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5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确实存在轮回;其次,本人对此只是略懂一二;最后,谈一下个人的浅薄之见。
5 B7 N& _ E1 ] W8 ?0 q1、转世不仅在地球上存在,也在外星球上存在着。假设今世的我在中国,但来世不一定在中国。可能在国外,甚至在外星球,因为在国外曾有过案例。那么,全宇宙的生命就不止几十亿了。
2 N# @4 {+ E: e; Z: u; w2、阴间自有安排。
, O# A1 F1 x8 C+ ]& K0 ~0 P* Q4 d3、这问题难以阐述。应该说,阴间有统一的体系。虽然信仰、语言、地域等不同,但阴间会有不同的部门在管理。
% c$ n# j9 K: ^1 l6 v% n* `1 I7 L4、请参考第五个问题的答案。
8 l- y$ u4 y* F4 k6 ~5、(转载)1、佛经中怎么说
3 q) Q! e" l8 v8 n4 h 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佛法中的众生到底是什么概念,植物又是属于哪个范畴呢?
+ u- Y2 w( l3 K( L ?4 S7 ^8 F《杂阿含经》云6 h& ?. q/ r- O1 Q,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 s' D- _( B* E' C% p- J% Q...[是身无知,犹如草木、沙砾、墙壁,无所觉知。四大和合,父母所生。].....《佛说象头精舍经》
/ i1 V) V+ l2 b) L) j* A由上可知,一切草木不会[于色染着缠绵,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所以不属于佛教定义里的众生。
* H5 i4 _+ h7 ^$ ^( p《大般涅盘经》云
: a- e T: X8 ]) x1 j7 G“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若有能作如是说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当知即是外道弟子。”0 q, z; [ L, w
“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盘。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佛说。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当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随佛所说者。是魔眷属。”
a; w4 l/ y! Y《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云% X+ X0 n+ o: V; Z
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 R" R2 N8 C1 j( o
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 a: m2 m+ r0 H4 w. N
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6 Y( b, m7 Z4 L+ {5 S: |
《本事经》卷第七云. z9 [5 t6 T% X6 T6 v% L8 g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M- [6 J% s( g. F2 m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诸有情身。常为三种勇健怨贼随逐切害。
0 h7 C$ Q. j% ?3 B+ F云何为三?一者,衰老勇健怨贼。二者,疾病勇健怨贼。三者,无常勇健怨贼。如是三种勇健怨贼。常随切害诸有情身。3 z9 V7 t0 Q* ?- H8 r s- X
有情身中。略有三法。一者,寿命。二者,暖气。三者,心识。如是三法远离身时。名为死没。臭秽尸骸。弃在冢间。无所复用。
' q- Z# W5 g- d* y, Q$ o ~$ l3 |《大乘同性经》云 n6 g$ z; V% S( y+ C' z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众生。佛言。楞伽王。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 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
/ E# O, n! Q* k6 Q又众生者。犹如束竹,缘业故报,缘业得果。我、人、众生、寿命、畜养众数。知者、见者、作者、触者、受者。是名众生。
$ n" P# ^+ _$ h2 v X' z0 P+ h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彼众生者。以何为本依何而住以何为因。$ X4 b" `* S8 K& }' H
佛言。楞伽王。此众生者。无明为本依爱而住以业为因。, [; r* W/ |; [1 [+ ~+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三云7 f" u, j( e) U, j1 B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4 @* v" y! R9 J/ Z7 h f$ o5 V萨遮尼干子言。大王当知。所言生者。谓诸众生。言住持者。谓器世间。言众生者。谓五取阴聚。名为众生。以何等法名五取阴。谓色取阴聚。受取阴聚。想取阴聚。行取阴聚。识取阴聚。大王当知。依此五法。说名众生。说器世间。说众生者。谓摄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说器世间者。谓摄虚空地水火风。
# r$ c1 _, d0 T3 }6 l3 g9 P8 T) g《佛说罗摩伽经》卷中云:“草木非寿命。作寿命想。众生非草木。作草木想。于非因果。作因果想。非善行道。作善行道想。杀生祠天。求常乐想。乃至十恶邪见等业。普愿众生。离此诸想。”: ^: T2 ?% {5 S1 y, A% i% b
尽管还有很多,但很多人已经烦了,所以就不列举了。从上面所引用的佛经中我们可以知道以佛法来说,所谓的众生是由寿命、暖气、心识三者共同和合而产生的,有喜怒哀乐,知冷热痛痒,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俱有心识这一可以抉择外境苦乐等感受并且分别思维的能知。
% U9 r% {$ i8 M9 t2 ~: F植物虽然有生命的现象,会成长、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种生机现象。然而,植物并没有情识,不会有见闻觉知,喜怒哀乐,不具这念觉性。佛法讲六道轮回,并没有植物这一道;查阅三藏十二部经典,佛陀曾为六道的众生授记成佛,就是没有为植物授记成佛。由生命的现象乃至佛法的经藏,都足以证明植物没有情识。
! h7 Y! l* M" v7 M4 A# [6、因果报应分为三种,简单地阐述一下:第一种是前世的果报,今世受;第二种是今世的果报,今世受;第三种是今世的果报,来世受。为什么某些人在今世做了坏事,而没有遭到报应?那是因为“福报”尚未用完。就好比,你有钱就乱花,结果可想而知。就算你有再多的钱,死后让子孙继承,而你的子孙也继续乱花钱,那钱总有一天会花完。所以,“福报”也要珍惜,并且要不断地积累。还有,不要羡慕、嫉妒别人比自己好,因为他们曾经修行得好,所以说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身边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说明该“还债”了。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那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