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932|回复: 5

唐太宗李世民勇于汲取基督教文化精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8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4">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br/>董丛林 著 <br/>作者序 <br/>北京三联书店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合作编辑出版《中华文库》,实在是海峡两 <br/>岸学界的一大盛事。笔者热切向往,不揣浅陋地以求一试。至为荣幸,在编辑诸君 <br/>的热诚关照和指导下,书稿竟得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并很快问世,激动之情自不待 <br/>言。 <br/>笔者对本书课题发生兴趣并积累素材已有好几个年头。在大陆学界“文化热” <br/>方兴未艾的时日里,笔者的注意力也曾被该“热”所吸引,庞杂地涉猎了有关方面 <br/>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但掩卷思来,对“文化”问题的复杂性颇感困惑,觉得根据自 <br/>己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史学工作者的条件,要想悟出一点道理,获得一点切实心得, <br/>与其在大面上浮光掠影,不如选择一点定向地掘进。经过认真思考,便确定了由本 <br/>书内容反映出的这样一个侧重方向,平时多留意于此。 <br/>本书的选题便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依傍广阔的历史背景,通过对 <br/>具体史事的考察,揭示从唐初到清末期间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与基督教的关系状况, <br/>探究其规律性,总结经验教训。所取视角,既不同于基督教在华传布史,也不同于 <br/>中国反洋教抗争史,自有其新颖独特之处。至于内容的基本思路,另在《引言》当 <br/>中陈述。 <br/>本书的写作当中,力求融会时代感,注意从时代的制高点来鸟瞰和回顾历史, <br/>以现代意识来诠释和介绍传统文化。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基本态度,必然 <br/>是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即肯定其积极因素而否定其消极成份,民族虚无主义和 <br/>“全盘国粹”的极端当然都不可取。尊重历史,力防偏见,实事求是,是本书所着 <br/>意遵循的原则,努力做到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决不敢随兴所至,任意铺张。 <br/>对于一部著述来说。内容固然是灵魂所在,但形式也决非无关紧要。《文库》 <br/>要求各书从标题设计到行文风格都尽量有所创新,注意情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 <br/>中获得知识和启示,这也是很有见地的。笔者极表赞同并着力遵从、窃以为历史学 <br/>术也不应该是象牙塔内的禁物,适当活泼的形式不但不会影响学术观点的表达,而 <br/>且更能扩大传播范围、增强社会效果。 <br/>尽管笔者确实用了一番功夫,费了一番斟酌,劳碌之后难免有一点敝帚自珍和 <br/>“得失寸心知”的情愫,但决不至刚愎自“用,深知立意并不等于实效,即使有些 <br/>想法可取,困于水平在实际上未必做好。幸运的是毕竟获得了一个求教于广大读者 <br/>的宝贵机会,笔者热切地期待着获得指教。对于作者来说,读者就是明察秋毫的上 <br/>帝。 <br/>为使本书问世,出版社的林言椒先生、黄台香女士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指导。从 <br/>选题、拟订提纲、初稿写作到修改润色的各个环节,潘振平先生更是花费了大量心 <br/>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具体帮助。张林娜女士也付出了辛劳。笔者的业师苑书义教 <br/>授,一直关心和指导着本书的写作。没有师长们的提携,便不可能有本书的问世。 <br/>在此,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br/>董丛林 1991年4月于石家庄 <br/><br/>引言 雾中寻楼台 <br/>“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是宋人秦观的名句。其苍茫的意境,极富文学的 <br/>美感,也颇具哲理的韵味。如果我们别作一番更开阔的联想,则发现:从历史到现 <br/>实,从自然到社会,悠悠岁月,大千世界,正有多少扑朔迷离的现象,恰似月笼雾 <br/>罩,吸引人们去寻觅、探索。就说“龙”与“上帝”吧。 <br/>龙的人工形象是我们所习见和熟识的,然而,生物起源、进化的历史证明,地 <br/>球上从未有过这样一种动物存在。那么,龙的形象究竟缘何而成?时至今日仍是学 <br/>者们打不清的笔墨战:或说是鳄鱼等动物的神化;或持论乃马头、鹿角、蛇身、鸡 <br/>爪等生命部件的组装;或推测源于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图腾形象;或断言就是雷电 <br/>之神,得名于雷声之“丰隆”……真乃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无论如何,这个虚 <br/>构之物已牢不可破地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神州古国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br/>象征。 <br/>象征意义并不等于宗教崇拜,并不等于诉诸虚幻,而只是一种标识符号。龙之 <br/>于中国,决不具有基督教世界上帝那样的地位和身分。以儒家文化为主脉的中国传 <br/>统文化,其根本特征是伦理中心主义,突出而直接地讲求人与人之间现实存在的关 <br/>系规范,特别强调道德的约束和教化。中华古国历朝历代的“真龙天子”,除极个 <br/>别的特例之外,都以所谓德治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方针,宗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 <br/>有独立的席位。历史的传统造成华夏民族与宗教王国之间的相对疏远和隔膜。 <br/>这种相对疏远和隔膜不等于绝缘。事实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 <br/>绝不可能与宗教绝缘。龙的国度也不会例外。且不论到它的“童年梦幻期”去追根 <br/>寻源,就从其成熟的传统文化的形成看,便是经历了儒、佛、道三家合流的一个过 <br/>程。其中儒乃儒学,佛是佛教,道则包括道家学术和道教两种成分。可见,中国传 <br/>统文化当中也融进了宗教因素。 <br/>在有些人看来事情尚不止如此,他们坚持把“儒”也视为“儒教”。从古到今, <br/>从中到外,都不乏持此论者。近年甚至有西方学者将儒家文化认定为世界上的“第 <br/>三大宗教”,以“哲人型”概括其基本特征,与西方“先知型”和印度“神秘型” <br/>宗教相并列。儒家文化究竟是“学”是“教”?双方论者各有所见,各执其理。依 <br/>笔者愚见,漫道是原本之儒,即使被宗教浸润了的“新儒”,沦肌泱髓的也还是人 <br/>本之学,而非神本之教。此乃制约龙与上帝关系的一个关键。 <br/>上帝作为基督教所认定的宇宙间的独一真神,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存在似乎受 <br/>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当今之世,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和试管婴儿的诞生不再是最新 <br/>奇迹;天文望远镜已把人类的视野扩及上百亿光年之遥;地球、太阳乃至众多星体 <br/>形成的履历也逐渐脱出混沌;地球人不但可以在太空飞行中一览故乡这颗独闪蓝光 <br/>的小星,而且健足早就踏破了月宫的千古独寂;从基本粒子到夸克模型使所知的微 <br/>观世界可望微而再微;超级电脑的运算次数已达每秒几十亿乃至上百亿……总之, <br/>从自然界到人体本身,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科学的强光似乎足以消泯上 <br/>帝创世、造人、主宰万物的神话幻影,使其信徒们愧赧地向无神论者的行列靠拢。 <br/>然而现实是,世界上平均不到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上帝的信徒,其中甚至不 <br/>乏在揭破一个又一个重大自然奥秘方面独具慧眼的顶尖人物。如果再加上伊斯兰教、 <br/>佛教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宗教,信仰者的人数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远 <br/>超过非宗教信仰者。不可思议的宗教境界!冥冥之中,上帝对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 <br/>历史的影响,是那样真切而醒目。 <br/>以对上帝的信仰为核心凝聚成的基督教神学文化体系,在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 <br/>是西方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深深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教育渗透了 <br/>它的性质;科学充当着它的婢女;政治和法律也成为它的分支……总之,基督教神 <br/>学在当时的西方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br/>固然,人文主义的理性觉醒是西方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 <br/>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与基督教文化的完全对立,事实上,基督教文化也在一定程 <br/>度上充当着孕育理性精神的摇篮;也不意味着对基督教神学的全面否定,而只要求 <br/>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基督教文化不但没有因此而中断,反而随之获得“时代更新”, <br/>更增强了它走向世界的力量。显然,“上帝”也在因时而变。但无论如何变化,一 <br/>方面始终保持着其基本的文化特质;一方面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品格。 <br/>龙与上帝都自有其神秘之处,对二者分别进行探赜索隐不是本书的任务。本书 <br/>的宗旨在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史,时间断限是从唐代双方遇合开始到清末。悠悠干 <br/>余年间,龙与上帝几度即离,几多悲欢,既斥又吸,有打有和,千头万绪,复杂的 <br/>事局也如同雾中楼台,月下津渡。 <br/>在笔者看来,龙与上帝的关系史中,始终贯穿着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文化关 <br/>系的线索,一条是政治关系的线索。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绞合,故对其既不应混 <br/>一又不能割裂。否则,对事局便难以把握肯綮,摸清真象。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 <br/>期,这两条线索地位和作用的主次是不一样的。以鸦片战争为界标,前后呈明显差 <br/>异。 <br/>本书即循此两条线索,分鸦片战争前后两大阶段,对龙与上帝的关系史进行具 <br/>体考察。不拟从纯学理上进行两种文化的比较,但着重于文化视野,特别注意从异 <br/>质文化的撞击中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br/><br/>第一章 第一朵浪花 <br/>耶稣诞生六百多年以后,他的一批并非嫡传的门徒来到了中国。不过, <br/>他们的身分,又过了将近一千年才为世人理解。 <br/>从大秦景教碑说起 <br/>如果说,龙与上帝的关系史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它的第一朵浪花发 <br/>端于何时何地?对此有多种说法,但至今仍保持最权威证者身分的,是一方名叫 <br/>“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常简称“大秦景教碑”)的石刻。所谓“大秦”,即 <br/>东罗马帝国;“大秦景教”,乃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大秦景教碑提供了基督教起码 <br/>在唐代即传来中国的确凿证据。 <br/>此碑诞生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年),湮没于地下达数百年之久,到明天启三 <br/>年(1623年),才因偶然的机遇,在陕西省出土,重见天日,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br/>碑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端镌有十字架图案和碑名,碑身上刻有1780 <br/>个汉宇的碑文,碑底和两侧是古叙利亚文的70多位景教士的名录。这方碑碣犹如一 <br/>个饱经沧桑的耆老,向人们宣示珍贵的史实。 <br/>备受皇家礼遇 <br/>古碑告诉我们:唐朝贞观九年(635年),“大秦国”一位名叫阿罗本(Alope <br/>n)的景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都城氏安,被唐迁“宾迎入内”,留在皇宫书殿里 <br/>翻译经文、太宗李世民披阅其译经之后,“深知正真,特令传授”。贞观十二年 <br/>(638年)七月诏曰:“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济物 <br/>利人,宜行天下。”遂命在京师义宁坊造大秦寺(初称“波斯寺”,即景教教堂) <br/>一所,置教士对人。不久又让人将自己的肖像画于寺壁,以示光宠,故有“天姿泛 <br/>彩,英朗景门”之誉。 <br/>高宗李治,对景门恩泽愈加,不但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而且在诸州 <br/>遍置景寺,一时间出现了所谓“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的盛 <br/>况。 <br/>武则天执政期间和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初年,景门虽曾遭到过佛、道两家的攻汗, <br/>但因景教士们能干方百计地取悦皇室,使其教维持了下来,并很快时来运转。玄宗 <br/>虽说迷恋杨贵妃到了不早朝的地步,但尚有心思关照景门,曾派遣他的一兄四弟亲 <br/>临景寺,建立坛场,并将皇家五代祖宗的画像陈列寺中,又诏令景教士十多人在兴 <br/>庆宫诵经习教。 <br/>其后,在安史之乱中只做了五、六年皇帝的肃宗李亨,也还想到在他即位的灵 <br/>武和另外四郡,重建被战乱破坏的景寺。代宗李豫表现得更为礼貌,每逢圣诞节, <br/>不但赐下几炷“天香”以示庆贺,还要设宴款待教士们。随后的德宗李适,效法先 <br/>祖,对景门亦颇尊敬。大秦景教碑即诞生于他在位的年代,盛彰该帝“披八政以黜 <br/>涉幽明,阐九畴以维新景命”[注]的功德。 <br/>从大秦景教碑提供的上述情事可知,自景教在太宗时传入,一直到德宗时期, <br/>其历程虽非一帆风顺,但在大多时候受到皇家礼遇,获得一定的发展。其后的情况 <br/>碑文虽未能载及,但有其他史料说明,直到文宗李昂时,请代皇帝一般也还是优容 <br/>景门的,该教仍颇为兴旺。由文宗末年上溯到贞观初叶,历时约二百一十载,此间, <br/>对景门来说,可算是被“天姿泛彩”的幸运色彩所辉映。</font><br/>
发表于 2006-12-27 00: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0909f7">唐太宗李世民简介:</font></strong></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40"><strong><font size="3"><big><font color="#f70909">唐太宗李世民<br/></font></big>(598~649)</font></strong></font></p><p>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font face="Arial">617</font>)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p><p>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font face="Arial">618</font>)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举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font face="Arial">621</font>)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font face="Arial">627</font>)改元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贞观四年(<font face="Arial">630</font>),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戴,因而被尊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p><p>  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其身后辅佐李治。去世后,葬于昭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19: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p>海纳百川,可以称帝.</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0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0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2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啥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17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