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35|回复: 4

佛教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7 2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教与佛教的定义



在中国的古籍里有“佛教”这个词,但是在古籍中,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诫,具体指佛经所记载的佛的言教。比如“七佛通戒偈”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诫的意思。今天我们所讲的佛教,是指作为一种宗教的佛教。这种佛教的讲法,主要是近代从日本传过来的,它指一种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宗教。作为宗教,佛教跟其他宗教有一致的地方。如果按照宗教学的研究对象看,佛教显然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因为它具备其他宗教所共有的一些特点,比如有教主、教义、教团,而且是我们国家法定的正规宗教之一。



关于宗教的定义,现在的统计,全世界有一百多种,几乎没有哪一种被世界各国的宗教界跟学者所公认。中国的宗教各有各的特点,要概括出一个普遍性、准确的定义,确实很难。我们国家,一般用崇拜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体系;西方国家用的比较多的是,提供给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信仰体系。总之,宗教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信仰。佛教现代领袖太虚法师曾经讲过,各个宗教的源头都是教主的宗教体验。大多数宗教体验,都是人神交通的体验,就是他作为一个人,体验到或者看见高于人的神,或者通过某一种方式跟神发生交流,然后由神传递给他一种信仰。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宗教的实质应该说是人神交通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说,神可以看做是地球外的球外文明,或者是比人类高的宇宙生物,他跟地球人进行某一种方式的交流的产物。从宗教学来讲,它是人内心深处的信仰与社会苦难矛盾的产物。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异同



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的地方是,它也是源于教主的宗教体验,但显然有不一样的地方。



佛教的宗教体验是一种觉悟,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获得的一种觉悟。这种觉悟在佛教看来是一种智慧,现在的心理学把这种宗教体验划归于“意识转换状态”。我们日常的意识大概有十多种活动状态,还有人所不知道的非常特异的一些活动状态,叫做“意识转换状态”,比如由禅定所得的经验,由通神所得的经验等等。释迦牟尼佛所得的体验是在禅定的基础之上,通过用智慧观察人生痛苦的根源,所获得的一种觉悟。在这一点上,跟其他宗教的教主所获得的宗教体验有很大不同。比如耶稣跟默罕默德,他们主要是通过跟神、上帝或者真主,进行交流所获得的宗教体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是通过自己的修行,我们把它叫做瑜伽实证,用瑜伽实证的方式自己得到的一种觉悟。



其他的宗教大多数都崇重信仰,强调必须绝对的信仰神,而佛教正好相反,非常反对信仰神。它不否认有神的存在,但是它认为神只不过是比人智慧高一些的众生,值得尊敬,但是并不一定值得信仰。应该信仰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一种智慧。所以梁启超讲,佛教的信是一种智信。很多宗教的信,是出于人感情上的一种宗教信仰,把他自己理想的信仰对象都加在神的身上。这个神,从很大的程度上讲,是人按照自己的信仰所塑造的。佛教在这一点上,与一般的宗教,尤其是西方人所认为的一般的宗教定义,确实有很大不同。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列举各种意识形态,他把佛教列为一种,宗教另列为一种,这说明恩格斯认为佛教不属于宗教,它是一种单独的社会意识形态。



欧阳竟无居士对佛教的定义



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在二十世纪的初期,当时的佛教界和学术界就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在当时,宗教是社会革命的一个对象,一般的人,尤其是激进的人都认为宗教是很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打倒。所以,护持佛教的佛教徒,就要强调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当时,以欧阳竟无提的口号最响亮。他的口号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这个定义对于佛教来讲是最好的定义,佛教确实是具有这三个性质。



佛教“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因为它在形式上,尤其是信仰的形式上,跟其他宗教没有太大差别,显然属于宗教。而且大多数佛教徒的信仰,跟其他宗教徒的信仰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佛教徒虽然很多,但是真正智信,信仰佛教智慧的,在佛教徒里边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说佛教是宗教,这是合理的。



佛教亦哲学。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哲学,但是其他宗教的哲学都没有佛教的哲学丰富。台湾的著名学者方东美认为,佛教华严宗的哲学超过了所有西方哲学。现代科学比一百多年前发展了很多,拿一种简单的唯物论、唯心论显然不足以概括现代科学的成果,不足以解释世界。最近几十年,又出现很多比唯物论跟唯心论更高一些的哲学。但是跟佛教华严宗的哲学相比,这些哲学还是显得比较幼稚。而且佛教非常重视哲学思辨,佛教的修行是必须要用哲学思辨才能在禅定当中修观。所谓的观,就是用哲学观进行思考,用哲学的方法究明自己身心世界的奥秘,有人把这叫做内求的方法。所以有的人把佛教完全看作一种哲学,如果就它的教义来讲,也是有道理的。



佛教亦科学。佛教里边有一些结论,完全被现代科学证明了。比如,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虫,人的身体里有八万四千户虫,这是佛经里边经常讲的,现在在显微镜下发现确实是这样,而且数量不只八万四千。现在证明,在人的身体里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细菌,光是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一百多亿个细菌。还有关于世界的广阔的宇宙图景。在佛教的《华严经》里描述了佛教所说的“法界”,法界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宇宙,一个宇宙全景。我们要描绘宇宙全景,现代的科学用哈勃望远镜所见的仅仅是很小的一个范围,描绘宇宙全景在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华严经》里就描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宇宙全景,这个全景叫做世界海。世界海有二十层,在每一层里有百亿日月组成的世界,大概略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星系。而且它描述这个世界海里的世界的形状大概有一百多种,有的像螺旋状,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蝴蝶,有的像一座宝塔等等。现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图景,确实跟这个非常相近。而且经里边讲,这些世界都处在不停地旋转当中,现在证明,所有的星系都是在旋转。关于更深层次的人的心理、人的身体,还有物质与精神最深层的关系,这些哲学上、科学上最前沿的问题,实际上佛经里边都讲到了。



十九世纪初期,佛教由在印度的一批英国人介绍到西方,当时正好也是西方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当时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看了佛教对人心细致的分析以后,都非常吃惊,因为它的细致程度超过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人心的研究。佛教大概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人有深层心识,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过了两千年以后,大概莱布尼茨才提出有深层心识,然后发展到弗洛伊德,才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深层心识学说。所以西方心理学家把佛教看作一门心理学,他们现在的定义是有某种宗教背景的心理学。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能够应付科学时代信仰需求的,只有佛教。很多西方的思想大家也这样讲过。现在科学界,尤其是一流的科学家中,关注佛学的人不少。吉林大学王教授,多年以来一直在美国讲《楞严经》。他主要的听众是一百多位科学家,其中有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学习佛经不一定是信仰佛教,他是想从佛教哲学里得到科学方面的启示。其次,他们想从佛教里边得到一种研究方法,解决科学的瓶颈问题,因为佛教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身心世界的方法,尤其是提高智慧的方法。在现在高层次的佛教徒里边,对佛教有兴趣的,学量子力学的人最多。比如当代很优秀的佛教学者周贵华,他研究唯识学很好,他是北大量子力学的硕士,读了佛教的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前主任王守益先生,有一个科学家的团体,办有刊物《佛法与科学》。物理学家王季同研究佛学影响也很大。像科学家这么关注一种宗教学说,这在其他宗教里是没有的。所以说佛教亦科学,完全可以这样说,尤其是心理学方面。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当然也可以这样说。非宗教,虽然它跟其他宗教有共同的地方,但它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是崇重智慧不崇重信仰,这一点跟宗教又是相反的。宗教是有神论,佛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无神论,尤其是禅宗与原始佛教。当然就可以说它是非宗教。



佛教非哲学。如果说它是哲学,哲学家会承认,但是佛是不承认的。佛认为,如果说他是一个哲学家的话,《金刚经》里讲,这叫做谤佛、诽谤佛,因为把佛降低了,只把佛看作一个哲学家。哲学是运用人的理性思维自由地进行思辨的一种学问,它的成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片面的。它跟科学一样,可以发展,可以辩论。但是佛法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一个,是不可以辩论的,也是不可以宣讲的。所以佛说法的性质跟哲学家讲演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佛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场教学记录,它不是一个哲学著作。佛说法的过程,有人把它比作实验报告,因为它的写法跟实验报告的结构非常相近。它记录这一次说经的过程、听众、反应、所说的经等等。而这个现场说经,不仅仅是说经,他是一种现场教学。他说一句,下面的人马上照着做,是一边说一边修,说到修到。所以很多佛经的末尾记载,佛说完这部经以后,多少人证得阿罗汉果,多少人证得“法眼净”。“法眼净”就是打开了智慧眼,相当于禅宗的开悟。这是一种实验报告。一般的人看佛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尤其是研究佛学的人认为,佛经与其他的哲学著作是一样的,把它当作一个哲学著作去研究,实际上性质完全不同,所以说它非哲学。



佛教非科学。因为科学有严格的研究方法,而佛教所用的方法虽然与科学有共同的地方,但明显有不同的地方。禅堂大概可以看作实验室,但它不用仪器。科学是用外求的方法去研究物质世界。如果是研究心理学的话,就是把人的心理活动当作一个物质现象,用研究物质现象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研究社会问题。而佛教的方法跟这个显然不一样。佛经里边虽然也讲了好多数字,有多少个世界,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多远,有多大,但是这些大多数都是文学性地描述。科学必须是非常确切的,而佛经里的这些描述都是非常不确切的,不能把它完全看成一种科学,所以也可以说它非科学。



佛教“超宗教、超哲学、超科学”。超宗教,它具备宗教的特点,但跟一般的宗教又不一样,可以说是一种超级的宗教。它虽然有哲学,又超越于其他哲学,所以可以说它超哲学。它有很多科学的内容,也有很多科学的方法,但是又超越科学的方法,所以说它超科学。太虚大师曾经讲过,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他认为,广义的科学方法,必须加上东方宗教长期以来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方法,来研究自己的身心。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但是科学基本上不采用它。太虚大师的说法非常好,如果把现有的科学方法再加上佛教等宗教所使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这可以看做完全的科学方法,有希望揭开所有的宇宙之迷。只用现有的狭义的科学方法,不可能揭开所有宇宙之迷,尤其不能揭开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用欧阳竟无的“是、非、超”这三句话来概括佛教的性质是比较准确的。作为形式的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其他社会历史现象所具有的特点,比如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它是发展的,适应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态。在现代科学的时代,应该对宗教尤其是自己的信仰,用佛法的如实知见作冷静的观察跟把握。如果这样把握的话,宗教所讲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信仰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它的教化作用,但是也可能有它消极的一面。尤其是教团,它也跟其他的社会实体一样,也可能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跟影响。



------------------------------------------------------------------------------------------------------------------------------------------

对于佛法中那些当前科学无法解释的概念如何理解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对整个科学有一个评价,就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的,但也是片面的。现在科学界所承认的科学方法,只能叫做狭义的科学方法。因为理论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用来研究物质世界,分门别类去研究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研究世界的整体、研究微观层次及精神心理等问题时,这种方法是不够的。他认为完全科学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再加某些宗教所用的瑜伽实证的方法,就是通过在内心深处做功夫,自我调节身心的这种实验开发出一种智慧,去直观自己以及整个世界的实相。



太虚大师这个说法是非常好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佛法和科学在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上存在差距。



佛陀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之所以达到那样的高度,据佛法讲,是因为其通过太虚大师所讲的,在当今科学基本属于“盲区”的“自内证”的方式,经过多劫的努力,成就了一种称为“一切种智”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知一切(关于这种智慧,后文中有作介绍),但是佛陀只传导与众生解脱相关,与众生究竟安乐相关的内容,之所以不教授科学,并非是因为佛不懂科学,如果佛不通晓一切科学和文明,那么佛的智慧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种“不教授”,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因为佛陀认为科学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也无法帮助众生圆满福慧,获得大自在。



以轮回这类观点为例,之所以现在人们很难相信,有一定原因是佛教的认识过于超前,当前人类的认识水平太有限,所以导致这类理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理上就不太能接受得了。尽管国外有不少这方面的案例,但是由于受限于当前的科学水平,所以无法采取合适的研究方法,使之作出符合当前科学认识的解释,所以在学术界影响力实在太弱,也无法让大众信服。国内就更不用说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之本,这样的研究就不太可能了。在佛教徒和道教徒中,不乏有前世记忆的人,有的少的能记得一两世,多的甚至能记得多生多世,这样的人我自己也亲身接触过,有的人之所以成为佛教徒可以说跟这些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这些事对于那些不信的人,要想说服他们,是很乏力的,因为这种经历和记忆如同涅槃一样,是个人的体验,无法展示,所以这也自然会使得不少人认为这些所谓的轮回案例纯粹是忽悠。



并且,轮回并不单是佛教的讲法,早在佛陀降生之前,轮回说便在印度宗教界广泛流传,是当时人普遍的信仰。晚近学者因而有认为佛陀之所以讲轮回,乃是顺应民俗信仰而施行教化的权变之策。对于这点,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相似性,是因为修道者的共同体验,当时讲轮回的外道远不止婆罗门教一家,那个时候印度有各种修道团体,其中不乏修入甚深禅定开发出神通的修行者,他们通过天眼通和宿命通这样的神通就知道众生一直在六道之中生死轮转。所以其中理论的相似性,相当于对于某种现象和规律的共证,而佛陀因为通过宿世修行证到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在各种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上,比之与各种外道最为圆满和透彻。



就目前科学和哲学在认识上确实与佛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诸如佛陀一切种智的原理,《华严经》上事事无碍的境界,当今的科学和哲学恐怕是很难理解的,佛教认为时间空间皆无自性,皆无碍。空间无碍,广狭、大小、高低、远近等皆无碍,大可入小,小可容大,远即近,近即远,须弥山可纳于一粒微尘,一微尘可容大千世界。时间无碍,时间随心转变,一念与长劫融通无碍,喻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一微尘乃至一念即是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互相摄入无碍,缘起无尽,交织成事事圆融、重重交参的法界大缘起网。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学佛很简单,道理上就是一个讲空性的缘起法则,修行就是吃素、放生、行善、诵经,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佛教的修行其实是很重视正见的,佛陀所讲的“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无正见而修行,相当于盲修瞎练,现在大多数佛教徒,尤其是老年人,确实是属于愚夫愚妇的信仰,使得佛教的社会形象并不好,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是迷信。然而,真正如法的学佛并非如此,光是在道理上透彻通达,达到天台宗和华严宗这样的圆教所要求的圆解,是很需要花一番功夫的,理上通达了也只是闻思慧,属于文字般若,还需要把这种听闻、理解的道理,通过禅定或者在生活中观修,转换成直觉性的智慧,佛教称为修慧。



从电灯发明到如今,也不过才一百多年而已,科学还是太年轻了,某些人强行用科学去解释一切现象,否定诸如“轮回、业力因果、涅槃”等所有当前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并视之为“迷信”,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迷信”。



------------------------------------------------------------------------------------------------------------------------------------------

佛法修学的五个层次



佛所说的全部法从内容上分为“五乘”:

一、人乘法,讲如何度过合理人生、获得现世安乐幸福并在来生为人的道理方法。



儒家的境界大概就相当于人乘法,在世间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追求现世的事业成就,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现”。



二、天乘法,讲如何提升生命,命终后生于天堂长享快乐之法。



大多数的宗教都属于这个层次,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印度教,教人行善,死后升天,享天福,天乘法根据是否注重禅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样的宗教,只重善业,不太讲禅定,从佛法讲即使生入天道,一般也只是欲界天(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道教所谓“大罗天”、“种民天”));而道教和印度教这类宗教,除了教人行善,还特别注重修习禅定,(道教的“内丹”实际属于禅定的范畴,换了个说法),能生入色界甚至无色界这样的更高层的天。根据佛法,佛教虽然认可根据其教义最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佛以其所证得的尽知一切的一切种智讲,生入天道,实际上所得的幸福也是有限的,天道寿命虽长,终会有终结的一天,即使贵为天主,也难逃轮回,天人寿命将尽时会出现五衰之相。所以,天乘法和人乘法都无法解决生死问题,并不能使众生获得究竟的安乐。



这里解释下佛教中“外道”这个说法,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佛教把其它宗教定义为外道,并制定三归戒的做法过于霸道和狭隘,缺乏包容,实质上佛教这么做是有其道理的,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佛子慧命的保护,因为根据之前的描述,外道所修的人天乘法无法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获得究竟的安乐,佛教所证之的智慧,无论是一切智和一切种智,都是不共外道的,佛教徒入门从三皈依开始,皈依之后受到三归戒体的传承,才拥有佛子的身份。受三皈依,能使学佛者跟真如实相建立起一种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证真如实相的一种增上缘(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条件),而且只有受了三皈依,佛陀才能加持度化,据一些有修行的人讲,佛陀在世的时候,只有皈依他,他才能加持你开悟,如果你不皈依他,他没法加持你,“不能度化无缘”是佛的三不能之一。如果一个佛教徒,不依止三宝,去信奉其他宗教,吹捧附赞,会使得戒体破失,失佛子身,法门难成。



三. 声闻乘法,讲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的“四谛”法。声闻乘之阿罗汉,破除人我执,断尽烦恼,个人超出生死,获得永恒安乐(涅槃)。



四. 缘觉乘法,讲个人更彻底超出生死,达到涅槃的“十二因缘”法。缘觉乘之辟支佛,独觉佛,除断三界烦恼外,还能断一分烦恼习气,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与声闻乘,并称为“二乘”。



五. 菩萨乘(大乘、佛乘)法,普度众生共出生死,圆满觉悟诸法实相,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得,达到最彻底的永恒幸福和圆满智慧、无限自由之法。(这里的无限自由是从自受用境界而言的,即使成佛,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所以佛有“三不能”。)



五乘法形成一阶梯结构,下乘法为上乘法的基础。五乘道的具体内容,总摄于三归、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或“三学六度”。其哲学指导,总摄于三法印、一实相印或“真实”二字,以“缘起”为基点。



对佛典中所载录的佛陀思想,大略可以这样来概括其纲宗:直截根源,以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为中心,以“缘起”的智慧如实观察宇宙人生的本面,特别是如实观察自心,依“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解脱世间诸苦,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其心髓,集中表现于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



------------------------------------------------------------------------------------------------------------------------------------------

各个层次的重要名相



阿罗汉,通过修行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是声闻乘的极果,已完全证得“一切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断尽三界诸烦恼,不再受生于三界。(可以回小向大,修学大乘道。)



辟支佛,缘觉乘的极果,观因缘之理而断惑得道的圣者。称其除断除三界烦恼外,还能断一分烦恼习气,其所证悟深于声闻乘之阿罗汉。天台宗分为两种: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出于无佛之世,独自观万物之因缘而无师自悟者,称“独觉”;听佛说十二因缘法,依法修持而证果者,称“缘觉”。



菩萨,意译觉有情、作道众生、道心众生,意为追求大觉,并能令众生觉悟者。泛指发菩提心、修大乘道者。所以,菩萨不一定都是证到圣果(证得一切智)的,暂还未证圣果者称“假名菩萨”。



这里解释下菩提心,菩提心,亦译“道意”,指普度一切众生皆共超出生死、成就佛果的誓愿,乃修学大乘道的起点。世亲在《发菩提心经论》说:自从发菩提心的当下,即使你在睡觉或散乱,功德力也将不断地增长。



佛陀,意译觉者,可谓生命进化的终极。此“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义。意谓证得“一切种智”(这种智慧在后文中有阐述),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尽知法界一切,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佛陀打破了二元对立,佛心与与真如实相完全相契,且佛陀又是真如实相本身。所以,佛陀亦多称“如来”,谓乘终极实在或终极真理——“真如”而来,或曰真理之现身。



诸佛所证性起之功德,乃从体起用,自在无碍,万德庄严,具有与众生界缘起之触处成碍、众苦交迫迥然不同的不思议妙用。众生界俗谛所摄、受因果律制约的空间、时间、一多、净秽等,在佛果境界中完全失其有碍性,根身器界,一切皆随心如意,能转于物而不被物所转,具有种种清净庄严和无碍无尽的妙用。由空间无碍,大小随意,能现大身满虚空界,能“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楞严经》),恒沙佛刹,弹指即到,此灭彼现,速如影响;由时间无碍,念劫圆融,能于一念入无量劫,能缩无量劫为一念;由一多无碍,能以一身入多身,多身入一身,分身化现无量世界,利乐、度化众生;由净秽无碍,能于刀山剑树、粪池污秽中显现清净庄严,能以瞋怒淫欲为度人的方便,五浊具足的娑婆世界,于释迦佛则现为备极清净庄严的净土;由境智无碍,五眼常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觉,具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八大自在、三明六通、十八不共佛法等功德。佛果境界性起之清净庄严、无碍无尽,以《华严经》述说最称周详。佛陀在自受用境界拥有无限的自由,但是在众生界还是得受缘起法的限制,唐嵩岳元珪禅师为岳神说佛有三不能: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万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佛虽能化无量身,“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无缘者亦难见;佛虽誓愿普度一切众生,亦不能一厢情愿度化无缘。喻如日月虽明,不能令盲瞽者眼见其明;又如月影能普映于众水,而不能映现于浊流洪波。由此而言,佛在他受用境界,尚未得绝对自由,而是处于向绝对自由的不断实现中。



------------------------------------------------------------------------------------------------------------------------------------------

大乘佛教所证的三种智慧



第一种智慧叫“一切智”,又叫做”涅槃智“,通过修行证得一切法共有的体性,即“缘起无自性”,佛经上称为“见道”,通过这种智慧,可以使烦恼断尽,生死解脱,佛教把这种心理模式,称为涅槃,但是一般开悟见道的人,涅槃的体验通常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可能是千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个小时,从断烦恼的角度讲,相当于小乘的初果须陀洹,然而,它是一种非常奇特、深刻的经验,即使一次也足以改变这个人的世界观,给他深刻的影响。他会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他尝到法味了):涅槃这回事确实是有的,确实是极乐,确实是永恒,是不生不灭。这种智慧是佛教区分凡圣的标志,只有证到一切智,才有资格被称为圣者,没有体证到这种智慧的众生,即使福报再大,禅定功夫再高,哪怕贵为天主,也只是凡夫,所以佛教是以智慧来区别凡圣的,即佛教所说的圣者,至少要求见道,也就是小乘初果以上。佛教讲见道起修,见道之后才进入修道位,所以见道仅仅是修行的开始。



见道之后,还得继续修习,当修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保任涅槃的状态恒住不失,把烦恼从根上完全消灭,转换成完全没有烦恼的心理结构,具有这样清净的心理结构的人,佛教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烦恼断尽,也破除我执,自然生死也就解脱了。这种圣者无论经历和遭遇什么样的困境,任何时候,内心都是无限的放松和欢喜,没有一点烦恼。阿罗汉是“无生”的意思,把生死问题彻底解决,从此再也不会生,再也不会死。证得一切智所获得的法身并不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身体,是以法界为身,以法性为身,以永恒不灭的法界体性为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当然是永恒不灭的,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超越一切条件,即使天地崩塌,宇宙毁灭,也不受任何影响。所以禅宗开悟的人,有一句偈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是法身。



另外两种智慧依一切智而得,如果先没有一切智,后边的两种智慧是无法得到的,第二种智慧叫做“道种智”,道种智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多,什么叫做道种呢,就是指使你具备修道成就的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条件、种子的一切的智慧,包括了知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将来路怎么走),了知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了知一切众生(起码是跟自己有缘的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内心,他将来会怎么样,了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甚至了知人间的一切知识,一切技术,一切科学,这些在利乐有情,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都是必须的,这些都是一个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全部掌握的,当然全部掌握这些需要很长时间(多生多世的学习),具体怎么修呢?在一切智的基础上深入各种禅定,提高智力,有各种各样的禅定,其中就有专门开发智力的禅定,当修到七地菩萨的时候,智慧会超于常人非常的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可以把人类全部的知识掌握。



第三种智慧叫“一切种智”,道种智并非全知,它知道的只是跟修行菩萨道和度化众生有关系的,跟人认识世界有关系,对人没有用的不包括在道种智里面,而一切种智是全知,尽知法界一切,无论是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或者是每一件具体的事物,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还是每一个众生的内心世界全都知道。这种智慧必须要修道种智修到接近于证得一切种智的时候,才可能遇到这种能交给你怎么修一切种智的人,才能修得。现在科学所讲的大爆炸所形成的宇宙,相当于佛经中所说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据佛经中讲,法界之中无量的这样的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组合成一个世界海,无量的世界海组合成一个世界种,这样的世界海和世界种在宇宙中无穷无尽,不可计算,法界之中,有无量的佛、菩萨、罗汉,无量的众生。据佛法讲,全知可以达到,但是无法做到全能,比如成佛之后有“三不能”。但究竟佛是不是全知呢,我们没有办法去证明,也没有办法去证伪,这可以看作大乘佛教的一种终极的理想吧。



我们所有的努力,包括为生存而从事生产、竞争,有的找钱,有的找权,有的找学问、找知识,最终目的是什么?佛法发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而涅槃之乐远胜世间一切快乐,涅槃之乐是什么乐?叫做无受之乐。我们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佛法都把它归到五蕴里面的受蕴。受的意思就是感受,身心两方面的感受,外界的某种刺激在内心生起一种感受。比如说你的事业成功了,所以内心感到非常喜悦,非常满足,这是一种受。但是这种受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而且是无常的。涅槃不一样,它的乐是无受之乐,不是因为受到某种刺激以后才产生,所以它不属于受蕴。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乐,这种乐没法描述。《解深密经》中解释说,没有吃过石蜜(大概是矿石状的一种蜜)的人,你给他解释石蜜是什么味道,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解释的。享受到涅槃的人感到极乐。因为解决了无始以来的很多问题,他感受到极度的幸福和快乐,他的快乐又不像经过刺激的快乐,是很平静的,是非常清凉的。《涅槃经》描述有八种性质,主要的是清凉、解脱。总之比世间通过任何感官途径和意识途径所得来的快乐还要快乐,比在禅定里面所得到的任何快乐还快乐。修禅定达到初禅以上, 因为气走到每一个细胞以后,身体上引起一种快感,佛教禅经里也有描述这种快感,总之是非常舒服,比性的高潮要舒服得多,身心都很畅快,也很有精神。那你自然不会去谈恋爱或拿钱去干什么,就是倒给多少钱让你去干什么都不会去干了。初禅具备身体层面的快乐,不具备心的快乐。二禅主要是心的快乐,不具备身体的快乐,比初禅更加快乐。佛经里面讲世间最大的快乐是第三禅的快乐,身心两个方面都快乐,身体清凉,感到十分快乐,内心也非常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也是无常的,只有入定时有,从禅定里出来就没有了。也不能保证可以永远保有这种快乐,因为进入禅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例如旁边有噪音干扰他就可能不能进入禅定,生病、身体不适也会影响禅定。所以禅定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是要借助一定的条件。但是涅槃不需要任何条件,不需要禅堂,不需要寺庙,任何时候都可以是禅,走在路上可以,躺在被窝里也可以,熟练的人甚至看电视也可以,跟别人谈话也可以。它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只需要有“心”。令人获得这么大利益的技术,当然是无价之宝。它的价值不是拿黄金、宝石可以衡量的。所以《金刚经》中讲到,拿多少七宝布施都不如听闻这部经的四句偈的功德大。这是因为涅槃的性质截然不同。它是无为法,是永恒的。拿生灭、无常的价值跟它是没有办法相比,因此涅槃的价值是没有办法衡量的。



阿罗汉证到“一切智”,破除我执,仅证到法界体性,而法界并不是只有一个体性,还有相和用,不能究竟相和用,也不能究竟法界的体性,因为法界是体、相、用一体。所以,智者大师把证得“一切智”所证之涅槃叫做“小涅槃”,而佛证得的涅槃,叫做“大涅槃”,又叫“大般涅槃”。大涅槃和小涅槃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又很不一样,在证得法界体性这点上是一样的,大乘和密乘所证的法界体性和阿罗汉都一样。所以,也可以假名成佛,密教讲的即身成佛,圆教讲的见性成佛,都只是讲的是这个“小涅槃”。但是“小涅槃”还没有穷证法界的相和用,那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而已,《法华经》讲,这只是一个化城而已。佛之涅槃证到“一切种智”,我法二执俱破,法界的体、相、用全都证到,所获得的安乐不单是内心幸福的体验,也包括了永恒的生命,无所不知的智慧,绝对的自由,也就是佛法所谓的“得大自在”。佛对涅槃的发现,其意义是世间一切科技和文明的成果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

是否有阿罗汉、菩萨和佛



阿罗汉, 在佛在世的时候,及佛灭度五百年在内的正法时期,是非常多的,多的时候甚至上万人,有的两三天证得,有的几个月证得,这种当然是两个方面因缘的结合了。一个就是佛的增上缘。小乘佛教不讲加持,实际上还是有加持的。再一个,当时能够碰见释迦牟尼佛,说明这些人的福报、慧根,我们今天的人肯定是不能相比的。那时候证到果位根本不是像今天讲的什么信仰啊、理想啊,它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你的亲人、朋友里面,可能有人不久就证到了,你要找一个阿罗汉的话很容易就找到了。禅宗的一些灯录里面,你仔细的研究,看他的心境,可以看出来也是有阿罗汉的。比如有两个禅师互相问,一个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就说,微细流注断了几年了?对方回答说断了七年。“微细流注”禅宗的用语,它指的是最微细的烦恼。如果“微细流注”断的话,肯定是证到慧解脱阿罗汉的。就说起码这两个禅师是证到的。



过了这五百年到像法时代,像法时代的特征就是有教,有修无证。佛法还流传,修行的人很多,但是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几乎没有,很少。要碰到一个阿罗汉的话已经是不大容易了。根据《高僧传》的记载与其他的记载,证到果位的人,表现出神通,有很大的智慧,很大社会影响的人,统计起来起码有三、四十个。证到阿罗汉果的人几乎没有,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北齐有名的僧稠禅师,他当时具有四禅八定,具有神通,具有他心通、天眼通等,他与齐文帝高洋的关系非常好。齐文帝有一天忽然起了一个念头说,这个和尚太讨厌了,信徒这么多,我今天晚上去把他杀了。他走到寺门口的时候,僧稠就在寺门口迎接他,说害怕血把寺庙污染了,就在外面干吧,高洋大吃一惊。他留下来的“解虎锡”的故事,两个老虎在打架,僧稠过去把锡杖往中间一放,说你们别打了,两只老虎就不打了。大概还很不满意,咆哮了一阵就走散了。他灭度以后,人们给他建了一个塔,有人听到有神的声音说,这个是须陀洹的塔。就说这样的人才是初果。当时也不是很多,到了唐代,禅宗与净土宗盛行以后,证到果位的人,在《高僧传》的记载里面就已经很少了,宋代以后几乎就没有了。也不是完全没有了,一般各个宗派的祖师都是证到果位的,或者是一些威望很高的高僧,就是偶然能够证到初果到三果的人也有,比如民国时候的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从他们一些修行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出来,都是证到圣果的,像印光大师,据其《念佛三昧摸象记》自言见性境界,及其它迹象,须陀洹甚至斯陀含果,他在临终前应是证得的。弘一大师临终前所写“悲欣交集”四字,及“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之偈,可以说乃见道或起码证得须陀洹果的宣告。太虚大师曾自述:

“积月余,大般若经乘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印顺法师在《年谱》中说:

“大师阅《般若经》有省,蜕脱俗尘,于佛法得新生自此始。”这种“蜕脱俗尘”的体悟,好比“豁然贯通”之感,“旋取阅《华严经》,恍然皆自心中现量境界。伸纸飞笔,随意舒发,日数十纸,累千万字。所有禅录疑团,一概冰释,心智透脱无滞。所学内学教义,世谛文字,悉能随心活用”。
这段体验,太虚大师在《我的宗教体验》中也有提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 ,乃至有一法过于涅盘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种境界,经过一两点钟。起座后仍觉到身心非常的轻快、恬适。在二三十天的中间,都是如此。
大般若阅后改看华严经,觉到华藏刹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灵活泼;从前所参的禅话,所记的教理,都溶化无痕了。”
然而这样的人确实很少了,中国佛教的现状就是如此。这里果位是从小乘断烦恼的角度来讲的,这些祖师大德多是修学大乘菩萨道的,菩提心也都是发起了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他们自然也是菩萨。至于成佛,是需要修行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的。
发表于 2018-6-8 17: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说法,佛教是一个五金店,大杂烩,他吸收当地文化,充实自己,以善和智慧 鸡汤等让人更快接受 ,我一个信佛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6 15: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6 15: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有共修、禅修方面的需求可以加公众号:ymzzfo,有众多师兄一起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2 1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无云的夜空,
“众星之主”满月即将升起。
莲花生大士,我慈悲之主的脸,
引我靠近,表示温柔的欢迎。

我对于死亡的喜悦,远远大于商家在海上大发利市的喜悦,
或众神吹嘘沙场凯旋的喜悦,
或圣人深入禅定的喜悦。
因此,有如一位在时间来到时就踏上征途的旅人,
我将不再留在这个世间,我将安住于无死的极乐堡垒中。

——龙钦巴的最后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4-26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