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93|回复: 0

遼寧為日軍侵華細菌戰倖存者公證 老人血淚控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15: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慘痛的往事,白振海老人依然心緒難平。呂良德攝

核心提示:這是一次關於日本侵華戰爭細菌試驗鼠疫倖存者的特殊公證。3月6日,遼寧省公證處、本溪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驅車百餘公里,來到了當年在日本侵華戰爭細菌試驗中倖存下來的白振海老人家中,為老人做自述材料和委託書公證。本報記者隨行採訪,聆聽了老人關於那段歷史的泣血控訴。

倖存老人的血淚控訴

從本溪市向東沿山間公路行駛40余公里,記者來到了本溪滿族自治縣高官鎮松樹臺村。見到來人,腿腳多有不便的白振海老人顯得有些激動。

當著眾人面,白老漢回憶起當年不堪回首的一幕——

白振海的老家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五家子村興艾力屯。白振海15歲那年,即1943年夏季的一天,在外打長工的他突然聽説爸爸病了,便急忙趕回家,可一向盼著兒子回家的母親堅決不讓他進家門。三天后,衝破母親阻攔回到家中的白振海得知,爸爸得了一種叫“鼠疫”的病,被卷在炕蓆裏抬走了。白振海昏了過去……

再睜開眼睛,白振海感到渾身發冷,身上的骨頭像要散了架,大腿根起了三個大包——他得了跟爸爸一樣的病。母親把他藏在家裏,生怕“白衣班”(防疫人員)的人把他帶到“死人屋”(日本人稱其為“隔離所”),因為到那裏的人都要被打一種針劑,通常打完針第二天就被抬出去埋了。兩天后,全身包得嚴嚴實實的“白衣班”發現了白振海,並把他抬到村西頭人稱“死人屋”的劉家場院……

這場鼠疫,全村有300多人進了“死人屋”,最後只有包括白振海在內的8人倖存下來。據後來有關方面考證,當年發生在通遼地區的這場鼠疫,是日軍在用老鼠做細菌試驗時引起的。

懂事孫子替爺爺討説法

由於鼠疫菌破壞了體內的淋巴細胞,白振海患病的一條腿大腿根部至今還留下巴掌大的疤痕,犯病時順著大腿往下淌膿水,並且這條病腿明顯比另一條粗,而且變得僵硬。白老漢的老伴告訴記者,由於白振海的腿不好,家裏挑水擔擔的重活都得由她幹。“這都是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家帶來的災難啊!”説這話時,老人的眼裏除了淚水,更多的是憤怒。

1999年,正在上中專二年級的孫子白曉秋,暑假時幫白振海幹活時發現爺爺的腿病犯了,幹不了活。年近七旬的奶奶被扁擔壓彎了腰,汗水順著臉往下淌。仔細詢問之下,他才知道爺爺這幾十年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都與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有直接關係。於是,白曉秋走訪了相關部門,希望有一天能為爺爺討個説法,為中國人曾經經歷過的那段苦難歷史討個説法。

2004年春節期間,白振海老人的腿病又犯了。已經在瀋陽工作的白曉秋想到了運用法律手段,對日本軍國主義當年犯下的罪行進行控訴。當年春天,在瀋陽今報記者的幫助下,白曉秋帶領爺爺、奶奶去了當年鼠疫的發生地內蒙古通遼市,終於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從“死人屋”裏走出來的8名倖存者漸已老去。如今僅剩白振海一人,也已經80歲了。為了給後人留下證據,白曉秋想到了用公證的辦法保全證據。

首次為鼠疫倖存者公證

3月6日一早,年過半百的遼寧省公證處主任李恩政,帶著公證員鞠曉東,驅車100多公里,來到白振海老人遠在本溪滿族自治縣的住所,為老人當場進行義務公證。年已八旬的“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名譽會長、原遼寧省委黨校教授張一波,也聞訊一同前往。

在白振海老人家中,公證人員仔細向老人詢問了事情的經過及老人的願望。講到當年那場鼠疫,義憤填膺的白振海老人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李恩政主任告訴記者,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日軍侵華除了給中國人民帶來戰爭的創傷外,還留下了兩大歷史性遺留問題,一是勞工問題,二是瘟疫問題。此前,公證機關曾經為當年日本侵華期間受奴役的中國勞工做過多次公證,而為瘟疫受害者進行公證,這在遼寧省還是第一次。

李主任説,如今,隨著歲月的推移,深受戰爭之害的這一代人逐漸老去。此次公證就是要以法律文書的形式,保留證據,對這段歷史資料進行長期留存,以此作為訴訟和請求賠償的證據資料。當天的現場公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白振海老人的自述材料;二是白振海委託孫子白曉秋做為代理人的委託書。

當事人、公證人當場簽字後,白曉秋代表爺爺表示:今天的公證,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針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其目的就是讓日本右翼勢力承認戰爭罪行,向中國人道歉、賠罪。

親歷了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歷史、花費大半生精力研究這段歷史的張一波老人,全程見證了當天的公證後,意味深長地説:對這段歷史進行公證,不是為了仇恨,而是提醒人們:記住歷史,勿忘國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20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