可以超凡入圣。
% Y; Y% }* s4 I  m3 L, Q
1 {) f3 q1 q. M: t6 K8 J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瑞是祥瑞,是说众生从此可以乘地藏菩萨的愿船,不但只超凡,竟可以修成佛道,所以现这吉祥的预兆。
( c* \7 q) i+ f3 S
# d, g9 d4 W/ R" \' c$ \/ M玉毫相光,是教众生能够依经修习,便像经过磨琢的白玉一样,就可以成圣器了。1 d2 G* g' E! ?$ Y7 A# f+ i7 l& [! h
/ x$ e) P$ W& i% s2 Y! T
紫毫相光,紫是黑赤浑杂的颜色,是喻杂类的众生,心意虽然不同,能依本经修持,所得的福利,是一样的。
" \8 T1 I6 B9 G' [0 f/ |. d) e$ N9 A& E
青毫相光,青是春天树木发生青葱的颜色,是说有了这部经,地狱里黑业众生,也有蓬蓬的生气了。
+ b  R/ u$ E: w: s: W# I7 t
  F; G' R1 v5 k) e碧毫相光,碧是深青的颜色,是说地狱众生,不但有生气,能依这经去调伏心身,虽在地狱里,也可以得到天堂一样的安乐。
6 T7 y' `% J; D$ V: ~& @( e
! `6 k5 `( c7 W0 y  c7 U, O红毫相光,红是像火的颜色,是教我们众生,能依这经修持,虽在三界火宅,也可以解脱红尘的。
& H- c$ H2 _0 J7 w" s
9 L- J. z+ z/ `/ j' V绿毫相光,是说既能解脱红尘,则性海定水,湛然碧绿,自然可以化火宅为清凉了。9 s: \8 q6 j, C+ e  p, k

: Z1 U/ @% G, q* K2 Q金毫相光,能够化火宅为清凉,就可以证金刚不坏之身了。
$ Q( F9 Z4 K' A* J8 X5 }" ]; D2 a* M5 Y+ |
庆云毫相光,是说众生既然依经修习,能证金刚之身,便去佛果不远了,这是应该可以庆祝贺喜的。/ W2 @& B; l2 {2 G
# i9 z- K/ K1 [% M" ]0 q
千轮毫光,这是说比从前更进步了,轮是比圆满的月,光明清凉,自能照破业障。
$ B' G2 M7 @3 o1 E
% ~& w  }2 o1 {) f: n! E$ T  \& {* a宝轮毫光,意义虽然是同上一样,现在加一宝字,可知比前又进一步,已具有佛的智慧了。, u: K9 O! h8 B" n! B* G$ V+ o
$ Q$ ]  n" U( q5 t$ s
日轮毫光、月轮毫光,表示智光无私,普照四天,任运自然,像经天的日月一样。
( o+ t7 \" E( B* C' m; _# F) P8 h5 t6 P; s- Y8 [3 C3 N% e( I2 L
宫殿毫光,宫殿是至尊所居极庄严的地方,是说已是修成佛的境界了。
3 f9 Y/ W/ k# l1 o$ E& M
9 i' _* R$ C" f  Q- R  Y海云毫光,到此已成正觉,慈云如海,普覆十方,一切有情,可以都沾法雨了。佛在于顶门上放出了像这样一等的毫光相放罢。, H0 [6 \9 O1 J* B5 p9 n3 i( ~2 j9 z0 E
: I4 L4 q% p( O, [, e
(释)因为前品经,地神证明地藏菩萨大愿比胜一切菩萨,所以佛也为证前启后的大意,来放光赞叹,使一切众生见光悟心,一一依经修习,可以同证正觉。头是一身的主,顶是一头的尊,今佛从此处放光,可知佛推尊地藏菩萨,和尊重这部经的用意,是到了极巅。
" x1 c8 j! O8 z
! ]2 ~! I( M% W: y# U【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我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 `" R5 j; @: q. ~7 M0 i$ j; ]$ s, t+ R4 y7 W* ~$ X1 _
(解)从这毫光中,再放出微妙的音声来,告诉诸天的大众,和天龙八部、人,以及不是人类的一等众生说:‘听我今天在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在人道、天道中,利益人的一等事、真是不可以思议的事情、超入圣因的事、证到十地果位的事、毕竟不退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事。’
2 M: {  N, N& o3 B5 |  ^9 p. Q9 a
, o, x' V4 R0 _& J4 ^: G' a3 C0 f(释)妙音,是随机所闻,各得圆妙的法音。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是甚事呢?前面说过的,分身集会,这也是不思议事;称佛名号,是超圣因事;忉利天宫神通品,不退菩萨,是证十地事;令众生先成佛,然后方成正觉,是不退菩提事。显然还有不可思议的利益事,佛一一说在下面。
( z. }7 _) k) E1 H+ U. b6 z
8 G  D1 z/ E4 w9 e【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3 H' v$ Q  `3 @  M5 q7 Y. j" O8 c6 Q) T2 `5 |7 Q; j
(解)佛说这话的时间,法会中有一尊大菩萨,名号叫观世音,从座位上起身,到佛的前面,胡跪著合了掌,叫著佛说:‘世尊!这地藏菩萨大菩萨,具有很大的慈悲心,怜愍一切众苦的众生,在千万亿的世界,化出千万亿的身形来。他所有的功德,以及不可思议的神力,’
, C0 E  S9 ]( S% q1 \
- S/ w. `) I- ]: n1 ~1 s$ Q(释)世尊正要宣扬利益的事,观世音菩萨代天龙八部一切众生接口请问。以后一唱一和,无非是赞叹宣扬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利益的事情罢了。但是菩萨无量慈悲,欲六道众生先成佛道,不得不化身救度,以了他的大愿,所以他所积的功德,已是无量的了。观是返观内性,音是寻世上的声音救苦,可知观音菩萨,也是在我们世界上,救苦的一尊慈悲的大菩萨。
/ r& k; ^6 @) ]# a9 J  l& q! a+ @, K5 @3 `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3 V6 @, M; V6 n' E/ f
8 A. w! Y2 ^. \* |# a9 ?, z& U
(解)观音菩萨继续说:‘我听到世尊与十方无量数的诸佛,异口同音的,说赞叹地藏菩萨的话,就是叫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都来说他的功德,还不能说尽呢!/ _$ q' R2 _' V7 b  d

* Q. r" D7 I+ U- Q$ X$ ?% W% ](释)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每品里都有的,但是他最注重的,就在这一品里。十方无量诸佛,因佛顶门放光,从光音中遍告诸佛,十方无量诸佛一听到这事情,自然也都要赞叹起来。这赞叹的音声,观音菩萨都听得很清楚,所以会晓得的。, ^4 w, V  i  C: t" h

* |+ B4 d& G3 w【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1 @# B' B+ A, o9 ~" a
) x8 C: a4 w3 w9 [2 u9 R1 ^. E/ I$ T
(解)‘前面又承蒙世尊,普遍的告诉大众,要称赞宣扬地藏利益一等的事情,现在唯愿你世尊,再为这现在未来一切的众生,称扬这地藏不可思议的事,令天龙八部,也都晓得瞻望礼拜,可以获福。’
9 Q4 i/ W. a- j# F/ T- c1 M) j7 h+ v# d
(释)观音菩萨请求世尊,再为众生、八部等说这不思议事,也是菩萨的慈悲深思远虑,照顾后世一切众生。因为众生从多生劫以来,业障覆心,烦恼蔽意,虽见圣像,不知恭敬;把这不思议的神力,说给众生知道了,就可以使这众生起信瞻礼,福满慧足,自然成佛有期望了。: S6 F; p7 Q' e# r2 L

. b% M/ y  \% p  N) F【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Y! @4 u8 s4 t+ C  C  y6 P. ]3 h
( z# F" v7 ?0 C: L
(解)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你对于这娑婆世界,也有很大的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于六道里的众苦众生,一听到你的名号,或是见了你的形像,有来恋慕你的人、有来赞叹你的人,这般众生对于佛法的无上道,必定不会得退转的,还可以常常生到人道、天道里,都去受很好的安乐,等到因果将熟的时候,又可以遇到佛来授记。( w" V. ~' d8 H0 O% m* [
# e* I/ a9 ~3 J' o* a
(释)大因缘,也可以作大感应解。娑婆世界完全是苦境,观音菩萨原是闻声救苦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世界,更有极大的灵感。! t8 ?5 |  ^+ l; I
# h: v/ m+ r4 h) a3 f& v' M0 c; w
【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
8 p" c( L  J, C0 a* m, Q( T5 X5 H2 _# i$ x3 O
(解)‘你今天具足这样大的慈悲心,怜愍众生以及天龙八部,现在就从你的请求,我来宣说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利益的事情给你听。! C) {& W; D' O% R( ]; y
2 A7 Q9 f0 g/ W3 W7 W7 d1 D
(释)观世音菩萨,来求恳佛说地藏菩萨的利益,无非为慈悲一切众生,使众生听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利益,一念归依,都得解脱苦难。7 E7 R( Y4 B; s: o. @
+ F. ~3 M% Y" J5 R3 K
【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n9 T5 N3 v) d4 n  l# T

* X' ]5 T! h7 o) R(解)‘你应该当心的听!我今天来给你说。’观世音菩萨说:‘唯愿你世尊说,我极愿意,及快乐的想听这话。’
9 }6 k8 m' z8 \' B% A: Q
' \. G( d( g% ](释)观世音菩萨既然发了大慈悲,恳求佛说,自然把不得佛快些说出来的。现在佛说这话,己遂他的心愿了,还有不快乐的么?
$ ?* T% j1 |, k7 a3 ]2 ~7 k% O3 k% p. _& w5 n+ Y6 C6 |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4 `5 \: H' t6 b1 f
0 u  I7 j. ], K7 S
(解)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未来现在诸世界之中,有在天上的人,天福享尽了,就有五种衰败的相发现,或者竟有堕落到于恶道里的。像这样子的天人,无论男女,当现出这衰相的时间,或是见了地藏菩萨的形像,或是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瞻望一会、礼拜一会。这样一来,反增加了天福,不但是不堕落到恶道里去,反而受到了大快乐,永远不会堕落到三恶道里受罪报的了。
, W0 n* ]: q* F; \
# C" a7 |0 \3 |0 v/ m(释)这一节之中,可以分开来作三层说:一是罪相;二是见像忏悔;三是转报。
+ E/ [6 m! J; u0 y" h" R- \& o" g6 @6 L- q* E- `3 M8 f
五衰相,有小和大二种:一身出恶声,二身光微昧,三浴水著身,四著境不舍,五身虚眼瞬,这是小五衰现相;一衣服秽污,二华冠光萎,三两腋汗流,四体生鼻气,五不落本座,这是大五衰现相。当见小五衰发现,不即礼念地藏菩萨,求转福报,到大五衰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恐怕要堕恶道。
( t5 {1 t5 I$ f. m% n5 k% }4 L) E! @: k  m6 p% u
见像瞻礼、闻名称念,一仗誓愿威神,二从心念悔过,这都是转祸为福的报本。
3 F& i" A- D6 o; z
! c. o: E* G: w4 j+ R. y8 S【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 G( t, a; p/ m& z- w4 [
5 B3 a5 y. S. B' ^, G, t" c; ](解)‘一瞻一礼,就可以转报,何况见闻了地藏菩萨,用诸般香、华、衣服、饮食品、珍宝的玩具、璎珞去行布施供养呢!所以所得的功德福利,是无量无边的。’
* Q$ P/ V5 M7 l# f
1 }) b: B7 x" l, T2 R8 ~(释)前面说天人一瞻礼,尚可消罪增福,何况现在我们依法去修持供养,志诚不退,这福报当然是无穷的了。璎珞,是缀珠玉等为圈,悬挂项颈上的。# o6 h6 V# U" ^  O* h4 x' U' x: Q
. U" ^6 J9 v" h  d6 [( F4 c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U- q+ ^; q3 l1 [6 v. e
3 |3 i4 Y6 O9 `% g9 c
(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有未来世、现在诸世界之中,六道里的众生,临命终的时间,能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只要有一声听到耳朵里去,像这一般众生,永远可以不经历三恶道的苦楚了。' l3 C' b) D5 g- k

1 Z* ]3 C6 P# F' t* g(释)只听到一句,就有这样神力,这正是不可思议的了。+ l9 [7 ]% i2 ~% s

. {  W. s. G. {9 N5 o【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
  k6 g5 Q+ A* f
6 Q7 Z/ ?4 ]/ h, c* K( v1 \$ W(解)‘听到一声,就得神力,何况临命终时间,父母眷属,将这命终的人,所有的屋宅、财物、宝贝、衣服卖去了,去塑画地藏菩萨的形像呢!
; V" |- r) M  @" p2 Q! z
7 d% \$ e# Y# e, ]: P$ X(释)若将遗产变卖,作世间的功德,不过将功赎罪罢了。倘若将卖下来的钱财,去塑画菩萨的形像,一定可以承神力超升天道了。
  s+ M0 A6 m( i. h$ H* G4 J1 J2 M* d
【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 n' W2 U+ f' x+ s- Q

4 T) G6 ]" y5 o. V(解)‘假使这病人未死的时间,叫他亲自眼见耳闻,知道他的家里的人,将他的田宅宝贝一等,都卖去了,为了他自身,去塑画地藏菩萨的形像。倘若这病人,是业报合该受生重病的,那么承了这塑像的功德,立即给他消除业报,病自在痊愈了,而且还可以增加寿命。
$ R' f. s6 {  s( V8 D! p8 i5 }$ ?8 w6 _: D6 L: t) W$ f
(释)人命本是无常的,病就是死的现状。倘能照这方法去做,不但前生的业报、今生的病痛都消灭尽,而且仗了这大功德,就可以延年益寿了。9 n( j/ ]2 W* d# [8 ^* G! |

8 X. |0 m# I2 G# B8 {' j& M【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9 f4 o- k6 |7 D. V% a% z4 d/ G- a
) v# U) i; g- C/ x1 D$ I
(解)‘这个人倘若是业报,命已经没有了,应有一切的罪障业障,合该堕落恶趣的,承了这塑像的功德,死了以后,就可以超升到天上去,受很好的快乐,一切的罪障,都可消灭。’6 G+ h/ B* ^2 k- k9 N8 k- u: {7 q
' s; Z8 e) b7 [8 }" n
(释)福命都没有了,这时挽救不转的。倘然这人在世时间,造五忤罪、做十恶业,一定要堕落恶道里去的,幸得有家人给他卖宅、卖衣物等,塑像的功德,不独是罪业消灭,神魂也上天去了。( o; G( `6 {  E' e
2 m0 q2 s& ~) V: i8 a8 |0 x5 Q$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T% i2 L- D; x5 }
/ a; T2 J# Y# l+ A' i; r1 ~/ W. T) W
(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未来世有男孩子、女孩子,在乳哺的时间,或是三岁、五岁、十岁以下的孩子们,已经亡失了父母,乃至于或是亡失了兄弟姊妹的。这人年纪既然大了,思忆父母以及所说家里的人,不知落在甚么趣道里?生在甚么世界里?还是生在甚么天道之中?' V- E6 S+ `' q, G

3 n( s7 \' m3 O7 X( x& j(释)初生的孩子全赖父母乳哺得活的。乳,是母血变乳,给他吮饮;哺,是嚼烂了食物,以口喂吃。父母有这样的大恩,年大有了智识,怎么会不追忆的呢?就是兄弟姊妹,本是手足连枝,也应该记念的。: |7 z5 Z" E+ }$ M2 Y: j; j

# b0 Q5 ]- n( Z【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 B4 G' q$ ?# J" Y* Y  L( `" d% [" h: |
(解)‘这个人倘若能够塑画地藏菩萨的形像,乃至于听到菩萨的名号,一会瞻望、一会礼拜,照这样子一日到七日,不退转当初所发的心,过这以后,凡是听到名号、遇见形像,更能瞻礼供养。这人已死的家眷,假使因为在生造恶业的缘故,堕到恶趣里,他的受苦应当用劫数去计算的,承了他的男女,或是兄弟姊妹的塑画地藏菩萨的形像,以及瞻礼的功德,就可以得到解脱恶趣,生到人道、天道之中,去受很好的快乐。
) G. g. e. e, A- I+ `$ x" P: ~6 o# R0 M7 \  Y1 @
(释)这一句莫退初心,是最要紧的训诫,倘若有始无终,这就是信心的不坚切,那里还有感应呢?能够真信不退,就是这死过的人,因在世作恶,现在已经堕入地狱了,也承这陽间的家眷,替他修福,就可以脱苦升天了。所以父母、家眷等死后,若不给他造像瞻礼,那里可以算孝子仁人呢?
2 e% M- z; \/ S. C6 j. R# s4 K* ~4 w0 ~. x& N8 y- `; a
【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6 f  J: {& m0 H/ d' f- h( k1 H4 B

  u. i. w# ~  w6 L, H) C0 c2 @(解)‘这个人的家眷,倘若是本来有福力的,已经生在人道、天道享受很好的安乐了,就承了这功德,转又增加了圣因,可以受无量的安乐了。’
3 p, u, J. X: e; v) A
# ]% X! @5 ?2 m! x(释)这也是指死过了人的说话。倘使这人在世作恶的,就可脱苦生天;倘若这人本来是善人,已经生在天道了,也可以藉了他家眷塑像、礼拜七日、虔诚不退初心的供养,便得闻佛法入圣因,心身就可永受无量的快乐了。! \8 Z0 u' ]# \3 o
  c) R1 f" u; E8 e+ v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C& _  A/ `# d, E) K  E

0 E* r0 a4 t3 h8 ~+ O, |(解)佛又继续说:‘这个人更能够在三日,或是七日之中,一心瞻礼地藏菩萨的形像,念他的名字满一万遍,当时可以得到菩萨现出无边的身形,具来告诉这个人家眷所生的世界,或者在梦中,菩萨现出很大的神力,亲身领导了这个人,到诸世界中,去见诸个要见的家眷。
8 I' p* \  W  R- s" f% f
0 P- I* K' d6 O7 M(释)这是说在陽间的孝子仁人,更能够在瞻礼的期内,一心注念地藏菩萨的名号,每日满一万声,菩萨就随机感应了。这个人在梦中,菩萨就亲身来领他到各世界去,陪你去见你心里记念的亲人。
& X4 A! ?! C& T- o) t& e, G8 `* s% R4 x; e4 r7 T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M% Y9 M" o9 T& X4 L2 U5 L& d
0 c! {$ Y6 K+ P5 Z6 E+ B(解)‘这个人既然见过亲人以后,从此更能够每日念菩萨名号千遍,至于千日不间断,这人就应当得著菩萨,遣令他所居地方的土地鬼神,终身保卫拥护,使他在现世,衣食丰足有余,没有诸般疾病痛苦,乃至于凶横的祸事,都不入他的门,何况会近他的身呢!这个人毕竟可以得到菩萨来摩他的顶、给他授记。’' _6 k" h: `$ S

2 d( N7 s% p3 J# ]6 }- o(释)前面说的是只有七日,这里说的是三年长期,每日念地藏菩萨名号千句,工夫较胜,感报自然也大了,不但家道丰溢、横事远离、疾病不生,三大利益,而且毕竟得著菩萨摩顶授记,圆成佛道。可知地藏菩萨真是慈悲得了不得的。
$ t* P. u, I0 c. n) d  _# |$ `/ r1 a" x: K( ^& }8 M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i7 o+ O7 F5 }6 [2 E" o# H
. Q4 B4 S7 M- m4 h, L
(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的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的人,欲修习无上菩提的人,欲出离三界的人,这一等的人,见了地藏菩萨的形像,以及听到他的名,一心至诚的去归依他,或者用香、花、衣服、宝贝、饮食供养了他,再去瞻礼。这善男女等,所发的心愿,速能成就,永远没有障碍了。’: p+ R# `# b" [& R% C6 d0 [# y+ l

$ |" J0 |4 z2 P(释)欲发广大慈心,这句概括三种根性:心融妙理,万法具含,叫做广心;发觉初心,与究竟觉同等,叫做大心;无缘慈而被群机,叫做慈心。无上菩提,就是佛果。地藏菩萨九界都归心的,能去求祷,所愿自然都可速成。
+ R) {, r- }6 e$ G4 N& R! _; `! r& U! H" D5 d5 C2 [* N, @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 T" E; E8 R! k7 O1 `- J6 A) ]
: z, O% a0 v5 t6 J* M  N( q(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有未来世的善男、善女,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一等的心愿,以及百千万亿一等的事情,但只要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的形像,像这样所愿所求的心愿和事情,就都可以遂意的成就。
% n; Z. M3 W. w. A: m$ I( Q& |& k9 x- V# a2 H$ U# }: j6 q
(释)地藏菩萨自从沙尘喻劫以来,劫劫广度众生,真是可以称大愿王了。应众生各求所愿的事,譬如大海潮涨,分给江河一样,那一些小小事愿,还有不如意的么?
" V8 S$ I( J! D  f& k, N+ T" P6 X9 H. x  B, b% j
【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6 t5 t# u8 D* M

+ ?+ }- E' d  e, G(解)‘或是又复情愿求乞地藏菩萨,具发大慈悲,永远的来拥护我这个人。一发了这心愿,在睡梦之中,就可以得到菩萨摩顶授记。’) w  X# q6 X3 i" _* [6 {( T+ ]
; b5 `  l2 m  W5 D4 i/ r
(释)倘若归依供养、恭敬合法、恳切求祷,便能感动大士梦中摩顶授记。摩顶示安慰你的极果,授记得证到圆因。这都是从信力坚切得来的瑞相。
9 P: [- @4 D1 T8 f4 M( S2 j, e+ |: x9 z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0 T3 Q0 r" Q7 }$ D2 O3 B
' H  e; y# ^2 J( `% ]8 x  q
(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对于大乘经典生出很深的珍重心,发出不可以思议的大心,欲想读诵。虽然是遇到明师教视令熟,旋即记得,旋又忘记了,经年累月,还不能够读诵。这善男子等,就有宿世的业障,不得消除,所以对大乘经典,没有读诵的惯性了。/ i& d# v4 }  |8 c% _! h" w
( Y0 a' r1 W8 }7 z; A( f
(释)大乘经典是出世的梯级,是男女二众,明性证心、自利利他的工具。因佛法像如意珠一样,随时能发现众宝,所以要深加珍重的。但是前世业障未除的人,给业障迷蔽了智慧,就是遇到明师来指教他,也是记得前,忘了后,记了后,忘了前的,穷年累月,终读不会,那里会通达本性呢?
$ Q& V! T$ \8 F- m
: Q3 X" j0 F. B【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婬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  p$ H7 N7 I, d( ~2 g

8 q+ m; w0 D1 m- Q3 A6 v(解)‘像这样的人,听了地藏菩萨的名号,见了地藏菩萨的像,具以本来的心愿,恭敬的陈说,告诉给菩萨听;更以香、花、衣服、饮食品、一切的玩具供养菩萨;用净水一盏安放在菩萨的像前,经过了一日一夜,然后合掌请服,回转头来向著南方,把这水饮了;但入口的时间,要至心郑重,服水完毕之后,谨慎的,切勿吃五辛、酒、肉,不可犯邪婬、妄语,以及诸般杀生害命的事情,经过七日,或是二十一日。# J* c7 M7 J+ ]* k% l

& F8 g$ `& ~; V& U0 N1 Z3 l: V( L(释)业障重的人,听了这菩萨灵感的名号,应该供养瞻礼,然后再对像,诉说他心事,依法履行,自然业消智朗了。净水能去浊湛明,又能洗涤妄虑尘垢,一供菩萨,可以更蒙菩萨福慧加被了。五辛是葱、韭、大蒜之类,斋戒的人切须禁忌,而且蚊子、虱、蚤的命也杀害不得。
, R: A5 t7 N+ P  W- H+ `7 t6 Q" c+ j- R) d
【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利。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 @# V* x! G3 b; Y( W+ }( h5 I! A  n$ p' d: X. x
(解)‘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在睡著做梦的当中,都能瞧见地藏菩萨,现出无边的身形,在这个人的地方,用法水来灌他的颈顶。这人的梦醒觉了以后,就得到聪明了。这一应的大乘经典,一经历耳根,就永远的会记得了,再也不会忘失一句一偈的。’( E8 T; o! f) N) I

* n9 N( H( u% F2 b(释)要求聪明智慧的心,是个个人都欲的,但是一心致诚,方才能感动灵应。灌顶,是地藏菩萨亲自来给他授记,从顶门上把法水灌注进去。这人自然觉得一派清凉,直透六根,尘障全消;睡蒙、迷梦,顿时醒觉,从此读诵经典,像日月临水,光明照映,还愁甚么不贯彻呢!
8 A2 l4 x$ p& c) Z1 i
( v* K% n# h- J1 m, ?: d, B【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
) h* W* O2 m& i5 j$ \3 [
) Z. P/ X" U9 g  `5 h(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未来世有诸般的人,衣食不足,求谋又违乖愿望;或者是多疾病;或者是多凶事衰象,家宅不平安,家眷又分别离散;或者是遭了诸般凶横的祸事,又多来忤逆心意,睡梦之间,神魂不安,又发生许多惊惧恐怖的现像。
* A0 p% b, n& u6 s& B! q5 ^5 |
" ?7 e+ }. R$ {* d+ J5 p(释)衣食不足,必定要受冻挨饿了。这一来,家眷各谋生活,自然都要离散了;就是有在家的,也要怨苦叫穷的愁闷。何况再有许多横事来忤逆心身呢!
6 s3 S3 n! s9 H% {# O$ s8 u+ I
% e% j2 [0 K" w$ j+ U1 z【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 }( I, ]" G& {4 X9 f# w0 \
5 u+ q) {# D% w# j8 S(解)‘像这一等的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或是见了地藏菩萨的像,至心恭敬的念地藏菩萨的名,满一万遍,这许多不如意的事,渐渐消灭,就可以得到安乐,衣食也丰足有余了,乃至于睡梦之中,都也得到安乐。’
9 W9 v% N* m' k* S: ^7 W$ H" J4 q
( t1 l, l& V! p2 D' F8 q, ](释)念满万遍不难,所难的是恭敬和至心。倘若认真的至心念满万遍,自然万德圆融,万惑全消,还有甚么不如意呢?) V! [5 e! G2 b' N
  Q6 b) U& Q# Y" L8 a" R! [# Z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 G1 U3 f2 Y& G/ v" Z

$ ?+ f* {4 v& l9 y* X(解)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倘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是因为办治生活的,或是为了公事或私事,或是因报生和讣死的事情,或因为紧急的要事,走入山林之中,过河渡海的时间,及遇著大水,或是经过危险的道路。
" }# K& Y+ r$ O- a
( l" H( r% _: [" f+ @4 }( j5 q(释)治生,就是经商贸易。为大众的叫公事,为自己的叫私事。生,是妇人产生了去报生;死,是人死了去报丧。或是为了紧急的要事,须要经过大山峻岭、深谷荒丛。这一类地方,都是有盗匪、恶兽埋伏著的。长河大海,更有风浪的险恶。$ u  z% x8 u' L$ F: ^$ c
5 k, e8 w6 c& g/ L4 i' V6 {5 q; O  ^
【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0 x" B0 W" ~, \! I* ]6 X! B/ ]# ?+ Q
5 a4 J/ L4 h3 n* ~6 N(解)‘这个要出门的人,应当先念地藏菩萨的名号一万遍。这样一来,所过的地方,就有鬼神都来卫护了,无论是行走、是居住、是坐、或是卧,可以永远保护你平安,乃至于碰著了虎、狼、狮子,一切要毒害人的东西,都不能来损害你了。’9 E+ D8 h$ d. W+ {
9 L) {: C+ n2 j# Q9 [5 q6 B5 F6 f
(释)一切毒害,就是前面说过的蚖、蛇、蝮、蝎等类。因为虎、狼、狮子、蛇、蝎等类,都是由鬼神管领的,现在这鬼神都奉了菩萨的命,尚且要来拥护,还愁甚么这类恶毒来损害你呢!
5 E5 Z9 i0 b7 w" ]
; r( [9 S' n7 u2 w9 X4 M- T【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
" K- m* V( x- h2 A2 F3 K) h
7 G( _: }. K1 k" i, y4 m(解)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这地藏菩萨对于阎浮提有很大的因缘,倘若要把他利益众生的一等事情,都来说出来给众生听,就是百千万劫的当中,也说不尽的。( a+ v' B' B2 h' y1 i
7 f3 r% P' g# D! G% L: G' k
(释)地藏菩萨自从无始劫以来,累劫的度脱众生,总不离慈悲大愿,和不可思议的神力来利益众生。众生能至心归依,随便你要求甚么事情、甚么东西,没有不依你心愿的。
4 Y- U) e6 K& ]
7 x# l- Z9 z1 g, Q, |2 Z$ J【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 F5 {4 P( N2 J; c' [) m* e1 M: O9 @6 B& ]  R, t- K1 |, I
(解)‘是为这缘故,观世音!你应该要以你的神力,流布这部经,使娑婆世界的众生,百千万劫永远的享受安乐。’2 i5 _% j5 z4 B# x! W) z9 P
) H4 N0 a# v+ v+ Q$ [# i( b1 n
(释)这两尊大士,对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是有很大的因缘、很大的感应。现在佛叫观音大士去流布宣传这部经,真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日月并行,相得益彰了。我们六道众生,倘若能够相信,还愁甚么罪业不消、福利不聚呢?所以这部本愿经和观音大士的普门品,正是两条离苦得乐平坦的大道。一走上这路,就可以叫你得到百千万劫永远受享不尽的快乐。
8 [: h3 f. a4 }+ e; J* z$ S$ y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 H$ |2 r( g$ }. ]5 y6 B* p
: T. D0 d: E8 ](解)这时间世尊说出了偈言:‘吾观看这地藏菩萨威神和福力,虽然是穷尽恒河沙数的大劫,也难说尽的;一经眼见耳闻以后,就去瞻礼他,只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得到利益人道、天道里无量的事情了。2 n6 B1 z/ Y# `* V! y) z' n
5 K! T7 d, m/ C+ L- M
(释)地藏菩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众生一请求,便可以事事如意满足。就是这里才生一念的瞻礼,人天都得到无量的利益,这不是不可思议的威神么!7 H1 P+ b- ~. L0 _  I
4 a9 }8 r) u+ ]& R/ G1 q# ]
【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p, }4 C1 \% ~( p
; y' W; k: W; P+ ~# w* t2 A, |
(解)‘倘若有男女、龙神一等,这报身一尽,应该堕落到恶道里去的;在这时间,能够一念归依了大士,不但是罪障消除,寿命也转增长了。
( ]0 M% A: T7 w. A$ U$ M' g1 N
(释)无论甚么人,要罪业销除,寿命增长,那么应该去归依地藏菩萨,一定可以使你满意的。有病重将死的人,一念去归依他,更是有特别的灵感。0 q! g4 B2 {! c" J( T' M; `' [7 `6 Y- m7 r

: J2 ^+ n; b& u, o0 O# P* O【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 f# G. e9 J% b- m" n5 ~0 z: n( `( ]5 g  c5 Z
(解)‘从小的时间就亡失了恩爱的父母,到大了要想见,不知道神魂的所在,或是早死的兄弟姊妹,及诸亲人,现在我长大了,要想去见他,但是不晓得在甚么地方?倘若你肯去塑画大士的身形,然后对了像,悲哀的恋慕,瞻礼大士,不愿暂时舍离;三日、七日之中,再去念菩萨的名号,菩萨当时现化出无边的身体来,来指示他所想念的家眷,生在的世界。假使是已经堕落恶道的了,赖他陽间家眷瞻礼的功德,也就出离了;倘若是这人再不退初心,继续的瞻礼称名,当即获得菩萨给他摩顶来受圣记。
! \! l3 p+ v7 \2 T9 C% j
* @& @; L  U2 B1 H; n(释)这一节的偈言的情节,都是前面说过了的,阅者一定还能够记得,也可以毋须重释了。9 p% [( }  @9 o: O6 H
2 s1 x7 L$ A  R& S0 X6 }) S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2 o+ q! h' `, e2 A, L; ^: R# k7 Z5 \4 I4 l
(解)‘倘有欲修习菩提的人,或是要出离三界苦楚的人;这人既然发了大悲心,应该要先瞻礼大士的形像,自然一切所愿可以成就,永远没有业障再来遮止住的。
5 g5 [1 A7 x9 M
( }- _: ?8 f) S(释)业障遮止,就是将来成佛之后,出假位中,去教化众生的时间,不受尘沙的迷惑。' Q. I/ t( e" b. h

7 c) v$ p1 n0 k4 B- G, A% J【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c2 c! @3 g2 W& z" e+ D
& Q8 `. j$ ?$ V5 ~4 W5 `
(解)‘有人发心要读大乘经典,欲觉悟群众的迷惑,超度他们到岸上来;虽然立了这个不思议的大愿,但是一边读,一边废失;这个人因为有业障迷惑住的缘故,对于这大乘经,总归记不得的。+ i5 |, P6 t+ C+ @/ s' C; ?5 e

# J; i3 f, ~( e3 ]2 j(释)大乘经,是苦海的大渡船,现在为了业障的缘故读不会;虽有了这只大愿船,同没有舵桨一样,那里能摇得动,去救沉溺的众生呢?
5 G$ ~" u$ R) Z& [! B7 o1 J1 q- S; z5 X0 n. R( N& e7 Y' B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婬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 F: V& R- D- `6 p  g3 Q, j% K
(解)‘这人去用香、花供养地藏菩萨,衣服、饮食品、诸般的玩具都去供他;再用净水安放在大士的前面,经过一日一夜;求服的时间,发殷勤尊重的心,谨慎五辛、酒、肉勿入口,邪婬、妄语也切勿犯,二十一日以内,切勿杀害,再至心称颂著念大士的名号。% E" T  ^: x: t+ O) }% e4 s

' U8 x; O2 Q1 ~" T5 q. U(释)在二十一日以内,吃斋守戒方才有效。
2 ~$ h% \# T1 n: V
. l2 J' D* P& M【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
; F  x0 L& _! p+ f: R  Z$ R, ^# ?! n$ o7 d3 H; ~6 ]4 O
(解)‘当即在睡梦之中,瞧见无边的菩萨;梦醒了以后,即便得到了通利根性的耳朵。一应的经教,一历耳根,千万生中就永不忘记了。这是全仗大士不思议威神,能够使这人获到这样的智慧。2 u$ }: O  {4 X: p

; y# B- N5 i$ C, {(释)这就是吃素守戒、严慎的感应。梦中一见菩萨,醒来便有智慧,苦读十年不通的人,何勿去仿效一个呢?
0 o" t3 P3 m2 T6 f$ x3 J. A9 H3 _. O: \0 k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
* x0 M+ b: m  x6 c# e- S1 U2 Z/ f
3 B& n9 S* S  Y5 h) f5 N# g5 |/ ~(解)‘倘有贫穷的众生,以及有疾病的人,家宅发生凶衰不安的景像,家眷也都分离了;睡梦之中,又都不安宁,凡是所求的事,又多乖违,不能称心遂愿。这人能够至心瞻礼地藏菩萨的形像,一切恶事,自然都会消灭的;至于在睡梦之中,也都得到安宁,衣食也丰足了,鬼神也来拥护了。
! {" q  Z) q. C+ t" b/ o6 D) g& [, }
(释)一贫穷、二疾病、三家宅凶衰、四眷属分离、五睡梦不安、六心愿相违,这六种都是最不吉祥的了。须赶紧的去至心瞻礼地藏菩萨的像,方才可以转祸为福。
/ M; \* l, X! t! A4 e% r4 Z3 G) V4 r% V0 J* S- i2 w
【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
& R: P$ q* G6 L
0 c+ w: R- M# Q9 a(解)‘倘若要入山林及渡海洋,这山里有毒恶的禽兽,以及凶毒的盗匪,在大海里也有恶神恶鬼,掀风作浪,所以都有一切的灾难,一切的苦恼了。但只要瞻礼,以及供养地藏大士的像,这样山林大海之中,应有的那些恶毒一概都消灭了。
6 [! q+ P, ?  N# i  c( t
1 h# Q: ]' ^3 L(释)倘若有渡海入山的人,恐怕有这样的危险,就去瞻礼菩萨、称念名号,一切毒恶,自然消灭了,可以得到一路平安。
2 O) Z6 Q% r; b) f1 }) D. f2 x6 m: }
  ?+ Y* s$ n5 \: h【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 X' Q! H- a' o+ {

. l) G$ B: {$ Q7 q(解)‘观音!你至心的听我说话!那地藏利益众生的威神,是没有穷尽的、不可思议的,就是百千万劫,也是说不周全的。你应该去广大的宣传:地藏大士有这样种种的威力,地藏的名字,倘若这个人听闻了,乃至于有见像瞻礼的,或是再用香、花、衣服、饮食去奉敬他、去供养他的人,百千劫之中,就都可以享受很好的安乐了。) ^. K  V0 d7 I/ S
/ p+ Y: ]6 q8 X) L  ^
(释)虽然是佛专嘱观世音菩萨去广大的宣传流布,也是间接的去嘱付在法会的大众,共同去宣传流布的。
8 q: \% Y' O2 v* y# ^" R
8 g7 ?2 g5 `4 S& g" P【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  @$ H! v6 d; H  @8 H

$ s1 D! \3 u+ |+ d" j8 v(解)‘倘若依了这经去修行,那得来的功德和福利,无论他是大是小,都去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个人就可以毕竟成佛的了。是为这缘故,观音!你应该要知道的,普遍的去告诉恒河沙数的诸国土。’
9 K4 z" s9 u9 l/ w$ ?
5 s  I5 U4 |; h! v6 s1 M  V% P(释)经大士这样一宣传,自然可以流通无碍了。奉行的人,也好知道是真实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2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夏雯静 发表于 2016-6-27 19:52
" W4 y2 a. K& d9 d) N7 B  v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 ~: j2 l( }! w* r* |$ @5 K% u5 }( p3 {
(解)佛告观世音菩萨说,见地藏像和闻地藏名的功德利益。这是本经的第十二品。

; s; q5 D& }/ E) h:'(:'(越听越伤心!谢谢您!我的爱深入骨髓,很难自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2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夏雯静 发表于 2016-6-27 19:52: N0 c, N9 C+ `% Z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 x$ P! \7 u, L+ ?8 }% r- A$ ^
( p4 q! t0 l/ N4 v6 }(解)佛告观世音菩萨说,见地藏像和闻地藏名的功德利益。这是本经的第十二品。
+ D# ^: Y; X) i& n* ], v
:'(:'(越听越伤心!谢谢您!我的爱深入骨髓,很难自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21:3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问世间情为何物。。我也曾深爱过。。我懂。。你老公示满60就去了。就算你找到大师帮你也肯定有点难度。。这样吧。。虽然我们不认识不过不重要。。那位大师帮她了这个心愿。。让她见上一面。。我愿意折上三年寿。。来换取一面之缘。。帮帮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21:4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实在不行,你就去庙里求地藏。。去向他老人家许愿。。跟地藏说你愿意做多少件好事。。求他成全你。。如果真成了。。你就得说到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21:48: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诚则灵。。记得前几年,我妈妈和我姨妈她们去求孙子。。去了三家人。求到了俩家。我姨妈家没求到孙子。。。我们家求到了。。我侄子满三岁那天。我妹就上山去还愿了。。鬼神不可欺。。说到就得做到。。跟做人一个道理,得讲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6 08:51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