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世的杀戮,销毁了一切证据
7 p& U9 }- ^& _" e
: V5 A' p c5 `) z5 b$ h( Z: n3 Z 纪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一统海内,成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死后的第二年,属于他的巨大陵墓才最终完工。这年底,即位的皇帝胡亥杀掉了所有修陵的工匠。于是,关于始皇帝的陵墓,只剩下了传说。 4 ~ o/ U) E, m; x9 l7 j2 g
! G( K* q& D1 | A 秦陵的谜点 8 Z- a+ a b$ V* I
) W8 o4 ~, m1 Z: B1 o8 z: R! F* N
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史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载。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70万工匠,历时38年,耗费国家税赋三分之一而建成。书中说,它是2000年前,人类建筑力的极限。
' _* t/ Q% q: f8 V; z+ W, p* A* f2 M/ Y5 K( V
然而今天,这里既没有高耸的城垣,也不见巍峨的宫殿,只有一方土冢飘零于岁月时光之中。 ' p% F2 }% D, z$ [3 c
- E% C6 A% D7 m8 M. L5 i
难道说,秦始皇陵的秘密,那些近于天方夜谈的故事,只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 h1 ?! _- q8 n v2 z' e; g
3 U- p3 J& r3 Z/ L: ? 1974年,秦俑出土 0 {- I7 h" ]0 e3 }* Q. m
& F5 V: e; C; m5 L- h
1974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进入了持续的旱年,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取水。二十多年后,对于当年打井时的情形,村民杨志发依然记忆由新。 * _' \: j' s+ `5 k+ V
3 d9 ]* M1 e% x6 n. Z6 o3 ?
采访:杨志发 : [3 ~6 Q# j. ]% X2 m# i( t
4 Y# O% p8 b; ]0 Y3 ^ 这就是当年那口挖了一半的废井,它有一边触及到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之中,如果当时打井的位置稍稍偏离,2000多年前的历史将依然混沌。 ?' d5 \5 m( q. L$ }9 [- ]# @
9 T' `; n3 B7 J( S/ p# X$ o* A' \! w
这是一种人们从未叁拜过的神像,他的造型奇特,似人非神,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座寺庙之中。从外形上看,与其说是神像,不如说是身披甲胄的战士。
L8 B: I6 ]" b5 m$ I0 m& L" C1 Y; n4 y+ @; W
然而,考古人员关心的是,这些距秦始皇陵1.5公里处发现的陶像会不会与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墓有某种关系呢? $ c1 c7 d/ @6 p1 o3 P
6 ?( i, s* v8 n) n+ A 不久后,考古队进驻西杨村,有谁能够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后震惊了全世界。
7 k: j+ }) m! }; v) p; R# J& i W3 m' P/ N; j0 w
采访:袁仲一
" _1 e; `, Y) @& J+ V3 F5 s# Y* w& y _
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它们是以个体形象呈现的整体塑造艺术,这8千兵马造型各异,绝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巅峰之做。然而,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塑造兵马俑呢? # `' q& {! ?- N" O/ X" p
9 i2 Q, F" { d+ @; V
视死如生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会有一个幽冥的世界,如果把死人生前的一切带到地下,他在阴世间的生活会与生前一样。
' I# @4 ^0 b8 Y0 v# }9 z
2 V& l; q2 V3 c4 I6 Z& Q* A 于是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陶制兵马俑是秦始皇阴间的护卫者,始皇帝并没有采用活人活马的生祭,他的护卫军,是出于能工巧匠的制造。 0 B( K0 Q$ J3 {6 `) c0 k
4 T9 t' Q1 ?5 Q0 ]( z+ K" o
这些秦俑,是秦陵的最后证据么? / b( c- i% a1 t3 i) |
J a3 t; [* Y; p" ~; ]; \ 考古研究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制造年代,大约在秦统一全国的公元前221年动工,至公元前209年结束,前后大约历时十年,需要几万工匠共同劳作。 ; g$ E4 N2 R. I6 ?9 B9 Q. `
& S- e. T6 X9 b; o8 ^7 E1 X6 d9 c 《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这个陵墓动用70万人力,耗时38年得以建成。难道说,这样庞大的工程,就只有孤零零的土冢与兵马俑么?从秦陵的部局上来看,兵马俑坑只是秦陵东1.5公里的狭小地域,秦陵周边方圆数公里内还会不会有其它的埋藏呢?它们是以个体形象呈现的整体塑造艺术,这8千兵马造型各异,绝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巅峰之做.
& d. _* J, B j) k3 U, N9 W6 @' E7 L. u
1 o* s' |/ M! v; f4 h+ ?+ t
7 L5 d4 ]3 ?$ q% r! {
: Y, \/ q& W# a% l 1996年6月的一天,正是酷暑前难得的清爽天气。抱着半郊游的心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几名学生来到秦始皇陵实习,很随意的一铲中,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在这一铲的泥土中,隐约有一些红烧土与木炭灰的痕迹,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
u$ \; ]& M* R% y. G
0 S! o6 k1 A; V. I2 k& O3 a: O9 L 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它们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难道说,这里地下是另一处兵马俑坑么?
6 }' D9 r% E' m; ~$ b; k3 E
# x* O0 R# F% x$ D' z/ ` 经过漫长的勘探工作,考古人员精心的挖开了一个153平方米的小坑,另他们大为不解的是,这个坑内并没有兵马俑,而是摆满了数以万计的石质盔甲,这是什么样的墓藏坑?坑内为什么只有石甲而没有人呢? 6 I; J2 C9 B$ V( B
( C" O& K& {7 A- L0 s
从坍塌的坑边看,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的排列方式一样,都是每四件一排,样式也与兵马俑相同。这是十分有趣的发现,难道说,这些甲衣是为埋在不远处的秦俑做的么?但是,秦俑是死物,它们怎么能自已穿上甲衣呢? 4 B# w8 W( O$ l' X! {4 l5 K+ \
7 U1 I# u! x) N: H% W0 g0 R+ k0 m 这个考古发现迅速传遍了全国,于是,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秦始皇的身上。 6 K0 G3 @( k# h W1 X `, a
. E s3 n3 n4 D7 q W* L
秦王好道 ! o3 o" Y# y7 J; Q( N1 {
1 n6 I" X; w Q' j 人世间欲望的巅峰,无非是做一位显赫的帝王。然而,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2 j6 ~" G7 C1 L! Z
+ r! e/ t6 E7 E/ S' H 始皇帝要万年长生,在首都咸阳,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他派遣一位方术之士徐芾,带领500童男童女出海寻访长生不死之术,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是旅程艰险还是徐芾畏罪潜逃,后人已不可而知。
& G4 ~8 t7 p; `) h3 T
4 y2 ?' ]0 v: G! B" |+ \' E 但是,秦始皇却要为自己注定的死亡去做其它准备了。如果不能求得今世长生,那就只有经营来世轮回。
/ H& `- D0 U4 Z9 b8 W2 e! a9 M, f6 }
+ U. D# g% {) c- e. h 复制石甲 1 g! u6 a8 `5 I8 W4 `$ V
& k T; h3 U7 Y# s& ]5 O6 }3 E" k 《史记》中记载的巨大陵墓就是赢政经营来世的最好证明,可是,人们已知的发现会不会只是陵墓的一部分呢?石甲衣又有什么用途呢?
! T, Z* f( V5 n( @( x! Y+ a8 {5 I& [- j$ N. k
首先,考古人员希望找到甲衣的制作方法。 ' j1 r7 V. i; k' V* h0 d
# s& Z& `/ A8 R6 G9 }; d* d 现代的切割手段最小可以将石片切至0.5公分,可是,甲衣上的石片大多只有0.3公分的厚度。可见,古人不可能对石甲进行大批量的机械加工,要想做出石甲,只能一片片的用手工磨制。
0 Z- {3 O; h; c" W! v: Q$ ]
& `3 t6 Z. D6 Q5 V5 F8 u3 ^ 解决了甲片的制作,考古人员还有一关,古人是如何在甲片上打孔的呢?这种石灰石材质极脆,在打孔中十分容易碎裂。只有不断的浇水,才能保证顺利工作。三名考古人员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一件600片甲衣的制作。于是,人们计算,如果这一万多平米的陪葬坑内全部为石铠甲,那么至少需要3600人干上整整一年。
) b- [, C7 U. |4 p7 Z6 h" x5 V3 B3 G3 z9 i6 C! g+ u
石甲完全由手工磨制而成,一位工匠做这样一件甲衣,大概要用上近一个月的时间,可是,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人力与物力去制造没有实战用途的甲衣呢?结论只有一个,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一样,只是秦始皇陵墓的冥器。
5 a) C" G) s! O+ U6 T% N; j6 u6 M1 ~# {' K' H) H
有专家推断,兵马俑是始皇帝的地下军团,而石甲坑正是这个军团的武备库。用八千陶兵陶马做护卫,以上万件石甲衣为武备,自人类抒写文明史以来,再没有那一位帝王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在地下埋藏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陪葬军队。 1 U% {: n" d. F8 Z# g8 g; \0 Z
7 `6 k; ~1 K/ F" G+ e' b
然而,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考古学家认为,这八千兵马面向东方,随时准备出击。如果西方六国的君主在阴间反抗秦国,这些军队,将用来与判军进行决战。
& z/ P) e$ h$ z. Z& r6 a
, L6 P6 Z1 [4 R. p; y 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可以在死后一统冥界,在阴世间做千秋万世的皇帝。 9 F! r- q7 T# Z" v( {3 Q
) l; V+ i V( [, W1 ]+ w
更大的秘密 1 g9 s& r: j$ N' H: I: ^
+ L( c1 f& B/ u) s
武士与甲衣,构成了秦始皇陵的地下武装。但是,做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他的地下陵墓,就只有军队与武备么?人们深信,秦陵的秘密还远不止此。 7 U8 G- s) n, I
+ V/ r) p' A7 H5 J2 R* Y 2000多年前,秦人开彊拓土,以其坚韧卓绝的毅力、坦荡豁达的胸襟缔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而后,他们赋予这些陪葬物以生命力。直到今天,仍以呼之欲出的气势,震惊着整个世界.$ K1 y. a7 t' o8 I; q+ ]2 i. S8 @! c
4 ? P/ F- @ o9 D
8 a7 I7 s* `! C6 |: @+ H6 F* d
) y8 ~# O* N; a0 d! Z
; _$ [" o+ j( _$ N: A 此人双板长冠,双层长袍,看上去职位不低,他是秦代的司法官员 $ g) E, P% m0 O: J; E
& A7 a" I7 a8 K) `& l
# V% u$ J6 ?" w$ W% p7 g. W
# c5 I; A5 A ~3 ?& m3 t+ s1 W* a
# A) n* l* o" l# K. h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随即开始。始皇帝下令北筑长城,派大将蒙恬引兵30万与匈奴决战,令匈奴弯弓之士退避三舍;南修灵渠,深入蛮荒百越之地,国土也随之延伸至大海,一个纪元前最伟大强盛的帝国终于建成。 & _& ?/ y& j6 G+ r
) O2 v' A9 s) H$ d2 c; E
但是,他死后的短短几年,由于再没有人有此魄力与勇气继承他的伟业,至使帝国转瞬而逝。
- \6 \! U5 D/ ]# o5 |& P( v1 p2 w0 k# V* A
2000多年后,唯有西安市边巨大的秦始皇陵依旧承载着历史的传奇。然而,这陵墓中的传奇又是什么样的呢?
8 i7 ~! e( C: W4 r& v
5 {# T9 |% e* ~9 S D3 C' G陕西与秦陵
! N' x! a) E4 r* H I; A4 ^8 O+ }5 g' r+ X8 i2 h& W
史书中说,公元前2世纪,秦国首都咸阳是“挥汗如雨,吐气成云”的超级巨城。在这座巨城边的骊山脚下,驻有70万工匠,他们在为秦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修建史无前例的巨大陵墓。关于这个工程,有许多耸人听闻的记载。丞相李斯的奏表说,陵墓挖掘的太深,遇到了坚硬如铁的地层,再也无法掘入。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更在修陵的38年时间里,观测到数十次日月星辰的异象。 ! y. s H" Y, X5 t! N3 M e* i
) ]3 L- n j0 W' w) O% h9 r6 D
这些记载更加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秦始皇的巨大陵墓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 o( v! o; S5 L* N" q7 z0 z8 N* t) v; k) |
不可能只有陵墓与兵马俑 : W6 c: ^! G {, {+ @3 Y
# j& }0 m. V5 g6 M; M6 t5 ] 兵马俑坑与石甲坑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秦始皇陵的重新认识。但是,秦始皇的地下陪葬品难道只有与军队有关的兵马俑与武备库吗? * _5 T+ O/ j. O! |
/ M3 L3 |' `/ E6 P" I. i" V 对于这位一统天下的始皇帝,人们的期待绝不止此。 x. p6 s, V* B3 k( _0 k8 m9 C
: `' u. t5 K( p# J5 G 12陶俑坑
. K* K; a P* L- O' [0 ~1 C( u' G9 t) o0 f; L e- q
2000年六月,有一座特殊的陪葬坑被发掘,对秦陵的研究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座地坑的墓道内摆满了陪葬战马的尸骨,主室是与实物等比例大小的房间,除了宽敞的大厅外,一侧还备有厢房。考古人员对这些出土的陶俑进行了精心的修复,另他们大为不解的是,出土的12个陶俑没有一位是身穿铠甲的战士,他们头戴长官,衣袖翩翩,双手都笼在袖中,腰带下似乎还挂有一些小器件。这些小物件是做什么用的,这个陶俑的穿着为什么与兵马俑相差的如此悬殊呢? 4 G8 I6 F$ b. a4 i) w
3 ?* } b) U7 C; K- _7 Z
采访:段清波
8 k( j5 P8 ]; P4 ^" u7 ^
6 ^7 \( p4 B% T$ _7 H( i& }0 J8 f, E 难道说没有铠甲就一定是文官么?他们会不会是秦始皇的仆从呢?
" l9 f8 C, S& C% h" k
. S O; y L2 e# h9 n* e6 s2 B 他们是秦陵第一次出土的文官陶俑,这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意义重大。要想了解这12个陶俑的含义,首先需要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官? 0 O7 v. u) c6 x3 T; A
$ V" t/ v* Z3 ^4 m, {* U9 T0 g$ h 答案就在坑底,这些铜钺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钺在秦朝是一种法制和强权的象征,在当时,持钺者应该掌司法。
p `4 M: v& |4 o: a; |4 Y8 } l: x5 P! b
经过修复,其中两个陶俑恰好露出持钺的架式。原来,这里是秦始皇的司法机关,十二陶俑是各司其职的司法官员.
' X5 Z# o* w4 R* I/ n5 f6 I/ Z" g2 D- F- z: g
+ M0 {( f1 z6 E- W% q
' R; M$ o* s3 ~3 L8 E$ P" W/ R- t
- w- }- A9 W6 M6 |* o
3 \& c8 ~8 Y) r4 t: H: x A6 c! ~4 y* A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2000年来静寂安祥的秦陵尤如显影的照片,逐渐还原着历史的颜色。12陶俑坑会不会是最后一个秦陵的陪葬坑呢?
% U3 T" w8 B* j _8 {
, g- p' O8 o( z1 p 近年来的不断发现一次次振撼着考古人员的心灵。内城之中出土的铜车马为帝王出巡所用,百戏俑如同娱乐场,内外城之间的珍禽异兽坑就好比宫廷苑囿,而远离宫城的兵马俑正是保卫京都的禁卫军。
0 p' v3 e8 d3 C4 S& M* A p5 k& X
4 p! r q' \% F0 s 秦始皇在地下建筑的原本就不仅仅是一个陵墓,而是大秦帝国的地下缩影。考古人员认为,如今已经挖掘的陪葬坑只是秦陵的一部分,估计出土的秦陵文物还不足地下埋藏的十分之一。 , o' S2 Y$ M* [0 B& _7 s7 K
/ ?3 d( X5 a3 m) Q7 v( v1 |6 _6 B
1974年,当人们第一次发现兵马俑时,有谁能够想到,秦陵考古会成为未来几个世纪里最为重要的考古课题! 0 [5 G$ B- H8 q; p
* Z+ ^1 A% q, c6 q5 {8 j$ y 地下都市 6 R% K' x/ W3 q# N5 K ?9 t j2 }& m
* P1 o$ s4 j9 e$ a
然而,关于这座陵墓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史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 g3 x$ {9 [" n/ i1 e. {1 K
+ s( C% x# v: P! ^4 G6 q! l( [. c
始皇帝在这座巨大的陵墓之上建立了一座城池,它有高达十数丈的围城,可供万人上朝所用的宫殿。这座城池远接咸阳城,近靠阿房宫,原本是规模罕见的地面建筑群。 " h4 H S: Z% y, k9 V$ J9 }" C# C
# o" Z# C5 F+ ^) x+ N ^ 今天秦陵城遗址
& F! c) m6 l2 X1 h y, y- m0 E5 Z+ h: v( i: P j8 ]) H4 u
但是,这座传说中的宏伟建筑却因战火的绵延而未能最终保存。关于秦陵的浩劫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项羽引兵入关中后,曾一把大火烧毁了阿房宫与秦陵。中国似乎有这样的传统,当新兴的统治者取代旧的统治者时,总是喜欢用火把过去的一切烧的干干净净,然后再劳民伤财的修建比以前更宏伟的建筑。于是中国的诗中也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 c9 Y2 R& ~$ O
4 h3 u% i% ?& p 传说这时,项羽挖掘了秦始皇的陵墓,搬运财物的拖车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走出咸阳。 " C1 v! O. Y7 g9 e# h' T8 P. I8 Q
8 E6 S* Q6 } ], o0 M 法制的社会 0 K: x9 E( x; f& a
, T2 |7 v- ~ x4 B( w# \3 @; l 秦始皇以法制代替人制,秦朝的刑罚之重为各朝之首。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的秦代竹简中记录到,如果士兵不能按时归还政府的借贷,论律当斩。推行严历的法律,是秦始皇治国的根本重策,。始皇帝把这个依为左右手的政府部门带入地下,当然是要在阴间继续推行他以法制国的理念.
x7 D/ k2 j7 T/ c5 ], \" S6 Q7 O4 x$ i6 F: k7 B6 ~
1 n% i9 { b: m! l+ l$ X. D+ y2 X* K" M2 ~3 h9 u7 y4 {# J& S; z
3 x- J$ _3 F, s& Q y* B0 @3 k) L* J" q4 ]" l+ E
6 l5 s; ~1 e/ h2 c; m6 O/ e
这些传说是否是真实的呢?秦陵的地宫真的被盗掘过么? ; V! a4 t* y/ [! i' t8 k
1 v* a6 c$ ^0 P% X6 [
史记中记载,秦陵地宫中储藏有大量的水银,考古队员在陵冢周围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发现地宫内的汞含量高于地表上百倍。如果陵墓被盗,那么水银早就应该挥发的一干二净。如此看来,地宫历经两千年的时间仍然完好未损。 . C/ T3 T- x8 D2 h& W* d
5 i2 v3 j% E, G, b4 \# w. b; }# r
另人充满了好奇的是,秦始皇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所制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领地。当然,在真象不为人知之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
) q% Y7 u$ H c5 T) r! d6 l
4 Z2 h# x x$ X/ B) @ 不完整的帝国 : _8 I$ G1 Q( m: |
3 M C6 ~! t1 T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如此巨大陵墓的皇帝,大概他没有想到,这个阴间帝国却透过两千年的时空把无数普通人推到了后人的眼前。那是建造陵墓的工匠和普通的士兵,是他们成就了秦始皇的霸业和他在阴间的梦想。不同的是,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人留下自己的名子。 . p6 h9 P, h0 y% j
: r9 e/ i' a( Y% r! s. b( q* o
在出土的竹简中记述了一些秦军士兵的家书,相貌各异的兵马俑就是这些士兵的替身。 1 i3 } r- D) n2 A5 }
4 n* h/ Q+ z- u8 x2 c- y 甲:母亲,如果家乡的布很贵的话,请寄一些钱给我,我可以在驻地买一些布自己缝制过冬的棉衣。
2 e6 e! l' ^" ~6 k' v3 C8 `0 c2 T+ B: Z7 o# C& k5 d
乙:今天是我国灭掉楚国的时刻,秦王下令,全国的人都可以痛饮美酒。 " N+ P# E) W- i0 \1 ?- G
( P7 F9 l; i" S
丙:我每天都在小心奕奕的工作,如果在兵器上涂错了漆,我会受到长官严励的惩罚。 + S1 `: A$ Z: M: T) r
4 B# w' J4 p. T! |) `% e
如果秦始皇真的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在水银的河上飘来飘去,他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还在活动着的帝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