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542|回复: 1

将一切身口意行为变成“法”的点石成金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1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所做的修行是否能够真正地成为法,标准在哪里?

如果执着今生,所做的念经等一切修行,都会变成不是佛法。

修行是不是真的变成佛法,需要什么呢?“应当恒常修习死无常”。

如果我们没有思维无常,所作所为一切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三句话?“心变成法,法变成道,道中没有障碍”。

这是藏人口头上常常出现的,特别是噶当修行者,这三个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无常、菩提心、空正见。 

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不是法”?

就是以无常、四圣谛为标准判断是不是法。

然后,法是否变成大乘的路?

修行佛法,大家都想走的路是成佛之道,法变成入到大乘成佛的道路,法是不是变成入道、成佛的道,靠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法变成入道。

有了菩提心,菩提心的目的——成佛的果位——能不能显示呢?那就需要断除路上的许多障碍。

以什么来面对障碍?只有空正见才能灭除道中的障碍。这三句是常常祈求的,请上师、诸佛菩萨给我加持。

这里讲的“是不是法”,尊者解释皈依发心的时候说,通过皈依,我们所听的、所学的、所办的法会......善行能够变成佛法,以皈依的意乐,行善就真正变成佛法;

通过发心,变成大乘的法。

比如四圣谛、无常,四圣谛就等于是认识法宝、认识究竟离苦得乐的方法;

认识四圣谛的前提,是需要无常来了解,眼前与今生的名利都是不可靠的、不究竟的。

用无常的概念去掉所有不好的、不究竟的,取出来究竟的内容,那就变成法了。

所谓的“法”的意思是方法,那方法是为了什么目的呢?

我们从无始以来就有离苦得乐的希求,一直为了追求这个,每一点念头都是为了追求这个。

但是目前没有做到。认识无常要就认出究竟的、去除掉不究竟的,认出什么是究竟的离苦得乐?究竟的乐是什么?究竟的角度,什么是苦?苦和乐的因在哪里?

认识之后,要抛弃眼前的执着,心里不要把它当成非常重要的。

这里讲,如果你想要真的修到法,要做什么呢?

要放下“把眼前这些当成重要的”这种执着,要修无常,要认识那些不是常法、不是究竟。

思维“死无常”,扔掉“把今世的名利当作眼前最重要的”这种想法和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23-9-21 0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完全不要今世的东西,而是不把它当作“我活着的目的”,这就是“背弃今世的希求和欲望”。

抛弃“把今世的名闻利养当最究竟的”这种想法,不要这么重视它,行为上也要做到。

因为无论今世得到什么的“快活、舒适和名誉”,如果有修无常,就不会被这个表象欺骗。

虽然我们也需要吃、穿、住,但认识无常的人不会非常重视这些。

这里讲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修到法,没有认识无常、没有修到无常,“使我们心不入法”,我们眼前所有的享受都会变成伤害我们、欺骗我们的。

为什么是欺骗?因为有一天我们一定与这些要分手,一切都带不走,自然规律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执着此生此世,快要断气的时候什么都放不下,结果就是很大的痛苦,去投生到好的地方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如果我们了解佛法但是今世没有修,到时候就更后悔:

“我一生都这么执着,没有改变我的执着心,以执着心来造了这么多恶业,整个生命都浪费了,现在才看到,确实是无常的”。

那那个时候心里面就更慌。《入菩萨行论》“第二品·忏悔”追悔力那段描述得特别好。

所以,要提早认识无常,提早不要那么执着;而且要从长远的角度、未来的角度、从业果的角度看(世间法),每天心里也会踏踏实实;

对名利没有那么大欲望时候,心也很舒服、也很平静。

认真修业果法则来取舍,人感觉踏踏实实的,生命很舒服。

到死亡的时候,心里觉得一生已经努力准备好了,没有一点点遗憾。

这样子做,时间、想法、言语、行动都很有意义。这是应当要修无常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30 21:3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