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9-20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他通过了解后,才发现这是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所讲的,于是他便想着去求法,随后,更是安顿好母亲,前往求法之路。
听经既悟,以一首偈语,得到五祖认可,传承衣钵法脉
虽然此去路途艰难,但是六祖惠能求法心切,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东禅寺。
此时,五祖弘忍正在讲经说法,而惠能看到后,便向五祖说明其来意,说自己是“求法作佛”。
最后,更是以“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无南北之分”,深得五祖弘忍的认可,知道他是佛门人才,以后必有一番作为,同时为了磨练他的内心,便安排他到米房舂米,以此来让他静虑修禅,内绝妄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
而六祖惠能更是没有任何的怨言,在米房足足干了8个多月,每天除了干重活和杂活,他也会去听经,虽然他不懂文字,可是他悟性好,可谓是听经既悟。
直到有一天,五祖弘忍为了传承自己的衣钵,便叫众弟子根据自己的领悟境地,分别作偈,好决定衣钵的传承。
当时的众弟子,都认为神秀作为首座和尚,还是教授师,本就精通佛法,肯定能得到五祖的衣钵传法。
而神秀本人呢?自己虽然早已经写好偈,却不愿交上去,认为自己是为了求法,而不是求祖,可是如果不交呢?又怕师父会说他没有见地。
最后他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把偈写在墙上,于是便写下了:“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时的六祖惠能听到后,认为此偈未能明心见性,只是渐次法门,未能达到顿悟,于是便请人写下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