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249|回复: 23

有关龙的二三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18: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zhuān xū)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读音】lóng
  【梵文】Nāga
  【英文】dragon
  【基本释义】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汉字“龙”2.封建时代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其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图腾:龙舟|龙灯|龙车。
  4. Lóng 姓。
  5.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6. 西方神话中带翼的动物。参见西方龙
  7. 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
编辑本段【中华神龙】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zhuān xū)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编辑本段【龙 - 西方的认识】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当初将中国的龙翻译做为dragon的人,就像是给圣人与杀人犯取相同的名字,但其实两者并无关联,让一个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崇拜龙的行为会让西方人产生中国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负面印象。 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有学者提出,把“龙”的英文翻译改为发音与汉语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编辑本段【龙的起源】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想象有这么一种动物能够主宰、操控、管理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须有一个头领一样。他们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一起上,渐渐构成了龙的样子:驼头、鹿角、牛耳、龟眼、虾须、马鬣、蛇身、鱼鳞、蜃腹、鹰爪。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百鳞之王。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的夏代,商周时期至战国发展出许多种龙,到秦汉时龙的样子逐渐统一固定下来,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其模样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目前对于龙的原形的探讨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见下文):
  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龙一出现的初期,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了它,龙就不成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龙变来变去,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还有一种说法是蛇吃了仙丹才进化的。
编辑本段【龙的分类】
  有[tng]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
  《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关于五爪龙、四爪龙、三爪龙: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发表于 2008-11-14 1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二三’吓我一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7 04: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CCTV10有  有关上个世纪大概70年代龙的报道 有兴趣的 可以网上  查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4: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不要将中国的龙翻译为dragon
因为他们承载的含义完全不同

中国的龙是独一无二值得骄傲的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7: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還是可以了解下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2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网上看过那篇报道,好象是解放初期的哪个报纸上报道了,发现了类似与龙的物种,我个人认为龙也是真实存的,12生肖里初了龙大家都见过,我想既然龙能出现在12生效里那么他就是真实存在的,12生肖的由来我不清楚,但是既然龙出现在了里面那么龙必然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常见的物种,也许是史前文明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17: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挺自豪的,我属龙名字里也有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2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龙
我相信龙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2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就是条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20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