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纪连海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婚外情,喜欢上了一个叫瑶姬的四川美女,所以过家门而不入。这确实是无稽之谈,虽然瑶姬曾经送给大禹一本治水的书,但这不能成为婚外情的证据。实际上,当时文字还没有发明,根本也没有书可送。
/ g8 Y6 w# E4 t7 b c" p , }9 m2 ?' Q* j& ]4 d! g2 K& B
但是,纪老师确实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除了治水辛苦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 R( y4 `7 ?& ]& G& M; n $ X& d* |' ?8 l n/ C. [
实际上,当初根本就没有夫妻家庭,大禹也没有正式的老婆,也就根本谈不上“三过家门而不入”。过家门而不入是很久以后的古人的说法,这种古人并不知道大禹时代,其实还没有固定的婚姻和家庭。. Q- r$ f W" H: C
! y& c( p) M6 D
我们先说说跟大禹同时代的人,跟大禹一起治水的人里边有一个后稷,是当时的“农师”(顺便说一句,纪连海老师讲大禹遇上自己的媳妇“涂山氏的女娇”的时候,大禹什么都不是,而对方是部族领袖的女儿,这也是不对的,大禹是贵族,是舜任命的治水总指挥,是很有地位的人,并不是纪老师说的什么都不是)。
6 g* D: i( i- W1 M
6 I0 t, M# q0 o! n( z! k1 t4 _ 后稷是当时的“农师”(相当于农业部长),和大禹一起治水。这个后稷是怎么诞生的呢?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是她妈妈到郊外去玩,不小心踩了一个巨人大脚印,于是心中悸动,就怀孕了,生下了后稷。
5 B- @* _% p, H% R, c ; c* Q. ^* B, H2 n( T5 D" m
同类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和大禹一起治水的子契身上。子契也是当时的大官。子契的妈妈,根据司马迁记载,是去郊外水塘洗澡,看到一个鸟蛋,吃了,于是生下了子契。还有一个跟大禹一起治水的,叫伯益(这个纪老师也提到了,其实跟大禹一起治水的大禹、后稷、子契、伯益这个四人组,他们后来分别成为了夏、周、商、秦的祖先)。伯夷的奶奶是吃了鸟蛋,于是生下伯益 的爸爸。
0 O$ o/ }/ x) [
& a5 o8 K( G. l- m) H" \ 而史料上还说,大禹是他的妈妈吃了薏仁,于是生下大禹。
7 E9 D! W! q4 D, ]( O , K; Q$ }2 @3 D0 u
所有这些感应生殖的故事,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当时的女子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谁,准确地说,没有固定丈夫,所以生下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于是就说是感应了大脚印、鸟蛋什么的,而生下了孩子。
d4 ^; {* r3 B' ` [0 j
% r8 O$ \4 `% R! q% u9 f- Y 其实,当时还没有进入固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而是流行走访婚。现在一些淳朴边远的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遗迹,譬如云南永宁纳西族,就是女子不嫁、男子不娶,而只要双方愿意,男女在劳动集贸等场所认识了,男子就可以到女方单独房间中过夜,次日天明,男子辞归。故每日清晨,各村落之间的道路上,来往者尽是青壮年男子(互相还打招呼呢)。5 S: U( Y+ ]* T! [- F9 U# V
8 Y& k% q6 K6 k8 J; K, I- f* J, v
“走访婚”,男女暮合晨分,来去自由,每位女子可以和它族许多男子保持性关系,反之,男子亦然,所以往往难以确定孩子的生父。男女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甚至连早餐,男方都得回本族就食,子女亦随母方抚养。妈妈和孩子都不离开本族,一直到死。这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特征。这孩子长大以后,也要出去走访,协助别的家族生下孩子。
+ O, F6 Y; r- d2 [& M6 {' [8 G , T3 _* c" a, _8 w7 v
大禹时代,也是这种情况。大禹跟涂山氏女娇,其实就是走访的关系。大禹去到安徽涂山一带治水,遇上了涂上氏的闺女(女娇),然后就跟她发生关系了,并且使她怀孕了——这也就是屈原在《天问》中所说的:“(禹)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即禹与涂山女在台桑一见衷情,发生了不婚的“通”的行为,未婚而相合就叫做“通”。两人并没有结婚,辅助的证据是,屈原随后又讲“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朝饱?”,意思是,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结婚生子,以传延生命,为什么大禹却只顾一时开心,而是去尝不同的滋味,早晨吃饱了就不管中午那顿了?指责和疑惑于为什么大禹不肯跟涂山氏女娇结婚。
: J: M! d" z. h- J( `5 M ) w0 C8 Q4 \ h0 H
其实,屈原不明白,大禹那时候还没有婚姻,只有走访婚,而去走访实际不是一种真正的婚姻,男女双方并不建立共同生活和共同经济基础的家庭。但是屈原不理解啊,就质问大禹为什么不跟女娇结婚,而是只顾一时快活,吃饱了早晨不管中午。其实大禹怎么结婚啊,当时根本就没有结婚的概念。
1 f! F6 x* e7 o
$ q, \) ] R0 g1 T3 y 屈原发出这些疑问,并且写在他的《天问》里。
. L' Y+ W) I$ r2 K2 } a- R 7 a9 G7 s" f* U9 e3 v% q
大禹和这个女娇,一起happy过后,这个女娇就怀孕了。这个腹中的孩子,也就是启。但是大禹从此离去,就像屈原说的,吃饱了早晨,就不管中午了。这其实是当时走访婚的特点,其实无足厚非,也谈不上是污辱祖先。因为后稷的妈妈、子契的妈妈、伯益的奶奶,都是有史料上明确记载,是这样单亲“家庭”地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而根本不知道丈夫是谁。
# U( P5 q# s: H' f$ b% M 0 s0 P" x, l) o
女娇好一点的是,还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大禹。她在等待大禹的时候,还唱歌道:“候人兮猗~~~”就这一句,来回唱。史学家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南方情歌,实际上就是等候人的意思——等人啊~~,等人啊~~。一遍遍地喊,好像小公共在街上拉客。婉转起伏的结尾旋律,抒发了女娇小姐强烈的思念之情。这个情歌是记录于《吕氏春秋》,跟屈原是同一个战国时代。* H: Y7 O/ Y9 ]" z
% i! }1 O" g& H4 V, i0 u* l
总之,这个歌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禹只是令女娇怀孕,然后就离开了,“朝饱”而去了。这跟同时代的后稷、子契、伯益的上一辈一样,都没有建立夫妻家庭,都根本没有娶对方女子。(从考古上看,当时夫妻合葬的现象很少,都是男人女人分开埋,而且男人们集中一区,女人们集中一区。)
5 Y6 X0 O4 s' L8 \5 n2 l& E/ T
: J2 Y8 u. Z8 r( q" j 大禹按照当时的习俗,根本就没有娶老婆和建立家庭,而是“朝饱”之后就跑了,去尝不同的滋味儿去了,自然也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家门。于是这在后人的传说中,就慢慢说成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C% M/ |! e2 [6 S3 S
4 G: N7 y% W% P8 \' y! ?3 u 前面说过,在当时的走访婚的情形下,生下的孩子不知道爹是谁,也归女方家族抚养和所有。所以女娇生下的启,就归了涂山氏。大禹和女娇最后的情况是这样的,西汉人的《淮南子》上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大禹又去找女娇,女娇变成了石头,大禹说,把我的儿子还给我。于是石头崩裂,里边跳出了启。$ P; _1 Y0 B# `: P
, Z% v: P0 J& T7 E/ P1 f
这个传说,说明当时父系氏族的力量已经开始发展,大禹从涂山氏家族的手中,使用强制力量抢走了女娇的儿子启。
8 p' }( b- ?# a, ]8 k
; k5 X8 Y. w* `: E" o 其实,纪连海老师说的,大禹的爸爸鲧被杀以后,被剖开了肚子,从里边冒出了大禹,这就是所谓“产翁制”,通过这种形式,男人来标明这个孩子是属于我们男性一方家族,试图从他曾经走访过的女子的家族一方,把孩子抢夺回去,争夺对孩子的拥有权。大禹从女娇家族里,也是用类似的手段夺回了启。5 Q+ Z6 _5 P3 `( m* a1 L
. L$ @ l J6 M/ \" p8 H" l! S 总之,大禹原本跟女娇就无所谓建立婚姻关系和成为夫妻,也就无所谓再发生纪连海老师所说的跟瑶姬的“婚外情”。本自没有婚,何来婚外情。正是因为本自没有婚,也就无所谓要回家门,所以也才所谓“三过家门而不入”。当时的男生,都是很酷的,其实都是不回家门,在外面去“嗜不同味”去的。当时流行的,是真正的一夜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