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3 0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9 ^. F8 E+ }$ l
% [* F9 A3 P# u5 i' x0 l
! q$ A( }; Q" e5 S$ Y+ _呵呵。因為我和許世友是老鄉。哈哈,他是我們家鄉的自豪。。哈哈。。。# O, Y: O0 k& } P6 Z+ ]9 l
0 S; F3 H) Y3 ^. o9 K) T十大将军里面为什么没有许世友??5 [* G% M5 i1 L& ^ O; \: I2 D
C% s' o7 y9 s8 Z ]9 i说到他为什么不是大将,就要从十大候补大将的说法说起。
! }2 R* o+ V1 c8 m: h; z$ o他们是:萧克,刘亚楼,陈昌浩,许世友,周士第,陈士渠,阎红彦,李聚奎,周纯全,王建安。 6 P" Q( u6 D. t7 a' w' I
评定大将的几项条件: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抗战时期的旅级或相应的军区及总部级,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级或野战军总部级。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各期的重大贡献等等。 8 [5 j4 `0 U" Y. ~* l8 n3 E; |
王建安,许世友,程世才,李先念在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前都是张国焘手下的军级干部。原拟定大将中有谭震林(山东兵团政委,许为司令),李先念(四方面军30政委,程世才为军长)。1937年,抗大二期四方面军学员四百多人反对中央斗争张国焘,矛头主要对毛泽东和张闻天。带头者为王,许二人,还有洪学智,陈再道,詹才方,吴世安等将领。许世友时任四军军长,王建安任政委。他们是四方面军的军级头面人物。后5名军级干部,6名师级干部,20多名团级干部和2名营级干部均被扣押,也包括告密的王建安。许为王告密之事从此反目。
G% B+ b& U, F# }4 L所以说,许世友之所以不可能列为大将,主要就是战功,政治斗争的后遗症。$ }/ J5 U+ `/ [& S: m1 t
2 q7 h+ o* g, m1 S. E
因为他是上将!授衔情况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6 D) L9 V% j, b. N _2 Q$ q: T2 h) N) L# c% Z
元帅和大将各10人。 " N5 x s0 ?3 W; n" K2 c- U( b4 z- h
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1 |9 W0 J3 m, n6 f! J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 n: L2 B6 }: d* b5 U! L
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 9 c- H( D' ]* S/ d* F
名。 5 G; | p2 h6 s' f- z U
十大元帅十大将名单(略) * d; s1 u v, Q6 [" y6 y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将
# [, G" m# Q0 z+ k1 s @
6 ~/ f; O9 g: t& B' P* S+ F! J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
" f& N/ W, l, @) T4 O* t* b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2 R& o0 o U+ b- z9 O' t o
韩先楚 李 涛 傅秋涛 王 平 吕正*
, M, |5 S/ U6 L& I2 b' R5 X- [4 W" @/ Z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 3 g& T. |' x! M
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至诚
; F! K u% |4 r9 L N4 h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5 K/ x4 ^% R' m. V# \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榘 陈伯钧
* j' a" Q: W$ z0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 ~/ g; {6 b4 |5 P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2 l# |0 j7 B n$ B. c( {& V Y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5 r0 ]# m5 j. l/ t
乌兰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 i( j. V& ^+ E4 x- g" p
王建安 李聚奎
6 h; H7 e1 F1 q- V: E$ J, z- L3 X: V" E; B {& Q' _/ m! _
) L& m; O& H, S! K& X! ~
其实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并非是完全因为功勋卓著(当然这是一个基本条件),而是为了平衡四野、华野这五个野战军的势力的。每个野战军都要有名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