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06|回复: 1

小议公孙瓒与袁绍的“界桥之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3 14: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孙瓚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绍自往征瓚,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瓚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瓚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义追至界桥;瓚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瓚营,拔其牙门,营中馀众皆复散走。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见瓚已破,不为设备,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馀人自随。瓚部迸骑二千馀匹卒至,便围绍数重,弓矢雨下。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卻入空垣,绍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瓚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卻;会麹义来迎,乃散去。”(《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英雄记》)
' ?: @3 S) n% f7 `% ?9 n0 P- }2 J6 |. x: t
首先看公孙瓒和袁绍所布的阵形,
  d( Q: y, L/ H
  x" G8 ^  K8 v% n/ E公孙瓒:布成左、中、右3军,左右并排的阵形;  @1 |4 m$ o" ^  W- j( q* k% v9 ?

# b" I! e2 ^8 l; i5 p2 d; z  a) Z袁绍:布成前、中、后3军,前后承接的阵形。
: U7 w+ U+ w7 o7 P# O* w* m$ F
) t5 f2 T7 C. p3 E- V/ ]再看双方各阵形兵力,
/ \3 }! c9 Q+ O6 }
; B" l9 m0 W. W! A/ m公孙瓒:左军是骑兵5千人,中军是步兵3万人,右军也是骑兵5千人,3万步兵,1万骑兵,公孙瓒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总兵力4万人左右;
; H( a. t) Q+ k; N9 e( \7 M' X
- f& |; M4 {( r! P袁绍:前军是麹义领的步兵(“义兵皆伏楯下不动”应该是指左手持盾右手持大刀吕蒙在劝甘宁与凌统架时的那种装备的朴刀兵)800人,中军是强弩千张的几千人组成的弩车队伍,是否归麹义统领未知,后军是袁绍的以步兵为主的主力部队,文中说是数万人,袁绍以步兵为主,强弩为辅。袁绍的兵力,总体上和公孙瓒差不多。5 W4 j9 j/ C( l
4 U- w% h6 W2 z
袁绍中军的这些强弩部队,看南飞兄和老不看兄的讨论,我觉得南飞误解了,“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且不说麹义指挥的只有800人不够人手操控千张弩,单看“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就知这些人是持刀或枪而不是持弩的,持弩怎么可能直前冲突?8 {2 W+ X) T) o- z  e$ G4 G) p

7 i$ ?- L& g! M* r- C2 U; L后面一句“强弩雷发,所中必倒”是指前军的麹义冲锋拌住公孙瓒的左、右骑兵部队的冲锋后,袁绍的中军强弩部就对着公孙瓒部千弩齐发,打击敌人。
& @, P9 @6 h4 _* O. W
6 U+ d  |* A) {# k0 [, a2 r3 H# }这些强弩部队是布在麹义800人部队之后、袁绍主力部队之前的中间部队,人数应该在2-3千人左右。
+ S8 I  I. s7 T, _6 u2 }. j- F8 y: s$ o4 x1 o
骑兵的作战特点是强有力的机动性与突击能力,利用马匹奔跑时带来的加速度,冲锋压制对方,公孙瓒“放骑欲陵蹈之”一句,指出了骑兵对步兵作战的特点。麹义部在这个对战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在敌人骑兵突击到来时,指挥前军奋起斩刀脚、刺马腹,稳住了袁绍部队的阵脚,大大阻碍了公孙瓒骑兵的突进,再加上中军强弩部的激射,公孙瓒的骑兵团前进受阻,骑兵靠马匹奔跑时带来的加速度,来冲锋压制对方的优势没有了。骑在马上,没有了加速度的冲锋,灵活度远不如站在地上的长枪兵和朴刀兵,骑兵克制步兵的优势荡然无存。于是袁绍所统的后军,也在其它人的指挥下向麹义指挥的前军突进支援。“瓚军败绩,步骑奔走”,公孙瓒有4万人,如果袁绍后军主力不跟上,800人哪来这么强的气势?
( C# O, D) \0 l; h# ~
! }+ G# l7 Z3 r$ X  Q“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见瓚已破,不为设备,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馀人自随。”这段描写,袁绍身边只有几百人,最好地证明了,是袁绍的后军主力,在麹义的前军破了公孙瓒骑兵的突进,中军强弩齐射乱了公孙瓒的阵脚后,全都跟了上去阻击敌人,“瓚部迸骑二千馀匹卒至”可见双方部队陷入混战之中,才会造成袁绍身边剩下几百人。+ C& r" Y6 Y: G/ Q

. g0 |3 o4 C& Y; \& J& ^麹义作为前军部队,在突进过程中“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又“义追至界桥;瓚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瓚营”、“会麹义来迎,乃散去”可见麹义是作为一个将领在混战中来回冲杀,并未走太远。* ?. I2 {9 g" x" I: I7 }$ w; N/ Q  U- L

0 N2 D4 I) a' I# d9 T9 L我在《小探三国时代破解骑兵作战的方法》一文中,提到的麹义破白马义从,是指麹义以辅助部队的身份,破解了同样作为公孙瓒辅助部队的骑兵团—白马义从的进攻。
0 r0 F5 X' y# Y: H0 j: Z3 e4 N& w5 G
整个界桥之战,骑兵的作用,也像三国其它战役一样,只是辅助步兵冲阵的一个辅助部队,主力还是步兵。
" g! c" U4 q5 m7 g" s$ s) D# R* H4 F
所以公孙瓒的骑兵,在给麹义破解了骑兵靠马匹冲锋时的加速度冲阵的能力后,公孙瓒的骑兵部队优势就几乎没有了,双方主力陷进混战,最后公孙瓒部队战败。
& z7 l+ r! B9 R! L/ }- ]+ S
0 @0 P" ^. I4 s, m$ T# M麹义在整个过程中,破解了公孙瓒骑兵的冲阵功能,作为一个将领在混战中来回冲杀,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战功赫赫,但起到决定整个战场胜负的,还是袁绍的主力部队。
发表于 2009-3-23 17: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袁绍也不太傻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1 14:0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