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5-3-16 14:28 编辑
作者:张树林居士
2014年4月6日下午5点10分左右,我丈夫杨高峰,在内蒙古丰镇市泰洋铁合金工厂操作电工作业。当时总闸没拉,他就从缘隔板底下扶起遮板看合闸刀头,由于三万五的电压安全距离不够,直接通过左手放电拉弧,电弧光吸住他的左手近三秒钟,他当场昏迷过去。当时很多操作人员正好在场,及时呼喊拉闸,当人们把他救醒后,急忙拉去医院。
当时工厂给我打电话,说我丈夫出事了,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求佛保佑。同时,立即给我们丰镇市念佛精舍的老师和莲友们打电话,请他们帮忙念佛回向。
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丈夫和我都在念佛,因为我们全家人皈依阿弥陀佛三年了,知道念佛的利益。一路上,我们没有感到恐惧,我丈夫也没有感到疼痛。我们深深体会到依靠阿弥陀佛慈父的那种感觉。我想,如果没有念佛,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惊慌不安。而我们念佛人,心里有佛作为依靠,内心有安稳。
经过近四个小时才到了大同医院,人们都说,能捡回一条命,伤的也不算厉害,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丈夫做完手术后,回想当时的情景,电打他的心脏,怎么会没伤呢?一般人从左手进电,右侧放电,必经心脏,而他是从右肩后侧,右肘部,然后从右脚的好几个小孔出去,真是奇怪。我告诉他,在医院给他脱工衣的时候,他的上衣左侧口袋里掏出了一张佛卡(印有佛像的卡片),他更是觉得佛力不可思议,说自己大难不死靠弥陀。
感恩阿弥陀佛的救度!南无阿弥陀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逃过原子弹袭击神奇生还
编者按:文中的笔者是《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的作者云鹤教授。云鹤教授过去曾在国外(美国)进修,目前在台湾一所公立师范学院服务,担任教授一职,自认受过高等教育,以及现代科学的洗礼,因此对于许多‘怪力乱神’的种种传闻,往往认为荒诞不经,不屑一顾,尤其是所谓‘因果报应’的理论,则认为是一般宗教家蓄意编造藉以宣扬教义的一种技俩,因此始终未能加以重视。不过近几年来,由于参与了台湾嘉义地区诸多慈善团体的活动,一再目睹和经历这类的事例,因此在亲身感受、客观观察之余,深深感觉到宇宙间的确存在许多目前科学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神秘现象。于是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迹编撰成册,此文即选自这本书。
有一次笔者参加十大建设的参观旅行,在游览车上认识了一位坐在邻座的陈姓小学老师,在互相长谈之后,发现这位女老师的家庭极为特殊,她先生是一位农学博士,也是一所国立专科学校的校长,她的三个孩子个个都是令人称羡的天才,智商都在一百三十几以上,老三更高达一百五十三,老大老二均先后考上一般公认最难录取的台大医学系,老三虽然聪明,但因太爱运动,不喜念书,大学联考只匆勿的准备了半个月,竟然也考上台大地质系。
更难得的是,这些孩子不仅不会自恃聪明和学业超群,反而个个都温文有礼,非常孝顺父母并尊敬师长,因此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赞不绝口,此外这位老师的哥哥是本地省立医院的院长,也是名噪一时治疗青蛙肢的专家,这位名医曾经遭遇过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据这位老师说,他过去曾经留学日本,就读长崎医科大学,当时值二次大战末期,美国飞机曾经在长崎投掷一颗原子弹,落弹地点恰巧就在该校,因此全校不论校舍或人员,均当场被摧毁,并化为一阵烟尘,消息传到台湾之后,大家都认为这一孩子必然难逃此劫,因此全家伤心欲绝,没想到战争结束几个月后,他竟然奇迹似的返回家乡。
家人见其死里逃生突然归来,当然感到万分惊奇和意外,因此也就迫不及待的问他事情发生的经过,他说,他所以能够十分侥幸逃过此一灾难,可以说完全是由于一种难以想像,而且近乎神迹的安排。他表示他在就读这一大学的期间,非常用功,从来不缺席或逃课,不过没想到有一次他寄宿的房东之女儿,有一天在外出时遗失了小提包,因此就不断拜托他陪他一齐去寻找,起先他以课业为重的理由加以拒绝,然而经不起这位小姐一而再,再而三的恳求,终于不得不勉强加以答应,陪著她前往远处的山区寻找遗失的物品,然而就在他们远离学校到达山区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天边一阵异乎寻常的闪亮,随后又听到一阵低沉的爆炸巨响,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勉强的外出,竟然幸运的躲过了一场空前最大的浩劫。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户人家能够如此的美满和幸运,相信也必定其来有自,笔者在好奇之余,乃进一步探究其家世及先人行谊,没想到一切都不出笔者事先所料。这位老师的家庭,不论是婆家或娘家,几乎都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急公好义,慈悲助人’的楷模。这位老师在家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学校是一位大家公认最尽职与最富爱心的老师,她的先生曾经在一所专科学校先后担任训导、总务与教务三种主任的职务,不仅平时认真负责,一介不取,而且人缘极佳,有口皆碑,因此每次新旧校长交接时,几乎都能立即将各种帐册移交清楚,因此也就赢得校长及同事的充分信任,最近一任校长在离职前为了爱惜人才,乃设法保荐他前往日本进修,并在短期内取得农学博士学位,事后又自动向教育部极力推荐他接长该校,结果果然善有善报,好人终于出头,她的先生不久便也顺利荣升,接长该校。
此外再以其公公为例,由于过去家境不裕,他却能够子代父职,克勤克俭,维持家计,照顾弟妹,并抚养他们成人,后来分配祖产时,竟然还把最好的土地全部让给几个弟弟,而自己却只保留河边贫瘠的一小部分,这种舍己为‘弟’照顾弟妹的精神,使得所有的邻居和族人都深受感动和佩服。后来由于无法在家乡继续农耕为生,只好由故乡迁居嘉义,任职学校机关,当时由于待遇菲薄,加上子女极多(八个),因此生活极为清苦,然而在此期间,他仍然继续鼓励其弟弟的孩子前来嘉义读书,对于这些远来嘉义求学的侄儿(前后共有四人),不仅供给食宿和学费,而且更难得的是,凡有佳肴美食,都要让他们优先享用,真是爱护备至,闻者动容。难怪后来这位大家公认的大好人在操劳过度与世长辞时,其弟妹亲戚,甚至邻居好友,莫不痛哭失声,伤心欲绝,其中许多堂堂大男人,甚至在灵前嚎淘恸哭终至昏倒,可见其公公平日为人之善,与受人爱戴之深至何种的程度。
佛家常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能孝顺父母,爱护弟妹,重视五伦,教好自己的子弟,然后再推己及人,广被爱心,便可说是成就了最根本、最具体、也是最有意义的慈善事业。孝悌之家必有善后,然而许多人却不明此理,常常喜欢以慈善活动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却舍近就远,不见舆薪,而忽略了‘慈善应以双亲和家庭著手’的道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