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41|回复: 0

中医之所以能治癌症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9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之所以能治癌症,就因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准确分析各种癌症形成的原因,从而对症治疗。癌症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肿块为其基本特征,肿块的发生多由于于气滞、痰凝、湿滞、瘀血、毒聚等相互纠结,日久则形成肿块。
  一、气滞。气滞以胀满、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为胀痛,部位可以游走不定,时作时止。其病机主要是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以及痰浊、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气滞。由于气机阻滞,气血运行障碍,以致病变脏腑或部位出现胀满、疼痛。
    二、痰凝。证候特征痰浊蕴肺表现为咳嗽咯痰,痰蒙神窍则见神昏谵语,痰留肌肉筋骨而为痰核,痰阻经络则见肢体关节疼痛,痰凝于脏腑或与湿聚、血瘀等相互纠结而成痞块,肿块不硬可伴有疼痛。痰凝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失于布散津液,脾失于运化转输津液,肾失于温煦蒸化水液,均可导致痰浊内生。
    三、湿滞。证候特征水湿滞于上焦则咳嗽咯痰,滞于中焦则食欲不振,纳呆,腹胀,泄泻,滞于下焦则小便不利。湿滞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而为水湿之患。
    四、瘀血。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痛有定处,或有瘀点肿块,或致发热,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证候特征血瘀以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其痛以痛有定处,多为刺痛,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为特征。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跌仆损伤,久病正虚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瘀血。由于血行滞涩,甚至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而引起疼痛,或壅遏发热,久则积块。
    五、毒聚。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以及病变部位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证候特征毒为火之极,故以火热之征突出为特点。毒聚由于外感热邪或内生之痰凝、湿滞、瘀血等病理产物壅遏气机,郁久化热,或内外合邪,使热邪亢盛而为毒。热邪亢盛,故发热,迫血妄行而出血,痰凝、湿滞、瘀血壅遏,故可形成肿块。
    另外癌症病变日久极易耗伤人体之气血津液,因此中晚期患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主要的证候有如下几种:
    一、气虚。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气短、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白等。证候特征以一系列元气耗损、脏腑机能减退为主证。随发病脏腑的不同,症状侧重点有所差异。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气之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老年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等症。
    二、血虚。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不荣等。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血虚失养、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其与气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证面色不华、唇甲不荣等营血亏虚的表现突出,且常有失血过多的原因存在。血虚常由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营养下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碍等原因所致。由于营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甲不荣等症。
    三、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唇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大便燥结、舌红少津等。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阴液亏少、失于濡润的症状。阴虚往往生内热,而多伴见虚热之象。阴虚由于燥热伤阴,或久病伤及肾之元阴所致。由于阴精匮乏,失于濡养脏腑经络百骸的功能,故出现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等症,阴虚则阳亢,故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虚热症状。
    四、阳虚。主要表现为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心悸自汗、纳差、四肢水肿、面色苍白、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等。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的症状。阳虚则生内寒,而常见虚寒之征。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气损及阳而致。由于阳气虚衰,失于温煦,而表现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等虚寒症状。
    中医看癌症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合参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虚实兼顾。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行气、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有重要意义,既病之后加强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症的康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3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