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86|回复: 0

苏军血战牡丹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1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 文
  1945年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正式约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从即日起对日宣战,次日凌晨,苏联驻远东部队百万大军在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跨过边境线,向中国东北挺进,对盘踞于此14年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其中麦列茨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1方面军担负进攻牡丹江、绥芬河一线的作战任务。牡丹江战役也成为苏军发动的此次远东对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东北14年的血腥统治彻底崩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接促成了日本天皇裕仁下达《终战诏书》,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全人类的灾难。牡丹江地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火洗礼。牡丹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地。60余年过去了,我们有必要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重新欣赏一下这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当时,日本关东军喜多诚一大将指挥的第1方面军10个师团约24万人,主要担负中国东北东部方向的防御,抗击苏军的进攻,司令部设在牡丹江。日军判断,苏军未来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据此判断,日军确定关东军防御的重点在中国东北的东部地区。关东军的防御计划要求,以三分之一左右兵力配置在边境主要防御地段上,依托筑垒工事和有利地形,抗击苏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机动。以三分之二兵力作为战役机动部队,配置在纵深,随时准备前出到受威胁方向,以反突击制止苏军突破并阻止其进攻。日军总的兵力部署可以概括为:“东强西弱,内紧外松”。
  苏军意图是,使用3个方面军从西、东、北三个方向,向中国东北纵深实施向心突击,夺取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切断关东军与关内日军及在朝鲜日军的联系,全歼关东军主力,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其中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麦列茨科夫)辖4个合成集团军,共32个师,14个旅,约58万人。方面军集中主要兵力于兴凯湖东南地区,向绥芬河、牡丹江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尔后向吉林、哈尔滨推进。
  牡丹江市位于牡丹江中游,拥有遮天蔽日的大片原始森林和丰饶的原煤、黄金等大量战略资源,属于日伪“东满省”的核心地区,是日军从东面掩护哈尔滨方向的重要防御枢纽,同时也是铁路和公路枢纽。这一地区还是日军预备队集结地。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腹地的“第一关”。绥芬河、穆棱、磨刀石、掖河(今铁岭河)、东宁等地成为日军防御重点。8月10日傍晚,苏军侦察机报告:敌军用列车到达牡丹江车站,并卸下了炮兵和坦克部队,敌方的人员和器材都很集中。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即令第34独立轰炸师轰炸了牡丹江车站。到16日,日军已在牡丹江集结了大量的步兵和坦克。为阻止苏军进攻和实行“焦土抗战”,日军炸毁了2座铁路桥和1座从爱河火车站到牡丹江市的公路混凝土桥,沿江左岸构筑了3道堑壕,由敢死队员固守。苏空军第252强击机师出动主力,向日军的炮兵、坦克和步兵发起了不间断的梯次攻击。飞行人员在复杂条件下表现了勇敢精神。佩-2轰炸机编队在飞向牡丹江市内和车站的日军目标时,在航线上遇到了复杂的气象条件,云底高不到100米。编队长机决定从云层的北面绕过,飞行高度降到50米。编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了100公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任务。
  绥芬河战斗:1945年8月9日上午,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第5集团军,越过国境向绥芬河进攻,揭开了牡丹江战役的序幕。苏军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挡在第5集团军进攻道路前面的是望不到边的日军庞大的绥芬河筑垒。密密麻麻的各式地堡,一个接着一个。下面是数不清的枪眼和炮口。在筑垒的前面是反坦克壕沟,沟的上面是一排排的水泥石礅,长方的和三角的比比皆是,最前面则是几道铁丝网,这是用来阻挡步兵的。筑垒正面大约有40公里,纵深35公里,大约有400个火力点。日军配置火炮口径都在240毫米以上,最大的420毫米,这样的炮阵地有50多个。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准备了8000门火炮,进攻绥芬河筑垒的第5集团军得到了其中的3500门,全部是75毫米以上的,还有400门喀秋莎火箭炮,每公里正面不少于200门,最多的250门。苏军针对日军筑垒坚固的特点,决定作好4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苏军和日军首先开始了一场激烈的炮战,随后苏军出动强击机群掩护1600多架次轰炸机,对日军筑垒进行了4轮毁灭性的轰炸。日军绥芬河筑垒在几个小时内被苏军的炮弹削去了大约10几米厚的土层,近3米厚的钢筋水泥地堡的四壁也被炸开了。此时,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发起了冲锋。但也就在这时,日军骤然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原来日军的表面阵地和炮阵地虽然被苏军强大的火力摧毁,但是步兵全部集中在地下永备工事。
这些永备工事的顶层全是清一色的钢帽盖,即用钢铁铸成的顶盖,炮弹落到上面只能炸出一个小坑,下面仍是完好无损,只能从底部将其炸塌。守卫筑垒的日军官兵深受仇苏教育,异常顽固。还玩弄假投降的伎俩,待苏军受降时突然开火,给苏军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苏军在日军钢帽地堡的地道口上,安放了成吨的炸药,直炸到最后一层,地堡中的日军也无一人出来投降。日军的绥芬河筑垒被全部摧毁了。苏军第5集团军与红旗第1集团军开始协同向牡丹江和哈尔滨挺进。
  桦林车站战斗:针对苏军在绥芬河筑垒地区受日军激烈抗击的情况,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部被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授命变更作战部署,决定全力加强第25集团军。从第5集团军抽调第17步兵军、第72坦克旅和第219军属炮兵旅,另外从方面军预备队抽调第88步兵军、第10机械化军和第209坦克旅。加强到第25集团军进攻的方向上去。因为此时第25集团军已突击到了牡丹江的南面,所以该集团军已经成为苏军进攻的主力。另外,空军第9集团军奉命加强红旗第1集团军进攻方向的支援,并敦促红旗第1集团军加速向牡丹江方向的进攻。远东第1方面军的各个方向上的战斗,从第1天起就相当激烈。当风雨止住后的第2天,别洛鲍罗多夫的红旗第1集团军就已经推进到距牡丹江只有20公里的穆棱附近。为了彻底摧毁关东军在这一地区的坚固筑垒,航空兵轰炸机群和该集团军的自行火炮部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原因是,日军的火炮口径远远比不上苏军,仅有的高射炮阵地也事先被苏军打掉了。这样,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前进的巨型T-34型坦克群更是毫不客气地填补了所有的轰炸空白。守敌1个师团又2个旅团,只有不足千人逃溜出去,其余的大部分成了筑垒废墟的一部分,余者俱皆被俘。这时,日军第1方面军司令官下令方面军司令部撤至敦化,该地距原驻地牡丹江多达170多公里。同时,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也把第126师团由八面通向后撤了70多公里至掖河(今铁岭河),第135师团由七星向后撤了约40公里至同一地域,此地距牡丹江只有5公里,显然这是要以这2个师团来阻止苏军对牡丹江的进击。8月11日,红旗第1集团军在炮火和航空兵的掩护下,首先向穆棱西方的敌124师团阵地发起猛攻。经过两日激战,敌军阵地被苏军占领。远东第1方面军第26步兵军,在军长斯克沃尔佐夫的指挥下,从三面一举攻入日军重兵把守的穆棱镇。
  此时日军从密山和绥芬河筑垒撤出了大量的军队,124、125、126、135、111师团以及满洲第1步兵师正在向牡丹江集中。苏军红旗第1集团军司令员别洛鲍罗多夫上将命令第26步兵军马上攻下并坚决守住日军撤向牡丹江的必经之路桦林车站。此时第26步兵军能机动的部队只有第257坦克旅的几个营,要挡住敌人几个后退的师团,兵力过于单薄,但为了夺取牡丹江战役的全胜,便决定毅然执行上级命令。
  8月12日清晨,257坦克旅开始向桦林车站开进。日军在苏军必经的山口设下包围圈,企图先把苏军坦克引进来,而后用各种火力一起将其消灭。日军先用炮击,但很快其架在山上的10几门山炮便被苏军摧毁。日军特攻队从藏身洞中冲了出来,向苏军坦克扑来。经他们的冲击,苏军只剩下19辆坦克了。
  苏军第257坦克旅旅长阿尼希克中校下令突围,他本人一马当先驾车向前冲去。日军在树林中点起大火,苏军坦克冒火突围。
  坦克穿过沼泽,冲上了公路,只见前面有1座日军兵营。苏军坦克推倒围墙,院子里的几个日军士兵胡乱放了几枪就各自逃命去了。这是1座日军的大型仓库,约有40多座库房。其中还有油库。坦克加满了油料,又加速向桦林车站驶去。此时1列日军列车疾驶而来,车头上架着机枪和小炮。苏军坦克抓住战机,袭击了日军列车,活捉了1名日军士兵,通过审讯得知,这是日军125师团从林口调往牡丹江的1个步兵营,阿尼希克决定趁日军还没有弄清苏军的情况,快速向桦林车站进攻。
  次日早上,苏军坦克在排除了沼泽地的干扰后才开上了公路。
  此时阿尼希克发现日军的车队沿公路开来,苏军坦克利用日军车队毫无作战准备,对其进行了猛烈的炮火袭击,日军车上运的全是弹药,引发了巨大的爆炸,接着便燃起了大火。苏军坦克在一片爆炸声中,冲进了桦林车站。车站里已空无一人。
  阿尼希克中校决定继续向牡丹江进攻,因为这儿离牡丹江大约只有10公里。苏军坦克驶过了桦林镇,在镇口的两座小桥上遭遇日军步兵的顽强狙击,损失惨重。战至当晚,257坦克旅只有8辆坦克了。阿尼希克中校决定退出战斗,撤到桦林车站。
  8辆坦克隐蔽在铁路两侧。等待战机。大约1个小时之后,1列日军列车从牡丹江方向开了过来,苏军坦克一排炮弹击中了日军列车,整个车站顿时成了一片火海。20分钟之后,日军又有1列火车开了过来,由于看到了大火,远远地将车刹住了。
  苏军坦克兵们连续开炮,由于离得较远,只炸毁了几节车厢。
  车上大批的日军士兵向坦克包围过来,他们还从车厢里推出了几门反坦克炮,连连向苏军坦克射击,又有2辆坦克中弹起火。
  阿尼希克中校此时果断下令突围。苏军坦克冲出敌阵,开往离车站2公里远的一个小山包。坦克开到山上,一字排开。日军连续攻了几次,都因为地形不利,没有攻上来。这样,苏军坦克兵们坚持到了14日晨。
  天色刚刚发白,日军又从铁路上开来了1列军车,这是日军调来的1个重炮联队,有24门重炮和大量弹药,企图将苏军坦克一举摧毁。苏军坦克不等火车停住,瞄准车头开了一炮,正好击中了机车的锅炉。车头和车厢全部出轨倾覆。日军恼羞成怒,下了死令,一定要消灭苏军坦克。于是,又再次发起了进攻,日军伤亡惨重,但仍没有罢手的迹象。
  苏军援兵终于赶到了。第22步兵师和第300步兵师从公路上冲了过来,冲在前面的20多辆苏军坦克枪炮齐鸣,日军士兵成群地倒下了,活着的发疯一般地向后逃去。257坦克旅只用1个营的兵力,歼灭和打垮了日军125师团2个步兵大队,1个重炮联队,1个后勤运输队,缴获1个军用仓库,取得了惊人的战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占领了桦林车站,为主力部队打通了进攻牡丹江的通道。
  挺进市区:日军在苏军前一阶段的猛烈打击下,损兵失地。收缩兵力、待机反扑和抽调华北日军驰援满洲的战略企图都未能实现。为了调整核心防御的态势,迟滞苏军红旗第1集团军快速突破,在穆棱河至牡丹江一线,聚集了4个全员师、7个军的直属部队,计有15万人的重兵集团,妄图固守牡丹江市,阻挡苏军的前进,并对苏军进攻部队造成重创。日军凭借牡丹江这条天然大河组织了强固的工事,所有接近地上,都构筑了钢筋混凝土永备火力点,并环绕城市建立了两道防线。每个阵地前沿有宽约3米、深约5米的反坦克壕。壕沟前还设置了地雷场和5列桩铁丝网。
  苏联红军攻克了密山、绥芬河等地后,于8月13日向牡丹江挺进,东线苏军257坦克旅在农民刘玉坤的引导下,全歼四道岭子日军,在爱河车站遭日军顽强阻击。14日,经过一番艰苦的激战后,苏军进抵掖河(今铁岭河)。随后,自15日晨,攻打掖河的战斗拉开战幕,克雷洛夫的第5集团军也以3个师的部队加入了友军的这场对敌厮杀。到当天日终,掖河被苏军攻克,丢盔弃甲的日军只好收拾残部再退。这一退,又是50公里,直至牡丹江以西的横道河子才站稳了脚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不少的苏军战士。3名苏军女战士驾驶坦克在掖河大桥上撞毁1辆日本军车,与日本侵略军同归于尽。8月15日晨4时许,步兵第26军首先向牡丹江以西、桦林车站以北的敌人发起攻击。步兵59军沿林口至牡丹江边的通道,从北面向牡丹江进攻。步兵师乘坐汽艇、橡皮船以及临时搭建的简便渡桥,在牡丹江以北7公里处的桦树林子实施抢渡。是役,苏军动用了35万部队,1200辆汽车,830架飞机,近1万门火炮。牡丹江是通向关东军总部所在地长春的门户,亦是日军核心防御的重要枢纽,为此,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将此役视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不到100公里的正面上,双方作战部队达到50万,这在二次大战以前的战争中极为罕见。辽阔的东北平原上,展开了一幅极为壮阔的战争画卷。
  苏军300师主力从东线进攻牡丹江。16日凌晨东南线苏军65步兵师在第257和77坦克旅的配合下,成功地突破日军防线,沿乜河挺进牡丹江市区。东北线苏军22师从桦林强渡牡丹江,挺进市区。即将对牡丹江形成三面合围。日军4个师团、7个直属团的编制已经被打散了,无法实施有效的指挥。负责防守牡丹江的日军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命令守备部队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军司令部撤至横道河子,整顿部队,再行反击。在撤退前就地销毁所有的文件、电报、密码。将随军家眷全部屠杀,再一次暴露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本质。说明日本法西斯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日本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战役的收尾阶段临近了,关东军的敢死队出动了。他们是陆地上的“神风特攻队”,每个人身上系满炸药和手榴弹,扑入苏军的进攻队伍中,但求同归于尽。也有的敢死队员结帮结队,在苏军坦克的必经之途上组成活的、游动的反坦克雷场,日军在牡丹江地区磨刀石车站的反冲击中,200名系满地雷的敢死队员一齐扑向迎面而来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阵,炸毁苏军坦克数十辆。但这也挽救不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垂死的命运。牡丹江战役以苏军的全胜告终。该役苏军解放了牡丹江市及周边广大地区,击毙日本关东军4万余人,全歼了精锐的日军122、135、126师团,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牡丹江地区自1932年5月7日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至此除东宁要塞少数据点仍为日寇小股残余盘踞外均宣告光复,牡丹江人民挣脱了长期以来的殖民枷锁,获得了新生。牡丹江战役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最后的致命一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也宣告了二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在牡丹江徐徐降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血战东宁:1933年1月10日,日军关东军侵入仅有3.5万人的东宁县城后,在这里驻扎了包括步兵、炮兵、骑兵、坦克兵、工程兵等各种兵种数目达10万之众,他们还修筑了密集的军事工事。在东宁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共发现6个地下要塞。东宁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0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有飞机场11个,永久性工事400多处,野战炮阵地45处。每个要塞都配备了大口径的火炮,并且要塞都是依着面向苏联的山坡修筑的。其中勋山地下军事要塞,占地5万公顷,与苏联仅一河之隔,山势险峻,地势开阔,隐蔽性强,是兵家必争之地。日伪时期,东宁曾屯驻日本关东军3个师团,计13万多人。
  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3路对东宁要塞进攻,日军以弱对强,战斗持续了7天之久。苏军以空军、坦克、步兵联合攻击,强行攻破日军多年苦心经营的东宁要塞,没有援军的日军不得不向吉林方向溃退,一小部分日军则留在要塞中。
  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后,由于苏军的猛烈轰炸和日军的仓惶逃窜,日军的通讯全部中断,据守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不知道天皇已经投降。苏军的轰炸是相当猛烈的,东宁满山都是1米见方的水泥块,许多隧道被炸塌了,但仍是无法取得完全胜利。后来苏军用飞机将日军第3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从牡丹江运来,打着白旗进入东宁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
  901名日军于8月28日打着白旗走出要塞。但是,勋山要塞的日本守军因暗堡没被发现,没有投入战斗,所以没有被苏军发现。是当地的老百姓上山时发现了日军,立即报告了苏军,苏军立即调集飞机、大炮,天上炸,地上轰,到8月30日战斗结束。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东宁要塞宣告结束。座落在铁岭河南山上的坦克纪念碑和虹云桥南头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就是牡丹江市人民对为解放牡丹江而英勇献身的苏联红军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1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