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29|回复: 1

钟爱龙林、风水林和水源林的傣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0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物土中长,森林育万物。”这是西双版纳傣族对森林重要性的朴素的认识。生活在西双版纳这个“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傣族祖先从采集野果野菜和狩猎中,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民间的谚语说:“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人们把森林与土地当父母来崇拜,产生了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他们认识到“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清”。傣族是既信仰小乘佛教,又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他们常把一些重要的水源林和风水林都当做神林来加以严格保护。

  傣族信仰的神,主要是部落神“色勐”和村社神“色曼”。各地的“色勐”、“色曼”都有一片作为安息地的热带雨林,统称为“龙林”。部落神的安息地叫“勐龙林”,多分布在平坝边缘及坝子中间的高丘上;村社神的安息地称“寨龙林”,分布在村寨附近。西双版纳的“龙林”共有600余处,不少于10万公顷。这些“龙林”绝大部分是风水林和水源林。“龙林”大多有其形成的传说。如坐落在景洪坝子与勐海坝子之间的路南山,是面积超过万亩的“勐龙林”,传说是人面蟒身的阿腊维王召法龙磨罕的藏身之地,又是部落英雄召真焊及夫人的葬地。这座“龙林”又是南爱河、南背河、南木戛河及南卧河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水源林。

  部落神和村社神,既受人们崇敬,又使人十分敬畏,因此,神们安息之山成了令人敬畏的禁地,“龙林”里的树木、花草、禽兽也成了“神物”。任何人不敢随意进入采集狩猎,不敢伐木,连落地枯支也不敢捡来当柴烧,即便熟得落到地上的果子也无人敢捡吃。树木得到蓄养,保护,动物无人侵扰。众多“龙林”成了实际上的自然保护区。这对保护森林、保护动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绿化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傣族村寨之四周至今仍保留着一片片绿色的热带雨林。
发表于 2008-12-1 0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他们真会爱护大自然啊!

那龙林一定是世外桃源啊!

就以名字看上去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8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