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 n/ N1 i% M/ R) U& @+ S9 {
. G) a0 R& r8 I6 }' U# ?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 S! U \3 [5 I4 j% g! x0 g# k: @
I7 J' t- \; r! Z1 e( p前人沈去矜有这样的评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李白诗的地位不需讨论。论其词,传世有【菩萨蛮】、【忆秦娥】,后人誉为“独冠词史,千古绝唱”。(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人们仍有许多怀疑)。南唐李后主被誉为词宗,基本上得到人们的公认。李清照能与诗仙李太白、词宗李后主比肩而立,并驾齐驱。堪称文学史上巾帼第一了。) M" i) {: E% y V* t
$ S3 S% c& L9 x! ^$ ~李清照的诗传世更少,多为感时咏史之作。为人称道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情辞慷慨,不让须眉。能写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数古今,可能也只有“鉴湖女侠”秋瑾差堪比肩了。' y. ~6 X6 n" F) G. I
5 u; l6 C3 a& q: M李清照的词,让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国佳丽。而李清照的诗,使人联想到的却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表现了这位奇女子性格的两个侧面。而后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现,就是酷爱赌博。$ P2 {! z9 D0 x2 K' ~% ?; Q
: O6 n$ F: k: n7 O% _% J+ k
文人大多有一种痴情。李清照对赌博的迷恋,就可称痴迷。而且,痴迷的程度和豪气同样可称压倒须眉。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以及自己对博戏的痴迷:$ b ^' G7 R V$ |( {7 x3 ?
( `$ O* j% h6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a3 a+ i2 p8 x# \: Q. T" z9 x6 c$ @, T0 b' p1 f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尽散,但胸中却从未忘却。只要一旦安适,舍舟车而见轩窗,就马上想起“博弈之事”。这样对赌博的迷恋和坦然的态度,不输于任何男子。其赌博技艺之精,居然到了不论赌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这就不仅博艺“精而已”,还应该包括赌运佳了。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赌博,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对各种博戏的娱乐性了如指掌。在【打马图经】中,她写道: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各种博戏名,下同),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 N8 H4 z* V$ q* Y8 Y$ C
( h5 q( F, L" G+ I7 ~' U7 D- l在这里,女词人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易安居士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7 r6 M- r# T0 r$ h+ D% o/ p" E9 I) @; @3 I- r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文中,李清照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
# c4 \5 T% a+ u4 M& V6 P
6 z q: G2 N3 \7 [/ i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6 E- J) x( n- a
, m3 N% U+ i7 X& q1 q; S) U2 K
文中所述,皆为古代名人豪赌的典故,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桓温、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如“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说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在淝水之战的关键时刻,气定神闲地与人下围棋赌别墅。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说明。读者有兴趣的话,可翻阅《世说新语》、《晋书》、【南史】等书的相关记载。
A& k* S# o: ? y5 |
) J0 j0 D. ]3 `8 n7 T文字虽然豪气干云,但女人毕竟是女人。李清照所“独爱”的并不是掷骰子一类简单的豪赌,而是费时费事,技巧性很强的“打马”和“彩选”一类的“闺房雅戏”。这就像旧时代有闲阶层的妇女,很少喜欢“呼卢喝雉”掷骰子,而偏爱打麻将一样。其目的,还是在于排遣“更长烛明,奈此良夜”的寂寞与苦闷。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外一个侧面。
r$ _( Y( C0 c4 q- N2 M% k
! X9 L, t7 S$ S" l: V6 Z$ v赌博是一种参与性极广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古至今,喜爱赌博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好赌的名人同样数不胜数。男人姑且不论,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女人武则天、杨贵妃、慈禧太后,无不喜爱赌博。武则天喜欢“双陆”,杨贵妃偏爱“彩战”(掷骰子),而慈禧太后则酷嗜麻将。相关记载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开元天宝遗事】、【清稗类钞】等前人的小说笔记。
. M! ~/ w: f) X6 y! y
5 I6 l& D. R5 ~& d8 k( \) B比起上述几位贵妇人,李清照的社会地位要低很多。而笔者之所以将她称为古今第一女博徒,是因为她不仅酷爱博戏,凡赌皆爱,而且逢赌必胜。最重要的,她还是一位对中国博戏做过一番专门研究的女人,并且用上天赐予她的文采记述了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