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62|回复: 1

康熙第八世孙揭秘雍正死因:乱服春药或致猝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15: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雍正年轻时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后,他求仙访道、企求长生,更是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进宫内,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还希望自己住的皇宫能像有名望的佛寺、得道仙观,包括周边环境制成模型以利仿建,可见他对道家的长生成仙说已经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
1 s# x6 t2 W- |: f/ ^% [1 l2 Z' d6 A+ Q5 H3 c0 s. ~
  . }* m& y& @5 y, |

" O' M. ]/ q6 J  有一份史料上说,雍正宾天时“七孔流血”。七孔流血是严重中毒的反映,雍正长期服用道士所炼之丹及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这些丹药中汞、铅、朱砂等矿石含量较高,又都是高温烧煅而成,热性很大。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后,为渴求长生不老,雍正加大剂量服用丹药终致中毒,是情理中事
3 Q. q" t3 E# Y$ u3 a$ z9 K  G# j: d0 |* M/ U
  雍正之死,始终是被层层神秘浓雾掩盖的历史之谜。官书对雍正之死的记载非常简单,所以,历来对其死因猜测颇多。有传说是被吕四娘刺杀的,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除此之外,许多学者猜测是被丹药毒死的。这些说法,哪些是可信的?雍正之死历史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近日,康熙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在其新出版的《正本清源说雍正》一书中对此事进行了全新的论证。记者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
+ N7 t7 Q* m- Y# ]! V& Z
  f2 |# J& X* m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
6 m+ h2 x0 h, S+ {1 O% S( ?! }
6 ]+ w) G1 P7 R. g- U! a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没有记载。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雍正暴卒,官书不记载其原因,这自然就引起人们的疑惑,再加上当时关于他为人的传说和评论颇多,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于是各种不得好死的说法就产生了一种说法认为,是被吕留良案中逃脱的吕四娘入宫刺死的。
) x* x. P# k. k  U4 `% e
; t, ]" F1 t9 `5 o- k3 j. Y  其中一种说法是被吕四娘刺杀的。此说到今天仍颇为风行。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发掘雍正地宫,未打开即作罢。可是社会上传说棺材已经被打开,雍正有尸身而无头。9 {1 u' {/ h) x* ?  S5 l

3 s' }) c2 P7 d8 g; y- W  那么,吕四娘的来历究竟如何?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说是吕留良之子进士吕葆中的女儿,在吕留良案中,她携母及一仆逃出,为替父祖报仇,习学武艺,后来潜入宫中,杀掉了雍正。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师父是一僧人,原为雍正剑客,后不乐为其所用,离去,培养了这位女徒。: B# L& V( v: s5 I# h- V) r
9 _& H, X8 z0 ]2 i( i: l
  金恒源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道理。雍正处置吕家,戮尸、斩首之外,吕留良孙辈均被发配边远地方为奴。乾隆时,吕家的后代有开面铺、药铺的,有行医的,还有人成为捐纳监生,被清政府发觉后,改发配黑龙江为奴,后住齐齐哈尔。
7 |+ t4 W9 e# ]& U) O* \
: Y1 f2 W4 F4 f" v7 e  吕氏后裔俱在,不过遭到严格管制,不能自由活动,当然更不能替祖上报仇了。
3 B: ?% |; G5 h- ~# _# n  @. o$ S& J' M( ^8 Z
  吕四娘主仆三人的逃出是不可能的,当时办理此事的浙江总督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而著称,他奉命兼管江苏盗案,若吕留良后人果有逃出的,他自然有能力搜捕到案。再说他曾为吕家题过匾,吕案发生后雍正没有责备他,他心怀畏惧,下死劲处理有关人员,完全不会让主犯的子孙逃脱。% y1 f$ i( A7 {, K! r% E6 B0 y9 v
2 h3 S6 j, v# R% E4 Q6 x, y
  被宫女、太监在其熟睡时用绳缢之说,是民间把明世宗事安到清世宗身上。 . u# l" Y: N) G; ~9 z5 C* G+ B0 [: r

& F" k3 p' ?' M2 h7 {' s  还有一种传说,说雍正九年,宫女与太监吴守义、霍成在雍正睡熟时,用绳缢之,气将绝,用太医张某之药而愈。6 s  y% O" ?& @, ~

( ?1 C; s! b+ F4 c  金恒源先生说,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在明朝倒发生过类似的事。明世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世宗被宫婢杨金英等缢而未死,用太医许绅之药而康复。雍正和嘉靖都庙号“世宗”,民间传说,把明世宗事安到清世宗身上,也是难免的。7 n0 V, y! D8 m, {4 ]7 E5 y3 a
: p; l3 k$ C9 K& B
  没有资料表明雍正被谋刺过,倒是雍正的孙子嘉庆真被人谋刺过。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圆明园返回大内,进神武门,至顺贞门,突有旗人陈德向他行刺,未及近前,已被拿获。这个发生在宫禁的行刺案件,也可能成为后人附会刺客杀害雍正的版本。. f: O7 ?. ]0 v+ G% g" I# x

9 U2 n5 g! C1 b& E& {$ n0 z6 D  雍正对道家的长生成仙非常痴迷,丹药中毒的猜测是否可信?) Z' e: `# Z" l; g" W& ^+ m8 _( n
( a$ x6 K6 S- c  Q& v2 Z) q
  清末民国初年就有人提出:“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当代学者杨乃济先生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等第一手资料,撰写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旁证》一文,金恒源先生认为,杨乃济先生的论述是客观、可信的。
% a) C( X  G/ H$ Q, D/ U1 M- G$ z- B; J
  雍正年轻时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后,他求仙访道、企求长生,更是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进宫内,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还希望自己住的皇宫能像有名望的佛寺、得道仙观,包括周边环境制成模型以利仿建,可见他对道家的长生成仙说已经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
& `3 U1 `8 G7 o' z5 \1 j! J) G9 z4 v" ^6 o" K2 e2 n
  有一份史料上说,雍正宾天时“七孔流血”。七孔流血是严重中毒的反映,雍正长期服用道士所炼之丹及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这些丹药中汞、铅、朱砂等矿石含量较高,又都是高温烧煅而成,热性很大。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后,为渴求长生不老,雍正加大剂量服用丹药终致中毒,是情理中事。
8 f) r+ V# g8 z9 e7 f# z; H9 e" _
  乾隆还未正式登基前,已急急传谕驱逐宫中道士,可见雍正之死同道士有密切关系,因为乾隆深知丹毒之害,才会把驱逐宫中道士放在诸多国事之上立马行之。0 a, Z( y0 w1 ~8 _& S' z
5 |6 v7 g* `0 J6 H3 v) E, }
  长期贪图女色,乃至乱服春药可能是导致雍正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5 q. t& ?2 Q# ]& R) `( a
& C4 [5 N- i: q
  金恒源先生认为,雍正称帝执政13年,基本上处在众判亲离、孤家寡人之态势。他在生命垂危时请同胞兄弟出山辅助又遭坚辞,其情其状其心态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雍正的身体状况,在雍正七年后,由于政敌被杀的杀、关的关,基本上也都摆平了,相对以前而言,雍正多少有了一点“闲”。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闲”,也就开始贪图女色,病也就随之暴露了出来。" i6 H* G2 `& R% O9 Z
4 c: e# r! f" @) W- M2 w8 X* W" |. r
  朝鲜史料有一条说法,“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朝鲜使者在给本国国王的报告中没有必要去故意捏造、肆意攻击雍正,这条史料当可作为雍正晚年身体亏损的一条辅证。
; ^. O* G: ~6 ^3 D6 Q5 l2 ?2 m9 R( l) ^3 j. y* C6 |1 i9 d
  概括起来,雍正之死同他多年勤政之累的体力透支有很大关系;同他心神长期不得安宁、夜不能寝、精神不能贯注、惧怕报应有很大关系;更同他长期以来不断服用丹药、体力大量积毒有关;他晚年为求长生加大剂量服用丹药,乃至乱服春药更是导致他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将雍正之死单一归结为纯被工作“累死”未必全面。民间所传吕四娘复仇、斩雍正之头云云纯系民间想象之说,没有可靠证据,不是历史事实。, C9 y) M* }+ L5 p' ?8 i  F
' H/ i( K- L1 g3 _4 `
  金恒源 满族,康熙皇十四子胤祯之第七代孙,主要从事清史研究。
发表于 2009-1-28 1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乱说人家,道家的人怎么会吃春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19:5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