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87|回复: 1

揭秘:毛泽东贺子珍竟是被交际舞拆散 外国女记者是导火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7 13: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记者赴延安“啃”了朱德* {" j! L" |3 u9 G6 W  |7 [
' a" D+ n3 j/ k- e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
6 v: v3 f* T& \/ j8 q
/ p. t+ q6 v) n/ d/ V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
) A5 s* e6 \: j  N! Z, Z3 g0 I. X  p6 q$ i
史沫特莱是继埃德加·斯诺到中国革命队伍里采访的第二位记者,并且事先得到了宋庆龄、斯诺等人的介绍,所以很受重视。9 U" N6 @- x- g4 Y
5 c* c2 \" H( x: C' o* }2 T
抵达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先后见到了朱德和毛泽东。
% ?( f! l& X1 m) f8 f  s+ r: M+ o5 T" c2 U' X  k' N9 ~2 n3 R
她回忆对朱德的第一印象说:“他有五十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
$ U* b) I1 P2 ^4 l! D
! S$ V- ^6 r  l. J1 l" F1 k这两个响亮的热吻,在当时和以后的许多文章里,都被说成是史沫特莱抱住朱德的脸狠狠地“啃”了两口。
* N( y0 Z" Q: f# c' Q
7 V5 ~! n6 i( V2 g拥抱亲吻完毕之后,史沫特莱在这个结实的人物旁边走来走去,直爽地说:“让我好好瞧瞧你!”
& z+ C, K# H! C  Q1 _! H+ w7 D  _7 q& r3 V
第二天,中国文艺协会和新中华报社联合集会,欢迎史沫特莱的到访。
( r# l% O% W* t- s  v8 ?, O9 L1 _& t
史沫特莱带来交际舞. \$ e& k% _/ e# G) ~6 y
; _, Z* U9 I9 Y6 m
史沫特莱初到延安,被安排住在东邻城墙的原来一家地主的院落。
3 z5 w3 C) J/ d* q/ X" h# ?$ m4 w2 h3 ~) U- h
后来,该院落被征用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部招待所,她们就迁住凤凰山东麓的窑洞里。( d& M+ v- R+ F! s9 e( V( J* i( u

# n$ ^+ w2 i) c$ S. F2 O# i. M与她们比邻而居的是共产国际常驻中国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以及当初随斯诺一起来陕北的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马海德)。
3 }- N- n! Z) n0 ]2 L- S
: `' W' W: y6 y- g3 b' V/ M/ P/ h他们的窑洞里有一台轻便的留声机、不多的几张唱片。
/ ^, W: Z3 K9 k6 n0 y7 n* p/ b# M5 u5 s- o
很快,在史沫特莱的住处就出现了私人性质的娱乐晚会。有了留声机和唱片,当然就少不了要跳交际舞。/ }2 g9 j+ o% \# z5 o& ]1 P# p
- N- X0 v; V$ x2 t  y: c( `  \' E
据史沫特莱回忆,毛泽东刚开始“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却经常光顾客人们的住处。“有时候,我给毛泽东写一个‘请即来一谈’的便条,他很快就来了,手里提着一袋花生米。于是外国朋友引吭高歌,中国主人拍掌击节,歌罢由中国主人们或唱歌或讲古,窑洞满座,谈笑风生,一时成为乐事。”
发表于 2009-7-3 16: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就这样?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3 16:5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