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不才,将所知中国古代典籍总结于下,但中间多有纰漏,敬请各位高人补充完善。
' E- r9 F! L7 p# D) B西周
; b5 ~ G2 O4 U《六韬》 西周 吕尚 《太公阴谋》 西周 吕尚
! z1 X0 n1 u& g4 A7 y$ I/ H3 V) Y《周礼》 西周 周公(姬旦) 《太公金匮》 西周 吕尚3 e+ q& T# x6 r3 q
《太公兵法》 西周 吕尚 《群书治要六韬》 西周 吕尚
# v v9 M; K. T' w5 I) F% J《尔雅》 西周 周公(姬旦) ! l9 H, O( J2 u* K) Z( c7 I
春秋 - r% [& Y. C& i
《诗经》 春秋 —— 《书经》(《尚书》) 春秋 孔子(丘)〔辑〕& V9 W3 O! J" E4 x c
《仪礼》 春秋 ?? 《黄帝内经》 春秋 ——: a I4 F( k* c- D
《孝经》 春秋 孔子(丘) 《春秋》 春秋 孔子(丘)
% S1 W; G" }" \" [6 J; I6 V: D, @6 A《大学》 春秋 曾子 《中庸》 春秋 子思
( ]" T: W( S( M# I( G7 ~& x* f, Z l《论语》 春秋 孔门弟子 《管子》 春秋 ??
O# w) a n8 O# ^《道德经》(《老子》) 春秋 老子(李耳) 《南华经》(《庄子》) 春秋 庄子(周)
5 \+ g' ]6 ~! |$ [《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春秋 左丘明 《孙子兵法》 春秋 孙武. |4 f8 h" q6 _
《国语》 春秋 左丘明 《司马法》 春秋 司马穰苴
% B2 C y4 ^7 d7 ^战国 0 S1 {& I, a2 l9 u6 G9 @
《尉缭子》 战国 尉缭 《孙膑兵法》 战国 孙膑
8 v. b/ s0 X( ]《春秋公羊传》 战国 公羊高 《春秋谷梁传》 战国 谷梁赤9 b: ?1 Z. O% ^$ l0 z) v$ S! z0 z5 n
《韩非子》 战国 韩非 《孟子》 战国 孟子(柯)
* X3 `+ w$ D a: r( \/ I( Y《荀子》 战国 荀子(况) 《墨子》 战国 墨子(翟)
g5 t7 ]$ y7 W! M& W6 t6 R《鬼谷子》 战国 鬼谷子(王诩) 《楚辞》 战国 屈原、宋玉. a9 H1 w* b/ g- \* N- e3 r
《范子计然》 战国 范蠡 《水战兵法》 战国 伍子胥' W9 ]" W! G9 q7 t6 f: R" U$ D
《鹖冠子》 战国 鹖冠子 《吴子》 战国 吴起" N7 S& o1 j1 J! u ^: l
《列子》 战国 列御寇 《石氏星表》 战国 石申+ v2 G2 T7 ~; F7 `4 Y# W
秦汉
2 |' e7 h" c. Y8 f. @+ e; N《晏子春秋》 秦 ?? 《吕氏春秋》(《吕览》) 秦 吕不韦: r4 z2 M7 d! g% T7 |
《三略》 汉 黄石公 《史记》 汉 司马迁
0 l0 E8 w+ r4 P0 z《汉书》 汉 班固 《论衡》 汉 王充
- i$ Q- Y$ t1 Z- e- q' {& A7 z《礼记》(《小戴记》) 汉 戴德、戴圣 《太玄》 汉 扬雄' L7 f% E; D' p- B; C
《法言》 汉 扬雄 《战国策》(《国策》) 汉 刘向〔辑〕
0 l& t5 o. {7 H5 a) \& Q《新书》 汉 贾谊 《贾长沙集》 汉 贾谊3 P- h C% t3 m
《九章算术》 汉 张苍〔辑〕 《周髀算经》 汉 周髀
\0 O! @& h2 s0 g+ b- W8 A; I% p《言兵事书》 汉 晁错 《素书》 汉 黄石公% |2 Q! |- @0 N- d( A: @' r% }( z
《伤寒杂病论》 汉 张仲景 《潜夫论》 汉 王符2 p" ]& X+ L9 h a: t- v
《淮南子》(《淮南鸿烈》) 汉 刘安 《说苑》 汉 刘向" S2 C7 f; N. E3 F X
《新序》 汉 刘向 《盐铁论》 汉 桓宽. R4 X( r9 a; ~( k& h
《古诗十九首》 汉 佚 《淮南枕中记》 汉 刘安( D1 q/ K+ \* Q" G. j9 ~" a2 C
《忠经》 汉 马融 《氾胜之书》 汉 氾胜之& W I* j# z. d5 i4 X
《四民月令》 汉 崔寔 《申鉴》 汉 荀悦; ]+ n2 u: d1 l' z0 M* P
《法言义疏》 汉 杨雄 《西京杂记》 汉 刘歆. U1 L) m. p' }7 v' y. v* d
《杂事秘亭》 汉 ?? 《说文解字》 汉 许慎
! `) p/ c9 {. G7 Z% P《山海经》 汉 —— 6 P3 W( `' V" P+ X% P. l
三国
- _" ]2 D& ~. I* L《武侯八阵兵法缉略》 三国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三国 诸葛亮! Z5 P5 b7 N; c, c$ h5 S& N/ V/ P; n R
《将苑》 三国 诸葛亮 《阴符经》 三国 诸葛亮3 y9 g) n2 k1 d6 n' S6 U
《孙子略解》 三国 曹操 《典论》 三国 曹丕
, Z# T+ }, l+ U* r( i《曹子建集》 三国 曹植 《人物志》 三国 刘劭
& K% ?( ?' R! G3 M2 |《汉末英雄记》 三国 王粲 《魏武帝集》 三国 曹操; S5 ^* I( Z1 y* ^
魏晋南北朝 " n0 ^0 f# I$ y/ P1 o
《刘子》 晋 刘昼 《三国志》 晋 陈寿
. h# W' D( c. x: ]! P Z- g6 c- E《战略》 晋 司马彪 《握奇经》 晋 马隆8 v8 y' p* h# c$ C: x& g2 j H
《八阵总述》 晋 马隆 《陶渊明集》 晋 陶潜
. C9 ]* w* `2 X; d《文赋》 晋 陆机 《陆士衡集》 晋 陆机
- o* t6 T& v* D5 C《搜神记》 晋 干宝 《博物志》 晋 张华
" [! f# _, s4 O; g4 l《养生论》 晋 嵇康 《针灸甲乙经》 晋 皇甫谧
4 ^0 I$ A$ r# ~% R6 U《穆天子传》 晋 郭璞 《九州春秋》 晋 司马彪
/ G' K: J8 l) J) `《魏晋世语》 晋 郭颁 《晋后略》 晋 荀绰) ]. e/ S m6 F0 H8 X
《古今注》 晋 崔豹 《搜神后记》 晋 陶潜
1 B) a8 m1 ~% e* e, R( d《颜氏家训》 南北朝 颜之推 《后汉书》 南北朝 范晔
1 k0 _+ X! Z2 B* ]《古今刀剑录》 南北朝 陶弘景 《世说新语》 南北朝 刘义庆
+ j1 F7 n' I) R《千字文》 南北朝 周光嗣 《水经注》 南北朝 郦道元
. `* f6 k/ G2 J& l: R" [- P《诗品》 南北朝 钟嵘 《文选》 南北朝 萧统1 F6 J8 }- v5 E2 x6 r
《玉台新咏》 南北朝 陈徐陵 《养生延命录》 南北朝 陶弘景2 ~ _8 I# l8 F, M$ O% s5 B0 r
《论语义疏》 南北朝 梁黄侃 《齐民要术》 南北朝 贾思勰' k8 v9 E( E' o" g ?+ z( C
《宋书》 南北朝 沈约 《南齐书》 南北朝 萧子显* t8 `0 W$ Q+ V0 {
《文心雕龙》 南北朝 刘勰 《古画品录》 南北朝 谢赫
9 z& c- u6 x, z《魏书》 南北朝 魏收
2 \! ^& N: j- f* D0 s9 u) ^! l8 z隋唐五代 7 n& z k- ?( x/ r
《反经》 唐 赵蕤 《大衍历》 唐 僧一行、梁令瓒
# |: @9 I5 u |2 a《策林》 唐 白居易 《卫公兵法辑本》 唐 李靖# X, @. I" n& C: v3 K9 r# v
《茶经》 唐 陆羽 《昌黎先生集》 唐 韩愈
2 p+ g: j. m H% r9 s2 M《李太白全集》 唐 李白 《白氏长庆集》 唐 白居易
8 ^7 Z' W7 ?# n! M2 N5 a6 N1 E$ s% ]! l《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唐 王真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唐 李荃
& [1 c, V& y2 M$ v( W2 i7 u《黄帝问玄女兵法》 唐 ?? 《备急千金药方》 唐 孙思邈
, t% o3 P! N, [0 z1 t2 ^ u" w《千金翼方》 唐 孙思邈 《贞观政要》 唐 吴兢; |: `/ A; O6 _/ b! ?6 d
《高常侍集》 唐 高适 《崔颢集》 唐 崔颢0 S; \9 O# U- h# O
《杜工部诗集》 唐 杜甫 《岑嘉州诗集》 唐 岑参
5 ?; ]! ~6 I/ g8 Q# D' M《玄真子》 唐 张志和 《孟东野诗集》 唐 孟郊5 L/ Q( V! K, _5 e* I% v
《刘梦得文集》 唐 刘禹锡 《柳河东集》 唐 柳宗元/ v: W3 n+ x! N' U& O1 U- t ^
《元氏长庆集》 唐 元稹 《长江集》 唐 贾岛
: }0 ]0 L3 b' ?《樊川文集》 唐 杜牧 《李义山诗集》 唐 李商隐
3 p9 H v. y7 }/ r# b7 I0 _《皮子文薮》 唐 皮日休 《甫里集》 唐 陆龟蒙
- U4 R, U" K, n) S( q' V6 M《甲乙集》 唐 罗隐 《阳春集》 唐 冯延巳5 I6 k+ d' F: t: k
《枕中记》 唐 沈既济 《柳毅传》 唐 李朝威+ B. y: E6 M1 w& y
《莺莺传》 唐 元稹 《霍小于传》 唐 蒋防
- Z* M+ i l' Z5 T《李娃传》 唐 白行简 《二十四诗品》 唐 司空图9 G: L0 Y/ u/ H: M7 q
《月王药诊》 唐 ?? 《晋书》 唐 房玄龄2 V' F: ]7 w6 @* O; {
《梁书》 唐 姚察、姚思廉 《陈书》 唐 姚察、姚思廉
7 X7 o' ]- O1 S- e) H4 c2 N% H" o《北齐书》 唐 李百药 《周书》 唐 令狐德棻" Z3 A, H1 W2 ` x+ [0 D+ v, n
《隋书》 唐 魏征 《南史》 唐 李大师、李延寿! m; o7 a, S+ _ {% W7 u" B# M. X! V
《北史》 唐 李大师、李延寿 《大唐新语》 唐 刘肃! r9 w6 A2 `! ~$ K
《艺文类聚》 唐 欧阳询 《大业拾遗传》 唐 颜师古 e. E& d, Z- b- R- T5 ~/ q
《玄怪传》 唐 牛僧孺 《北里志》 唐 孙棨5 ^, w6 R0 l' }
《兼明书》 唐 丘光庭 《次柳氏旧闻》 唐 李德裕, g' u( B& J I5 J) L
《明皇杂录》 唐 郑处海 《因话录》 唐 赵璘
0 \, v1 Q* S e1 O6 b《奉天录》 唐 赵元一 《魏公子谏录》 唐 王方庆
% L% P, O9 K& R3 y《唐国史补》 唐 李肇 《南岳小录》 唐 李冲昭* j$ {+ p* F! B- j
《唐阙史》 唐 高彦林 《广异记》 唐 戴孚
6 C6 {' @% B" {7 i《封氏闻见记》 唐 封演 《五代新说》 唐 徐炫
# F7 q9 Y2 f' u+ I0 M% M《宣室志》 唐 张读 《独异志》 唐 李亢
+ }$ @# n) P! G《历代崇道记》 唐 杜光庭 《河东记》 唐 薛渔思. Z) c* X9 d/ ^
《定命录》 唐 吕道生 《大唐创业起居注》 唐 温大雅
1 H8 O |, [9 V, H3 r9 k, H《书断列传》 唐 张怀瓘 《乐府古题要解》 唐 吴兢
# w# x { T% R5 J, v+ L《诗人主容圆》 唐 张为 《文笔要诀》 唐 杜正伦
# h1 p6 r: s6 g c8 ^& _《通典》 唐 杜佑 《刘宾客集》 唐 刘禹锡
; ~/ }- z. j0 w7 ?7 \& q《王右丞集》 唐 王维 《李长吉歌诗》 唐 李贺
$ G0 I# T$ D, L' ^& B- Y《酉阳杂俎》 唐 段成式 《文中子》(《中说》) 隋 王通' X1 C% N! {* Z) e* N8 i
《花间集》 五代 赵承祚 《旧唐书》 五代 刘昫' n8 P/ P: e4 O# [8 p9 H
《化书》 五代 谭峭 《唐摭言》 五代 王定保$ K w( p ~- y: w9 l
宋元
! Y8 G/ \- C" A: _. j《小学》 宋 朱熹 《近思录》 宋 朱熹% m, z8 I8 h/ z
《四书章句集注》 宋 朱熹 《权书》 宋 苏洵# f4 j: @2 z! A8 S$ ]3 L
《几策》 宋 苏洵 《守城录》 宋 陈规、汤璹
1 C* `/ i0 u; @' N8 h《历代兵制》 宋 陈傅良 《美芹十论》 宋 辛弃疾
x4 r& r" ^9 l《何博士备论》 宋 何去非 《武经总要》 宋 曾公亮、丁度
, Y2 C* [* w9 d& d1 |: v% o《资治通鉴》 宋 司马光 《东坡志林》 宋 苏轼3 s7 o( \% F1 D8 Z: K& m
《唐语林》 宋 王谠 《容斋随笔》 宋 洪迈; o; S' }, ?$ ~
《夷坚志》 宋 洪迈 《万首唐人绝句》 宋 洪迈
3 @0 ~+ {; e0 ~) t' \8 n% L《容斋续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 宋 洪迈3 g& V5 r6 O) o/ i
《容斋四笔》 宋 洪迈 《容斋五笔》 宋 洪迈( n* O0 ~1 _( S" L7 ]. ^' g6 A1 y
《三字经》 宋 王应麟 《百家姓》 宋 佚+ Z4 q( s& j5 m" F0 g7 U
《梦溪笔谈》 宋 沈括 《林和靖诗集》 宋 林逋% x$ v% h" z, P% [5 z
《乐章集》 宋 柳永 《范文正公集》 宋 范仲淹
8 p. Y+ A$ ^. {5 C《宋景文集》 宋 宋祁 《宋景文长短句》 宋 宋祁
" B7 Q3 t! _: l$ Q" \- t3 I5 E《六一诗话》 宋 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集》 宋 欧阳修- t3 b/ P% l. A- _3 z5 r9 R- c) I6 U: m
《嘉祐集》 宋 苏洵 《司马文正公集》 宋 司马光
5 [) n4 }. X( \) S《东坡全集》 宋 苏轼 《东坡乐府》 宋 苏轼
& Z4 E! B, b" S4 H1 F7 l# x《小山词》 宋 晏几道 《王文公文集》 宋 王安石
' y* ^5 A L o! q2 f* W0 d《栾城集》 宋 苏辙 《淮海词》 宋 秦观3 U1 O( N, W# Q7 ~7 t
《剑南诗稿》 宋 陆游 《渭南文集》 宋 陆游
& [ [) B. ]# H9 N- t9 b, t/ t; Y《诚斋集》 宋 杨万里 《楚辞集注》 宋 朱熹
" e- i0 H u- U4 z) F0 e《漱玉词》 宋 李清照 《李清照集》 宋 李清照
6 c# s! t: H- A《朱子家训》 宋 朱熹 《稼轩长短句》 宋 辛弃疾
* }$ ]: b8 Z* n9 z/ Q$ H- }《白石道人诗集》 宋 姜夔 《文山先生全集》 宋 文天祥- B( ^1 \" u# o0 l; J" Y; H
《新唐书》 宋 欧阳修、宋祁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m7 G( g/ w3 r3 k: x' T9 G
《寿亲养老书》 宋 陈直 《千家诗》 宋 谢枋得(辑)8 Q4 B, T) [8 ~* {; e7 `5 m
《朱子语类》 宋 朱熹 《周易本义》 宋 朱熹
" w" S" r7 X9 Y3 O. O8 u《诗集传》 宋 朱熹 《晦庵文集》 宋 朱熹
1 X0 q0 @9 h; D c《朱子遗书》 宋 朱熹 《辛稼轩诗文钞存》 宋 辛弃疾
6 k, T; T% N; u. @《乐府诗集》 宋 郭茂倩(辑) 《沧浪诗话》 宋 严羽, j! `9 \4 m, K9 U6 k; Q
《象山先生全集》 宋 陆九渊 《太平御览》(《太平总类》) 宋 赵匡义2 D5 x, E3 z1 [2 U
《龙川略志》 宋 苏辙 《龙川别志》 宋 苏辙
, x$ I5 ?/ L8 r/ t0 G《太平广记》(《太平要术》) 宋 李防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 y* k: I* W9 }0 C
《禅林僧宝传》 宋 僧惠洪 《元笈七签》 宋 张君房
6 x1 f! V: Z( a; @《归田录》 宋 欧阳修 《观林诗话》 宋 吴聿4 D9 v+ C Z7 Q" M
《诚斋诗话》 宋 杨万里 《庚溪诗话》 宋 陈岩肖8 |- r) X/ l0 s+ O8 K* H3 Z1 b
《杜工部草堂诗话》 宋 蔡梦弼 《优古堂诗话》 宋 吴开+ a2 z* _8 Z1 x5 K' z
《藏海诗话》 宋 吴可 《林泉高致》 宋 郭熙; e0 l/ C0 y* m, S. V3 v; X: }$ F
《唐会要》 宋 王溥 《诗谱》 元 陈绎曾
5 O6 M6 L0 a3 M% \5 l/ q( _( }《金史》 元 脱脱 《辽史》 元 脱脱
& ~9 V3 G c4 Q3 _, z8 a& N/ e《忍经》 元 许名奎 《劝忍百箴》 元 吴亮
( d9 W# [3 \; C《授时历》 元 郭守敬 《饮食须知》 元 贾铭% A+ Z3 g7 W, r# a2 [) y8 m
《农桑衣食撮要》 元 鲁明善 《农书》 元 王祯
8 r/ U) y% a5 k《宋史》 元 脱脱 《唐才子传》 元 辛文房0 w! \5 a! }$ \# q
《吴礼部诗话》 元 吴师道
2 L0 t z& d( B( X& F- w明
6 v, N+ c* @+ L& a+ z5 B C《农政全书》 明 徐光启 《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
1 L A3 F, J% P# W! K0 o5 r( x《武编》 明 唐顺之 《南船纪》 明 沈启2 d6 ]; j9 `% |9 M3 Z7 Q4 I. D
《龙江船厂志》 明 李昭祥 《纪效新书》 明 戚继光' s, M8 }& K) J/ N' ] D! l% ^0 H S
《练兵实纪》 明 戚继光 《筹海图编》 明 郑若曾
# A6 w; j9 F) U+ x- b《神器谱》 明 赵士桢 《明会典》 明 ??9 I4 O9 J% {! Z; i) e4 V7 n
《武备志》 明 茅元仪 《督师计略》 明 茅元仪7 b( Y A& u, @
《复辽砭语》 明 茅元仪 《西法神机》 明 孙元化% b+ R3 Q. `6 U! H3 u7 v1 W
《经武全书》 明 孙元化 《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M& Q/ d' l: q. o5 X
《徐霞客游记》 明 徐霞客 《古今笑》 明 冯梦龙2 e) I* p7 D0 Z5 j9 }, j
《智谋大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 明 冯梦龙! A! e5 l* {; B4 A7 c6 e8 b
《醒世恒言》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 明 冯梦龙
* t6 _2 u L/ d8 A' N) t《喻世明言》 明 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 明 凌濛初
4 x! H2 M& c! R3 y) y《二刻拍案惊奇》 明 凌濛初 《三刻拍案惊奇》 明 凌濛初$ L; y2 n( t+ N, w* V
《呻吟语》 明 吕坤 《帝鉴图说》 明 张居正7 B2 `# h3 b; i5 [& V, m
《经世奇谋》 明 俞琳 《龙文鞭影》 明 萧良有
2 {' f$ }/ x, F《幼学琼林》 明 程登吉 《菜根谭》 明 洪应明& {+ n f& O1 W( `* B d
《小窗幽记》 明 陈美公 《增广贤文》 明 佚
* l- I- C+ u$ o Q9 m2 l E( H. y/ v《三国演义》 明 罗贯中 《水浒传》 明 施耐庵- F. b- U5 c7 t' w6 N$ \/ [
《西游记》 明 吴承恩 《东周列国志》 明 冯梦龙
7 q) V: m/ b6 _6 V. X! a《遵生八笺》 明 高濂 《养生四要》 明 万全
% P4 X# t" m( W8 h$ ?8 Y* ~《王文成公全书》 明 王守仁 《焚书》 明 李贽* x" U B3 _- K" H: Z7 [
《藏书》 明 李贽 《续焚书》 明 李贽! D, m* c; A3 E; K
《续藏书》 明 李贽 《史纲评要》 明 李贽
7 |5 o$ L2 g Z( n7 M" Y《金瓶梅》 明 兰陵笑笑生 《封神演义》 明 许仲琳
1 X: Z4 m: [) C: p+ Y《了凡四训》 明 袁了凡 《传习录》 明 王守仁: a) e: {5 w* E$ f" E
《元史》 明 宋濂 《升庵诗话》 明 杨慎
# X+ m7 v+ K' o. B《艺苑卮言》 明 王世贞 《国雅品》 明 顾起伦
6 x% ]: @) | r4 h- R《四溟诗话》 明 谢榛 《归田诗话》 明 翟佑
" K1 W7 S" v- {4 U2 u9 q《逸老堂诗话》 明 俞弁 《南濠诗话》 明 都穆
7 ]% |' [9 x% Y- Q) W6 Y' u0 ]《麓堂诗话》 明 李东阳 《诗镜总论》 明 陆时雍
9 w2 L! r/ |! s x1 R清 : j8 ]* {$ B x6 A u
《读通鉴论》 清 王夫之 《明史》 清 张廷玉' D0 b, `+ r+ B0 a6 n* u2 N
《尚书引义》 清 王夫之 《庄子通》 清 王夫之& A" O6 f5 x$ F- k* b6 _: E
《肇域志》 清 顾炎武 《周易外传》 清 王夫之: x6 b, X2 n2 F0 G$ M
《宋元学案》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 清 黄宗羲- l( b: m1 @+ |1 D5 m
《续茶经》 清 陆廷灿 《围炉夜话》 清 王永琳; D. ?1 ? K% k+ U1 `- ~
《恒产琐言》 清 张英 《聪训斋语》 清 张英
& E, h+ d* M' g2 [/ z: H; Z6 F! n《琅琊文集》 清 张岱 《陶庵梦忆》 清 张岱4 g# U: P) _+ \* a3 }) V
《西湖梦寻》 清 张岱 《明夷待访录》 清 黄宗羲! C( J0 q6 R3 r9 T- G
《李笠翁一家言》 清 李渔 《闲情偶记》 清 李渔: @0 Q( S! r! j1 t4 _5 l
《亭林诗文集》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 顾炎武
* e, f4 Q$ c7 t5 k; X《日知录》 清 顾炎武 《正经》 清 宋宗元, n2 j7 |4 P# w7 R5 f9 a i
《声律启蒙》 清 车万育 《弟子规》(《训蒙文》) 清 李毓秀 ?9 m( U3 k7 u; ]" y" i0 _+ Z
《老学究语》 清 李惺 《西沤全集》 清 李惺
( J2 s9 ^5 K1 j% Z/ Z( j: k5 z0 Y' ~《西沤外集》 清 李惺 《魏叔子文钞》 清 魏禧
2 j+ g' G4 k8 W& \《铁崖文集》 清 林嗣环 《虞初新志》 清 林嗣环! {# Q `8 k, g5 Z
《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红楼梦》(《石头记》) 清 曹雪芹
1 M, S) O+ V) I8 W$ o% E* n《稗畦集》 清 洪昇 《稗畦续集》 清 洪昇% L6 X {+ ^( L. c! t5 o% u
《啸月楼集》 清 洪昇 《敬业堂诗集》 清 查慎行
' C. j3 m; X2 P1 ~# C( L- {- B《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 《百合堂集》 清 彭端淑
1 \" `1 ~: @! N {$ R9 @# T9 }《鲒埼亭集》 清 全祖望 《随园诗话》 清 袁枚; j- D& x- f; ^
《小仓山房诗文集》 清 袁枚 《惜抱轩诗文集》 清 姚鼐
% t5 K4 l! Z0 ^0 ^4 T- x《洪北江全集》 清 洪亮吉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 i( N \+ g% s" Q; h" Z. y《龚定庵全集》 清 龚自珍 《老残游记》 清 刘鹗9 L1 c* w$ d3 [( C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 吴趼 《官场现形记》 清 李宝嘉0 z( D' P) P: ?% Q. _
《孽海花》 清 曾朴 《清稗类抄》 清 徐珂(辑)
" P# o" t' F/ @; m. R {0 {《养生十三则阐微》 清 闵一德 《阅微草堂笔记》 清 纪昀
: c: B2 y8 Y! J6 ^. z《格言联壁》 清 金缨 《幽梦影》 清 张潮/ S8 ~- f5 E- f- Q* J3 F, O- U
《花影词》 清 张潮 《奚囊寸锦》 清 张潮
( D0 J& y3 f6 \$ S9 e5 ?3 m! n/ o《心斋诗集》 清 张潮 《心斋聊复集》 清 张潮+ i- J5 T/ s$ _ W- x
《鹿葱花馆诗抄》 清 张潮 《官经》 清 汪辉祖& b' W9 V- Q; z! ~8 ?
《佐治药言》 清 汪辉祖 《学治臆谈》 清 汪辉祖
/ V* I; f( u. X5 d/ [《病榻梦痕录》 清 汪辉祖 《幕学举要》 清 ??( z- X9 Z! t2 r, r H V
《学治说赘》 清 ?? 《传家宝》 清 ??/ F& ]% v) J8 Y/ C
《元史本证》 清 汪辉祖 《史姓韵编》 清 汪辉祖
! F4 W4 O. U' ~) p& ]: D. v" r《挺经》 清 曾国藩 《冰鉴》 清 曾国藩( O$ a* ]! R q( K. ?5 u
《曾国藩家书》 清 曾国藩 《曾国藩日记》 清 曾国藩8 z4 i+ Z) }. H% `
《全唐诗》 清 彭定求(辑) 《石遗室诗话》 清 陈衍/ N" o2 H- Z9 V: ^. k% F
《古文辞类纂》 清 姚鼐 《浮生六记》 清 沈复
. p. f3 k" t3 m/ H《续资治通鉴》 清 毕沅 《醒世姻缘录》 清 西周生
, v: T, ]& \- ?# D+ H《赛花铃》 清 白云道人 《续诗品》 清 袁枚1 l0 {, P5 }; {6 C7 l, w
《钝吟杂录》 清 冯班 《答万季埜诗问》 清 吴乔
. L" o9 g2 Y- `《李长吉歌诗汇解》 清 王琦 《玉谿生诗笺注》 清 冯浩
! k" O- _5 @( {1 z# a! u& v《艺概》 清 刘熙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