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堕胎:用药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儿生命为目的,而故意使之于自然生产之前脱离母体。堕胎在以前为非法,现在虽已部份合法,但是在佛法中说,仍旧犯杀人罪。若受五戒者,更犯杀戒,何况为人母者,忍心杀死自己亲生子女吗?故堕胎行为切切不可。若不欲再生子女者,可事先使用各种节育方法,如避孕药、保险套、结扎等,以免受孕后堕胎,及达到节育目的。如黄春妹堕胎杀生,障往生之事,可作证也。叙述如下:
黄春妹,住苗栗泰安。民国八十年夏,其女儿至本寺说想斋僧作功德。我问她原因,她哭著说:“母亲现患重病,住在沙鹿医院加护病房。因为我看到《地藏经》说斋僧有大功德,所以想为母亲作些功德。”我叫她教母亲念佛求生西方,时候若到打电话到本寺,有因缘可去帮忙助念。后来医师说没救了,应该准备后事而送回家。其女儿来寺中请求助念,在本寺一楼大殿前,很虔诚的向每一位法师下跪。大众师见其诚心孝心,颇为感动,有二十多位法师自愿去帮忙助念。在念佛声中,黄女士脸色逐渐好转,身体开始可以动,结果未往生,反而坐起来,开口要求吃粥,真是不可思议。此及阿弥陀佛慈悲摄受的力量,并证明如果往生时间还没到,念佛可以消灾增福寿。隔天再去医院检查,医师非常惊讶,询问她是怎么医好的,答说:“念阿弥陀佛好的。”起死回生之后,黄女士对阿弥陀佛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因此念佛就更勤快了。
过了两天,黄女士忽然对其女儿说:“我看到你父亲和隔壁的阿伯们,他们跟我招手,要我跟他们一起去一个好漂亮的地方。”其女儿听了马上警觉不对,黄女士所说的那些人,都是已经死去的人,立刻说:“妈妈,阿弥陀佛来才可以去,阿弥陀佛来才可以跟他去。赶紧念佛,赶快念阿弥陀佛。”此时黄女士一开口念阿弥陀佛名号,那些现象就消失了。真是很危险,也印证了《地藏经》上说的:“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真实不虚也!
黄女士每当停止不念佛号,或想休息时,就有一些怪事发生,因此更专心精进念佛,不敢丝毫放松。到第七天时,见阿弥陀佛现身,喜极大叫:“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来了!”就在此时出现了黑白二犬,咬住她的脚不放,和一个小女孩亦抱着她不放。其女儿听了不知该怎么办,就立刻打电话来问我,我问这三者和她母亲关系如何发生的?答道:“这小女孩本是我第十三小妹,因当时家境困难,未出世时不得已将她堕胎了。那黑白二犬是我大哥小时患夜盲症,听老医生说用黑白二犬的眼睛配药可医治,而杀死的。”我教她此时必须一心念佛,求佛菩萨加被,消除障碍,并对三者发愿说:“对不起,我当年无知伤害了你们,现在你们让我往生西方,我到西方,见佛闻法悟道之后,回来第一个度你们,我们同离苦海,同生西方,同成佛道!”黄女士依此发愿,并一心念佛,果然乘佛愿力方得往生。
由此事实证明杀生会障碍往生。另外,当大众为其助念时,黄女士肝癌末期,一尺高的大肚子在佛力加持下当场消去,而且脸色变的红润。一家人看到如此瑞相,非常感动,当下全家皈依三宝。
或问:我以前不知道佛法,堕了好几次胎,怎么办?
答:须加紧用功多念及诵《阿弥陀经》,晚间于佛前发愿:愿以此功德,回向冤亲债主,同离苦海,同生西方。如此便可解冤释结,但不可再犯。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三八~四二 】
懿德堪钦(《扬州甘泉县志》)
元秦昭,扬州人。弱冠游京师,已登舟矣,其友邓某持酒送行,正饮间,忽抬一绝色女子至。邓令拜昭,曰:‘此女系仆与某部某大人所买之妾,乘君之便,祈为带去。’昭再三不肯,邓作色曰:‘君何如此其固执也。即不能自持,此女即归于君,不过二千五百缗钱耳。’昭不得已,许之。时天已热,蚊虫甚多,女苦无帐,昭令同寝己帐中,由内河经数十日至京,以女交店主娘,自持书访其人。因问君来曾带家眷否,昭曰:‘只我一人。’其人勃然,愠现于面,然以邓某之书,勉令接女至家。至夜,方知女未破身,其人惭感不已。次日即驰书报邓,盛称昭德。随往拜昭,谓曰:‘阁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昨日吾甚疑之,盖以小人之腹,测君子之心耳,惭感无既。’
[按]秦昭之心,若非了无人欲,浑全天理,与此绝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寝,经数十日之久,能无情欲乎哉!秦昭固为盛德君子,此女亦属贞洁淑媛。懿德贞心,令人景仰。因附于此,用广流通。民国十一年壬戌,释印光识。
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於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华果也. 大乘佛法之根本落实在十善业,一切经教法门,其枝叶也,法华华严是其华果耳. 这是全人类共有之智慧宝藏,能化一切结,能离一切世间苦.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南无阿弥陀佛啊.
如果就事实真相,佛经上字字句句都是讲的真相。儿女到你家来,是什么关系?我在二十多年前,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住在蓝塘道的‘光明讲堂’,讲堂大殿上有一副对联,寿冶和尚写的,写得很有趣味。上联是‘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的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你要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晓得事实真相,这个小孩到你家来投胎,换句话就是来讨债的。佛家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关系,他才会到你家里来跟你做父子这个关系。
假如这个小孩是到你家来报恩的,你把他堕胎杀掉了,恩变成仇;如果他是来报仇的,你把他杀掉了,仇上又加仇,你来生没好日子过,这还得了!所以,堕胎这个事情不得了!堕胎是把你的冤亲债主杀掉,统统变成仇人,统统变成敌人,他必定来报复你。来生或者投生做你的孙子,或者投胎做你兄弟的儿子,长大了绝对会找麻烦,会搞得你家破人亡,冤冤相报!我们相信佛的话,懂得佛的话,我们对于这桩事情的处理就会小心谨慎。小孩来了,报恩的,要好好教他;报怨的,也要好好教他,那个怨恨他会解开。为什么?他慢慢明白道理,所以冤变成亲。在佛法里面讲,把家亲眷属转变成法眷属,是最高明的。我自己得度,他们也统统都得度,总是以真诚、善心、爱心去教导他,帮助他将来在社会上做个善人,做个有利于社会人群的人。
有一位同修来问我超度(堕胎)婴灵,问我有没有效?我就告诉他没效。你以为超度就没事了?他说那万一这小孩生下来是个残障,那不是很痛苦?不如就叫他不生。我们要晓得,生一个小孩残障,那是来讨债的。你欠他的债,还不让他来讨,还要杀他一条命。换句话说,你过去欠他的债,现在再加上命债,以后更不得了!现在科学家只看到眼前这一段,不知道后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这决定是大罪。他说小孩还没有成形,只怀一、两星期。我说不行,神识一投胎他就来了,成形不成形没有关系。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过去世就有瓜葛了。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他是来报恩的,你把他杀害,恩将仇报,以后变成仇人。明明是孝子贤孙来报恩的,你杀害了他就变成仇人了,冤家了。这还得了?不得了!你做一点功德,花几个钱,安个牌位就能超度?没这种事!那是骗自己,安慰自己。不是事实!
损子堕胎。
【解释】损害已经生下来的小孩,堕掉仍在胎中的胎儿。
【分析】人的身体至为尊贵;得到人身,更是非常的困难。而且人当出生的时候,诸天的天神称庆,司命之神定算,可以说是惊天骇地,实在尊贵的难以形容!而且小孩刚刚出生,到底亏欠了父母什么?但是有的狠心父母,竟然敢把婴儿杀掉。又与人淫奔的女子,怀孕之后就堕胎;这种的行为简直就连禽兽都不如,没有办法开导晓谕啊!至于有人因为家中贫穷,而厌恶孩子生的太多,就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而溺杀,或是在未出生的时候就堕胎;要知道杀人的罪业,是莫可忏赎的啊!物命至为微细,尚且想要放生戒杀,况且是自己的儿女啊!凡是今生没有孩子,或是生了孩子养大就死了,或是临老的时候,孩子反而先死;这些都是过去生中造下这种的恶业,所招到的果报。
【故事一】钱邦伟在担任贵溪县县令的时候,因为当地的习俗生了女儿之后,多不肯养,就把女婴溺死,于是钱邦伟就恩威并济,重赏重罚,严格的禁止溺杀女婴;若是杀掉女婴,五家都要受到连坐的处罚,因此而救活了许多的女婴。钱邦伟后来升任汀州太守,并且享有很长的寿命,子孙都很发达。
【再析】像钱邦伟禁止百姓损子堕胎,就能够获得如此的福报;现在的人应当随时的劝导他人,不要犯此恶业,功德也不小啊!
【故事二】从前郭印的女儿郭引凤,被两个鬼追摄她的魂魄,遍历了十八个地狱;她看到最后的一个地狱,有位冥王坐在殿上,大殿的下面,则有数百名的妇人,依序排列的站著;而且每个人都有小孩,抱著她们的脚在哭泣号叫:‘还我命来!还我命来!’这些妇人,有的是因为女儿生多了,就把女婴溺死;有的是因为家里贫穷,生了孩子养不起而杀掉;有的是因为妻子妒忌妾有身孕,就把妾腹中的孩子打堕掉;有的是因为怀了私胎,于是就把胎儿毒死;有的是因为争执打斗,触动了胎气而使胎儿流产;有的是因为讨厌孩子啼哭,殴打或丢摔孩子,至使孩子死亡;有的是因为照顾孩子不谨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的加以诘问。每位妇人的身上,都被戴上了枷锁,而且面容憔悴,身体瘦弱,看起来十分的可怜。郭引凤返回阳间之后,就把看到的情形,都告诉了父亲。郭印就把这件事情,写在天宁寺的墙壁上,以警惕世人。
【故事三】妇人杨阿剩,自幼贫又病,晚年更狼狈,临终的时候,她自言自语说道:‘我前生的时候,本来是一位医生,帮病人看病的时候,没有注意详细的检查病情;有一次,有位妇人自称肚子里面长了毒虫;我也不能分辨她已经怀有了身孕,就马上给她服下芫花酒,这样就可以把毒虫打出来;结果妇人服下芫花酒之后,与肚子里的双胞胎一起都死了。因为我看错了病,给错了药,因而就杀死了三条人命啊!阴司的冥官,就以这个杀人的罪名来处罚我,我在阴间的苦受满之后,又处罚我投胎作女人,这一生已经是第三次了;而且生生世世都要做下贱的奴隶,必须经常的忍受贫穷饥渴的煎熬,几乎很少有安宁的日子;我的这种遭遇,可以告诉世间做医生的人,一定要以我为戒啊!’说完之后,杨阿剩就死了。
【结语】文昌帝君说:‘儿女不孝父母,自然会有天律来责罚诛戮;儿女无罪而父母却杀掉儿女,这就等于是杀天下的人民啊!而且父母欲杀儿女,为何不节制自己的欲望呢?竟然敢杀人而不顾天理;今世像这种的人,怎么能保证没有呢?我看在酆都鬼城中受罪的人,有很多都是犯了这个罪啊!因此盼世人要急急的反省觉悟,不要使自己加速的招到天谴啊!
求子之道
印光大师著
求子之道
求子三要
保胎
产前
产后
家庭教育发隐
家庭教育
教育子女
男有分,女有归
佛化儿重读本
求子之道
求子之道。人多背驰。汝欲得身体庞厚。性情贤善。福、慧、寿、三。通皆具足之子。须依我说。方可遂心。世人无子。多娶妾媵。常服壮阳之药。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也。幸而得子。亦如此秕稻种之。或不出、或出、亦难成熟。第一要断房事。或半年,至少或百日。愈久愈好。当与妇说明。彼此均存此念。另屋居住。若无多屋。决须另床。平时绝不以妻作妻想。当作姊妹想。不敢起一念之邪念。待身养足后。待妇月经净后,须天气清明。日期吉祥。夜一行之。必得受孕。从此永断房事。直到生子过百日后,或可再行。
妇受孕后,行一次房。胞厚一次。胎毒重一次。且或因子宫常开。致易堕胎。此种忌讳。人多不知。纵有知者。亦不肯依。故致或不生。或不成。或孱弱短命。不知自己不善用心。反说命不好。反将行房当常事。日日行之。不死就算大幸。
又要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利人利物。不一定要钱。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凡无利益之心。之话、之事。均不存、不说、不行。满腔都是太和元气。生机勃勃。
又须至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依此念)愈多愈好。早晚礼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卧、都好念。睡虽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裤、不可赤体。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若字多难念。可去南无二字。但念观世音菩萨五字。白衣咒、念也好、不念也无碍。
汝如是存心、行事、念。亦令汝妇也如是存心、行事、念。及至临产、还念。临产不可默念。要出声念。旁边照应的人。须大声帮他念。管保了无苦痛难产之事。临产默念不得。以用力送子出。默念或受气病。
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气。生大气则堕胎。兼以乖戾之气、过之于子。子之性情,当成凶恶。又餧儿奶时。必须心气和平。若生大气、奶则成毒。重则即死。轻则半日一日死。决无不死者。小气毒小。虽不死、也须生病。以故爱生气之女人的儿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餧、雇奶母餧、都是一样。生了大气。万不可餧儿奶。须当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气和。过半天再餧。餧时先把奶挤半茶碗,倒了。奶头揩过、再餧、就无祸殃。
若心中还是气烘烘的。就是一天、也餧不得。餧则不死,也须大病。此事古今医事、均未发明。近以阅历,方知其祸。
女子从小,就要学柔和谦逊。后来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儿女小时死病。多一半都是其母生气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该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杀儿女。不知有几恒河沙数。可不哀哉。
求子三要
求子三要◎◎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克随流。此三要事,务期实行。再以至诚,礼念观世音,求赐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能所求如愿,不负圣恩矣。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者。若不节欲,则精气薄弱,必难受孕。即或受孕,必难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决定孱弱。既无强健勇壮之身,亦无聪敏记忆之心力,未老先衰,无所树立。如是求子,纵菩萨满人之愿,人实深负菩萨之恩矣。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须敦伦尽分,孝亲敬长,善待眷属,愍恤仆使,此行之家庭者。至于乡党亲朋,俱宜和睦劝导。俾老者善教儿女,幼者善事亲长。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愿生西方,永出苦轮。普为同人,恳切演说,令培出世之胜因,咸作守道之良民。
能如是者,一举一动,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为模范。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树立。菩萨固能满人之愿,人亦可慰菩萨之心矣。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者。古昔圣人,皆由贤父母之善教而成,况凡人乎。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贤善。
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摄耳而听,听则心归于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出声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洁净处并睡眠时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若至临产,不可默念。以临产用力送子出,若闭口念,必受气窒之病。产妇自念,家属皆为助念,决定不会难产,亦无产后各种危险。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
及儿初开知识,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须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于害己。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及说做人,必须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方可不愧为人。否则形虽为人,心同禽兽矣。
不许说谎,不许撒颠,不许拿人什物,不许打人骂人,不许糟践虫蚁、字纸、五谷,东西。举动行为,必期于亲于己有益,于人于物无损。又须令其常念观音圣号,以期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幼时习惯,大必淳笃,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类。
如上善教,于祖宗则为大孝,于儿女则为大慈,于国家社会则为大忠。余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庶不负称为太太云,愿求子者,咸取法焉,则家国幸甚。
附记禁忌,免致祸害。凡求子者,必须夫妇订约,断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妇天癸尽后一交,必定受孕。天癸未尽,切不可交,交必停经,致成带病,颇有危险。又须吉日良夜,天气清明。大风大雨,雷电震闪,亟宜切戒。
礼记。月令。季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古圣王痛念民生。特派官宣布此令,又复著之于经,其天地父母之心乎。
遒人,宣令之官。木铎,即铃,振钤俾众咸听也。巡,行也。道路,城市街巷,及乡村也。容止,此谓房事。不备,谓五官四肢不全,或生怪物。凶灾,谓其夫妇,或得恶疾,或致死亡。既受孕后,永断房事,所生儿女,必定身心强健,福寿深长。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孕久若交,或致堕胎,及与伤胎。
保胎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与共寝,恐动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则欲念起而子宫复开,多有漏下胎动诸患。三月以后犯之,则胞衣厚而难产。
要知欲火伤胎,必致污浊凝积。且儿身白浊、痘毒、疮疾,医治难痊,俱因父母不慎也。此初受胎一大关系也。果识得受胎,与临产之关系,则凡有所生,自无堕胎及难产等患。而所生儿女咸皆资质庞厚,性情温良。既少痘疹等毒,又复长寿康健。人果预知此义,则必致身心安乐,子孙贤善,丕振家声,有益社会。所谓治病于未病之先,即含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种种胜益。
产前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即地藏菩萨本愿经),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即除了平日所念的观音胜号外另再加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产后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
‘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即印经、赈灾、恤贫等诸善功德),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只,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家庭教育发隐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徙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乎。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
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糟践字纸,糟践五谷,糟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
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骄惯,养成败类,纵有天资,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
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于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于永劫矣。
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镕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
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
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谏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