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鸦片战争爆发前,汕头已具商埠雏形,由于汕头港以及附近沿海港口自然条件优越,引起洋人的关注。而这时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倾销商品,他们急于打开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市场。2 [" A; l! x, @( a! F9 U; v9 f$ z
O* [/ p* C# ^ w5 Q
早在1834年就有英国商船载运鸦片到南澳岛及凤屿一带海面停泊,招诱一些不法商人,为他们贩运鸦片到内地销售。1838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外国商船不敢进入广州,于是鸦片贩运地点转移。6 O- S" P8 l/ I5 c$ B! v1 R4 ~$ k
* x# U% N- F0 v. ?4 c
1838年至1839年,外国商船载运鸦片到南澳销售日渐增多,有时海面停泊外国商船多达七八艘。林则徐多次饬令南澳总兵驱逐,对抗拒者开炮轰击。1 W( A; \: t- w% P+ Z0 w3 V$ A
: {- X* C8 o4 M% p
《潮州志》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英国双桅船运载烟土,泊南澳转销漳、潮内地,经镇兵驱逐始去。翌年春,又有英国数船至长山尾停泊,南澳镇兵随时驱逐,然旋去旋来,当由钦差林则徐、粤督邓廷桢责成英领义律,将泊澳之船一概招回,呈缴船中烟土。澳镇沈镇邦、海门参将谢国泰,以查驱不力,分别降调。”: ^' s9 S& ~+ S& \8 h
3 F8 Q$ V3 m0 n& I5 @" `, V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打了败仗,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对外通商口岸。侵略者得寸进尺,在五口通商之外,非法将船开进汕头港妈屿岛海面,公开与市民进行商品交易,使鸦片开始从汕头口岸进入。侵略者把汕头口岸作为倾销鸦片和贩运人口的场所。9 t. e$ U9 Z# p0 `9 ]5 H9 p* {
$ T7 G3 }; s$ t% u. ~ M: ^) O1 I 1852年11月,英属圭亚那一个投机商与一个英国船长签订合同,一下子从南澳和妈屿贩走了1000名华民到英属殖民地当苦力,俗称“卖猪仔”。据统计,1852年至1858年在上述两地贩走“苦力”4000人。
. d6 K# p# Q. \0 g1 W1 T+ N2 Y3 {, {% S2 C. a; P5 r% l7 D
1852年英国鸦片商渣甸在给额尔金爵士的信中叙述了汕头有土糖、茶叶、陶瓷等大宗货类可以进口英国,说“汕头是一个未经条约承认的非常的重要的港口”。7 l# H3 u9 I N+ n8 u
0 Q/ ]& x& j. o+ g/ a7 Z3 G3 c6 _( [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同年6月26日至27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
: n8 B& T; S+ z5 y7 ]) a2 O# a: ]: |4 q! @/ c
《中法天津条约》增开潮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中英天津条约》第十一款规定:“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任意与无论何人买卖,照通商五口无异。”
/ q# _4 ~0 n( U
. s& g ]+ b- d 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清政府又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天津续增条约》,最后潮州通商口岸定在汕头,潮汕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潮汕人民从此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C e' t/ X) m8 b
9 m$ i5 x/ H) Q" b 汕头开埠后,英、美、法、德、日、俄等列强先后来汕设领事馆,开办洋行、教会,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
/ G1 @6 b3 p7 ~2 R8 \
! N4 s& ^# j- c5 @1 w 1862年英国汽船公开抵汕,随后有美、法、德、日等12个国家的船只也相继来汕。据统计,从1864年至1911年运进汕头港的外国货物共值67157万银元,运出口的本国货共值17660银元,贸易逆差为3.3比1,计达49497万银元。
5 K$ b/ j4 G5 [. z: K8 P
- U& I# t F( x# K' y/ R 而同一时期,潮汕地区有294万人口离乡别井,到马来亚147万人,到暹罗(泰国)69万人,其余到印度,越南等地。由于当时海外劳动条件恶劣,大部分移民客死异乡。
9 Q! _" f! d# U9 `+ n4 m+ q
1 h. n% W' d6 b$ o2 z! ] 外国船进口货除了棉纱、布匹及小商品外,大宗货是鸦片。据统计,自1864年至1911年的48年中,共运进鸦片283535司马担。由此可见,汕头开埠后,外国鸦片源源流进中国,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潮人大量出国外谋生,给潮汕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一国耻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