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901|回复: 1

邓晓芒坑师案中的“小人”指数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1 08: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天茶舍』
  

作者:逄观清 提交日期:2007-10-4 17:47:00  


   庸众总是渴望德高望重的人身败名裂。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谓的“邓晓芒坑师案”越来越邪气,信者坚信邓晓芒坑蒙恩师独吞荣誉,疑者坚疑是邓晓芒遭小人陷害诬陷报复,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邓晓芒是学术思想界的“大哥”级人物,又是反对学术腐败的“急先锋”,在他身上传出这样的新闻,如果不爆,也不正常。但是,在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人声嘈杂,往往在一片口水中会淹没了真相,也冤枉了好人。在下不才,愿意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为大家进行一个“深度分析”。
  
   分析的前提有二,一是邓晓芒确实遭了小人陷害,一是邓晓芒确实自身有过错。
  
   先分析第一种情况,邓晓芒确实遭了小人陷害。如果邓晓芒确实遭了小人陷害,那这个小人是谁呢?下面,依照可疑度指数由高到低一一排列:
  
  
   可疑的“小人”之一:陶德麟(可疑指数9)
  
   邓晓芒和武汉大学前校长陶德麟早就结了梁子,有私人恩怨,起因也是因为学术腐败。几年前,陶德麟荣获湖北省哲学(1994-98年)学术大奖,邓晓芒怒不可遏,“与赵林、彭富春三人在《博览群书》2001年第5期撰文,揭露这次评奖的主持者、身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副召集人、湖北省社联主席和武汉大学前校长的陶德麟教授,利用手中的职权,违规操作,控制评奖程序,最终把自己评为一等奖,其余‘有功之臣’亦各有所获,言之凿凿,铁证如山。”邓晓芒不但撰写专门的文章质疑陶德麟的“学问”算“哪门子”,公开在文章中说陶德麟是“年届七旬、在中国哲学界神通广大、却不曾写过任何一本个人学术专著的‘著名哲学家’”,极尽挖苦讥讽之能事。幸亏陶德麟是个“老运动员”,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被邓晓芒尖酸刻薄活活气死,不但挺了过来,而且正在从“七旬”向“八旬”迈进。陶德麟和邓晓芒有深仇大恨,在邓晓芒荣获国家级大奖之际,借机报复,可能性极大。而且,在邓晓芒的学生和粉丝眼中,老陶的可疑度也最高。
  
  
   可疑的“小人”之二:郭齐勇(可疑指数8)
  
   武汉大学哲学院前院长郭齐勇是邓晓芒的同事和学术死敌,郭齐勇高举的是文化保守主义大旗,邓晓芒高举的是文化批判主义大旗,两军对阵,由来已久。邓晓芒在前段时间又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批评郭齐勇主编的一本书《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特别写了一篇《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的长文,言辞激烈,比较情绪化,有失“大宗师”的风度。而郭齐勇的学生陈乔见所写的答辩文章《虚妄的批判--答邓晓芒教授》,反唇相讥,也充满了火药味,失了小辈的礼数。所以,在邓晓芒“学术丑闻”初爆的时候,就有人怀疑是郭齐勇指使学生所为:“这大概就是前段所谓‘学术争论’的延续”,“从所谓的学术争论,到了人身攻击。其实,这种所谓的‘学术争论’,从一开始动机就并不纯洁。”这种怀疑不无道理。
  
  
   可疑的“小人”之三:杨祖陶(可疑指数7)
  
   “邓晓芒坑师案”是由一篇为杨祖陶打抱不平的文章《武汉大学惊爆学术丑闻,邓晓芒学术不端坑蒙老师》引发的,作者署名“高原草根”。从文章内容来看,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这位“高原草根”绝非局外人,而是对此事比较了解的人。这个人咬定杨祖陶对邓晓芒“恩重如山”、“情同父子”的师生关系做文章,应该是一个比较近便的人,下手狠,积怨深。从坏了想,是杨祖陶指示人做的,这确实不够正大光明。从好了想,是杨祖陶对邓晓芒在此事上“坑蒙”自己不满,但又不想家丑外扬,就给自己亲近的人倾诉了心中闷气,于是这位“高原草根”在“义愤填膺”之下自作主张,向外爆料。
  
  
   可疑的“小人”之四:方舟子(可疑指数4)
  
   “高原草根”的文章本来是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社”首发的,随后在方舟子主办的“新语丝”网站有发表,所以有人就质疑是方舟子故意炒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高原草根”揭露邓晓芒“坑师”的文章在方舟子主办的新语丝上有转发,但在杨玉圣主办的学术批评网上没有转发。相反,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名义发布的《关于“武汉大学惊爆学术丑闻,邓晓芒学术不端坑蒙老师”一文的声明》,在新语丝上没有转发,但在学术批评网上有转发。同为中文界两大学术“打假”网站,方舟子“倒邓”,杨玉圣“保邓”,难道真的和网站主办者的个人好恶有关?
  
  
   可疑的“小人”之五:王达三(可疑指数4)
  
   在王达三主办的儒教复兴论坛接到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名义发布的辟谣《声明》的电子邮件之后,要求网站进行“恰当处理”,于是儒教复兴论坛就把有关帖子锁定,并且发布了一个《儒教复兴论坛不欢迎转载和讨论邓晓芒事件的说明》。可是,在回复网友询问和质疑武大官方是否真的给儒教复兴论坛来函时,王达三将这封电子邮件的原件粘贴在论坛上,被人发现这个发信人竟然是邓晓芒的学生苏德超,于是人们更加怀疑这个《声明》的可信性和真实性,更有人批评王达三是“乡愿”。王达三虽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与武汉大学的杨祖陶非亲非故,但在思想立场上和邓晓芒针锋相对,和郭齐勇是一个战壕的,不排除“作案”的可能性。
  
  
   分析罢第一种情况,我们再来分析第二种情况:邓晓芒确实自身有过错。
  
   如果邓晓芒确实有过错,在申报国家奖励的时候“忽略”了恩师杨祖陶,无论是因为出于主观上的一念之差,还是因为客观上的疏忽大意,但在此事的处理上,几个相关人和单位都负有处理不当之责任。下面,依照负责任指数由高到低一一排列:
  
  
   处理不当者之一:邓晓芒(负责任指数9)
  
   邓晓芒最清楚此事的真相,如果自己确实有过错,在经人指出后,首先应该向恩师杨祖陶说明情况,负荆请罪,恳请恩师的宽谅;其次向学术界公开道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邓晓芒勇于承认错误,及时道歉,相信又会博得一片喝彩声的。可惜,邓晓芒错过了这一大好时机。(至于有人质疑邓晓芒一直高调反对体制性的学术评奖,但却积极参与政府主办的国家级学术评奖,是典型的言行不一;而且,有人质疑这次哲学类一等奖竟然颁发给一部译作,简直就是最大的“学术腐败”,是一次“分赃”。这些则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事情了。)
  
  
   处理不当者之二:武汉大学哲学院(负责任指数8)
  
   按理说,邓晓芒“坑蒙”恩师的事情,武汉大学哲学院可管可不管。可管,是因为当事人都是本单位的人员,有关本单位的声誉;可不管,是因为此事是匿名爆出的,而且评奖单位是教育部,应该由教育部负责调查才对。再说了,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自查自纠的事情,需要加倍的小心。可是,武汉大学哲学院发布的声明破绽百出,非常“蹊跷”,结果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最可疑是,武汉大学哲学院没有说明负责调查的人员组成情况。如果只是几个领导私下调查并下的定论,当然不能服人。如果有各方关系人都参与了调查,如邓晓芒、杨祖陶、陶德麟、郭齐勇各派代表参加,那公布出来的调查结果肯定没得说。
  
  
   处理不当者之三:邓晓芒的学生苏德超(负责任指数8)
  
   苏德超之所以要负这么高的责任,是因为他使得外界怀疑武汉大学官方《声明》是他负责处理甚至“伪造”的。身为邓晓芒的学生,在这种事情上理应避嫌,但根据网友发现的信息,他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的名义向各网站发布《声明》公告。如果苏德超发布此《声明》的确得到了官方授权,则可免责;如果苏德超出于护师心切而“伪造”声明,则弄巧成拙,罪不可赦。
  
  
   处理不当者之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网站(负责任指数4)
  
   本来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邓晓芒坑师案”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风马牛不相及,没想到人大哲学院也被牵扯其中。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名义发布的《关于“武汉大学惊爆学术丑闻,邓晓芒学术不端坑蒙老师”一文的声明》,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在线”网站上首发的。而且在网友质疑这个《声明》是伪造的时候,同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网站“爱智论坛”发布声明封杀删除一切有关讨论邓晓芒坑师的文章,被网友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为武汉大学哲学院“擦屁股”,是赤裸裸的“学学相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已经和邓晓芒是一个绳子上的蚂蚱,不得不相护包庇隐瞒”。假如这个《声明》真的是伪造的,哲学在线和爱智论坛的站长则难辞其咎,但情有可原,原因就是过于轻信,属于工作疏忽。
发表于 2009-5-29 1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参考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5 10: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