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0 1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 : u8 P! n% U, a3 X5 M! H$ \0 V
( ?+ U- ?1 a+ D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7 a0 E1 {7 U8 k
) }8 c8 H2 Y' m! V4 n8 N: r+ {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
+ P& T6 [( O& ]
0 @; z# P% K3 a4 \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 @/ c9 M9 O, n6 _; l
, x3 o- P7 T3 H* n; }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 H7 k6 s2 P ~9 F* V5 t/ U2 w! @/ T- Z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9 w5 b7 d* M( z1 m5 J+ ^( w) O6 v& _& J5 F
??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般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
# _$ R3 g v F! x# ~) ^' D; z* M1 \* @9 y; u, L) }6 E5 L' U i) h8 g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名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 T5 k& ?. k' g* r/ @% ?% t- w R. i4 I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 o7 H0 t% N" r. E9 H5 S" b& P7 n5 ]
??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 u; t. B& {/ g' e" H! _ s u+ ?+ R# O) H! p; U; _8 O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十八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9 z- T1 l2 A& u2 r+ `) ^3 M" |
, J) M: P2 m. X ??“诚然”,——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但是,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
) V1 x( f, O1 y0 v- l% _' |9 M& Q8 c& [ o9 ]7 D: Z; F) p r
??此外,还存在着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这些真理是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所共有的。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的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相矛盾的。” 5 L& P# u8 O3 W- R9 v
??这种责难有什么意思呢?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是各不相同的。 / Y9 e0 X$ i* Z& N1 C
4 Y7 f+ e0 i9 V3 c2 T& A) d
??但是,不管这种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种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 w& g4 d6 H, V! M, T8 k6 g' i8 b& s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 U5 G" V, M6 s, o: U
) A" [: m/ N7 F5 S. x$ }- e) k ??不过,我们还是把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撇开吧。 / k- k1 B: v& {* m+ w5 d1 H
# L @2 \. ~ I3 U, H# {) w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2 x, D% N- s2 n
; V+ S- i! q8 b3 Q& ?- N% O! ]4 D" C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9 c1 a+ V3 ?# S$ h) w3 q1 J
4 C/ r! [! y7 }- }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 ]4 g9 _7 D4 D
9 Y( O, W8 Y S; s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6 m+ o# g! k% c% p3 }5 F
\% C+ O5 @* ^ ??但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8 g ]* e/ M9 S! ]
8 l! n& t ?1 ^7 t6 Y. k ??1.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8 T% P4 N4 k' \3 D
( W. j& k9 m8 e. P3 E* U ??2. 征收高额累进税。 # a; T9 G' O3 \
6 e, L$ v! a1 F$ C4 @* l# _ ??3. 废除继承权。 0 W# p: D4 Y E" m& U
6 M, [! W9 Q i1 }
??4. 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6 Q' Z3 B4 H' `3 ^- r) B, ^
; J0 u; U. _0 T6 Z2 C ??5.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 C6 t2 s* U8 l% S0 e* g6 n( }+ s2 V; V2 ~- F& `
??6. 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4 y0 w7 W: f" |, Y
# z" @8 e) Y' ~, e# ~ ??7. 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按照总的计划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 \+ i, ~/ A- [3 p1 S! [?8.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 U- u5 d- U& e) h- @5 A5 y5 {' ?8 Z
5 q' G5 B9 M" c1 m ??9.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 8 w, b. I, t- p; O& }5 f
$ ]$ V1 u/ K M% k1 ]5 z
??10. 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 p0 m; V5 G4 J
4 ?( K& f& G3 v+ s9 K" K ??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7 C* T% r2 _3 u5 e) a$ N0 K, o4 f, I- c2 J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q: S5 e7 o" n6 T/ Y: K* \8 i$ e' \* Y" T3 u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 p9 a5 \# R% g8 y) m
m/ r: r% y" v, { ??1.反动的社会主义 / J9 G% y3 I$ A( L
8 `3 n& \; a' Z/ q: S. v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9 O7 R& \- Q/ g: S! K) C
0 ?3 ~* ~" f7 S" n! L ??法国和英国的贵族,按照他们的历史地位所负的使命,就是写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在法国的1830年七月革命和英国的改革运动中,他们再一次被可恨的暴发户打败了。从此就再谈不上严重的政治斗争了。他们还能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但是,即使在文字方面也不可能重弹复辟时期的老调了。为了激起同情,贵族们不得不装模做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似乎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声讨资产阶级。他们用来泄愤的手段是:唱唱诅咒他们的新统治者的歌,并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 - b# H- e' D% I" U
* h$ z" K: W1 M1 F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 n1 W: e" A9 v5 r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 s" j+ E0 T4 s' \6 H+ u) i* X
/ s3 x1 n9 f! w# W' j# e- M ??一部分法国正统派和“青年英国”,都表演过这出戏。
/ E. x' x, c8 E( \! m: t& _* P; r& w9 f; k
??封建主说,他们的剥削方式和资产阶级的剥削不同,那他们只是忘记了,他们是在完全不同的、目前已经过时的情况和条件下进行剥削的。他们说,在他们的统治下并没有出现过现代的无产阶级,那他们只是忘记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正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 V) H% p, [; ] Z/ x) J
- c4 ?* n2 g; `; X( o8 ^& l ??不过,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批评的反动性质,他们控告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正是在于: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有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阶级发展起来。 X# \8 b* @3 b( {
& Q( H$ w. Y; j" L
??他们责备资产阶级,与其说是因为它产生了一般的无产阶级,不如说是因为它产生了革命的无产阶级。
8 G. d0 ^, `9 w+ A8 _- Q4 k
2 y. `3 J) h6 M' G& U8 ?5 t ??因此,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违背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词,屈身拾取金苹果,不顾信义、仁爱和名誉去做羊毛、甜菜和烧酒的买卖。
8 c; {' h( n* m* T
: P) f% |3 }& X9 E ??正如僧侣总是同封建主携手同行一样,僧侣的社会主义也总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携手同行的。 ' a3 ]. r' J5 m8 a
* S0 @ v, s/ r- C0 L6 W9 H( g4 w/ v
??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吗?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这一切吗?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
0 C) Q c% U- X3 s4 f0 ?8 _/ M3 \1 a" M; i1 P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L% L; G8 U1 a" f$ {+ p% L! J( u8 s1 L- J: z
??封建贵族并不是被资产阶级所推翻的、其生活条件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日益恶化和消失的唯一阶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等级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工商业不很发达的国家里,这个阶级至今还在新兴的资产阶级身旁苟延残喘。
3 B. A5 [ D& i! k8 M, x. g3 [
& U! E: O% y% b?在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里,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资产阶级, " h8 {" \* a& ~) _0 {: d' ] G6 n8 a
" A# n4 [9 z; t 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并且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补充部分不断地重新组成。但是,这一阶级的成员经常被竞争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而且,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他们甚至觉察到,他们很快就会完全失去他们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立部分的地位,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很快就会被监工和雇员所代替。 1 }; n- H3 S; y* N
' A0 K3 Z4 k% K3 V$ w) y
??在农民阶级远远超过人口半数的国家,例如在法国,那些站在无产阶级方面反对资产阶级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这样就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西斯蒙第就是这个学派的首领,对法国来说是这样,对英国来说也是这样。 3 Z" f- J# S ^6 j6 B
% |& {0 ?% B% J1 L, E ??这种社会主义非常精辟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它揭穿了经济学家的虚伪的粉饰。它确凿地证明了机器和分工的破坏作用、资本和地产的积聚、生产过剩、危机、小资产者和小农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财富分配的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性的解体。
4 f( b, W; d8 J& Y! K
6 j F1 x9 `7 S, }9 l" \# q ??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按其积极的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 / v8 @4 i, F3 J. g
$ v7 M. r1 _2 D! z6 s& S# o ??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农业中的宗法经济,——这就是它的最后结论。 1 }8 c$ h) ]( B* E' k
4 V& J. i; V6 M" c' U2 q
??这一思潮在它以后的发展中变成了一种怯懦的悲叹。
7 G( I, |8 I( H% D+ n; d1 e3 p, M3 M# K2 j! f+ o+ D) S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 y7 ?& r' v- P5 N8 \& o# d
4 \( E* j! u/ ]3 ?3 v ??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产生的,并且是同这种统治作斗争的文字表现,这种文献被搬到德国的时候,那里的资产阶级才刚刚开始进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 o, l7 r& \- i/ Y& e% y D
??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才子们,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这样,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要求,在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看来,不过是一般“实践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纯粹意志、本来面目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规律。
$ l8 I; {3 ^) h# W o+ H: u1 v! H" Z2 j. A$ Q/ f# N
??德国著作家的唯一工作,就是把新的法国的思想同他们的旧的哲学良心调和起来,或者毋宁说,就是从他们的哲学观点出发去掌握法国的思想。 ! d9 I6 i) j) }3 Y. L8 T1 X0 }
* i+ L- a! y2 m# C9 g' c( N d1 L
??这种掌握,就象掌握外国语一样,是通过翻译的。 * e' |4 k! f9 `& p/ B6 ~/ l
; K) u: I3 y7 s* b) }2 q5 r ??大家知道,天主教僧侣曾经在古代异教经典的手抄本上面写上荒诞的天主教圣徒传。德国著作家用相反的态度对待世俗的法国文献。他们在法国的原著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胡说。
6 Z% W6 ?+ F: a3 T g* Q) ^
9 u7 N+ P( j/ E" T& o5 Y 例如, 他们在批判货币关系的法国原著下面写上“人的本质的外化( 3 f( c8 h! ^ P& g
; v' u O3 \6 n$ o2 f
Entau-Berung)”,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国原著下面写上所谓“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等等。 - Y Y% s8 O- s. A
" Z$ g+ `! j" y
??这种把自己的哲学词句硬塞进法国理论的作法,他们称之为“行动的哲学”、“真正的社会主义”、“德国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论证”,等等。 7 t6 U) g0 s0 L8 S" @, I6 ~
* [ ~4 c& k- ~7 l
??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就这样被完全阉割了。既然这种文献在德国人手里已不再表现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于是德国人就认为:他们克服了“
. Q2 [- w* z) G( B- \ {' T' S% H+ a C6 R; K" f
法国人的片面性”,他们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
. h0 T8 P8 r' K, w/ X4 x" R# q
5 d m" e& B, T- I# Y6 x ??现在,这种曾经郑重其事地看待自己那一套拙劣的小学生作业并且大言不惭地加以吹嘘的德国社会主义,渐渐失去了它那种自炫博学的天真。
6 j" M: T5 t8 i+ W8 [1 `, e1 w# i @/ y1 ^4 h" P
??德国的特别是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和君主专制的斗争,一句话,自由主义运动,愈来愈严重了。
% q$ O2 m# s Z2 y2 s' I# t) s# T3 f% f! U: b2 `
??于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就得到了一个好机会,把社会主义的要求同政治运动对立起来,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办法诅咒自由主义,诅咒代议制国家,诅咒资产阶级的竞争、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资产阶级的法、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并且向人民群众大肆宣扬,说什么在这个资产阶级运动中,人民群众非但一无所得,反而会失去一切。德国的社会主义恰好忘记了,法国的批判(德国的社会主义是这种批判的可怜的回声)是以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以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而这一切前提当时在德国正是尚待争取的。 , A% s. t3 [9 W. l: E0 l1 L: V
- Q3 n7 I' V6 W4 M6 u ??这种社会主义成了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及其随从——僧侣、教员、容克地主和官僚求之不得的、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
4 d* Q( G, O0 S4 n! i' P; L5 H8 k: X$ s. A# ^" f, L% U
??这种社会主义是这些政府用来镇压德国工人起义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 # d+ D2 k# m9 Y* R
Q4 T; b! `5 t: [9 V2 q; { ^. d3 e, q ??既然“真正的”社会主义就这样成了这些政府对付德国资产阶级的武器,那末它也就直接代表了一种反动的利益,即德国小市民的利益。在德国,十六世纪遗留下来的、从那时起经常以不同形式重新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是现存制度的真实的社会基础。
& Z5 i# j/ }/ E- x% C5 z5 v/ m- k
* ]0 g6 u3 j8 ?4 L; L ??保存这个小资产阶级,就是保存德国的现存制度。这个阶级胆战心惊地从资产阶级的工业统治和政治统治那里等候着无可幸免的灭亡,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的积聚,另一方面是由于革命无产阶级的兴起。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真正的”社会主义象瘟疫一样流行起来了。
9 ~# z& x5 U. W9 h; G" n7 }5 f
??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这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只是使他们的货物在这些顾客中间增加销路罢了。 ; K* M7 [$ R$ k$ l0 P: u7 F
??同时,德国的社会主义也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充当这种小市民的堂堂代表。
9 a: ]& R* ~3 H5 k' t
, h" d" B8 P- k% v" V) K ??它宣布德意志民族是模范的民族,德国小市民是模范的人。它给这些小市民的每一种丑行都加上奥秘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的意义,使之变成完全相反的东西。它贯彻到底,直接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的”倾向,并且宣布自己是不偏不倚的超乎任何阶级斗争之上的。现今在德国流行的一切所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除了极少数的例外,都属于这一类卑鄙龌龊的、令人委靡的文献。
% M; U$ y. X# C* {
0 S/ I, l2 r( s! p# |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2 |& U |6 W/ N9 ^7 ~
* r' ?' N; A: _. R: Q+ f" T ??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
3 ]$ M" i" C# O8 o1 g9 z9 z) ~8 l, n m5 g* b5 b
??这一部分人包括:经济学家、博爱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劳动阶级状况改善派、慈善事业组织者、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戒酒运动协会发起人以及形形式色色的小改良家。这种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甚至被制成一些完整的体系。 % k# g# |1 W7 v
5 N' B; f6 a* |+ t% N
??我们可以举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作为例子。
! Y# v, }( L) b+ }$ J6 p9 P! A- A4 c& w2 E) N
??社会主义的资产者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社会,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解体的因素。他们愿意要资产阶级,但是不要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看来,它所统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把这种安慰人心的观念制成半套或整套的体系。它要求无产阶级实现它的体系,走进新的耶路撒冷,其实它不过是要求无产阶级停留在现今的社会里,但是要抛弃他们关于这个社会的可恶的观念。
& y4 ^- h5 @! ^ M# X7 }' c l* f7 P- D1 n* [ d4 Z$ J
??这种社会主义的另一种不够系统、但是比较实际的形式,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硬说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的并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改革,而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所理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绝对不是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消灭,而是一些行政上的改良,这些改良是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因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至多只能减少资产阶级的统治费用和简化它的国家行政事务。3 @9 F) O" [& y' [
1 n- z; E' J5 F& A' \& {. T ??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它变成纯粹的演说辞令的时候,才获得自己的适当的表现。 ' k- O1 n* g) M8 h8 \1 R
( T. a- u3 \. `# v/ f7 T
??自由贸易!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关税!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单身牢房!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才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唯一认真说出的最后的话。 ) m9 v( a) K+ O3 ~" H
; U; C& z9 d2 U/ Z# Z
??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归结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6 e2 e+ C1 e$ g
8 Y; P% h; i! q$ x) n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8 g4 S; W4 y! Q& w
% X7 ~9 a4 K0 d9 u; l ??在这里,我们不谈在现代一切大革命中表达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巴贝夫等人的著作)。 9 P0 {, y* X1 o" q% J$ B9 }. Y
% E/ e2 p3 k7 t ??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 ]+ B6 i" m- E* H
7 E! k8 e7 J$ p% \7 ^
??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关于这个时期,我们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8 F5 }1 r! ~$ l: P$ I
3 [& n* h! F+ B, V ??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看到了统治着的社会本身中的破坏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 B' f9 w4 t& I2 {
' g/ A' [! ?: K0 |1 b% ^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1 R1 D! P/ v5 W& O$ i# S1 E6 }5 d& D' Y4 C& T
??这样,社会的活动就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就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就要由他们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的历史。
" p: J, u+ D, p, s# A/ a ??诚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主要是代表工人阶级这一受苦最深的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 L; S! u$ z8 J0 N2 A
# l5 D" F7 P7 P- ^( n! i
??但是,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地位,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他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甚至生活最优裕的成员也包括在内。因此,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
' d- \& V4 I: H. p1 K
1 o" V4 a8 N9 e" c( R ??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1 T, X0 m' W8 U6 J* ?' Z3 M
! x, B: p% @9 e ??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是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 # O7 J8 H1 X+ p$ `& h- B9 W
! h# @* s, M0 E5 [' h5 k. C ~% o ??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它们所知道的只是这种对立的早期的、不明显的、不确定的形式。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 a: \2 N& e% e y( B' i) U/ ?: t9 K' c3 v8 @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阶级斗争愈发展和愈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愈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所以,虽然这些体系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一些反动的宗派。这些信徒无视无产阶级的历史进展,还是死守着老师们的旧观点。因此,他们一贯地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创办单个的法伦斯泰尔,建立国内移民区,创立小伊加利亚,即袖珍版的新耶路撒冷,——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的善心和钱袋。他们逐渐地堕落到上述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了,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更加系统地卖弄学问,狂热地迷信自己那一套社会科学的奇功异效。, o% Q% C K! _5 Z
# n% N( r/ `2 D/ H' }
??因此,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认为这种运动只是由于盲目地不相信新福音才发生的。 % @6 r$ a" W2 @: H
0 }6 f; }3 N" R/ R; T ??在英国,有欧文主义者反对宪章派,在法国,有傅立叶主义者反对改革派。 T" f4 Q$ y. R( T( S- z u! l
& T. v# `7 h5 c$ Z: g3 k& `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8 s( m% v' C' V" G7 Z2 E* M6 R
) K+ C4 T n; F% x5 y* j
??看过第二章之后,就可以了解共产党人对已经形成的工人政党的态度,因而也就可以了解他们对英国宪章派和北美土地改革派的态度。
1 m; g! M5 B4 n |
3 r5 Z0 A2 I) S _6 W! K+ m) p' E* q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产生出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
9 ~! w/ v+ e% J# O, d! d; L ^5 H% m- {! e" i
??在瑞士,共产党人支持激进党人,但是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国式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部分是激进的资产者。 2 Y a `% v) C
/ ~: E- p1 T* e9 m7 b9 S ??在波兰人中间,共产党人支持那个把土地革命当做民族解放的条件的政党,即发动过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的政党。
( `2 f9 q( W# R& x9 W: v. ?" p- Z# i8 J6 Z- |
??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君主专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
% P% [+ W$ g6 b+ o* V+ x. e |% q3 \# f: F( y6 q+ a! {
??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
' L, p2 G8 b6 C; p* }
! K' A! U) v2 J4 c: Z ??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因为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因为同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 # I2 v' v' T; _/ I
. ?2 r3 ?. D) n/ V) D' K ??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 c0 W; R' F5 L8 t. C- w
# c+ c: _1 G$ [' y/ G6 n4 G3 ?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 & j# l2 V4 U1 ~" N
7 j4 E I8 \3 H7 W- w
??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 # A. |) o2 ]; d
. s8 T6 }; {7 Y3 K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 B& W" a8 i( X- R* V1 e6 g" Z# B0 h; y; c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