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98|回复: 1

演戏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5 0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徽州一带,每逢节日或庙会,无论城乡普遍都有戏剧演出活动。其场面之大,人数之多,都是远近闻名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歙县著名戏曲家汪道昆,因在福建任副使时,与民族英雄戚继光一道,招募“义乌兵”,大破倭寇,当了兵部左侍郎。为了在家乡接待故友戚继光,他调集家班,以歌舞戏曲侑觞。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歙县徽城(即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曾举行一次“迎春赛会”,有戏台36座,供来自苏、浙、豫和本县的戏班献艺,并有48个马戏团同时演出,是一次盛大的演出竞赛活动。 每场演出一般程序为闹头场、戏头、跳“加官”、正戏、杂戏。 闹头戏主要是打锣鼓,俗话说“锣鼓响脚板痒”,听见锣鼓声,大家就四面八方云集到戏台下来。戏头是一场简短的、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歌舞。跳“加官”是一对戴着大头面具的演员,演一些风趣的,随意的动作。正戏是主题、每场通常上演折子戏或连本戏,文戏、武戏相间演出。戏是一、两出短小风趣的杂耍节目。
发表于 2009-7-6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8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