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4-16 11:07 编辑
在佛教协会请到《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讲到妇女怀孕十月,婴儿在母亲肚腹中各个月的成长过程。现代B超证明佛在几千年前讲的都是真的,说明佛是证悟者,觉知宇宙的一切智慧啊!
摘录一段: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窍。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彷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现在仔细听著,我当会为你们分别说明清楚:母亲怀胎,多数要经过十个月,是很辛苦的。胎儿在母腹的时候,第一个月里,就像草上的露珠,清早出现,不一定能够保存到晚上;早晨聚集而来,中午就消失散去。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二个月,恰如凝聚的酥油。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在第三个月,胎儿犹如像凝聚的血团。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四个月,胎儿稍微长成人形。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五个月,胎儿在母亲腹里,已经生成有五部份的胞体,是那五部份呢?就是头为一种胞体,两只手肘和两条腿膝,各为一种胞体,一共成为五种胞体。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六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六种精气都已经齐全开通。是那六种呢?眼睛是第一种,耳朵是第二种,鼻子是第三种,口嘴是第四种,舌头是第五种,心意是第六种。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七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已经生成了筋骨关节,数目三百六十,并且生长毛孔,数目约在八万四千。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八个月,胎儿就生成意识脑智,以及眼睛两个瞳孔、两个耳孔、两个鼻孔、一个口腔、尿道和肛门等九个窍孔。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九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已经能够吸收食物,所吸收的都是出自各种物质,像桃子、梨子、葱蒜、水果、五谷等的精华。在那母亲的身体里,生脏向下面,熟脏向上面,譬如在地面上,有山耸然突出,山有三个名号,第一个名号叫做须弥山,第二个名号叫做业山,第三个名号叫做血山。这些譬喻的山,一次崩塌下来,就化为一条,母亲体内的血就凝集成了胎儿的食物。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十个月,孩儿的全部器官肢体都一一生长完成,方才降生下来。如果是决定做为孝顺的孩子,出胎的时候会擎起拳头做合拢手掌的状态,而安祥顺利的出生,不会损伤母亲的身体,母亲没有太大痛苦。如果这孩儿决定是做为五逆不孝的孩子,出胎的时候就会破坏损伤母亲的胎腹,双手抓扯母亲的心肝五脏,双脚踏踢母亲的胯下骨,使母亲痛苦得像千把刀在搅动宰割,又彷佛好像万把利刃集中刺进母亲的心。像这样受尽极重大的痛苦,才出胎生下这孩儿。
http://box.baidu.com/widget/flash/mbsong.swf?name=%E6%95%B0%E9%B8%AD%E5%AD%90&artist=%E5%84%BF%E6%AD%8C
宝宝十岁时,一天早晨,妈妈嗓子疼说话费劲。下班回家时好了,却发现宝宝嗓子哑了。妈妈追问,宝宝很高兴:我念观世音菩萨,让妈妈快点好,宝宝替妈妈疼。观世音菩萨答应了!
宝宝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一般,中考只进了市重点。爸爸想托人花钱办省重点,宝宝坚决反对:花那冤枉钱没用。妈妈商量:我请老师吃饭,进个好班吧?宝宝认为妈妈不适合请客:还是我念观世音菩萨自己求吧,我喜欢数学老师当班主任。高一分班,果然班主任是数学老师。
高三之前,全年组打乱重新分班。妈妈听说赵老师善于激励学生,处长主动提出帮忙。宝宝不同意:妈妈欠了人情要还的,我自己有办法。原班四人分到赵老师班,宝宝是其中一个。办法当然还是求观世音菩萨。
高三下学期一次考试,排名中等的宝宝偶尔考到班级第二名,被赵老师调到前排。宝宝回家叹气:下次怎么办?考不好要坐回后排。你知道我不怎么爱学习,从来不是好学生。妈妈逗宝宝:你转变下观念不就得了,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好学生了。
宝宝开始节省零花钱,每次模考都买鲜花供佛,说是还愿。有时十五元,有时二十五元,最多一次请妈妈代买了三十五元的百合。由于基础比较差,宝宝主动要求补课,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虽然每晚休息依然不会超过十点,宝宝学习劲头明显提升,成绩保持住了。离高考不到两周,终于决定熬夜学习。妈妈陪两天就病了,宝宝到十点先安排妈妈休息:不行,我看着你睡我再学,妈妈乖乖听话啊。
高考数学卷有一道题,宝宝曾问过数学老师怎么解答,老师肯定此题偏难、超纲,不可能出,不用看。大家有一点埋怨,宝宝说:不能怨老师。老师的爸爸妈妈都住院呢,他让爱人请假照顾二老,自己带着小儿子住在学校,还不都为了我们。再说,你想啊,老师要照顾大多数人水平,也没想到会出这道题。
成绩出来,虽然和优秀生差很多,但宝宝考出历次最好,第一次考了班级第一名。也比当初考入省重点的两个同学成绩好,如愿进入适合的大学。
宝宝回忆有次从第一考场(按年级名次分考场)出来,原班同学大惊小怪:你怎么突然爱学习了?象变个人。宝宝嘴上应着:是呀,现在爱学习了。其实心里想啊没说出口,观世音菩萨加持的哈!
如何获得命好又会读书的小宝宝
菩萨戒弟子郑育能(果甲)著
成大航太系教授及肯塔基大学机械系访问教授谨述
序
1. 投胎前的时期
1.1 积善修德与修行
1.2 与有福德的人结为伴侣
1.3 早一点准备
1.4 注意生理周期
1.5 避开禁忌的嗜好和饮食
2 怀孕期间
3 婴儿时期
4 落实佛法生活化的一些辅助观念
结语
志谢
附录:‘如何落实佛法生活化’演讲大纲
序
近年来台湾教改的一变再变,以及e-世代资讯五花八门的迭起,使得国内的家长在疲于奔命之际,无不
忧心忡忡。几乎人人担心下一代,不知他们应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未来。但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不论时代
如何变迁,只要儿女福慧俱佳,其周遭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纵然其中过程不免有些风波
,但终究会化险为夷,平安顺利。笔者有一位小孩,在他出生之前,曾到寺里虔诚的向弥勒菩萨祈愿。当
怀孕之后,每日读诵一部金刚经以安定身心。在小儿之婴儿期,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肚子饿了、或
裤子湿了都不会哭,整天笑咪咪的’,其后成长的阶段也未担太多的心。回顾他的孩提时代,笔者尚未学
佛,对于如何培育优秀的下一代,实在是懞懞懂懂所知有限,难免犯了些疏失。而今学佛多年,有幸遇到
善知识,略通因果之不可思议后,深感可以整合自己种种有利经验,来配合佛法和科学新知,提供给想孕
育新生命的家庭,使其能善用自己的条件,以掌握住极高机率去迎接福慧双美的后代。因此,不论您现前
的信仰如何,希望它能或多或少能对您有所启发,以此因缘尝试开发新方法,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塑造
出光明灿烂的新世界。
中国人有一种很好的传统,每个家庭中的成员,从出生到死亡,能长时间地彼此照顾,从而构成一片极为
密切的亲情网络。换句话说,一个小宝宝不只是和他(她)的父母结缘而已,也同时和其祖父母、外祖父
母等直系及旁系血亲等之关系不可分割。有道是:‘人刚一出生,他(她)的一生命运几乎就决定了。’
因此如果想要使下一代都能来报恩、光耀门楣,令家中每个人更具有福报,那么笔者建议每个家庭中的成
员,应尝试运用您平日所学,与参考本文叙述的方法,来时时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质。或许其中的修行方法
有些部份,对年轻人而言,现行不易做到,但在明了之后,先量力而为,选择一个法门如实修行,逐步地
建立起信心及长远心,那么对能孕育有福报、会念书的小孩,应有莫大的助益。对长者来说,只要老实地
修行,也一定能如愿以偿地获得优秀的孙子孙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设人人都有此共识,尽心改善自己的德性和环境,那么在小孩诞生之前,我们的社
会将是一个初具雏型的人间净土,我们自然能够提早享受安和乐利的生活。等到了他们成长后,以其福报
和天赋能力,配合大家的努力,将会很容易净化我们的环境,顺利将社会建设成为净土,这将是多么令人
向往的美景啊!
依据经典之记载,佛陀的一千二百五十位罗汉弟子,经常随侍佛左右,因为能在佛的身旁修行或入定,是
比在其他处所更为殊胜的。又如佛陀弟子舍利弗尊者和鸠摩罗什大师的母亲,在怀胎时变成绝顶聪明,异
于平常。依此事实来推论,一个家庭若能牵引一个有福报、有定力的众生来当儿女,在其胎儿和幼年时期
,即能带来不少奇妙的因缘:由于先天福慧之影响,他的言行举止,将充满了无形的教化,使得周遭的一
切显得平安祥和。其亲友除了可因他而随缘享福、消灾解厄之外,他们的事业和修行也比较容易得力、有
成就。既然有许多的好处,亲爱的读者,何不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携手实现这美好的愿望呢!
笔者才疏学浅,于佛法的修学实离入门甚远,在律仪方面也是时而犯戒,今以诚惶诚恐的心情,贸然执笔
写此小册子,或有僭越不当之处。但鉴于世风日下,人心逐渐腐化,急需大家共同振衰起敝。故祈请诸佛
菩萨慈悲加被,不揣浅陋地落笔,期能抛砖引玉,提供大众不同的思考方向,使社会能早日找到正确和合
宜的发展轨道。文中或有缪误不勘之处,诚请各方先进、大德、以及社会贤达不吝赐教。衷心铭感,特致
谢忱。阿弥陀佛!
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四月于肯塔基大学
Email:z6208016@email.ncku.edu.tw
本文
凡事都有其前因后果,想生儿育女当然也不例外。本文将分成宝宝投胎前、怀孕期、以及婴儿期等阶段来
讨论。关于怀孕期和婴儿期,已经有极多的文章探讨过,故本文只是从佛法和科学推理角度做概括性的提
示。而投胎前的文章,除了印光大师的‘求子之道’以及般若文海繁体网站的几篇文章或多或少提到以外
,笔者尚不知道还有那一些类似的文章曾涉及。因此,本文将以主要的篇幅来研讨这一时期。
每个人都有其天赋之能力:明辨是非与检测真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意愿,不论那一种事物之对错,人
人都可以应用这种本能来厘清真相。因此,希望读者对本文所叙述的理论和方法,先以灵明和怀疑的心态
去检验它,再考虑要不要接受。在每次应用之前,更应该配合自己和周遭的条件,时时调整。若能经常如
此,则不但本文能够对您有实质的帮助,您也有绝佳的机会创造出更实用有效的方法,以利人利己。
一、投胎前的时期
本文的主要依据是‘佛教之往生观及因果观’,若您对此一理论不感兴趣,请将本书送给其他可能想阅读
的人。
白居易居士的发愿文中有一段的大意是‘非三宝弟子,莫要降生在我家’,作为一个三宝弟子,若能发此
愿,未来将有希望组成快乐的学佛家庭。除了发愿之外,想要生养一个有福报又会念书的孩子,笔者认为
首先应当了解两点:什么是‘聪明智慧’以及‘物以类聚’。
记得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述,那就是他经常烦恼自己是否吃过了饭,因为他作研究太过
专心,以致其它的事全部都忘记了。我们头脑的软体构造,依据其功能可分成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份,但
意识的记忆容量很小,因此人类很难在未经训练前,以心算处理四位数以上的乘除。相反的,潜意识则含
有无限大的容量。爱因斯坦在做研究时,他的意识几乎完全不起作用,所以专心到极点,也因此,他对世
界科技发展的贡献也是举世皆知。我们主要的理解、推理、归纳等等的思考行为,通通由潜意识负责,而
意识只负责确认工作。但是确认的动作通常和信心及安全感有关,当生病、疲倦、不安、不专心或心中畏
惧时,确认的动作不明确,无法给予潜意识明确的信息,于是潜意识无法处理当下的事情而在待命状态,
只能处理以前的事情。另一种很糟的状况是用意识思考,因意识的容量和功能都很差,无法和潜意识相比
,拿它来思考也会使确认动作大受妨碍,而导致头脑功能变迟滞。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通常不想什么,但
他确实能够觉知周遭的一切(不是意识知道,而是潜意识知道),能及时对周遭的事物作出合理的反应。
但是一个较笨的人,想很多,却处处搞砸许多事情。笔者在‘正确读书方法及考试秘技’一书中提到,我
们在身心不安时的聪明智慧,远逊于身心安祥的时候,因此应该学习维持身心稳定,以便随时降伏意识,
让潜意识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当下大幅度提升智商。我们参与某一正统宗教,或学习念佛、禅坐的主要
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身心时时安祥,以开世间智慧。我们现在或许不算是福慧双美,但开了世间智慧以后
,自然有能力改善我们的条件,调和转化我们周遭的人、事、地、物等环境,从而增长我们的福德,大幅
度增加迎接优良孩子的可能性。
目前我们的科技知识已经了解决定小孩受胎之精确时段,但无法知道决定那一种小孩子来投胎的原则。实
际上早在二千年前,佛教完整的因缘观和因果论就已经涵盖了这种原则。根据佛教的说法,人在往生时,
要到那一道去,是随著当下那一念、平时的习气、日常所造的业等优先次序决定往生的地方。从物以类聚
的事实来说,想生那一种小宝宝,其原则也是相同的:要看我们有那些条件可以吸引他(她)。以我们目
前的科技与知识,仍未能了解决定哪一种小孩来投胎之精确时段,因而,应该在那一个适当时机,产生重
要的一念,很难掌握。所以在想要有小宝宝之前,除了一心向往生出好命又会读书的孩子之外,养成时时
修福修慧的美德,使我们的习性和因缘能够和有福报及定力好的众生相应,是目前比较可靠方法。根据上
述的理论来说,在小孩投胎前,若我们不但时时希望能生个好宝宝,并经常随缘行善、布施、戒杀、放生
及修行等善事(但不沾沾自喜)、心中常满怀慈悲、时时保持身心安详,而且日后也都持续行善修慧。则
我们的善业种子将会成熟,使善因缘具足,从而能够有很高的机会,和修福修慧都有成就的他(她)在其
前一世生命结束的那一念、及当时的习气、或福业相应。那么将可能会有令人期许之儿女来降生(注一:
身心时时稳定安详者应可强化遗传基因,使之转变成智商更高及身心更健康的状态,故可能有更好的条件
吸引俱有福慧的众生来结缘。注二:若只积善修福而不修行,虽然也有机会生得好儿女。但在日常生活之
中,其身心稳定的程度,远不如修行时虽有许多困扰但平时烦恼少的修行者,更无法和修行得力的人相比
,所以得到好命孩子的机率就低得多了。)。
古代高僧大德以及名人的事迹显示,他们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有极高的德性水准,这个事实表示佛教因果论
的显现是很有弹性的。因果论说明,只要因缘具足、心力够强,一个努力的人是可以更改宿命论之框架的
。换句话说,假设我们目前条件不佳,但所养成的德性(包括慈悲心、智慧、和安定力)已经到达一个可
以接受的水准,一个有福有慧的人是不是来报恩(其意志力和活力是极为旺盛的),是决定于他能否在这
一世之中,将我们提供的环境提升到其前世往生时应该享受的超高水平。反过来说,一个恶业众生(其破
坏力也是惊人的),会不会来讨债,要看看我们能提供的环境减去其破坏力,是不是相当于他应该受的恶
报。根据这一假设,会来投胎的孩子之等级,是基于他能提升环境的活力或破坏力,加上我们能对他的一
辈子所提供的条件而定。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看,下一代的品质,除了和我们现在的德性、智慧、和能力
有关,更和我们从今以后,是否能尽力提升我们的德性、条件和照顾孩子的能力有密切的关联。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是否能够一直维持著比现在更好的环境及修行态度。但是,只要现在有一份愿意提升自
己的心,同时开始去实行,一定可以当下改善自己,以增加牵引有福报又会念书的好孩子之机会,也减少
生下忤逆孩子的可能性。由于人生的每个时刻,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缘所组成,在决心将自己往德性好的
方向转变的当下,我们就是选择倾向于‘白业’的路。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会走黑业或白业的机会各占
一半。经常积善修福的结果,以后走向‘黑业’的机率,一定是比走入‘白业’低(注:例如我们在某一
瞬间想要修善,通常可以记住数秒钟:假设第一秒内的每一瞬间有51%的机会选则白业,再以阿尔法波大
约170kHz的频率来模拟念头的生成速度,则在下一秒之后的数秒之内将都会往白业走,因为0.51/0.49的
17万次方是远大于1的值。若能常常提起修善的心,则恶念发生的机会将比较少)。也就是一步一脚印,
我们每一步的努力都会在因果路上留下记录,都是种下好因缘的契机。华严经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和‘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就是表示:人人可以根据因果论,用心力和毅力来改变宿命。因此,亲爱的读
者请不要犹豫,让我们就从现在开始思考如何拥有好宝宝吧!
由于吸引好孩子的定力、慈悲心、和智慧不一定是天生的,即使先天条件不错,若不好好的守护,以使之
增长,也会很容易消散。所以,要生下有福慧的小孩,需要从平时的习性和善业下手,其方法有下列几点
,请选择适合您的部分参考之。
1. 无论是有形无形,当随缘积善修德,并用正确的方法及态度修行,以维持身心稳定。
2. 和有福德的人结为伴侣。
3. 在孕育下一代之前愈早开始思考和改良生活习惯愈好,最好有三年的时间作准备。
4. 要配合生理周期,注意身心状态。
5. 避开禁忌的嗜好和饮食。
这一些内容将在下文分段叙述之。
1.1积善修德与修行
要生福慧俱佳的宝宝,最有效的原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积善修德及修定修慧。亲近一个可靠的正统宗
教道场,追随其中的导师、善知识、及同修道友等人努力修行,或至少随缘修学,就是一个可靠的方式。
本文不详谈各种修行法门,因为每个道场都有生活化和精辟有效的教法。本文只是强调一些您可能忽略的
观念,希望能帮助您有效的应用所学到的法门,以吸引命好又会读书的宝宝降临。笔者是佛教徒,因此只
叙述一些佛法的修行观念,期望本段对其他宗教也能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有些人开始修行不久后,就有很好的体验发生,但那不一定表示修行有很好的成果。由于习气的影响,常
人在获得这种体验之后,会生起想长久维持这一水准,或者要求得更进一步体验的贪心和狂热心,这和身
心平衡是有一些差异的,因此其智商稳定地增进的程度并不突出。我们亲近善知识要依其教导修行,或有
空就深入佛法或某一正统宗教的教理,依照一个法门努力深入修行后,到底要修行到那一程度才算有效地
增长世间智慧,又不容易退转呢?通常一旦开始学佛或修行,会在日积月累中增长福慧,因此更容易招引
有福报的下一代。但若未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佛法生活化’,则只是累积资粮,有限地培福修慧。原因
是定力和智慧不足,对各种诱惑很难把持得住。所以古今的大德,莫不勉励我们,除了恭敬三宝、常供养
清净福田僧之外,应从随缘行善、布施、戒杀、放生等做起,以逐渐转化自己、提升品格、改善气质,最
后真正的达到日日培福修慧的目标。从北传(大乘)佛法的观点来说,就是谈如何落实‘戒、定、慧’和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修行法在日常生活之中。
至于努力修行若要达到变化气质,以真正落实‘佛法生活化’的目标,其中最具关键的地方,笔者认为是
修持‘忍辱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金刚经的经文有一段说法:‘一切诸法无我得成于忍’和这种目
标有密切的关联。这段经文的原意是指一切的法都是依据因缘而产生作用,不会无中生有,故其本质是空
性,若要证到这种‘法无我’的境界,必需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安住于忍才能成就。将之引用到初学者如
何落实佛法生活化,是指当修行碰到障碍、身心疲惫或生病时,需要体会到放下自我才有机会成就,而放
下自我也等于不起分别心,心中了了分明,不起丝毫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杂念。若起了‘修行有没有用,这
种法门好不好’的念头,甚至真的不再修行或换法门等等都是不对的,要精进地‘提起修行时必须安住于
法’的忍辱心。换句话说,我们在此时一定要轻松、安然的坚持原来的法门,不计较成果地继续修持下去
,才有机会成就。例如我们持诵某一部经,偶尔会出现身心舒畅的现象,很多人就要求自己每次都要能达
到此一状态,这就是四十二章经所说的‘见好不求难’。但这和维摩诘所说经的‘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不著僧求’并不相应,正确的方式是持经时一念不生,没有舒服与否或正在持经的感觉出现,持经后也完
全没有持过或未持过的念头。若持经持得身心舒畅,相当于在享受福报,对于无法持经时段之身心稳定不
一定能够有帮助。相反的,持经持得不好而起烦恼、妄念纷飞、或者身体不舒服,虽然也和这一经文完全
不相应,但若能不计成败、放松身心地坚持下去,则和‘安住于法’相应,此相当于在修持忍辱波罗蜜,
又因为不向烦恼屈服,也和精进波罗蜜相应。由于种下日后可能‘得成于忍’的因,累积福德之效果是不
可思议的。实际上,能够落实佛法生活化的人,在充满不耐烦心、妄念极多、身体很疲倦或身心很不舒服
时,仍然能打起精神来念佛、诵经、持咒、打坐或祈祷,以修行方法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是相当于
在严酷的条件下,已经养成怡然自得地去面对的习惯,所以能够在平时轻易地提起心力以平衡身心,使慈
悲和智慧自然地流露。笔者有两种有趣的经验:(1)在盘腿打坐一段时间后,双腿陷入剧烈痛苦的时候
,若记得安慰自己:‘在此刻若仍能持续原来使用的方法,则其他时段应该可以轻易地用上任何一种方法
’,结果真的能使心力进一步提升,在随后几天的日常生活中,自动地提起修行的念头。(2)有时到外
地出差很晚才回到家时,身心经常陷入极度疲惫的状态,若能不计较是否专心而坚持一定要做完晚课才去
休息,则几天之内,也会有法喜充满或者身心寂静的觉受出现。
能够‘落实佛法生活化’的人,除了日常的行为大多能合乎戒律的规矩,他们连微细的心念起伏都能或多
或少遵循道德的标准。由于习气减少,虽然仍会犯错,但能很快的察觉改过,并且常常检讨自己,其积善
修德的行为和心态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慈悲与智慧,这不是常人经
过学习、或者刻意模仿能够达到的。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一般人要花很多时间去修行,才能达到此一阶段
。或许年轻夫妻没有很多时间来修行,因此本文将如何达到‘落实佛法生活化’的原则和修行时应有的积
极心态,集中于最后一章,以便您想进一步了解时,可以查阅这些方法。
在很多人熟悉的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药师经或其他经典中,提到持诵佛菩萨圣
号,容易获得成效。笔者建议读者采用普门品所建议的‘恭敬持念观音圣号’法门,这是因为古来有许多
念圣号得到观音送子的神奇感应故事,可以加强我们的信心。由于要达到能在生活中应用佛法,并不是一
朝一夕的功夫可以达到的,只要您自己或近亲婚后想要小孩,可尝试这种神奇的弥勒法门,依据善知识的
教诲,并参照本段所叙述的原则,则您将有很高的机会在未来添加命好又会读书的儿女。
1.2 与有福德的人结为伴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