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泱泱大中华,忠臣义士数不胜数,最最让人痛心疾首肝肠寸断的,莫过于岳飞、袁崇焕。岳飞有岳王庙以兹纪念,袁崇焕有明白人常年祭奠以表痛惜——据说袁督军死后,北京城有户人家暗地收尸立冢,几十代人年年祭祀已然蔚为家风。可见这二位,确实死得冤屈,确实令人悲愤——二人皆丧于奸佞构陷。
. j! [# P t* O1 `; g* Y3 K5 h
% B4 c5 v6 F: H s6 k# s2 C9 _! f! U 至于这奸佞构陷,明代文徴明早有《满江红》道破天机,“一刽亦何能,逢其欲”,说的是岳飞遭莫须有,同样适用于袁崇焕遭构陷。“岂是功高合身死”,杀功臣这种事,令人痛心,更令人伤心,功高震主,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还是客气的,那不客气的,正史不乏,演义更多。“狡兔死,走狗烹”,范蠡算是最聪明的,连那功成身退的张良,都少不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X# l0 ^/ D- A2 d0 m6 X
; H" r6 s! T$ L# s$ X. w2 r 杀功臣,只为家天下千秋万代,打江山靠人才,守江山用混蛋,这江山危急时,则要人才与混蛋并重,忠良与奸佞齐飞,可惜这并重齐飞的结果,往往是“一刽亦何能,逢其欲”。 , J8 O' s6 U8 }2 x: P
* C7 t9 d. n2 `1 \% r: \ 若说这岳飞冤,本狐狸认为他还不如袁督师冤,“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赵构杀岳飞,保的是皇位——其实就算徽钦既返,只怕岳元帅也落不得好,君不见于谦乎,明英宗为瓦剌所擒,于谦拥立景宗,待到击溃瓦剌迎回英宗,于谦的下场是什么?
* n9 Q6 `6 Z/ \' A5 H
8 ?; \: H$ X6 S5 W 本狐狸常常这般想,岳元帅,袁督师,这都是将在外的主儿,这都是手里有兵马的人物,干嘛要回去送死?拉队伍上山打游击,照样灭金照样抗清,照样保家卫国照样抵御外辱,为祖国为人民拼尽最后一分力洒尽最后一滴血,多伟大,多实在。皇帝老儿不是不让你打么?你自己带队伍打,当年对付日本人,他们说蒋公不抵抗,于是咱们就自己组织民间团体抗日。 ! B, p! ]# E* t: G7 z0 ?0 S
9 d! N5 o f. y+ N: f( b 只可惜本狐狸这是妄想啦,岳元帅,袁督师,那是宁死也不会拉队伍上山,就是送死,也不造反。于是,回去送死了,于是大金国卷土重来了,于是大清兵马挥师入关了,于是,俺们泱泱大汉民族,就被异族给侵占了。
; N4 w9 t, ?0 J+ q0 Q% u6 Q. W8 a+ H4 N, m5 C. D' @6 {0 e
曾有人说,这二位回去送死,无非是为个忠臣的名——错!绝对的错!他们,包括那救孤儿的程婴,大大小小的义士忠良,本狐狸敢说,没一个是为了名的,真是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要知道,岳元帅,袁督师死的时候,可都是背着叛逆的罪名啊,尤其是那袁督师,生生被北京城的老百姓咬死,你说人家为名,会背着个罪名去送死么? 7 W% x" c" X m s; Y9 G
9 h# R/ K2 b% z$ `. \5 K- X6 m 又有人说,他们不是为了当时之名,是为了后世之名,没见咱们现在是怎么歌颂他们的——更错!谁能预见未来?谁不知道历史是怎么书写的?以他们当时的情况,这叛逆之名背定了,翻不了身了,人家压根没指望名垂千古。咱们这回儿歌颂他们,算了,说了又要挨砖头,岳元帅平反,那是赵家要倒秦刽;大清礼赞袁督师,那是大清国需要袁督师这样的忠臣;咱们反正拨乱,那是要打倒四人帮。
. X; j1 l. W' g0 a! I* x$ F+ i. u \" ^9 v5 A; N; v5 N: d
各位只怕要问本狐狸了,那这二位回去送死,是为什么?人家傻啊。告诉你吧,人家不傻,人家明白着,为的是个问心无愧,为的是个舍身取义,他们一心只为忠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人家已经无私了,为了别人,忘了自己。 ) Z4 G, W$ M7 u
( M! E7 n% @7 ~( D 大公无私,这话偶们一直提倡,无私多啊,大家都放弃自己的利益了,都忘了自己的生死了,不就什么都归君王的了,不就什么都舍得为君王了,不就各是各行尸走肉没大脑了,“我就是个养猪人”,瞧这皇上当得多滋润。
% ]: L Q+ B: ]' X: ~- T U @. C0 c9 S# g
无私,多么美好的事啊,无私,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打来杀去,无数英雄人物,热血沙场马革裹尸,最后的结果真的是为那天下百姓?岳元帅的口号就是迎回二帝,袁督师的目标是保大明江山,包括那立景宗的于谦,无非是为那朝廷江山,一人天下罢了——还不是一家天下,英宗景宗本是亲兄弟,照样杀——国家,其实是家国。
5 A1 H& Z6 C2 Z# T9 r- y
8 G5 n @( }4 R' y; E2 w% g 而这岳元帅袁督师的忠,对不起,本狐狸只好认为是愚忠,为皇上尽忠而非为天下人尽忠,而且这忠,忠得颇为愚昧,连我家的猫儿都不如,我要打我那猫儿,它还知道赶紧逃,可着皇上要杀他们了,他们竟然还要去送死。 . q! W1 c8 V$ ^* b
& v% q& M- O; P3 T" m# }- U( c1 H 这也就怪不得皇上喜欢杀家奴了,若说奴才还有为私利的时候,比如那卖官鬻爵的魏忠贤,那祸乱天下的王振(土木堡之战,怂恿英宗亲征)等等,可这家奴,他无私了,无私了自然连生死都不顾了,杀他,他都不会反抗,甚至主动求死。好比那《哭祖庙》里的太监,刘谌要杀自己的孩子殉国,负责照料孩子的那老太监说,王爷,您要杀先杀我吧,于是刘谌扑哧一剑把他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