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1513|回复: 0

北京四大凶宅之虎坊桥湖广会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广会馆是四大凶宅里目标最大,且我最熟悉的。说真的,当我看到我熟悉的“湖广会馆”愕然位列于“北京四大凶宅”内的时候,可真是不由得冷汗涔涔~!我家的两处房子分别位于磁器口和洋桥,虎坊桥是我倒车的必经之地。在此抱怨一下下:我上高中的时候陶然北岸刚开始开发,售价仅为6900左右一平米,那时我还天真的幻想我结婚时房子会买那里,事过境迁,这些年房价增长速度让我越来越觉得在那里买房着实很有难度了。拉回来,拉回来,说湖广会馆。
   北京湖广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 (1807 年) ,位于宣武区虎坊路 3 号,是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会馆之一。近二百年的历史沧桑,赋予她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上朝廷重臣纪小岚、曾国藩,梨园泰斗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还有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都在曾在此留下足迹。湖广会馆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大名鼎鼎,光绪年间,这里一时风云际会,在此处下榻清谈饮茶听戏的才子、达人多为名动朝野之辈。尤以此后在菜市口引刀成一快的谭嗣同,以及康梁二夫子最为有名。
     会馆古朴典雅,亭台楼阁掩映其中,葱郁林木之间传出阵阵燕语莺声。古色古香的大戏楼分为上下两层,能容纳三百多人,雕梁画栋很是讲究,即使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也绝对不足为过,这里其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京剧、昆曲、曲艺、相声、“赓扬集”票友活动等。湖广会馆每晚都有精彩的京剧演出,但票价相当之昂贵,我七八年前曾经问过一次,售票员从小洞里传出的那句充满不屑的“晚场没有下一百的票~!”严重的挫伤了当时还属于青少年时期我的自尊心,自此,剧场门口的售票员便给我留下甚为糟糕的印象,时至今日,有增无减。其实想想她们态度不好也是有情可原,谁让她们都是从“小洞”里看人的呢。不过另人欣慰的是这里每周六、日还是有面对戏迷朋友开展的日场低票价演出活动的,基本上都是20,30的票价,据说京城内的列为“名票”常常出没于此。
     戏楼旁的二层小楼是北京市首家戏曲博物馆,馆中收藏有梨园名流用过的实物和道具。其中有响誉海内外的“四大名琴”,这是京胡制作大王史善朋先生根据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荀慧生四位艺术大师的嗓音条件和演唱风格而量身定做的四把京胡。京剧名家陈德霖先生当年进宫承值的“内廷供奉腰牌”:张君秋、杨小楼、李万春等诸多名家所用物品汇聚这里。馆藏珍贵的戏曲史料、文物文献、音像资料等,详细地展示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轨迹。我去的时候年纪尚小,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几件工艺精细到巧夺天工的戏衣,那都是当年的名角们穿过的啊。
在戏楼和展览馆之间有个小型的动物放养区,其他的动物我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那里有几只能生产稚鸡翎的野鸡和两只孔雀。印象中当时那里还有只白色的孔雀呢,请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得了白化病的动物,在中国古代那可是大大的祥瑞之兆呢,您要是逮着个一水白的鹿啊,老虎啊的献给皇上,嘿嘿,您后半辈子板定是不用愁了,就等着升官发财吧。
     好了,现在开始谈谈为什么此处会有闹鬼之说。据传闻,此处建会馆之前为一片乱葬岗子,后民国初年有佛山大贾斥资建义庄,雇一面如狮的麻风老者看管,待老人在此居住之后,乱葬岗子原来的夜夜鬼哭和磷磷鬼火渐渐少了,直至老人无疾而终。因为老人面目骇人,从无百姓敢上前搭讪,老人的身份也永远成了迷,据说附近厉鬼重生,有行止不端或者不孝人家常见墙外无端扔来些石头瓦砾,并传来訇骂声,开门却杳无一人……从此,虎坊桥一带,即便单身男子,亦不敢夤夜出行……我就曾独自一人从虎坊桥的美廉美走到过天桥乐,那时六月三伏,天也是刚擦黑,而且一路上行人络绎,车马不断。可我却走的莫名的胆战心惊,当时还真不知此地不干净,现在回想起来着实骇人。
   湖广会馆闹鬼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相传是明朝张居正故宅。张居正,明代著名改革家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郊区)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神宗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封号和文忠赐谥,并撤其子简修锦衣卫指挥职务。五月,张宅被查抄,饿死十余口,长子敬修自杀,三子懋修投井未死,保存了一条性命。神宗在刑部尚书潘季驯的乞求下,特留空宅一所,田十顷,以赡养张居正的八旬老母。
    虽然张阁老身后的惨烈到了亘古没几人的地步,但他死之前绝对是位极人臣,只手遮天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他肯定不是好人,原因很简单,好人到不了他的位置。张居正所担当的职务是内阁首辅,这个官位在明朝相当于宰相,甚至很多时候可以约等于实际的皇帝。没办法,明朝这个奇怪的王朝在长子继承制这个愚蠢的即位制度误导下,盛产了N个懒皇帝,要没内阁这个人才辈出的权利机关维持,怎么可能撑了276年。怪不得连傲慢的英国人也学习明朝人发明这个掌权机构,在自己的国家设立了内阁。内阁是重要的,而内阁首辅更是重中之重。俯瞰明朝担当这个职务的列为先贤,杨廷和,严嵩,徐阶,张居正,哪个在位时不是权倾朝野,连皇上都得让三分的人物。作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张居正可谓是毁誉参半。很多人都觉得表面上是给皇帝当老师,实际上是把皇帝当玩偶。据说当年他给皇帝讲学时候连其坐姿都有严格要求,稍有不合乎规则便斥责以对。以至于被他管怕了的皇帝找他算帐,都得等到他死后方敢动手,万历皇帝之废物无能也由此可见一斑。张居正死时很多学者像王世贞,沈德符都从张居正“积热伏于胃,流为下部热症”的症状推断他死于过度服用春药,可见是个纵情纵欲之人。具野史传言很有几分“姿色”的张居正和李太后很是有点不明不白的关系,我想无风不起浪,而且我怎么看万历皇帝把他刨坟鞭尸的架势怎么觉得像后来顺治帝处置多尔衮。
      当然,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改革家,张居正还是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事的,比如他所推行的“一条鞭货币”赋税法,就大大简化了有明以来的多种物品共缴的赋税制度,张居正的赋税改革其实就一句话——以前是你产什么交什么(你种棉花交棉花,挖药材交药材)现在是交钱就行。这样不仅仅减少了很多无谓的物品浪费,粮食水果可有保质期,而且还节约了很多无谓的人工浪费,计算那种类纷繁的东西来也是件累人的事情。以前官员的俸禄是银子加物品,物品也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税收,而那些税收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招我看也就朱元璋能想的出来),弄的很多大臣不得不上午上朝讨论国家大事,下午上菜市场沿街叫卖,斯文扫地有损官威不说,而且还给了收税。所以对于官员来说张居正的这个改革这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此文转着百度百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8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