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32|回复: 2

精谋善战:林彪军事生涯记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18: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彪(1907~1971),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 `1 x/ S! d; U( E0 _
2 s' W# k7 |1 e( {& W, P! F5 ?1.在红军征战中迅速擢升  
! C" [! B, \$ j4 h6 M' @% X
  c3 {" Y, U. E( [/ H& h林彪1907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户地主家庭。少年时期沉稳内向,善动脑筋。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各种进步思潮的兴起,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他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只有十六岁。十八岁时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3 D* v( x: K1 d3 m
8 {- Y1 E! |2 c9 @5 H
北阀战争开始后,林彪奉命参战,北伐军打到武汉后,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任排长。大革命失败之后,在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中,林彪选择了革命道路,他随本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 i& v. J1 ~7 g" L% z0 R
# M6 g, M" |3 z% N$ n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南下途中失败,队伍多被打散。随后,林彪参加了湘南武装起义,并随着武装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  & I8 }$ P, S7 K) \2 n! `, e
, X$ r: G( [4 t3 j0 r8 u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林彪初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的营长、团长,因指挥作战有方,提升很快,到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转战于赣南、闽西时,升任第一纵队司令员。随着红军的发展和编制的扩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时年二十三岁。    k0 [; Y+ ?$ K, N
# t% M0 p' M  ^: A
林彪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在征战中其军事才能进步很快,到1932年3月,他升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来改称为军团长。林彪在指挥作战时,善于打突击。当一切布置停当,基本条件具备之后,就组织几股部队来个猛打猛冲,这种方式屡屡奏效。尤其是对于国民党的杂牌军和地主武装,因其战斗力不强,官兵贪生怕死,遇到力量较强的部队一冲就乱,一乱就败。所以,林彪的突袭战术经常得手。他本人也随着胜仗的增多名声渐大并迅速提升。他任军团总指挥时年仅二十五岁。  1 m3 W4 r* S$ D
% L, w  l3 O% Z( q# N8 A1 l; f
林彪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其思想也发生过动摇。曾经发出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议论。对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评这种思想。尽管发生过动摇,但他还是在高级指挥员的位置上把武装斗争坚持了下来。  ! d. V. Z5 ]4 R4 |3 d2 |( K6 c, Q

; ^: k' Z& R0 O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到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林彪始终在第一线坚持指挥战争。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红军长征。他率领的红一军团是长征的主力部队之一。  
5 ]. D% E& c" Q! r
1 o* p7 N9 t& y; r5 O& M! f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由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遵义会议后红军初战失利,再加上许多干部对红军绕着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对比,林彪曾给中央写信,建议由彭德怀出来接替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此事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斥责。  
2 i2 s& @! a6 w+ B1 Z: W; w1 l5 t
& x) k. N6 s4 X1 J9 c3 |7 Z9 v林彪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从排长逐步升为军团长,并以此奠定了他一生的重要领导地位。  : ]& P; v% G% X8 m& M% r
   
5 C# M8 _+ r7 J" R/ G
  |, B4 j$ I6 G# [% H( x5 V2.靠平型关战斗得以扬名  
, U1 f2 _' ?, E! @. @0 }! J
6 k" g/ n# S& C3 G0 T' B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党中央决定成立抗日红军大学,林彪出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 l4 Z2 g, Y2 L! i1 p" p6 N4 z- s2 Q1 Z9 ^6 C" C& e
全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林彪任一一五师师长,是三位师长中最年轻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以师为单位分头开赴抗日前线。一一五师奉命东渡黄河,到雁北地区阻击日军的进攻。  
  i7 @/ Z- P7 m
, |' N5 \* f7 \8 a% N( W% x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之后,沿平汉、平绥、津浦铁路长驱直入。9月中旬,西进日军占据大同,其主力继续南下。进占蔚县、广灵、灵丘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企图夺取平型关。为了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军队作战,我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进驻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待机歼敌。
& T3 B1 c$ |& h' h
% S+ K; L/ O4 ?3 m: f+ b6 w* M) }7 X/ c- k' [
2 精谋善战:林彪军事生涯记事 zt   - ?9 E2 e* {* U; f, D
  
: o  e' L- @/ E$ h到达预定地点之后,林彪反复研究了雁北的地形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认为只能寻找有利地势打伏击战,不能找阵地战。经过对平型关一带的地形侦察,最后确定利用日军疯狂而轻敌的弱点,占据有利地势,设伏待敌,打较大规模的伏击战。  
* i- u" C% z( I0 P$ V- ]" r" }1 ]4 Y' W/ G, C6 i2 H9 I
1937年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由灵丘进占平型关北部的东跑池地区。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于二十三日命令我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一一五师接到命令后,林彪决定利用关沟至东河南镇之间公路修在山谷中间的有利地形设伏待敌。决心下定之后,部队于二十三日隐蔽进入平型关以东冉庄和东长城村待机。与此同时,派出骑兵营和独立团向灵丘方向活动,钳制日军,以便保障主力的翼侧安全。  
+ H  K- N2 w$ r; @. M, S
) g9 v1 g% r- V* n! ~9月24日,一一五师组织了营以上指挥员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是日夜晚,各部队冒大雨向指定位置开进。25日拂晓,部队全部进入设伏位置,完成了各项战斗准备。  1 w' \# a& c2 p  T
6 i9 p5 f$ y9 A- v" i: D- {
9月25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携带大批辎重沿灵丘至平型关的公路开进,日军大摇大摆,根本不以为有中国军队敢于阻击。上午七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一一五师设伏地区。指挥员当机立断发起进攻命令。一阵伏击的枪弹,给敌人大量杀伤。随后各团利用有利地势发起冲击。六八五团经激战歼敌一部。六八七团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六八六团第一、三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日军虽遭突然打击,战斗力仍非常强大,还能组织起强大的火力进攻。我八路军对日军进行分割包围,多次打退日军突围。东跑池方向的日军回援被围,被六八五团打退。战斗进行到十三时左右,被一一五师围住的日军全部被歼。但驻守团城的国民党军队临阵脱逃,给东路池一带的被围日军留下了机会,使这部分日军得以突围逃走。  $ G1 c2 I/ Z5 ~
0 x! I7 D- a9 p2 ]8 h2 l
这次伏击战,由于部署周密,动员有力,指挥得当,所以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此战歼灭日军一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余支,轻重机枪二十余支。掷弹筒二十九余具,火炮一门,战马五十三匹,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二百余辆。  9 ]% S. J0 g' s( j' T

, z  P$ T! V0 J" C3 k2 a平型关之战,是我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军民歼击日军规模较大的一次。此战之前,侵华日军并未遇到什么抵抗。他们把几十万华北国民党军队驱赶得望风而逃。所以,平型关大捷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正是由于平型关战斗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此战在全国的舆论工具中成了重大新闻,被各报刊登载。林彪作为作战的指挥官在党内的影响更大,在全国也成了知名人物。  
7 O* h' j& R! r0 V" y' U/ @
/ v) E& m( m/ J8 S6 Z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继续率一一五师战斗在抗日前线。1938年3月2日,林彪率部行军途经山西隰县时,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伤后护送延安休养治疗,冬天赴苏联就医,直到1942年初才回国。  & T! `. [; E% E
   ( W; C' T  r) ~1 l2 o1 T
0 ]7 B) t% r# L) n
3.在解放战争中显示才能  & O! p1 t$ h: F6 r) s5 Q
, {/ l& w. z" {' I/ H( r9 k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从华北和华东抽调十余万军队和地方干部出关,扩展东北根据地。林彪受命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共东北局书记等职。就在我党向东北地区调集干部和军队的同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分海、陆、空三个层次向东北派遣军队。敌人在很短时间内就向东北调集了三十万全部美式装备的军队,后来军队数量增加到六十余万人。  
1 L$ X4 Y3 g# w  ~; P
4 H: q2 ~0 u/ _中共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执行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放弃大中城市,下到农村搞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发动人民群众,壮大武装力量。在形成稳定格局之后,东北野战军从北向南展开进攻。通过“四保临江”扼制住了东北蒋军的进攻势头,又经过1947年的夏季和秋季攻势,开始大量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再经过1947年冬和1948年春两个强大攻势,国民党军队退守到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和十来个小城市。此时我东北野战军在数量上已超过了敌人。  9 S- Q( K  o2 m4 p& H# C. y
. ?. i$ f2 ~( Y$ b4 V4 x. w
在东北战场上,林彪较充分地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他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一点两面”就是在进攻敌人时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得手之后迅速扩大战果,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制”即每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至四人,进攻时以小组为单位,队形疏散可减少伤亡,容易聚拢便于形成战斗力;“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林彪把复杂的战术问题用几个字简练地概括,好学好记,便于推广,这些战术原则,在东北野战军中推广很普通,应用也很广泛。
; `$ Q& P# ^9 s2 B5 |) j
" G9 @0 X. M2 j: B- W" k
  {% Y( d, z# w; X6 c8 k- F! {
. B& C, }; m8 |
- t: c5 T0 q3 A4 v6 ]! h( s  A3 精谋善战:林彪军事生涯记事 zt   ; k' t2 _  H  \6 a
  * g9 h' w% X1 o2 a: |) t% h
林彪带兵只管打仗,别的事几乎不问。在指挥东北战场的各战役、战斗的过程中,林彪差不多终日倒骑着椅子面对墙上的地图,长时间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面朝地图观察和思考。林彪布置战役计算十分精确,可以说他精干运筹。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和讨论,而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他对战场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他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余地。在进攻时他要计算到有全胜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留出退路。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尽管毛泽东发了数十封电报,但在没有充分把握时林彪就是不下决心。有一次终于下了打锦州的决心,但当他听说敌人又增调五个师的兵力增援锦州时,又把部队撤了下来。    V) b' F2 `1 c" |' t6 v7 K0 q

) S, U; H/ i0 `在林彪等东北野战军高级将领的指挥下,围困长春,迫使蒋军起义或投降,和平解放长春;强攻锦州,堵住东北蒋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攻占沈阳,全歼东北蒋军。我东北野战军发动的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以伤亡六万九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全歼东北敌军四十六万人和解放东北全境的重大胜利。  
& @/ R: h0 {% U% W6 E$ U; ]- U7 t! Y6 F6 @+ F; Z" p
辽沈战役结束,林彪与罗荣桓率部入关。进驻华北之后,与聂荣臻等共同指挥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最难打的是天津。林彪调集东北野战军的三十四万人,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莅临天津统一指挥。1949年1月14日发起总攻,激战二十九小时,全歼天津守军十三万人,解放天津。切断了傅作义的南逃之路,经过政治争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以伤亡三万九千人的代价,获取了消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人的重大胜利。至此,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使国民党军队驻华北主力基本丧尽。  + X3 {+ d& G. ~+ X% f
6 N" a$ E. g+ A" K: V3 h
平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率领这支部队继续南下,一直打到中南地区,并在那里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5 E# V5 k* `9 |% U
; d# x. v/ Q) h$ C; U/ i, ?在解放战争的五年征战中,林彪指挥大兵团作战,其战争规模最大时可集结数十万人。在数十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中,由于谋划准确,决策果断,指挥得力,再加上因新式整军运动鼓舞起指战员的高昂士气,几乎是每战必胜。  " E- V: _6 g7 O) [* b" G0 x, u' X
   ; f( p% X% V$ s0 f: i& A

- ~! D4 Y5 E7 i9 o4.在篡权争斗中身败名裂  
4 F# z( k7 ~2 |6 L/ K
# p1 X1 c3 f-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彪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在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林彪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工作也不很积极。虽然他在十位元帅中是最年轻的,但由于健康状况欠佳,一直比较消沉。  ' K- q$ T3 {1 p7 J

, y; x8 @1 b9 M  b; C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挨了整,林彪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就杀上前台。不仅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而且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了全面抓住军权,他先后搞倒了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又诬陷并搞倒了总参谋长罗瑞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陈伯达、江青等人勾结,排斥异已,残害老干部。借助群众运动,有预谋有计划地迫害了一大批高级干部。  
. ?, L+ R! x$ s; |+ x; P
2 O" L/ Q8 ]& p, A林彪在不择手段地迫害异已的同时,把自己的亲信和走卒安插到军队的要害部门。让黄永胜抓总参,邱会作任总后勤部部长,李作鹏去抓海军,吴法宪抓空军,再加上他的老婆叶群从中串连,结成反党集团并控制了军队的主要机关。他们的目的在于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随着鼓吹“天才”,高呼“万岁”等阴谋被毛泽东识破和设国家主席议案被毛泽东否决,林彪及其集团意识到靠和平手段夺权已难能实现,于是决心发动武装政变。1971年9月8日,林彪下达了杀害毛泽东的手令。阴谋败露后,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驾机出逃。逃跑途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九一三”事件)  1 i1 a: y) L5 {3 F) I
. i# b6 o7 }' B* n" \" ^8 Z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林彪党籍。198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林彪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2 a! ~( h. r; G5 f' P

% N& l) t) G1 Z林彪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了《抗日战争的经验》等文,批判了消极防御方针。在解放战争期间,总结出六个战术原则,对于部队的野战和攻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0 _7 i  O$ ]; C1 ]! H+ K% A

; l, W% V. R6 k& {( s! Q' I9 c+ Y4 y8 K7 z" f

7 R) u) b9 x" @/ }- l
" U! Q. n4 ^6 s0 b9 E/ O+ w4 林彪大事年表 zt   
8 J  z- c/ z0 T% P 林彪原名林育容,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区林家大湾。  0 o! e- P. G# b, f3 J! @

: L0 @7 T7 k! Q5 |: Z  j,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5 M# \  ~' b* b* t

4 X- F: i0 z% [. Y1925年改名林彪,入黄埔军校,在校转为共产党员。  . ?* h3 I" u: R
# @0 Y5 U% P5 a: e' Q! I
1926年11月从第四期毕业后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任见习排长、排长,曾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中讨伐孙传劳和进军河南的战斗。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 a8 K% f0 |- e, |; j9 U' y: k

( o. a* O4 N6 Q/ ^. a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营长、团长。  
% ~& ~6 g3 c, I. f; n, ^$ p2 K. E: `5 Z9 b7 }. _
1929年初,随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3 O" U7 Q/ |. k( e' p1 F
$ a- X' S7 U. L8 C9 \5 h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  7 ]/ y$ C5 {5 L+ A8 ^
6 t% B4 z  P5 X/ }
1932年3月任第一军团总指挥(后改称军团长),率部作为红军主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和长征。  1 c0 _- p6 B7 A
8 u5 `  V& O& a
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  
0 L  H% [, `0 @2 ]: ~0 Y) _( E1 ~
$ X! H/ I; S0 p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 `. o2 a- ^1 v

' U4 O  A# v& `' ]- _- ?% z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与聂荣臻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 b: N; e! @. ~/ [( \' m
5 @0 a5 f' m2 K. i1938年3月2日行军路过山西隰县千客庄,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返回延安。  ' k2 T! _' A, n' w; k

3 |2 W( X5 D- ?2 e$ D$ N同年冬赴苏联就医。  
, G( Z: @+ d) E1 r( O9 G4 b7 B6 Y& t- d$ ~# T& O9 `: C2 H7 \
1942年1月回国。  4 q9 ~. v4 N% M6 N9 ^2 H+ Q
% w$ B9 S2 a6 S; g: U; Q  e* s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0 g" I8 I% p& p# A8 K' K; P. a2 M+ W! \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延安赴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  
6 r4 e; _% y9 w+ h
3 k  q" o" {, T- a  `1946年1月,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2月,指挥所部在辽宁彰武和法库之间的秀水河子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一部。这是民主联军在东北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歼灭战,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1 m0 z5 s5 t) v2 |
5 [% a( y/ \5 b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  
% T' z$ Q! }: N2 ?4 z, i% q4 A. R3 o1 n$ i8 a6 f. Q5 F
1946年7月主持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由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简称“七七决议”),强调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指挥在北满的民主联军进行三下江南 (指第二松花江以南)战役,和南满的民主联军组织的四保临江(在吉 林南部)战役南北呼应,使国民党军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陷入被动。  
8 Q$ a  o" S; Y5 d6 F+ ?
& \" D; b" r4 x- c4 U" q1947年后,与罗荣桓等指挥夏、秋、冬攻势,大量歼灭敌人, 迫使国民党军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互不相连的大城市中。  ; M  L0 \- h; ]! [6 @+ D# X

% D+ v: y- ^9 K+ D" K*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与罗荣桓等指挥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  5 U1 }/ ?7 n7 T" d! s0 U

/ A  P5 r) h& f1948年11月,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等指挥平津战役,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  
  X+ {9 X4 G- s% o( w& }* [- c
% r, @8 N: i; t% W1949年春,指挥所部进军中南。  ' X- |6 Z  i) ^2 g$ G7 X7 n
" Z3 ^& j6 k. U
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12月改称中南局)书记、华中军区(12月改称中南军区)司令员。    ]8 }1 }5 W0 K! Z: l5 U* Z
& M. w2 K0 [/ e& T/ m: d- ?. w
至1950年 4月,指挥所部,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的配合和华南游击队的策应下,先后进行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 广西、解放海南岛等战役,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  
5 G: b: j: c$ k. {- n2 X  O# T  x# ]2 e5 T- B7 f4 z. R
1951年任军委副主席。  
! v5 Y0 t. H1 f
1 f! J! y" z2 y3 t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 T. Y& Y' T+ _8 @/ Z+ u
% ^% k8 N1 _7 j0 q  c- f( M
1955年4月, 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1 `1 q/ H8 O$ A4 k: Z9 a) S. D, o- F5 K7 V1 ~# M% q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  ) G) y) O& M% f/ A
  ]$ r, `' r% L
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 i( a% F% |0 e
8 A( h, h% C7 d& P3 M+ d1 Q1959年9月任国防部长,随即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常务工作。  * j( n, f/ d/ n' z/ ]9 Y* @1 g
- U/ e# e8 v, u* |2 k
“文化大革命”后,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相勾结,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又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互相争斗。  , s- w6 H' A3 b: i

7 K# Y. A, h6 K, I# G2 n# I1971年9月13日,在其妄图策划反革命政变、谋害毛泽东的阴谋败露后,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  
$ l" k5 w: \6 F  t7 A6 J" J0 Y( S- q2 i0 K. A! I2 S) I
1973年 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2 i% r9 _& n0 Z% h! h% p0 R* o& _

) X4 F+ j5 z0 x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反革命集团主犯。
发表于 2008-11-7 0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

千年难得一见的贴~
% Z8 _. P' I4 Y惊天地!
" u, c1 l7 p- n8 Z8 @( D  U6 g泣鬼神!
" B' t5 ]" Q9 d9 x: v) F% ~( s感人肺腑! & [  Z& G; v+ ^$ Z2 i7 p
感人落泪!
& B/ I3 T, v0 a7 ]: ~5 e% {i 服了 u. w6 g, A9 {7 @2 T0 n
  v, c7 [) [3 \3 \1 h2 I

) s) {$ x& x! e$ n& e9 ]
# E' z3 y$ }( `0 e+ B* P
$ }5 e1 K* N5 t- f" D, g2 i' T; H8 |7 @! c: b
8 @8 W8 X5 a1 j1 _' R, Y+ ]
4 }! {4 P6 a2 d  Z; }5 R

3 L: F# x; ]' j6 d% ^3 x' _3 l
, W3 z! W* W4 P0 q" v) u' o3 O$ \5 i; w* P" h( s

  r  M  w- C8 e+ [* q! [1 d8 f5 _$ c5 B. J: ?" @1 S

) E4 W9 y! L5 }* c  G5 o( ]( Y5 s6 q6 O" s
喜欢网游的~来一起走!!!1 t# C5 ~+ ?$ j5 H
地下城与勇士外挂 诛仙旺旺 诛仙最差 诛仙外挂 DNF外挂 热血传奇外挂 传奇外传外挂 热血传奇外挂 传奇外传外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1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说我发表反动言论,我永远敬仰林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6 23:4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