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6-26 1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国老帅与王耀南
# x) d7 `3 w8 u2 Y9 E. ~+ |7 ]8 ]# i6 s* p! g! o* n' V2 P
周恩来重用王耀南8 I4 {) ?7 P5 D
5 s! G0 I& H* x$ _/ C7 s
1934年5月,经董必武、刘伯承推荐,周恩来同意,王耀南被李德任命为军委作战科科员兼军委工兵营营长。工兵营组建后,王耀南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代表军委首长先到三军团石城、驿前筑垒域督查防御工事的构筑。
( `# u' z4 E4 K8 [" h" Q1 e
7 m' o4 P9 z; s5 h$ F8 Y& T 1934年4月,五次反围剿广昌战役后,中央军委曾经考虑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到湘西的洪江与第二,六军团会合,。这在当时是非常机密的设想,连方面军的首长和军团的首长都不知道,1934年6月,周恩来命令红一方面军侦察科长张明远(解放后任总后副部长)和王耀南到敌后探路。
( e2 l- e4 C& S9 @. ?) i3 Q1 A! @ R4 b
1934年10月,长征前夕,周恩来亲任总指挥在于都河上搭建长征路上第一桥,征集材料、船只。王耀南带领干部对架桥点、河川情况进行了勘察,挑选了10个架桥点,决定在花桥、潭头圩、赖公庙、大坪心、峡山圩架5座桥。
1 k, l- ?0 Z9 L: `# i0 W1 _( p3 n+ O; `0 U0 K! L
红军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时,进至湘江岸边,王耀南率工兵营担任守卫和维护湘江浮桥的任务。守桥的最后一日,敌先头一个连试图偷袭我渡江指挥部,王耀南率部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总政委周恩来撤退。后王耀南将湘江渡江我军损失情况向周恩来等作了报告。
1 M/ u( @9 t5 e+ A! y
5 t5 D+ a% i. ] 朱德重用王耀南
6 k$ |- w" b9 b4 [& i7 }( Y( n4 m1 T) R2 H; z/ F1 O2 e( D. N
从井冈山时期起,王耀南就在朱德领导下,朱德总司令曾多次亲自给王耀南下命令,修桥筑工事;1929年1月,王耀南在朱德指挥下,带领战士在会昌城附近湘水架成浮桥,这是红军战史上首次架桥。朱德过桥时给予表扬,王耀南升任连长。 n% ]1 X) `9 j
3 U+ h) V c6 \( [: \ 1930年3月,朱德亲自向王耀南交待组建工兵连的任务。王耀南任我军第一任工兵连连长,端午节朱德到工兵连和全连官兵“打牙祭”,祝贺工兵连成立。- Y5 D: G- a" x% T* \
0 D7 r2 C5 R1 N7 {2 c) U 1935年12月底,中央红军进至乌江南岸,王耀南奉朱德之命,在水急浪高的江界河渡口,克服重重困难架设浮桥;1938年,王耀南在延安修机场期间,朱德要王耀南吃透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利用他自己的特长和经验提出几套以弱击强的战术,把复杂的技术变成通俗的方法,由总部发训令要全军和游击队都来执行。% a& |, o. V" n; e# J. S* s L
8 J/ k! l- I: A4 P/ Q 当时王耀南提出搞“地雷战”。朱德要王耀南先搞出个样子,认真总结再普及,并指出:
) ]. @& e* y5 m: i( C7 X' R# E4 e8 `, L1 x; i. Q0 D1 G! c
高级干部要把功夫下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后来王耀南照办,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 j, [8 J. L+ H
' t) R/ f$ z% j+ K# [0 g. F+ M 彭德怀重用王耀南
' c7 D& I: @% {0 |) ~: z! k9 R! g4 [+ q
1930年7月中,王耀南接到湖南省委命令:率队赴长沙配合红三军团打长沙。彭德怀亲自督阵,工兵队在浏阳河上架通浮桥,保障了长沙战役的顺利实施;1933年11月,彭德怀将卢兴邦的骑兵旅包围在沙县城内。三军团工兵连挖坑道实施爆破沙县城不成功,王耀南奉命率总部工兵连驰援。施工中,彭德怀亲自下坑道视察。后来爆破成功,一举攻下沙县,王耀南获二等红星章。
1 c, U# G7 Y& f7 a& |5 @1 D5 @9 O+ H0 G9 O; q
1936年5月1日至5日,在西征中,红二十八军于1936年夏天围困陕北安边之敌月余,久攻不克。王耀南接到彭德怀命令,率部从甘泉前线赶赴安边。王耀南组织兵力挖坑道,掏好药室,爆破成功,此役王耀南也负伤。1 Y( x$ c) T- g. T' \' ?
( T: S2 D0 K' [- H' v! ]: X
1941年2月,彭德怀批准王耀南大规模使用地雷和构筑大量永备工事的方案,及组织工厂研制土地雷、滚雷等土装备并大量生产。彭德怀指示他在根据地周边推广“地雷战”,牵制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
; r: C6 p0 d+ p4 _" g
h* f% T, C5 [, k$ ] 1940年百团大战前,彭德怀决心破击正太铁路,王耀南协助刘伯承完善了正太铁路破击的战前工程准备,彭德怀同意王耀南坐镇总部现场指挥,对王耀南提出的至少出动18个团的请示,确定为至少出动22个团;1951年,在彭德怀批准下,王耀南率学习团随同董其武将军的第二十三兵团赴朝作战,他建议修筑坑道后,我二十三兵团伤亡由每军每日150人降为十余人;1952年5月,彭德怀命令王耀南率二百余名工兵、炮兵、航空兵干部组成的学习团赴朝鲜解决防空问题。当时我方每军(军团)每日阵亡人数在一百人左右。他提出打坑道解决部队的防空问题。部队全面开展坑道掘进作业后,伤亡减少30%。
$ F* T5 s2 |/ ^, B- j4 U3 `7 y" T/ ^. M' {3 e0 {% E
9月,王耀南奉彭德怀之命再率学习团赴朝检查部队推广“坑道战”经验,找出不足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后我军每日每个军阵亡人数已由80人降为2至3人;* _% g- w& r1 H3 r% x, n1 P
( a* M( X9 K6 }! k& w
彭德怀命令把“坑道战”及坑道掘进作为志愿军的日常工作和长期工作,志愿军部队全面贯彻执行。
0 V. W, v) Q6 ]1 ~; s
h2 q! g# {& V 毛主席称他为“工兵专家”“民族英雄”6 o+ t8 v( C+ z( S" b1 _
8 A7 F h4 ?6 }6 a# S) z3 b% J4 f8 X- d+ c# E% y
林彪重用王耀南5 R# o6 ?& ?, L9 n
. \) O; p$ M) x1 c 1932年6月间,王耀南在彭杨步兵学校任工兵教员兼学员队排长时,恰逢一军团参加水口、南雄战斗。主动请命率新老学员七十余人攻上梅关要隘,这次攻坚战使大部分学员阵亡,他本人也负重伤。当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参谋长陈奇涵批评伤亡太大;1933年2月,王耀南到一军团考核新学员,后参加一军团的军事行动。在战斗中当担任警戒的王耀南发现敌机俯冲准备投弹时,他将军团长林彪推下山坡,保护了林彪的安全;1936年红军东征,王耀南奉军团长林彪的命令,摧毁同蒲铁路。除敌人据守的几个大火车站外,他们捣毁了其余火车站的建筑和设施,使同蒲路彻底瘫痪。
7 Q4 N& @9 c- y. [* n9 m& }4 f2 C* r' f5 ~+ c' B( c3 Y1 ~* J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前,在友军杨爱源、孙楚将军配合下,王耀南完成勘察任务后,陪同师长林彪与杨爱源、孙楚会谈。在复勘中,林彪看了王耀南选的关沟段地形后说:“王耀南做的笼子(湖北话:圈套)不大度,但复勘直至灵丘只此地最佳。”
7 J8 G: B u; r0 B& T! V( E9 x4 t: h! s% l+ e& ]* ]
1938年3月2日晨,林彪在山西浓雾中被枪弹击伤,王耀南命警备连反击,掩护林彪撤退。后王耀南奉罗荣桓之命,护送林彪赴延安治疗。3月8日,有十余里山路,担架不能通行,王耀南坚决否定后撤的请求,扶起林彪,让警卫员们轮流背着林彪直到黄河边,使林彪及时到延安得到治疗;1955年,王耀南在授衔后,因病休息。1960年林彪找王耀南谈话,林彪说:你还没有死,还能动,活着要干,死了算。随后王耀南被任命为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 M6 j% ]3 x3 y" h' |2 c# c( c z, m9 j
1969年10月1日,林彪在天安门接见王耀南时,问到王耀南的工作情况时说:你还当副参谋长不妥。% R: `/ r* h2 ^7 }
1 }) ?9 B9 y7 M 1970年,经林彪提议,毛主席批准,王耀南任工程兵副司令员。
5 w1 G; T+ R& |3 I" D: H
* S& |" S7 g% Z刘伯承重用王耀南1 W/ {1 z, b0 P6 _( J
, p, C9 s& u. Z' @1 W
1933年11月,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调王耀南到红军大学任工兵主任教员,期间总参谋长刘伯承命王耀南、康克清等学员以总部代表名义去兴国检查工作。他们发现了兴国防御工事存在着严重的技术问题,提出纠正的办法,受到刘伯承的表扬;1935年初,红军长征在四渡赤水战役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对毛主席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1936年10月,长征后期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前,他奉周恩来之命,率部接应随同四方面军北上的刘伯承。王耀南带工兵连经过几天努力寻找,在草地边沿的华家岭以东三十余里的小村庄附近找到了刘伯承及夫人汪荣华和他们的两个警卫员;1939年初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调王耀南到太行山根据地反击日寇的“囚笼政策”。王耀南提出炸桥破路的方案。
5 K# i* l5 Q: t$ h; a* a2 k
' H/ X# B! b8 n 聂荣臻重用王耀南& _0 l% A3 d: a# o7 p# B }: ?0 ?
+ O A: u8 @$ d A( Q6 R 百团大战时,在聂荣臻的坚决要求下王耀南带工兵干部赶赴晋察冀参战:. C: u' m0 t' d, e# b
5 z5 B+ w* i) h. ^2 F! N# F 在娘子关,王耀南指挥工兵利用山体断层的地质特性进行大爆破,造成娘子关隧道大塌方;在井陉煤矿,他动员矿工带领工兵炸毁了煤矿的关键部位和大量设备,摧毁矿井;在平汉铁路,他指导工兵带领民兵对铁路拆除,燃烧、爆炸……,当他赶回八路军总部才知道此次战役我军投入兵力已超过100个团,已被彭德怀定名为百团大战;当年冬,聂荣臻向朱德报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1942年初春,王耀南指出:光能藏不能打,光挨打。他要求将藏身洞改造成能打、能藏,防毒、防水、防挖、要能安全撤出,并与高房工事、地堡及村外工事相结合的作战地道。
$ o5 }# o. U7 }+ \( M
# y4 s9 I! k* H4 o3 C2 M5 N x 日本投降后,王耀南接到聂荣臻的命令返回张家口市,指挥工兵消除日军在张家口市设置的爆炸物,排除日军在张家口附近埋设的地雷。9 ~2 t1 u) z3 }. D
/ X2 s& k% s: Q1 n0 o3 N
滕代远,陈毅,罗荣桓,左权,李德重用王耀南3 ~& D9 D/ } {5 e. x
/ S( I/ `, D) N
1930年,在三军团时,滕代远送王耀南进军团随营学校学习;1932年1月,王耀南率工兵连参加赣州战役。根据陈毅的指示,王耀南负责指挥几个工兵连挖掘十余条坑道,炸毁了赣州城;1933年2月,王耀南到一军团,他带领上级干部队学员留军团部见学,后罗荣桓给步兵学校写信,高度评价王耀南组织的实战见学。) C% X# v# e; I# X
# w" t' f4 n& d. I$ N6 C
王耀南他们试制的*,土地雷及地雷战的演示,解决了制式地雷昂贵,难以普遍应用,难以推广,更不用说交给游击队,民兵去使用。经彭德怀观演后,王耀南又向左权汇报了地雷战战术的问题,推广地雷战的问题。左权认为王耀南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左权让王耀南试着做几个战例,然后小结一下,先在师和军区通通气,再考虑推广的问题。左权同意王耀南带一部分地雷在涉县、辽县、黎城、襄垣、沁县、沁源县、屯留等地打几个小型示范仗,然后总推广。不光在特务团推广,要在部队中,甚至游击队中推广。就这样地雷战遍地开花了。- n9 q" a. `# C o G6 C
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时,他提出在山体上挖坑道,在坑道口附近修暗堡,取代原构筑大量碉堡的方案,以增强防御工事的抗力,抵御敌火炮轰击。他率领工兵挖掘示范坑道,并返回瑞金向博古和李德做了汇报。李德出于苏联尊重工人意见的惯例,(李德知道王耀南是工人出身)同意了王耀南的建议。在随后的高虎垴防御战中,红军与敌军的伤亡人数比,由广昌的5:2变成1.3:3。战前,王耀南还建议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制成大量土地雷敷设雷场,并具体指导实施,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有效地杀伤了敌人。战后经彭德怀报请,李德亲自授予王耀南红旗奖章。4 E0 e2 {! u( H# A0 c$ Y# r
$ I, b- O6 M/ }, p, b6 E! k
八次降撤职6 g+ S6 Z4 z3 F/ V. r' o% y, U
- z$ p5 w b; R. L A2 A 11927年10月,江西三湾红军部队改编,由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副营)降为班长;
1 U" B) g! ?8 G' k) m2 U6 x3 n$ j& }( J! A7 s" \( }2 S! [
21929年12月,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由于受单纯军事观点的影响,对党的领导问题,红军任务问题,军内民主等问题与毛泽东有分歧,支持陈毅为前委书记。后在12月古田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毛泽东对此给予严厉批评。会后部队干部进行调整,由红一军团直属特务营副营长降为排长;" b9 G2 W* l" D' ]
4 _/ J+ Q' K- u
31930年7月,在湖南长沙由于顶撞湖南省委特派员,认为扩大红军工兵3000人的任务不实际等原因,由红军第一方面军工兵总队予提总队长(师)降为伙夫;7 U9 U9 q$ P2 e H z
# `' F" e2 \6 R/ f3 t* j- ?9 x 41932年6月,在广东梅关率70名军校学员充当敢死队攻克梅关,驱敌一个团并且死守住阵地。但伤亡营团级教学员20人(含他本人),连排级学员50人,伤亡过重,林彪军团长评价:狗屁胜仗。由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工兵教员兼学员队排长降为教员兼副排长;
- b: |& y2 @2 O$ H9 a6 I% h0 V. V
9 ~! Q- ~: k7 e D4 u 51935年1月,贵州遵义后部队整编,由军委作战科科员(师职)兼红一方面军工兵营营长降为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营职);
- m' {1 R+ {& k( I; E z4 r. Z6 f& n2 c; R, G, w" O
61943年11月,在河北阜平,由于拒绝承认百团大战的错误,顶撞漫骂晋察冀中央局领导,由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冀热辽军区十七军分区司令员(旅)降5级为武装部长(营职,无具体单位,仍任抗大第四大队大队长);
; A) w% ?/ r; }& I# E' ?
* Q j" n+ M0 v4 |8 v' J 71948年12月,在山西五台山,由于上书晋察冀中央局:反对土改极左路线。由西北野战军工兵主任兼第七军军长(因晋察冀中央局决定王耀南率工作队到五台山地区做土改试点工作未到职)降为山西省军区临汾军分区司令员;. N5 ?# z5 P% ]* }3 k6 T; Z# K
* j' y0 w% s/ A$ K 81955年,在北京军队整编,由华北军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兵团)降为军区工程兵主任(军)。6 y/ R' X8 \' \+ T
4 r& ]% j2 j% v; Q 五次负重伤
! `3 I2 e K; S& R0 @# b3 q, A' G& q1 l0 M
1、1930年8月,第二次长沙战役,在湖南长沙,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腿,腰负伤,左脚中脚趾被打断;2 L. h% t: `$ _* p$ U
8 w2 }+ a) H; s$ x5 B, |5 `% q 2、1931年1月,赣州战役,在江西赣州,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多处被手榴弹弹片伤;! H8 z d2 x) H7 o- m# ]
U0 Q* B$ u6 U7 H& {! r 3、1932年6月,梅关战斗,在广东梅关,时任彭杨步兵学校工兵教员兼学员队排长,头,肩等处多处受伤;
7 ?4 f# b8 v4 v9 L+ z4 c' F7 u/ N8 K' g K
4、1936年9月,安边战役,在陕西安边,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背,腰等多处受伤;5 D! w8 t. F% c! Z% k$ l
5 `4 |2 S( m. R+ }+ i6 c. Q: _' B 5、1939年6月,在山西隰县川口,与日军骑兵大队发生遭遇战,时任115师独立支队代理支队长,经印度援华专家柯隶华大夫诊断:头部擦伤,右耳膜震破,右手食指关节粉碎性骨折,腹部中两弹,靠近肝脏大血管,右臂骨折,右腿骨折,右脚小指被击短,背部多处创击伤,肺部挤压伤,失血过度,神志不清,随时有生命危险。2 S* q0 A }' X- N% i* J( o( [
/ ^2 |1 [9 Z0 w9 |0 ^
荣立战功
, W4 G) j! w; R: j2 w- S. ~. _" U" V! x$ j3 A# D* N
二等红星奖章:1933年11月,沙县战役,在福建沙县,时任工兵连长,红三军团屡攻沙县不克,王耀南奉命率工兵连用坑道爆破法炸开沙县县城,为全歼卢兴邦旅作出决定性贡献。由红军副总司令兼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颁发。
0 `/ C/ D+ r! V, ]
/ J- r* w, W: T( \& ]* S1 A 三等红旗奖章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时任军委作战科科员兼工兵营营长,在阵地防御战中组织指挥工兵,野战部队指战员和赤卫队员,构筑工事,提出用坑道代替碉堡,大力推广应用阵前布防土地雷,保存了自己,大量迟滞消灭了敌人。由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颁发。, F4 n9 A- y: L# t' y& ]9 M
, S% u; g/ X+ ^' l8 w7 ~
全军通令嘉奖:七次, n, _9 `- T. Q' I$ P
% e% t: h3 d2 M3 f1 \# U5 m8 t2 h
1.1931年10月,会昌战役,在江西会昌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部用坑道爆破炸开会昌城墙,保障战役胜利。由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嘉奖;$ y* y4 E4 ~; _& |+ \3 e/ L/ h
+ k3 j8 r' M$ G. l 2.1932年春狐背岗演习在江西瑞金地区红军学校,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部为集训红军高级干部组织教学演习,成功达到演习目的。由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和红军学校校长刘伯承嘉奖;
6 T: d3 F! v; u* ~ r
/ q9 x0 r( J- B5 }2 P( L- t: Y
3 p2 S) E' v( P2 D+ b5 x" d# u 3.1934年12月,乌江战役,在贵州江界河,时任军委工兵营长,在水流速度超过2公尺,在没有渡船和设备的情况下,率工兵砍伐竹子扎多层竹排架设浮桥,在二师和当地老百姓全力支持下架成浮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给与嘉奖;: ?( v& R y6 f+ [
. o1 i/ a7 j1 N; y! H4 ]/ X5 b
4。1935年1月天门洞战斗,在贵州桐梓,时任军委工兵营长,率部用炸药炸毁天门洞洞口工事,震晕洞内千余敌人并俘虏之,缴获大量金钱,烟土,白粉和武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嘉奖;' V7 G3 q9 l9 l8 B6 p, s' C. O
) c; t, r B; y& }3 ~2 @ 5.1935年1到2月,四渡赤水战役,在贵州赤水河地区,时任工兵连长,率部在赤水河架设浮桥十余座,保障了部队的机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嘉奖;/ ~" V( s3 O- y2 p9 e8 B3 D5 F* ^
" X( I3 o" q! \
6.1935年5月,行军过彝民区,在四川冕宁县巴马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工兵连被彝族老百姓包围,他命令不准开枪,模范的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连被彝民抢去枪和衣服裤子。总部巡视员谭政嘉奖;
! i) N9 t- u& B7 j+ f" v7 N5 W, [! o" O+ K
7.1948年10月,太原战役,在山西太原,时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晋中军区独立1旅旅长,率晋中军区独立1,2,3旅7000余人在外围作战中,克黄寨,棋子山,牛驼寨等要塞毙伤俘中将要塞司令粟阴周等三万余人(攻克牛驼寨时和西北野战军第七军彭绍辉军长共同指挥)。在太原战役第二阶段,王耀南率独5(原独2)旅,独6(原独3)旅攻克义井,大井峪,小井峪三个要塞,歼要塞之敌,歼敌第69师,70师,坚贞师,工兵师等部。由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