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58|回复: 4

谁知道"笔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13: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知道"笔仙"?~~~~~~~~~~~~~
发表于 2008-5-8 2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仙”摘自百度百科

"笔仙"是一种招灵游戏,通过笔来和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笔仙的生物交流.笔仙,并不是附在笔上,而是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 2 q7 C' q9 Q, o4 W% H6 t8 d$ o
; j- k9 p0 V  C; }& C7 M5 S9 Q
每个人的笔仙数量都不同,一般都有多个,这个要问笔仙自己了,有时候他们会抢笔说话,当一场游戏中的笔迹和个性不同,且笔仙的发言总自相矛盾时,八成就是他们开始抢着说了...十分有趣.
! o6 s- c: @. a4 `+ d7 \. Q
; q+ b3 i) O, V  \- w关于笔仙说话的可信度:每个人的感想不同,有人认为特别准,也有觉得不全对,可能有时乐天派的笔仙还会和你开玩笑,耍耍游戏者~
: j- Z$ W7 i7 X! b4 k3 I% x- o6 ^0 N- @- |8 d: W
1.物质准备:最好是两个人,男女随便,(一个人开始比较难玩起来),时间上没什么特别要求,但最好是晚上,但是最好不要在子夜之后,因为摆开这样的游戏,很多“东西”都可能会过来。子夜后“东西”比较多。。。。 ' e+ g6 \7 ~( ]

) V0 Y+ X7 l( ^9 G8 p* i物品很简单,有笔和纸就可以了.最好是下水顺的笔,尽量让笔仙运动得流畅.有些玩得比较厉害的人据说(据说)可以用任何物体,包括手指...(这个没有考证过)
) E; p# R$ L1 P+ c1 c: \4 w& q9 z2 p+ F/ O  v# z
2. 精神准备:最好是诚心诚意,怀者尊敬笔仙的心情。玩者最好至少是个半信半疑者,如果是坚定无神论者,对笔尖开始时的轻微移动会主观上尽力阻止,当然无法启动. " I  \6 [( ~; I! f! S1 b- z
4 Z8 s* h! E8 \, x& v4 W
召唤开始:
+ k, q6 S. f6 U4 m# j
% ]( Y; _% R" u" W1.两个人手背交错,中间夹一支笔, % {! a3 |' R  ~7 |4 ~
还有一种玩法是用相同的手(如两只左手交错) 0 p2 P0 K! z7 P' N5 o( ?

6 u# c  Y7 g) Q4 Y: E8 ^& B2.手放松但是要轻轻地夹住笔,轻轻呼唤或心中默念:"笔仙笔仙快快来...来了画个圈"(或类似话语,总之就是为了请笔仙出来) 2 i: }. B, T* h7 J
$ Q' E5 `2 v$ q$ m/ {1 a
3.觉得笔杆微微动了,或不能确定笔杆是否在动,可以试着问问"你是笔仙吗?打勾或打叉"如果这时笔真的动起来了,那你们就已经唤出了笔仙.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我们玩的时候,一般很快就出来了,但据说也有要十几分钟的
1 F2 S& V* L0 D. O  g6 {
7 \/ W) V# h% z- {: e请出笔仙,可以做很多事情. - v+ e6 J/ O& {

3 }/ ^) U% p# o8 o" `% D2 O9 r1 y1.可以问一些普通的问题,如生日啊,喜欢的节日什么...和笔仙随便聊聊,问问他们的习惯,(当然一切都要征得笔仙本人的同意.有的笔仙喜欢聊天,有的可能不太喜欢多说,个性不同....)   M% H. E0 G" _. g0 b; _
0 u9 F2 m0 Z4 B) W. n3 Q
2.问自己的前世与未来,寿命等. & n& \9 ]! k" n# X- X' s& Z+ t
2 D  r7 [) C7 [, Z" Y$ s
可以问到前世的细节~未来的大事件.这里面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笔仙就是自己的前世,有人说笔仙是一直跟着自己的一些魂,每一世都跟着,但是中途也有些出入.(对此,刚才狸的笔仙说,也有后来进来的,他不肯告诉狸细节,哭....) , z  @- z/ H4 E, i1 x6 M! w

5 _  W" U. [% g+ u/ W4 S结束游戏:在想要结束游戏的时候,请一定和笔仙告别~,比如,"笔仙,今天就到这里了好吗?"和他(她)说再见,等笔停止滑动了再松手.还有说法有些笔仙是把笔往纸外画.
( y# q9 F2 k1 h. I. P4 U" Z; P! \8 u) B
碟仙介绍↓ - W0 t' P8 y: Q- }  u) b
5 i& g/ U9 {6 ]& a  x* }
碟仙,顾名思义就是在碟子上的神仙。他们无形无影,附在碟子上,他们有预知未来,过去的能力。他们很善良,当然偶尔也会调皮一下。这世界真的存在一些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或许很多人并不想遇见,但是他们,对我们没有什么害处。也许你们应该见见。
7 f$ l+ `, Y, X9 f2 P- L! e% k6 f( e0 q  M2 U6 l  K' e, X
请碟仙,要讲究时间和地点。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为什么不能在12:00呢?因为12:00是鬼开门开启之时,也就是百鬼出动,夜游的开始,所以,那时候请,请来的是什么,我也就不说了。嘻嘻,如果你够胆不妨试试啦)。
$ C7 f( Y9 V! i$ @
* Z+ D& v! |; ?7 M3 D人数:在5-6人左右,以为请仙是用人的意念来请,普通的人,意念比较弱,除非你有特异功能这就另当别论了。 $ g" `( Z0 y* w9 }& h4 M( j( z

! E/ `# ]0 m. u- I道具:选一个比较干净的小碟子,最好是白色的,然后先在一张大大的纸头上用笔,倒扣碟子,在纸上按碟子的大小画圆,分别写上“是”“否”“1-9”数字。因为小碟仙虽然是神仙但是和我们也是阴阳两隔,所以只能通过物体来交谈,而不能说话.(估计深更半夜的他和你说话,你要口吐白沫了)。
  J, K" N; d" [  W% N/ O# H; F7 W9 C& L, u  j+ Q
好吧,一切就绪,我们开始了。所有的人围坐在纸旁,碟子则放在纸上。关掉所有的灯,关掉门,打开一扇窗。然后所有的人用手指轻点在碟子上,每个人用意念去想“小碟仙快来”。(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心有杂念,那么小碟仙是不会来的,如果来了,也不知道什么东东了。
6 d" s0 i1 d$ V# Z( D) v4 q/ b5 S/ x5 D7 n: m1 a4 Y( u) L, r3 F
如何判断小碟仙来了呢?如果看见放在纸上的碟轻轻开始转动,那么就说明小碟仙来了。 % H2 j& X$ I, d  z' N

) o. p  |! W& \0 M: q; H' A, U- ]大多数人请到碟仙以后第一个问题会问碟仙是男或是女,几岁,是怎样死的,碟仙就会一一解答。但是问这种问题时不能讲一些对碟仙不敬的东西,因为会有麻烦事发生。切记切记!之后你可以问一些你想知道的问题,碟仙会带领你找到要知道的答案。
( M/ p1 C6 n, j. y- R
" M+ \& n$ g  T, [0 n' A3 `一切问题解决后,就要请碟仙回到原位,这一步不能马虎,因为做错可就不得了!当问完了所有问题后,一定要说:“碟仙碟仙,所有的问题都问完了,你可以下去了!”之后碟子就会回到原来位置,你就可以把碟子揭开和收拾了!
/ b" y8 E$ H& n3 T# O- {4 }1 w' Y# ]# G" s0 x
要玩碟仙这种有神秘感的占卜,一定要准备好一张象挂历纸大小的白纸,在正中间画上和碟子一样大小的圆圈,圆圈里面要画上一个骷颅骨头,在圆圈周围有规律写上你所知道的姓氏、名字、数字、颜色和其他你想有必要写的东西。要记住要一列一列分清楚。 6 x# I  j$ Z. S8 J, t
7 L" @- l2 l1 G$ c1 U
注意事项: * j& z& L" C; m3 w# }# D0 j
+ a) b. o! q# ~+ B4 Y
1、不能主动要求小碟仙离开。因为你请他们来,怎么可以逐客呢?如果你赶他们走,后果……
! m! o, Q: O- n
# r0 }+ A, S: ?7 f/ H2、如果是夏天,要点蚊香或者开电风扇,都要得到小碟仙的同意。如果你擅自做主,后果……   j& m) c& G' D: H. g7 F# A

7 e% i& I8 P7 T% n" z. W" G  ]3、每一次,小碟仙总会捉弄一个人,对哪个人的问题他的答案都是掏糨糊。至于是谁,那要看小碟仙的心情了,如果是你,那就自认倒霉吧。
9 u# ~! y* i6 `$ M! E4 U; p* X( V8 q( P1 `) f, F3 I- i9 }! i' u* I# i
4、每个地方小碟仙的规矩都不一样,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试试了。他们的预测很准的哦。
$ q" x- A" A+ P9 n; t  R8 |8 Q7 ~! ]+ M% P* O! T4 {
另外,听说请笔仙、碟仙、筷仙等有两大禁忌:一不问冤情,二不问死法。以免易惹鬼上身。 $ t. L3 j/ V5 ?5 `  I
2 m! S& w  I/ O
虽然碟仙很和善,不过有时候你请的并不一定是他们,所以,看你的在造化了。所问的问题最好是简单的是否,以及数字,这样比较容易沟通。  6 x. D+ A7 H+ o4 j  U; k4 {# R* j
' H9 \9 a4 b4 N7 W
笔仙游戏的真相  
3 t  Z, ~. w# I4 C
( L6 f1 b0 L8 `) D+ N) I* w' F通过张医生的描述,记者得知,“笔仙”是一种求仙问事的占卜游戏。玩“笔仙”通常是两人,工具为一只书写流利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灵验”)。  
- k6 i% \  r; W. H  h* m1 ^" D& b, ]7 D( }5 z
求仙者将白纸两侧分别书写“1、2、3、4、5、6、7、8、9、10”和“唐、宋、元、明、清、近”,另两侧书写“男、女”和“是、否”。在四周有字的框内写上求问内容的备选答案三个。为考察是否灵验,通常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正确答案。  
: C2 @/ c$ L) M/ w1 ^2 k+ a8 b+ V. A& v
将纸平放后,两人双手指交叉并共执笔,游戏规定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准备开始。  
  _1 [$ V- w* S# v- y5 D# ?/ `! T8 p0 h- _* m
求仙者重复念诵请仙之词“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良久,笔开始神奇移动,求问者开始发问,比如“我能否考上大学”、“我一生谈多少次恋爱”等等,笔会向一个方向划着圈走,发问事项不断重复间,笔会向答案方向逐渐靠拢直至走到其中之一。得到答案后,需要恭敬地念诵咒语送走“笔仙”。  
" ~5 t% K4 b0 N- ?7 ~* f( T# l1 C
除“笔仙”以外,还有如“碟仙”、“筷仙”、“钱仙”等类似的游戏盛行。记者在一些占卜网站上了解到,请“碟仙”更为讲究。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道具是选一个白色小碟子和一张纸头。  
3 p4 K" H& {9 K$ y: @; V4 ~
$ b# D3 W4 p# a“他们通常半夜点起白蜡烛转笔或碟子,问一些事情能不能实现。”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向记者讲述了他曾目睹的“碟仙”。  ( n4 |; c5 x! x1 M* Z& K: D0 T
% e$ b/ @- w) A7 H
郭教授说:“‘碟仙’较讲究的做法是铺一块布,布上画‘阴阳鱼’图案,周围一圈字,一般会写与命运有关的词,比如‘富贵’、‘贫穷’、‘健康’等。将小碟扣放在阴阳鱼图案上,碟底画上一个小箭头。两三个人手指头摁住碟底,站立着围着桌子转,每个人去想‘小碟仙快来’。求仙者认为当碟子‘自动’离开阴阳鱼图案移动到别处时,就说明‘小碟仙’来了。无论问什么,小箭头都会移动到某个事先写好的对应词上,求仙者认为‘碟仙’‘灵验’了”。
  [5 c9 [# E- Z6 o7 t' G! U; G- r& J: d7 y3 R
“同样,在问完所有问题后,要念咒将碟仙送走,碟子此时会回到原来位置。求仙者认为如果碟子没能回到原位,说明用心不够。”  . |. x# s; a: {; R. l  m' ?7 v
/ e, s9 u5 R# I2 ?( a
求仙者认为,只要“笔仙”、“碟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因此很多人对游戏着迷。尤其在校园,对此顶礼膜拜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请“笔仙”预测一番。记者随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承认都曾玩过此种游戏,有些是在中学里,有些则是在大学期间。他们有的问前程,有的问婚姻,有的则预测吉凶。  
! k- v1 h0 q( j& |" h# r
9 L( |; y' a  K7 {  {8 [他们告诉记者,请“笔仙”除了心诚,还需要气氛铺垫。寂静的深夜,微弱的烛光,虔诚的期待,精神的高度集中,是构成请“笔仙”的最佳环境。  ' m( D* }. c9 T/ m1 K9 ~: S% x! }
' e7 |6 G% Z2 A& K1 D4 E9 }* i
一些看似玄妙的现象至使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感到迷惑。他们坚信笔和碟能自己移动是“神的旨意”。然而,专家的解释揭开了这一个荒谬的骗局。  
* Q4 H% h& R% ]2 G( ~1 ?( Z. j" z7 |7 Y8 h4 ?
“笔仙”起源何处  3 |5 y0 A/ h7 a9 q0 g
# t7 Z  E) g  G, ^
在一些大、中学生中流行的请“笔仙”、“筷仙”、“碟仙”等游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乩音jī)的变种或简化版。  ! N  W2 E, s6 z  O: X7 p
3 V( `/ O+ p" ^0 \6 D. m& t7 P
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告诉记者,“扶乩”最早发端于对传说中紫姑仙的崇拜,而起源时间历史记载说法不一。宋代人洪迈在其《夷坚三志》中认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却早有这方面的记载。  ; u9 O  b9 }# }* W* O
: o; {& F( k- ~( y, {; \9 y
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诸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记载。  6 R4 U" I& A! ^& _% ]9 k4 E
. A7 Y: N9 U5 _; y3 {
“扶乩”的最大变化在于文人和道士、巫师操纵以后,已经变成一种占卜游戏。到了近代,已被会道门利用,成为帮会聚合会众和收敛资财的手段。  * \( O9 d3 |# l. r

) b$ U; s- l" ?6 m3 A/ U郭正谊教授介绍,扶乩一般指用一横棍和一支笔,两人手指顶着横棍,下面有一沙盘,笔在沙盘里画出纹路后,主乩人就读“天书”,耙子抚平沙盘后可以再读。  4 s" @; Y6 Z, U  l! I- k5 `3 r+ ?
“文革”时期和80年代中期,“请仙”在农村开始流传,有些请观音,有的甚至声称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能请到。这种活动在河南、陕西一带尤为猖獗。  & l2 V$ A5 Z+ \2 U9 S$ W5 f
, W: \# L- ]: y* j8 ]4 ?: l
最早“碟仙”只是个人玩,后来流传成巫婆碟仙馆。“请仙”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北方盛行的叫“簸箕仙”。是将簸箕里盛满米,插一根筷子,当筷子提起装米的簸箕时,相信者就认为簸箕仙来了。  
) w: h; u3 T' j0 \+ a" u
3 ~6 i* y+ |4 |! M: y; _! Y破解“笔仙”骗人玄机  
8 p8 s2 j% y* h4 y8 ]) h6 X( S( e( n: a: D2 |
玄机一:为何笔会自己动?矛盾的力量同时作用于笔  - w5 b5 t/ O8 {& N/ A1 [( ]
- L( m& O" }. E5 ~
之所以“笔仙”游戏能蛊惑人心,一切皆因那支能动的笔。当两个人都否认自己有主观操作行为,笔怎么就动了呢?  
# _, m# s$ |& j9 l% z8 W: @0 F" R# M' i$ r& _: Q1 w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告诉记者,从物理角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因有说法掉笔会折寿)。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环行运动成为必然。”“碟仙”原理相同,当三个人走动时,手施展的力量不均衡,碟子会有所偏重的移动。  
8 r( G& Y- R  `4 W9 o+ ?3 w' y" _- l  p3 w2 p/ B- r
玄机二:为何笔会朝希望的方向挪动?女性更易受心理暗示  9 U, h% I" Z9 n* }# i

* Z2 l- A9 B2 ?在张医生和小叶的演示中,纸上出现一堆乱圈,张医生“请仙”并未成功。难道是心不诚则不灵吗?张医生回答:“某些人会因游戏受到心理暗示。”  
' T& G" J1 ?5 ~. t9 X) n# T
  A5 E2 p3 I6 C8 I8 D“笔仙”会暗示我们什么?这种心理暗示对游戏者产生怎样影响?  0 i4 n+ g8 c6 t# h
) B( L7 O) O6 c2 K& ?
张医生接待的来访者中,有因玩“笔仙”引发好奇、不解、恐惧,以至于欲罢不能、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案例。  
, {+ b, T: w8 d8 f1 ~$ L/ {) H* ?: w8 ~
“起初小叶并不相信所谓的‘笔仙’,出于好奇玩过几次后,发现结果非常准。  
  O4 T+ j+ S. S/ @- V4 h) N" v. H7 S8 \9 }$ _; H2 L! I% X- x
此后,她遇到什么事都想先问‘笔仙’。结果越不好就越想算,越算越害怕,害怕到不敢出门、不敢上网、不敢打电话的地步。”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为何会执着地认为只要“笔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张医生解释说:“越是为了验证什么,自我暗示作用就会越加强。打个比喻,当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原来身体的目标行为是在感官(通常为视觉)引导下大脑发出指令,肢体或躯干完成,曰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因习惯变成了下意识动作,即不需要过多思考。  
6 n# U+ @* ]+ |" p& T+ Q+ Y; }0 `6 a1 K" H) B, C5 Q. V
玄机三:“请仙”效果为何不同?某些求问者处于半催眠状态  
  n% P0 j) W( p: Z; u) f1 N- }2 A7 V2 t/ N" y9 }0 y
古老灵学史盛行于19世纪初的北京、上海等,“请仙”其实是一种中国形式的招魂术,早在五四期间,鲁迅曾斥责过上海一帮玩“笔仙”的人。个人思想追求、价值观等问题都促成相信“请仙”。郭正谊教授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念咒后,他们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 S8 _$ ?/ U9 f

2 W- ?$ D; T- t, i/ F“笔仙”、“碟仙”的真面目已经被解开,然而,相信迷信的人数却依然让记者触目惊心。
5 N( E& L4 N# L
0 X' N4 I% ~7 u2 y笔仙碟仙的心理学解释:
! l# V: u" L. x2 G2 ]) {$ D实际上笔仙碟仙只是一种心理游戏,仔细分析游戏规则,可以看到游戏有这样一种默契: 1 w' z0 U; I, M1 t
1、任何人应该心诚,信则灵。这就是说,请不要怀疑。
+ d4 u$ a2 @9 P2、不要阻止碟子或笔的运动。如果碟子或笔向某个方向运动,游戏者实际上在帮助碟子或笔运动。 ; H) j5 {- S/ y6 l* R/ t) a

! i8 Y2 [" t: b0 {, K! U引论: ) G: P0 I+ j) |3 T! H! i2 u
1、如果某个游戏者作弊,其他人会认为是碟子或笔在自己运动,从而成为帮凶。
, b: s5 `+ m6 G" Z5 W9 s- C( S9 ?2、如果某个游戏者知道答案,他可以作弊。
3 b7 J8 L' n7 `( u! D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游戏者作弊,在这个游戏里面每个人都无意识的作弊,这是由于笔仙碟仙的放大效果: ! q# e. g6 J; k  v$ a
& N/ b' Z9 S, j# M" H
以碟仙为例: 9 v& N9 x( I7 h8 Y4 d; V
1、如果一个人按住碟子,碟子没有办法运动。
! W# ^) D3 M$ l$ d1 e5 j2、为了让碟子运动,游戏者必须试探性性地让碟子运动。
' q$ `8 }# x7 o5 j9 e6 P在这种情况下,游戏者会无意识地作弊:
" c2 z- _! n' m* N* W1 K3 b1、游戏图纸上某个问题的答案集中在某处,所以游戏者会无意识地试探相应方向。 ( K' }/ R* o$ ?% M6 l
2、游戏者倾向于试探自己确信的答案的方向。 2 g+ [! h+ h, G( d7 Y+ o
3、当碟子到达答案,游戏者会倾向于使碟子停止。 / j8 S2 k$ v- i$ e6 c
8 y9 P6 D3 S7 g4 d/ i4 k% h, y9 x, g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人知道答案,这种作弊效果会被放大。如果只有一个人知道答案,其他人也会帮助。事实上这助长了知道答案的人的信心,导致游戏者无意识地引导碟子指向正确答案。如果两个人知道的答案不同,其中一个人会遵守游戏规则“相信碟仙”而放弃自己的倾向。
) ]- j; Q& b8 a( ~
1 I& `5 b- a# x2 `如果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游戏者仍然会倾向于让碟子向答案区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游戏者实际上还是会选定一个答案。这类似于多人知道不同答案,意志强的一方的答案将成为最终答案。6 S& r* X" M% d$ H$ s/ ~6 Q! o
/ F0 ?/ i, G  H1 J$ P
【笔仙漫谈】
) R1 Y) o( Z! g* V  q) A6 y8 K我来分析笔仙是怎么产生的,发表我的意见之前请大家先作一个小小实验:4 ]! q$ G4 h% _6 D" S
一只手平伸出去保持不动,手里握住一支笔,笔尖轻轻点在桌上的一张纸上,注意,不要把整个胳膊的重量都压在笔上,(对了,其实就是所谓请笔仙的姿势),然后保持几分钟,
% F& G( U& \; }, u/ y然后看纸上被笔画出的痕迹,如果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小小的笔尖大的点,那么恭喜了,你不用继续往下读了,直接去申请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吧,冠军非你莫属,但是对於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体象一块石头一样保持真正的纹丝不动。因为呼吸,心跳,脉搏,血流等原因,我们的身体随时随地都在轻轻的晃动,关于这一点大多数人都知道,少数不同意的,请按我说的去体验一下:自然站立,闭上眼睛,放松身体,使呼吸心跳缓慢下来,十来分钟以后你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晃动,好像飘在水里一样,一晃一晃的,但是很轻微。2 f, N, t5 m# }: @: o* |4 o
或者大家想一下军训时教官训练我们踢正步时的场景,伸出一条腿不让放下就那么站着,十分钟后个个都东倒西歪的,有的同学那腿还抖啊抖的,是他自己要抖吗,不由自主的呀。0 j! T+ b6 K8 S4 q; w  w: q
为了以下叙述起来方便,姑且随便给上面的现象起个名字。
2 q0 A8 z7 K6 _1 I% U* v) U7 LOK,现在正式开始请笔仙,设有两个同学,A同学和B同学,从未请过笔仙,听同学们说的活灵活现的,终於决定自己也来试一试,两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一点点紧张,一点点刺激,一点点恐惧,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期待,“期待”在请笔仙的初期扮演的角色绝对重要,抱有完全抵触,完全不相信心理的同学是绝对请不来笔仙的。# W" w  @5 y' u6 ^: c) X, g  c
话说两人已经一起握着一支笔,伸出胳膊保持不动好几分钟了,好像没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两人不由有些焦急,此时根据>>,A同学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那么轻轻的从左向右动了一下,只不过比之前晃动的幅度稍微大了一些,而B同学正在期待和怀疑,这个较大的晃动马上被B捕捉到,从而一阵惊喜,心想:“难道笔仙来了?难道真有笔仙?笔仙现在要从左向右画一笔的吗?”在B这么想的时候,他握笔的那只手不由的在向右的方向是放松的,也就是说,如果( u4 Y9 K2 Y# H9 }7 d" M* n
这支笔继续向右移动,是不会遇到B同学的手的阻力的,而如果笔向左移动,因为这是B所没想到的,则会受到B的阻力,这种现象姑且称为 --- 鼓励继续向右  # a& h% G5 J; }; F8 J# i4 \" e
而此时A也感受到了笔的异样,因为笔开始的晃动是正常的,但是晃到右方以后应该晃回来却没有,於是A也产生了和B同样的想法:“难道笔真的动起来了吗?”於是A要检验一下,& Q4 D% p5 P" a* O3 {7 b! ]- S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检验一个东西是否摆放稳固,或者检验它是否在移动时的动作:我们会用手把那个东西向左推一下,再向右推一下,不信的话请你把自己的笔立在桌子上,立好以后用手去检验一下,看自己的手是如何动作的,肯定是轻轻向左向右各晃一下,动作很轻很快,这是我们从小到大十几二十几年养成的习惯,不用经过思考的,我把这种现象暂时称为,
$ W2 ?: b2 }6 J/ \好了,话说回来,A要检验一下笔是否真的在动,於是向左一下向右一下,当然很轻很快,但由于 B的>>正在起作用,於是笔只能继续向右而不能向左,於是A也明白了,原来笔仙真的来了,而且笔仙是要向右画的,於是>>在A的身上也起了作用,这下好了,笔真的动起来了,在>>和>>的一起作用下开始正式向右画。
. N, c3 o$ I$ U笔既然已经动起来了,那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笔仙降临的标记是画一个大圈,这个大圈是怎么化出来的呢?
! K3 N* z+ R/ C8 w) h9 s% t如果A和B的猜想一致,都猜笔仙是要顺时针画圈或逆时针画圈,这很好办,可是如果A猜想笔仙要顺时针而B猜想逆时针怎么办?
& q) d: w5 q1 s  \' f( ?% I0 ]" C, t那我们接着上面的继续分析,话说已经从左向右画了较长的一划了,要画圈就该拐弯了,A在猜想笔仙是要顺时针,可是却在顺时针的方向上感受到了笔的阻力,他当然不知道这是B在猜想相反方向的结果,於是顺理成章的,在>>作用3 [1 I7 Y1 x0 q! H8 m, M
下,A根据自己的检验结果改变了自己的猜想:“啊,原来笔仙不是要顺时针而是要逆时针画圈”,这样两人想法一致,於是一个圈就完成了。
+ G6 J% [  R& E  s7 S! x8 t2 ^5 k画圈画线都好办,那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l2 Z, J. S& F" C- [$ h3 Z
好,接着分析。比如A提出了问题:“亲爱的笔仙,能否告知我将来的老公姓什么?”+ s2 P5 n' }' G1 G7 K1 H5 e4 r
A和B当然希望笔仙画出来个字瞧瞧,假设接下来还是从左向右划了一道,A和B把这一道看作是一横,那么写完一横应该写什么,估计在这个问题面前,十亿中国人再加十亿中国鬼起码有十八亿要回答:写完一横,当然是一竖了,於是两人在>>和>>的共同作用下,又写了一竖。写完一竖又该怎么办,那当然是再写一横了。$ ?; g' h/ u+ l- Z- z
在这三划写完之后两人有了分歧,A在猜想笔仙难道要写一个“王”字,那接下来一笔应该是一横了,而B在猜想,难道笔仙要写个“赵”字?那接下来一笔应该写一竖了,於是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写出来一划即不横也不竖,斜的。
; M- R) ?' M9 o5 Y, V这时B先明白了,原来笔仙还是要写个“赵”字,只不过不按照笔划顺序罢了,而A呢,多年的文化教育起了作用:一个字既然已经写出来4划,应该很好猜它是什么字了吧,A马上反应过来,原来不是“王”字,而是一个“赵”字,於是一个字就出来了。$ g  p5 Q$ Q9 S9 l2 ]- z
当然经常写出来的东西是个四不象,那没关系,“笔仙写的字岂能每个都看懂 ?!”: L9 k; A0 E% ~
好了,我要讲的大概就是这么多,所谓“笔仙”就是自己。
% H4 c3 S' y3 z9 E但有人说了,那为什么某某事算的那么准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办法证明那是假的,就象你没办法证明那是真的一样,3 S+ }$ r5 U/ r/ N, Q
如果真有笔仙,那请他算一下明天的彩票号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g% O3 t% b# M$ F
7 f" K7 Z9 C! j. A; p) g1 \7 m3 S
[电影名称] 笔仙 5 S- v- W' C1 M: v
【类  别】 恐怖片 ! |$ w1 _$ }( r9 ^% [; A
剧情简介  " x0 N" [( C1 B# G8 D6 _( Q4 b
从汉城转学到父母亲家乡的高中女生李友甄在新学校受到同班同学的欺负,于是她跟其它两个同样受到欺负的同学一起玩笔仙,他们招来笔仙对欺负他们的四个同学下诅咒,没有想到玉甄却被招来的笔仙鬼魂附身。   奇怪的事情发生,四个欺负人的同学当中三人一个接着一个自焚而死,警方调查发现玉甄涉嫌重大,但是玉甄却不但拿不出不在场证明,她更完全丧失记忆。 从外地来的美术老师李恩珠第一天上课点名时,叫到 29 号的金仁淑之后,全班同学全都夺门而出尖叫不已,让她感到十分困惑。   李玉甄的导师载恩十分心仪李恩珠,还带她去见自己一个会通灵的好友,想办法要帮助她。李玉甄的父母都是在这个小村庄长大的人,其实村庄里老一辈的人有个共同的秘密,三十年前一个名叫纯慧的单亲妈妈带着女儿金仁淑,来到村庄定居,却受到村民以及同学的排挤,因而发生不幸事件,如今又发生同样的事件,吓得村里的长者个个人心惶惶。 # k  E5 B$ z% w2 z% J- N% j

# T% |' d( O5 Z  O) s8 V1 E【观众评论】
* x  h$ o, V2 ~) D' J! k9 g评论之一$ [) o- }7 r; W2 Z* o3 k! v7 @
Bunshinsaba,这好像就是音译的。韩语。' T* n* P: h& C/ Z1 p
影片的开始,就是女主角玩笔仙游戏,嘴里念的就是这个。
) g" t0 X1 c4 _: G. h不太敢看清楚这几个字母,生怕一不小心,就下了咒语。. P9 D! \; G4 @; E/ |0 p
一群同龄人,倍受折磨,才不得不请出笔仙给予报复。
: `* m! u. L9 i; G0 n( @从此笔仙缠身,来实现多年前的一个诅咒。
  _  j% o7 c" O' w$ `* u- V偶尔会看一下恐怖片,尽管表面上好像不动声色,看得时候,内心还是有些恐惧的。只不过,每一次都有很强的暗示,那不过是电影。看过之后,忘了。偶尔记得几个情节,也只是很模糊的几种。
0 u% K4 \1 ^$ c; n; `9 y- y并且,基本都是国外的,美国的,日本的,韩国的,泰国的。自从看过香港的《office有鬼》后,有很久没敢看了。那太接近现实,让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并且,教学楼的厕所也像影片中一样,总要锁上几个当作存放工具的地方。
' J) `1 {6 n6 Q6 z总觉得,这些片子中有着因果报应,任何都是有着前因后果的。咒怨,鬼来电,山村老尸。。。看来有句古话说得比较好,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8 p% l3 ?5 p2 W, h; k这几天,总会想着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有着结局,所以认为解决了。心中也就没什么了。不过,还是觉得有些恐怖。尤其是一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所以,每晚收音机开到天明。" }6 h; s! ~, A4 X; S+ [
心挺安的,因为坦然吧。所以,平时还是不能做亏心事。
8 Q" b& E  @, E8 a) E' W8 y外面的阳光很明媚,日子挺美好的。9 r& x" q9 R. x% _
不过还是在白天看恐怖片比较好。2 j2 `) N+ K  X
评论之二
) Z  G0 Y/ a; B4 Z4 L昨晚看的片子,本来以为是类似于《勇敢者的游戏》那样奇幻的电影,结果是个恐怖片。关了灯一个人看的,也算是锻炼自己的胆量。
. ^: g& O) Z) }( Q片子讲的是一个前世的仇恨留到今世来报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凭良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么个很浅显的道理。比较恐怖,不过情节性比较强,所以比起《咒怨》来要稍微好一点。晚上没有做噩梦,还算可以吧。
& L( D! f2 A; d% ^做人要宽容,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大家都是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原则,和平共处,顺利安宁地度过各自的一生不是挺好的吗?何必要互相攻击,互相排斥,非要把别人逼上绝路呢?狗急了要跳墙,兔子逼急了会咬人。伤害了他人的同时,就已经为自己以后的道路埋下了祸根。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最终也要冒着付出代价的风险。) q  Y" r4 Q, ]5 y
低调处世,韬光养晦,也算是我做人的一贯原则。 . R# U$ Z0 h& V' k' m0 |& f9 L1 ?
2 b9 y! w  }* {4 R# h
恐怖小说《笔仙》1 L! s8 L0 l) O$ _7 f6 g) M- C9 D
《笔仙》本书由《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为该小说倾情作序,他认为,“作者野心大,写作时,有意识地回避了那些被大量滥用
% y/ P! g  j( K# p+ m; t7 P《笔仙》$ H" v0 Q8 l5 K! N8 |% V' t7 i8 q- d  ~: s
的技巧,摈弃鬼怪,走了心理悬疑之路。整部小说,充满了画面感,个别段落,我甚至能嗅到场景里的气味。恐惧气氛的营造,多出自于原创。她是个天生的编剧,很多段落,直接分个行,就可成为优秀的惊悚悬疑片剧本了。”4 D$ k; S5 {) [
最后,宁财神预言,“眉笔,定能成为中国未来的斯蒂芬·金。《笔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悬疑小说,它的悬疑恐怖是多纬度、多层面的,这不是一面平镜,将生活中庸常的一切纳入其中,而是哈哈镜,通过变形,使人们看得更为清楚,或者看到平时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0 r8 A* y" a# O& o5 ]
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 荒岛的石室里,七男三女在做一个游戏。据说笔仙的前生都是枉死的人,所以不可以问他们的名字。当笔尖在雪白的纸上移动时,最初的尖叫响彻了月光下的岛屿…… 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可以去玩的!七条规则,七条铁律,无人能逃脱。9 x8 t% e0 D/ W# v6 r2 m* D- f0 y  F
每晚投票选举,决定谁将进入地下室叵测的铁门。所有的人中,只能有一个生还者!是的,这是笔仙的指示,但这仅仅是开始…… . }" I- U7 C; t

2 @6 j4 y7 e0 x" B! |, e, m( m: s& ]
笔仙是扶乩的变种。“扶乩”又称“扶鸾”,鸾指神鸟,又称飞鸾,是由一种古代占卜法演变而来。扶乩多用于问国事、问命运、问钱财、预言疾病祸福等。它是以书写方式将其神的旨意记录下来,主要目的在传达神的言语或神谕。扶乩仪式一般在“鸾堂”或庙宇进行,而所纪录下来的资料即为“鸾文”。鸾堂由鸾生组成,扶驾前众生须先净身,仪礼庄重,供奉祭品,禀告神明。扶乩时,由正鸾生手持鸾笔(又称乩笔、柳枝等),待神灵附身后,鸾笔就会自然挥动起来,在预先准备的沙盘上题字,两旁有一人(判读生)判读神意,并转为一般话语,另一人担任记录(记录生),最后一人(校正生)负责校正鸾文。所有鸾生均须具备相当的学识、教养与表达力方能达成任务。# |/ i; @: b1 m& d: V
《辞源》载称:“扶乩:〔扶箕、扶鸾〕旧时迷信,假借神鬼名义,两人合作以箕插笔,在沙盘上划字,以卜吉凶,或与人唱和,籍以诈钱。因传说神仙来时均驾风乘鸾,故名。起于唐代,明清盛行于士大夫间。《红楼梦》:我在南边闻妙玉能扶乩,何不烦她问一问?”纪晓岚在其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数十例扶乩事例。纪以为:“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然皆灵鬼之能文者耳。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但他也不否认有扶乩者系“炼二话手法而为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本人还真的亲自体验过,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虽然主观上我们参与的人没有主动推动它,它还还是能动,但总体给我的感觉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具有很强大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11: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灵游戏我坚决不玩,我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15: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坚决不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 07:24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