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969|回复: 2

【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1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额,这个(儒学的正统思想确立),应该也算是儒学里面的,虽然只能算是儒学的发展……额,但我们历史学的也就是这些可以接受的了……

㈠原因:

⒈现实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⒉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⒊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特点:外儒内法),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㈡确立

⒈思想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⒉政治上: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⒊教育上:(应该是太学的出现,额,记得不是很清楚)

⑴中央:汉武帝时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意义:太学的创建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二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宋明儒学(理学)

㈠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挑战(佛教盛行,道教传播)

⒉唐朝:“三教合一”

⒊宋朝: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使儒学实现理论化与思辨化

㈡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⒈北宋——理学的创立:“二程”(程颢、程颐)

  主张:

⑴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⑵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⒉南宋——理学的成熟:朱熹

历史影响:

⑴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⑵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⑶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⒊明朝——理学发展(发展为心学)

⑴ 王守仁: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集大成者(明朝思想家)

思想: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②“致良知”

③强调“知行合一”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方面儒学进一步发展(心学),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另一方面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

㈠社会背景

⒈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根源)

⒊思想文化: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制约人的思想;“西学东渐”中,西方近代科学开始传入,开阔人们的眼界

㈡表现

⒈李贽(明朝中后期)

思想主张:

⑴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⑵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标准

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发表于 2009-5-5 00: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历史的必然 黄老之术不能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0: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传统文化思想有其精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可以与时代结合…毕竟我们不应忘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5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