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34|回复: 1

我的电缘2014-04-15 03:13: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12: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电缘:1991年,集成电路音乐模块问世,有“祝你生日快乐”等各种音乐和枪声、警报声。我用它制作玩具和门铃,特别是鸟叫门铃很受欢迎。那时我设想用鞋跟的压力发电制造儿童夜光鞋,现在已经实现;用人体热量发电制造发光钮扣和电热手套,这个目前还没看到。只有摩托车用的电热手套。

      

1992年,在大多数人还不了解电子计算机的时候,在科研部门的大姐将淘汰的英特尔286计算机也叫286电脑送给我一台,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电脑。从286计算机开始叫电脑。我的286电脑1M内存,200M硬盘,14吋黑白显示屏。没有系统,直接输入命令进行操作。


      

1992年,我第一次使用模拟手机大哥大。就是那种大砖头手机,买机加上话费价格接近2万元。拿着它想打个电话试试,可找不到给谁打,亲戚朋友都没有这样的电话。没办法,拿着它到火车站找人打电话,正好碰见了市委副书记他也在找人打电话试机,和他打了个电话试试机。他调侃说,市委才三台,你是在哪里偷来的,我说做买卖挣来的。




     
1992年,我第一次拥有传呼机,摩托罗拉品牌。这种传呼机是立式的,比火柴盒大一点,挂在裤腰带上。因为很容易弄丢了,再加上别人看不到不好显摆,所以还要用一根链子拴在裤带扣上,当看到裤线那耷拉着一根铁链子,就知道此人有传呼机、BB机了。“
老妹,扣我。”常挂在嘴边的调侃话。


      

1993年,我家花了千余元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安装不几天号码就由四位升至六位。因为我们工作单位都有电话,我家安装电话比较晚。



      

1994年,我第一次拥有英特尔486电脑,硬盘380M。第一次使用五吋软盘。电脑可以装一个DDEC系统,后来使用WPS打字。有个单位花1万多元买了一台苹果电脑,特意去看看。看完觉得很可笑,用两间办公室装一台电脑,还是放在套间里,室内一尘不染,进屋还要脱鞋,说是怕飞尘烧了电脑。




        
1995年,我第一次拥有四通MS-2400中文打字机。花2600元买二手的。这种打印机是液晶显示,显示2行每行10个汉字,汉字输入。打印头是由24根针组成的,能打印普通纸和蜡纸,除了能打印8种大小不同的汉字,还能打印英文、日文,字体只有一种。外接录音机作为存储器,可连接PC机。




      
1996年,586电脑开始普及,我的电脑升级为586。586电脑16M内存,1G硬盘,三寸软盘,价值10000元。这种电脑可以安装windos95系统,安装系统非常麻烦,有时需要一天时间。可以上网,但是还没有互联网。当时各单位都购买了586电脑,开始无纸化办公。第一次使用三寸软盘进行数据储存。三寸软盘比五寸软盘小了很多,储存量增大,同时也便于携带。铅字打字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1997年,第一次使用激光打印机,品牌是惠普的。这种打印机是从底部向上续纸,由于东北气候干燥,打印不长时间就自动打滑续不上纸了;打印速度很慢,好像是一分钟6张。这年,最后一台铅字打字机停用。




      
1999年,第一次使用10000V高压电棒。电棒自带充电器,充电以后电压十足,电击时火花四溅。我的同事用显像管上的高压包,自制一台高压电枪,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实验人选,放置了好几年报废了。




      
2000年,住进新楼,第一次拥有并使用互联网。当时用电话线接入,使用猫拨号上网。上网按小时收费包月,每小时2元,每天限两个小时,每月限60个小时,超时更贵。网上有三个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因为电脑配置低,打开网页特别慢,一般开机再打开网页需要十多分钟。不知道QQ。
补充:



      
1977年使用长途电话,就是到邮局花钱打的那个长途电话,接听的那头得替你找人。打个电话要走到邮局,电话员将每个地方都接通后,才能给你接听。
     



1980年10月,我第一次使用手摇电话,就是那种摁住话机用手使劲地摇几下,然后呼叫接线员给我接某某单位的电话。不久手摇电话机停止使用,升级为自动拨号电话,就是用手指插在对应的号码孔内进行拨号。当时使用四位号码,仅在市内使用,长途仍然不能直拨,需要接线员转接外线。





     
1986年,孩子三岁了,老婆托人从百货公司购买一台电饭煲,花了90元钱,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折成现在价格应该是4000多元。






   
1987年,媳妇花了260元买了一台双缸洗衣机,天津产的,什么牌子记不住了。

2001年,我的电脑升级,购买了一台奔Ⅲ800A+,价格6000多元。配置:CPUPⅢ800A+,内存PC133516M,硬盘40GB/7200转/2M,主板i815EP,显示器19寸纯平,显卡GeForce2DDR,声卡、音箱普通,光驱12X;软驱三星1.44M,机箱世纪之星,键盘、鼠标。第一次使用光驱,第一次使用USB接口。

      

2002年,第一次购买5.1声卡,第一次购买5.1音箱,这套音响价值4600多元,一直使用到现在。从单声道到双声道、四声道,虽然声道增多,但声音相同没有立体感。立体声出现后,左右声道在两个方位发出不同的声音
。5.1音响,能再现剧场的音乐环境,具有震撼效果。现在的影院多是7.1音响。



   
2004年,买了一台松下牌摄像机,80万像素,第一次使用摄像机摄像。同时购买了采集卡,进行视频采集和影视制作。当时,由于电脑配置低、速度慢,一张VCD光盘要制作一天。现在摄像机像素已经达到1800万了,但是80万像素的现在还在用。松下摄像机彩色鲜艳,索尼摄像机彩色柔和。




     2005年,第一次使用优盘,第一次玩MP3。电脑资料外存,从5吋软盘到3吋软盘,光盘从CD、VCD到DVD。然而,优盘以体积小、方便携带、储存时间长等优势迅速普及。5吋软盘和3吋软盘已经淘汰,DVD光盘储存时间最多两年。




     
2005年,家用电器基本齐全。电冰箱一台,洗衣机一台,热水器一部,彩电三台,空调一部,摄像机一台,数码相机一台,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打字机一台,扫描仪一部,手机三部,传真一部,小灵通一部,DVD一台,CD随身听两台,MP3三台,电饭锅两个,微波炉、电水壶、饮水机等小家电齐全。



用电体会:




     
电脑更新速度特别快,从286、386、486、586、奔腾3、奔腾4、奔腾5、双核到四核,无穷无尽。所以购买电脑一定要看性价比,大多数家庭购买就是为了上网聊天,播放视、音频,打字、绘画等等,连视频采集影视制作都用不上,这就不需要很大的硬盘和内存、独立显卡和声卡。这样能节省一大笔钱。




     
电脑价格从500元到3万元不等。如果你有钱讲究品牌头还大,就去买苹果一体机1万到3万,还有什么爱派得,弄得年青人去卖肾。如果你没钱花个六七百买个二手的,一样上网,一样看碟听歌,啥也不耽误。如果你正常买,就买时下流行的即可。既不要超前也不要过时的。超前就要花大价钱。




     
玩电脑玩什么?第一是眼睛,第二是耳朵,第三是手指。我们每天必看的是显示屏,所以显示器要买好的、品牌的、液晶的、大一点的、色彩鲜艳的。看完了要听歌,所以要买对好的音箱、音质要好。其实电脑只能满足视觉和听觉要求。第三是鼠标和键盘,最好买遥控的,在被窝里也能上网。





     
卖电脑强调速度快慢多半是唬人的把戏,
当年卖286时你想买飞快的奔腾4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是时下流行的,同样是奔腾4核的电脑,再快又能快多少,
快慢大都是经销商用来说事的。倒是硬盘有5400转和7200转高速防震的,这个有快慢之分,但不是专业人员也分不出快慢来。





     
电脑上的接线都由插头和插座是一一对应接入的,一个萝卜顶一个坑,
不同的接线插头和插座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电脑上的插线你可以随便接,只要你能把插头和插座对上就可以。但对不上的不要硬插,以免损坏插头和插座。鼠标和键盘的接线相同,接错了两个都不好使,但不会损坏电脑。





   
一般电脑坏了,多半是系统瘫痪了,重新安装系统就好了。就像磁带上的歌曲坏了,再重新录制一遍一样。磁带相当于电脑的硬件,歌曲就是电脑的软件。磁带上的歌曲坏了不等于磁带坏了,所以系统坏了不等于电脑坏了,不要着急,重装一遍就好了。最好自己学习着装系统,其实很简单。





     
电脑硬件坏了,你只好花钱更换了。以下做法损坏电脑硬件:室内潮湿电脑受潮,温度太低使电脑反霜短路,温度太高又长时间使用电脑烧毁,几天不关机,电脑开机时移动、震动、敲击(很容易损坏硬盘、打盘),摔碰损坏电路,突然切断电源,电压不稳,雷击(雷雨天气不要使用电脑)。




     

影响电脑的速度因素很多,主要有:安装了一种以上杀毒软件;电脑受病毒攻击;C盘空间太小;浏览器预留空间太小;电脑垃圾太多;启用程序太多等。此外,系统使用一年以上,光盘留在光驱里,电脑反复读盘也会变慢。最好不装杀毒软件,在新系统安装后进行GO够丝,半年恢复一次。




     

电脑的外围设备打字机、扫描仪等。这些设备有两根线,一根是给自己供电的电源线;另一根是用来和电脑通讯的数据线—USB线,电脑用它来指挥外围设备。这根线连接好后,还要给电脑里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相当于到公安局落户。落户之后电脑才能找到这个设备。线看接口随便接。




     

电脑上的按键、按钮可以随便按动使用,不会因为按错键而损坏电脑。这些按键都是经过了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设计,以保证使用安全、舒适、快捷。但是在键盘上同时按住两个键,可能改变按键的功能,因为键盘上有上档键(下档键),用来转换按键功能。注意观察按键上标注的功能。




     

电脑的使用寿命不宜太长,因为它更新速度太快,如果使用十几年基本上自己就报废了。一般使用几年没问题,只要你不磕着碰着摔着它。平时注意给电脑散热,不要在主机箱和显示器上盖一层布,这样影响散热,电路容易烧坏。夏天把机箱盖打开,通风散热,但要注意隐蔽,不要碰到机芯。




     

电脑的功能根本没有被开发,比如:我们坐在电脑椅子上,电脑就应该知道我们每天的健康状况,当我们生病了,电脑应该自动把医生请来;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能够威胁到我们生命安全的事故,电脑应该提前报警;电脑应该成为家庭保姆,时时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都应该做到。




      互联网上的页面可以随便点击查看,不存在点错页面扣钱扣网费的问题。但一些小广告和黄色广告页面不要去点击,这些页面带有病毒,点击后电脑便染上病毒。现实生活中有好人和坏人,互联网上也是如此,有很多东西是坏人留下的,所以一定要甄别好坏,分清良莠,以免上当受骗。




     

上网的人在网上都有个网名,就是所谓的昵称, 也是自己认可的名字, 像QQ、博客、微博、注册会员等等。在上网聊天时直呼网名即可,
不要再问人家的真是实的姓名,一般人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因为在网上千万不要随便泄漏自己的真实信息,防止被坏人利用给自己带来损失。




      

在互联网上不要轻易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号码等等,用QQ聊天也不要谈及自己的真是信息,更不要轻易的和陌生人进行视频聊天,以免被人录像行骗。一些人专门在网上搜集个人的真实信息卖钱,用真实姓名购买手机卡、银行卡透支等等。




     

电脑好比是一栋大楼,大楼的单元就是电脑的C盘、D盘、E盘、F盘,大楼的层次就是文件包,房间就是文件。如果你要找到下载的文件,就要知道它放在了哪个盘的哪个文件包的第几层里,这就是“路径”。知道了路径才能找到文件。往电脑里存储文件,一定要记住“路径”才能找到它。




     

互联网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你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住址可以随便编造注册,和你聊天的美女可能是个老头,注册的老头可能是小萝莉,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因为它可以虚拟。但是你发表的言论是真实的,还有记录,你要对你的言论负责,不要造谣和违法,要查办你是特别准的。




     

重要文件一定不要放在桌面上,因为桌面属于C盘,C盘通常是用来安装系统的,所以系统一旦瘫痪就要重新安装,重新安装系统就要把C盘格式化了,这样你的重要文件也一起被毁掉。电脑格式化就像把录音带上的歌曲抹去让它变成空白带一样,格式化以后电脑里什么都没有了,变成空白的。




     

电脑死机或黑屏了,最简单的处置方法就是重新启动电脑,有时问题就解决了。在主机箱开关旁边有个小按钮,这是热启动按钮,按一下这个按钮电脑就重新启动了。如果重启之后仍然黑屏,电脑可能中毒了。除去电源开箱把内存条取下来放电,装上再启机即可。如果还是黑屏就要重装系统。




     

对别人的帖子进行评论时,赞成也好反对也好,一定要尊重别人,观点不同时可以辩论,但不能骂人。看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先看他空间里的文章和评论,细细品味就一目了然了。评论熟人的帖子时,不要泄漏他的真实姓名、地址等信息,更不要在评论里揭人家的老底。发现违法言论可以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2: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第一次学习晶体管知识,第一次组装晶体管收音机。老师说,从电子管到晶体管,是电子技术的一次革命,是电子现代化的标志,从此我国进入晶体管时代。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收音机就可以装进口袋里、放在掌心,这些梦想不久就能实现。当时提倡实现四化,还没有改革开放。
      1980年5月,学校组织观看刘少奇追悼大会实况,我第一次看到了电视和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是电子管的,很大,大概20吋以上,好几个人抬着才放到课桌上。观看时信号不好有雪花屏幕滚动。我们当彩色电影看了,后来老师说我们看到的画面和北京是同步的真实场面,我们才惊叹不已。
      1980年9月,毕业分配到铁岭那样大的城市里工作,第一次见到数码管显示的计算器。当时,把计算器叫计算机,后来改称计算器觉得很别扭。这种数码管显示的计算器是由日本进口的,特别费电,两节五号电池用不了几天,一般人用不起。这种计算器现在见不到了,我到二手市场也没找到。
    1981年,单位发计算器,我第一次得到一台日本卡西欧牌液晶显示的计算器。这种计算器是由日本进口的,特别省电,两节五号电池可以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时这种计算器得到了普及,几乎所有单位人手一份。我第一次得到的这台白色卡西欧计算器一直使用到现在,可见质量过硬。从1981年开始,由于收音机、计算器的普及,损坏率增大,很多人找我维修这两种电器。为了维修计算器的胶印排线,我将发电机的碳刷磨粉配成导电胶水,解决了修复排线的难题。于是,我成了同行业技术尖兵和维修计算机的专家名扬省内。同时,我开始学习集成电路和印刷电路知识。
    1981年,我第一次见到日本进口的单卡盒式录音机。这种录音机很贵,相当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只有一些像现在为了苹果4去卖肾的青年去买。他们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在跳迪斯科。他们是改革开放最早的“追星族”。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音机才进入千家万户。
    1982年,因工作需要,我购置了一台三相交流电发电机,第一次使用了380V交流电,第一次组装了配电盘。从此,对220V、380V交流电的输出输入和配电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现在的生活空间里处处都有220V电压的使用,男人应该学会安全使用220V交流电,确保家庭用电设备的安全。
   1983年,我第一次观看电视节目,第一次看到日本产14英寸黑白电视机。因为和一个陌生的女的处对象,就是现在的老婆,她主动领着我到她家看电视节目霍元甲。当时,只有少数家庭拥有这种黑白电视机,还听说日本有彩电就是不卖给我们。我想等实现共产主义了我才能拥有彩色电视机。 1983年,我用九个月的工资380多元,购买了一台香港产威格牌袖珍收录机。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超小型收录机,一直使用到现在。第一次自己组装一台落地式电唱机。 1983年,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计算机概念的时候,国家第一次举办计算机学习班,给省一个名额,我被行业推荐去参加这次培训班。在学习班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计算机,第一次学习了计算机理论,包括运算程序编写、储存模块、四针打印机等知识。第一次分清了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计算器。
       1984年,第一次使用日本产PC---1500型计算机,编写的运算程序得到了推广。这种计算机储存库容只有4M(内存),没有硬盘,四针打字机,只能打印英文,不能打印汉字。由于它打印汉字需要编程,我们想到了编写汉字库,后来听说北京有好几家开始编写汉字库了,我们才放弃这种念头。
     1985年,因工作变动离开计算机行业,七年后的1992年才拥有自己的286电脑。1985年之后,陆续接触到国产落地式收音机电唱机、录音机、收录电唱机,微型收录机很少。那时,为了显摆人们贪大,家用电器越大越好,以落地式最为时髦。这年,我第一次接触国家电网,使用380V动力电。
      1986年,第一次接触212吉普车、黄河摩托车、嘉陵摩托车,认识了高压电路、白金点火器、火花塞、高压包。当时,各单位幸福牌、黄河牌国产摩托车较多,点火电路经常出故障,我开始自学维修摩托车。个人开始购买日本产嘉陵牌无级变速轻便摩托车,我购买了一台二手车。
      1987年,在买不到日产录音机的情况下,只好买一台国产台式收音、录音、电唱一体机。家中电器有收音机、微型收录机、台式收音、录音、电唱一体机。
     1988年,我家攒了好几年的钱,终于购买了一台日产14英寸黑白电视机,还是二手的,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电视机。以前都是到别人家看电视,终于可以在自家看电视了,高兴得喝大酒醉了三天。醒酒了又弄来些好吃的,请别人到家里来看电视。后来又买彩色屏幕挡在前面,把它变成彩色的。
     (提示:不要模仿我的以下做法)1989年,我购买了一台220V调压器,进行人体通电试验。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第一次将身体接入220V电压的民用电源上,之后增加到380V。通过拿自己的身体试验,我得出结论:只要正确地练习,人体可以适应更高的电压,220V民用电对人体无害。
     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是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为了更好地观看体育比赛节目,我们决定购买一台彩色电视机。1990年8月7日, 藏族少女达娃央宗采集亚运会圣火火种时,我买的国产21吋直角平面彩电刚刚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20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