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40|回复: 2

永记中国的恩情:二战来华犹太人几乎全部幸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14: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又至,哈尔滨犹太公墓的工作人员李芳斌用清水擦洗过他很熟悉的每一块写着希伯来语和俄语的墓碑,再摆上一枝鲜花。多年来,在中国传统的祭扫先人的日子清明节和其他重要节日,中国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告慰长眠于此的犹太人:灾难已经过去。
  K, l! M1 \9 N- F5 s* ~- q
+ R2 ]+ N" w: q! U0 u  r: D$ G  以色列副总理访华,专赴哈尔滨祭扫亲人墓地. K! m& K% `7 t/ e4 j, C" Q6 Z2 V

6 H9 c$ Q$ |; x0 h3 C; T+ v% B  在哈尔滨近郊,一座被称作“皇山墓地”的公墓中完好地保存着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人公墓:一处犹太建筑风格的大门连接着由葡萄藤搭成的甬道,甬道两侧是600余个保存完好的大理石、花岗岩墓碑——这些写着列文、考夫曼、奥尔梅特等犹太人名字的墓碑和不远处成百上千的中国人墓碑静静地比邻安息。
" Z- v$ H( \4 n, s; l2 U; ?! C6 b" M" ^: P# G7 B4 ~
  2004年6月,以色列副总理奥尔梅特访华期间专程到哈尔滨犹太人公墓祭扫祖父母和亲友的墓地,他说:“感谢你们保护好我们家族的过去,并让在这里的犹太人感受到尊严,我们将永远铭记中国人的恩情。”
% Y( d% A$ w) _2 {5 M+ r# Q( O% Y) Q) q& O/ ^5 f0 q1 i! N* {- t
  同年9月,100余位原居中国的犹太人及后裔来到这里拜谒先人,他们把中国视为“自己的再生之地和故乡”,因为中国是“一个给了我们健康童年、幸福青年以及高贵人格的国家”。
0 ~2 K: T; [3 H- w
) S; g% b2 a# _2 r. f/ H- J/ }  上海、哈尔滨曾是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
& d2 G& ^# l$ f" U& }
0 B4 b1 I5 F+ M; w/ l; M  原居中国犹太人的“中国故乡寻根热”掀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中国,尤其是以上海、哈尔滨为代表的城市,曾经是犹太人在远东栖息的乐土,从欧洲纳粹屠刀下逃命来华的犹太难民在这里寻到了东方的“诺亚方舟”。
6 J% O: @0 x7 j$ |* i. c1 Q# [" f9 N9 |6 b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述笑向记者介绍,哈尔滨曾是犹太人在近代远东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将犹太民族灭绝的时候,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集中心,这里的犹太社区人数最多时达到2.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体系。
* Q& w8 g! }4 W5 v: l
& d4 U% l' Y2 L, w1 |, ?  ^2 d  随着1931年日本入侵并占领中国东北,一系列由日、德法西斯党徒支持的反犹活动猖獗起来。法西斯党徒频频冲击犹太人的商店、学校,打碎犹太会堂的玻璃,绑架勒索犹太富商。
5 t. g7 U1 A+ H- {. h5 j+ a! ^: d
1 Z+ ], ]2 u; v% q8 u  中国接纳的犹太难民超过加拿大等5国接纳的总和4 s2 B( o' ~& E5 ]

% ^/ c* l) i+ N+ K  2004年,73岁的原居中国犹太人伊萨克·夏皮罗重游哈尔滨中央大街时,不禁回忆起这一段他经常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历史,尤其是当时引起世界震惊的“卡斯普事件”。
) M& n3 a6 u. q0 E( J# ?* @! s6 g  I/ l9 ~
% I7 m/ A: J% {/ I8 B  1933年,哈尔滨著名的犹太富商、马迭尔宾馆经理约瑟夫·卡斯帕之子西蒙·卡斯普遭绑票并被杀害的事件,使哈尔滨的反犹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西蒙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1933年8月,西蒙携女友(伊萨克·夏皮罗的母亲)外出途中,西蒙遭人绑票并被杀害。事后,哈尔滨和上海的犹太社团都就此事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了抗议。哈尔滨犹太社团为西蒙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侨民参加了这一葬礼,并高呼反对日本当局要求惩办凶手的口号。
. l& J& J( r* m8 d+ ~+ X7 h/ I" e
- r. a- [2 r6 y- y2 V/ B$ o  伊萨克·夏皮罗曾对记者说,后来他的母亲移居美国几十年,还经常回忆起在中国的岁月。“我母亲告诉过我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中国人自己也处在民族危机之中,但是他们对犹太人的友善和帮助从来也没有间断过。中华民族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民族!”
; l$ w& |- A! H7 l2 L" `( R& R/ n" R! p
  此后,法西斯对犹太人迫害增多,大批犹太人纷纷从哈尔滨辗转到中国的其他城市——天津、上海等地。仅上海一地,从1933年到1941年,就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除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时,仍有大约2.5万犹太难民在上海栖身,当时中国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所接纳的犹太难民的总和还要多。 
9 |" H+ m, M8 J6 z& \/ k! p, ~: I  C. W# L& M
几乎所有在中国的犹太人都熬过二战而幸存下来0 R' ~- N+ C" F. @
* @2 L3 ]% L1 K+ a
  我国著名犹太学者潘光今年年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列,代表了两大古老文明。中国一度成为失去祖国的犹太人安居乐业的乐土,在中华大地上,中国人和犹太人在上千年的交往中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尤其是60多年前,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共同的磨难将两个古老的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8 \0 U0 g- o& B$ [; k

7 _9 u$ m5 r" T, L  上海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说,从纳粹屠刀下逃亡的犹太人不仅在中国找到了避难所,还得到了同样处于困境中的中国人民的鼎力相助。纳粹德国的不断施压以及日本对犹太人政策的反复无常,使在中国的犹太难民处于前途未卜、有时相当危险的境地。所幸,最终几乎所有在中国的犹太人都熬过二次大战而幸存了下来,靠的就是世界各地犹太人以及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2 `9 O# m, i: f

; j; F; V) W, Z( J9 ]! f+ |  “八一三”后,上海市民仍克服种种困难接纳大批犹太难民
) z0 Z* A9 J* }4 U9 W! T" _: Z3 k: r: P. F7 l6 t& G3 v  {
  “八一三事件”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上海,在这种困境下,上海市民仍然克服种种困难接纳了大批欧洲犹太难民,并给予了无私地接纳和真诚地帮助。
2 t  A9 ]/ X- e5 @* Q) Y, X# d/ W
8 s. c9 N. f% F9 [7 z! T  当年的上海市民,特别是欧洲犹太难民聚居的虹口地区市民纷纷腾出自己的住房给犹太难民居住,中国医院收治了许多犹太难民,抢救了其中不少人的生命。1945年7月,美国飞机误炸虹口犹太难民居住区,造成31名犹太难民死亡、250名难民受伤,周围的中国居民虽同样伤亡惨重,但仍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抢救出许多犹太难民,在现代中犹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动人的一页。
7 q7 S- M" a, X3 G+ ^/ h0 |+ Z
) u/ G5 l0 t# J& x  从最新发现的材料来看,当时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何凤山也向身处危境而又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救助之手,签发了大量入境上海的签证。中国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还曾提出一项计划,建议在云南建立一个犹太人寄居区,以接纳更多的欧洲犹太难民。
6 i$ t. n1 T9 H# F4 O; H9 h6 {7 m3 }$ G5 F" N
  改革开放后,当年的中国犹太人纷纷携子女重返“故里”寻“根”
3 ^; K/ ?% Y* {/ ?! v, L& Z
/ T. w& y3 S# w4 V( l* k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年的中国犹太人纷纷携子女重返“故里”寻“根”访友,有的还来华投资经商,参与到“故里”经济发展的热潮之中。在时隔30年之后的1978年,劳伦斯·嘉道理勋爵再次造访“故里”时,在留言簿上写到:“我们对自己从小生长的国家充满感激之情。”此后,他在大亚湾核电站投资数亿美元,被誉为该工程的港方开拓者。! l4 _, _) i0 `) j" A
: y& s; ?* z& H# E/ c
  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在1993年访问上海时,代表以色列人民向上海在二战期间为犹太难民提供避难地表达了诚挚的谢意。1999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参观了上海拉希尔犹太会堂,他在贵宾簿上写道:“我们知道许多被迫害者在上海找到了避难处,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今天,我们在此向那些尽其所能帮助受害者的人们表达感激与敬意。”
发表于 2009-4-26 15: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就是心肠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1 14:0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