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衣卫是明朝皇帝私人卫队,但却负有侦察京师官民的职责,由一个指挥使主持,所有明代特务机关不由宦官主持的,仅此一个。. R; q. F9 ~% l) T; [
8 x% u$ l$ W& s0 ~3 O7 F
" O; J1 z1 i0 D" m锦衣卫是皇帝的私人卫队二十二卫之一,它的来源是朱元璋所设的拱卫司,后来单独设立锦衣卫,它一方面继承了“侍卫”的责任,一方面又担负了仪銮掌管卤簿仪仗的任务。它的职务是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每逢朝日、夕月、视牲,锦衣卫就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侍从左右。0 c" M, A6 ~! V" p+ s$ ~
& T$ q, Y% j! t$ j( H, K6 N6 Y
- B! n0 E9 H" I! C9 k
因为是皇帝贴身卫队,负责保护皇帝之责,他们事前就必须有所防备,于是便时时四出,做秘密调查工作。《明史·职官志五》中规定锦衣卫的任务是“盗贼奸佞,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很明显,锦衣卫已经被皇帝给予了侦察、抓捕等特务任务,不仅仅等同于一般的保卫部队,身穿象征皇帝尊严的黄色官服便是他们区别其他卫队的特殊标记。
) d. M1 E, m/ u8 m) ]$ d) q6 O' W
6 x5 M: }: r- Q7 f" V- R3 o$ C5 X2 \# e9 H/ k: N
他们由于直接听命于皇帝,任何人都可以逮捕,皇帝要逮人,也通过锦衣卫去抓并且让他们审讯。锦衣卫还设立监狱,这就是锦衣狱或诏狱,特务机构的监狱与明代的司法机构的监狱比起来,当时的官员与百姓都把司法机构的监狱视为天堂,而把锦衣卫与东厂的监狱看成地狱,可见这两大机构监狱的残酷。
* n) ?% E5 p$ \. L' O
- \- G/ y! U( Y ~9 m% Z. F8 N4 L- W P% h7 d g, f! y' o. l9 b
锦衣卫的长官叫做指挥使,它的下面领有十七个所,分置官校,官的名目有千百户、总旗、小旗等,死后他们的魁梧才勇的亲子弟可以代替,无则选民户充之。校是校尉力士,挑选民间丁壮担任,他们除了侍卫掌管卤簿仪仗以外,便专司侦察,当时名为“缇骑”。驻在各地的锦衣卫指挥衙门同样按照这样的机构设置。$ D# V2 `7 ~4 m0 F: w/ a! \6 m
/ Y- C* ^. L% f3 ]/ v1 q/ i/ D# g/ k4 Q# T1 S9 N5 A$ j7 H3 b. N
由于锦衣卫的权力很大,在执行任务时就无所顾忌,无恶不做了。按明朝刑法规定:凡是抓人,必须人赃俱获,或者有确切的证据才能够去抓。但锦衣卫抓人多是扑风捉影,事实不清,有时仅仅是姓名差不多,锦衣卫就去抓人。 C& d% T t0 C4 Y. T9 _: w
. s {) `& P8 c: N! c% A$ l
# F, j1 P; v2 h, z, R" G! ^9 b9 j锦衣卫抓人后,先不带回衙门,而是找一处空的庙宇,将人毒打一番,名曰“打桩”,被抓的人必须将自己的钱财贡献出来向他们行贿,钱少了,这些小特务自己留着,钱多了,小特务就与大特务平分。但是被抓的人钱财不多或者不能满足这些特务们的需要,即使花了钱也还是要被带回特务机构百般拷打,在屈打成招后,再送到司法机构。由于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深受皇帝重视,地方司法机构根本不敢对他们说不,所以明知许多人是被冤枉的,也不敢纠正。被冤屈的人最后落个人财两空,甚至还搭上无辜的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