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98|回复: 0

白山黑水铸忠魂 (2017-05-04 18:47:0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11-27 13:51 编辑

——访抗联老战士、前省长陈雷、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夫妇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他们舍生忘死,纵横驰聘在龙江的白山黑水间。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们不惧阻拦,建立起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呕心沥血,为龙江的发展建设殚精竭虑。
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们仍然东奔西跑,为革命老区的发展建设筹措资金、为抗联烈士立碑,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就是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夫妇。
2001年8月2日晚作者刘景艳(右一)在兴凯湖采访陈雷(中)李敏(左一)夫妇
早就知道陈雷、李敏是我省的领导,也略知一些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带有传奇色彩的战斗故事,还知晓陈雷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并曾在两位老领导来鸡西视察时随同采访,但近距离的接触还是在2001年8月2日在兴凯湖召开的全省革命老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晚饭后,我怀着崇拜敬仰的心情,同二老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二老向我讲述了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度过的难忘岁月。
         浴 血 奋 战 在 白 山 黑 水 间
陈雷生于1917年。1932年在佳木斯师范学校上学时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宣传抗日、组织募捐,后又加入东北义勇军,在佳木斯从事地下工作,1935年入党,1937年任中共地下佳木斯市市委书记,1938年春天到抗联第六军当组织科长,夏天到六军二师任代理政治部主任,秋季又到抗联三路军一支队当政委。陈雷向我介绍:东北抗联最艰苦是1938年,1941年、1942年更艰苦,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草根、树皮,把身上扎的皮带用篝火烤一烤或煮着吃,那时几乎是天天打仗,跟日本鬼子打,跟伪军打,跟伪满警察打。陈雷告诉我:“八女投江”的指导员冷云是他的同班同学,冷云比他大二岁,会弹琴。“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同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1938年夏天,冷云的丈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冷云强忍悲痛又告别才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冷云带领妇女团在牡丹江地区的乌斯浑河被一千多名日伪军包围,在子弹打光后, 她们毁掉枪支,  八名抗联女战士高唱《国际歌》跳入乌斯浑河壮烈牺牲。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冷云才23岁,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岁。
在采访中,我问陈雷:“在战斗中是否受过伤?”陈雷笑了,给我看了他手上,胳膊上,腿上、锁骨和头上等处被敌人打伤后留下的伤疤。看到这累累的伤疤,我的心中也不觉隐隐作痛。便问:“这些伤现在还疼吗”陈雷说:“一阴天下雨就疼,一疼就恨小日本”。他还风趣的说:“别人都说我命大,什么叫命大呀,就是敌人的枪没打准。”陈雷说,他在佳木斯师范学校同班的四十多名同学都牺牲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坐在一旁陈雷的夫人李敏也向我讲述了她的革命经历。
李敏是朝鲜族人,192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现宝泉岭梧桐河农场)广州暴动之后,国民党镇压了革命,黄埔军校一些有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和赵尚志、杨靖宇等被党中央派到东北,李敏所住的村子里也来了一批革命的知识分子。村里当时有个小学,这些知识分子就来到这里当老师。学生上学免费,教师不拿工资,只给饭吃就行,他们挨家挨户动员村里的孩子去上学,农民们也都高兴把孩子送去上学。这些老师除了给孩子们讲文化课、美术课、数学课外,还上政治课。当时日本鬼子还没来到村里,村子离政府又远,这些老师就给学生讲共产党是怎么回事?苏联“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而且还以办夜校、办农民识字班的形式,给农民们讲政治、讲形势、讲共产主义,发展党员,给家长和孩子们都灌输了革命思想,李敏的父亲、哥哥当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敏在6岁一上学就加入了列宁主义儿童团,从小就树立起革命的思想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1931年日本鬼子占领了东北三省后,李敏跟随父亲逃荒到了双鸭山附近的集贤镇。在她12周岁时就参加了李兆麟率领的抗日部队。当时她是部队年龄最小、唯一的一个女孩,哪个连队也不要,李敏只好跟随事务长做饭、烧火,后又到被服厂做军服,到卫生队救护伤员,当过机关枪手,到宣传队演出节目。时隔了六十多年,李敏还一字不落地唱起了抗战时期的歌曲,“国民党成了什么样,日本军队占领了沈阳,谁也不打仗,谁也不抵抗、节节退让,节节退让,退到石家庄。恨透了国民党,见了日本就投降,出卖中国许多地方,共产党有主张,领导民众把日抗,工农兵武装,一齐上战场,百战百胜,铁军红心真顽强,如能收复咱们东三省,全把日敌杀个精光,中华民族齐解放,大家来把凯歌唱,常胜的红旗高高飘扬。”1939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刚刚15周岁的李敏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那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李敏和男同志一样行军打仗,过冰河。冬天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住宿。没有粮食,就吃野菜、树皮、草根。夏天吃野菜中毒后脸都是绿色的,吐出来的水也是绿的,脸肿的象个大头人,眼睛都睁不开。冬天把棉裤上的棉花也拽出来吃了,寒风一吹,冻得直发抖。很多战士的脚被冻得象茄子一样紫黑,有的用手一掰就掰掉了,有的连着筋掰不掉,就用剪子把筋剪断。女同志更麻烦,来了月经尿更多,越冷尿越多,真是太艰难了。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李敏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尽管李敏的帽子、背兜都被敌人子弹打穿过多次,而她一次也没受过伤。1938年冬天,李敏所在的抗联六军一师的30多名同志在双鸭山锅盔山附近进行了一场激战,全队的同志都牺牲了,只剩下李敏一个人。李敏跳进一个雪坑里,敌人的马队从她的头上呼啸而过,她才幸免遇难。她一个人在齐腰深的茫茫林海雪原里寻找队伍,幸亏她熟悉地形,几次被敌人发现,她都巧妙地脱险,经过两天两夜的雪地跋涉,李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她一下子扑在战友们的怀里,便昏了过去,当战友们给她喂了水后,她才“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战 火 凝 炼 纯 真 的 爱 情
在采访中,当我问起二老的婚姻时,精神矍铄的李敏说:是陈雷先追的她,给她写诗求爱,我问坐在一旁的陈雷“是这样的吗?”。陈雷乐呵呵地点头说:“是”。接着,二老便给我讲起了他们的恋爱故事。
1938年4月初,在抗联六军政治部当组织科长的陈雷被派到教导队讲课,与年仅15岁的李敏相识,那时他们只是革命战友的关系。到七月末,陈雷随部队西征他们就分开了。当时抗联队伍中的女同志极少,李敏的机智勇敢也吸引了很多的求爱者,但李敏谁都不予理睬,因为她的心中早已青睐的陈雷。但当他们1941年再见面时,陈雷却因为赞同赵尚志的观点,被列为赵尚志分子于1940年开除了党籍。此时,正处于逆境中的陈雷以写诗的方式向李敏表达了爱意,但不久因工作需要,他们又分开了,1942年陈雷在一次战斗中,右手臂动脉被打断,负了重伤,李敏当时正在卫生队,当她给陈雷包扎伤口时,看见陈雷的伤势这么严重,不觉流下了眼泪,并产生了爱怜之意,但却遭到组织上的反对。有领导出于好心找李敏谈话,说:“你是党员,贫农的后代,陈雷是破落地主家庭出身,又被开除了党籍,你不能和他谈恋爱,”并派人监视他们。但正直倔强的李敏认为:陈雷是抗联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绝不是什么反革命,他是被冤枉的。因此,李敏对别人写给她的求爱信一律不以理睬,和陈雷也不接触,只是在暗中给陈雷写了“我永远等着你,在任何情况下,我都等着你”的信。陈雷也给李敏写了一首“你是新时代勇敢的女性…..时间不会太久,我们会相逢”的诗(李敏说:“可惜那些冒着炮火保存下来的书信和诗稿“文革”期间都被造反派抄走烧了。”)后来他们又因工作需要多次分开,直到1942年5月19日,陈雷恢复了党籍。经组织上批准,1943年的冬天,陈雷、李敏也没举办婚礼只把行李搬在一起就算是结婚了。后来,两人都被派到前苏联红军八十八旅学习。
全国解放后,1952年陈雷就当了黑龙江省副省长,1953年担任省长“文革”期间,陈雷被打成“叛徒”,“苏修特务”,“反革命”蹲了七年监狱,李敏也因同样的罪名蹲了五年监狱。粉碎“四人帮”后,陈雷又担任了黑龙江省省长,李敏担任了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抗 联 精 神 代 代 相 传
回忆起抗日战争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和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亲身实践,陈雷和李敏都深有感触: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坚持14年取得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抗联队伍消灭了17万日伪军,牵制了76万关东军的兵力没有调到关内去,为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和全国解放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抗联的幸存者,陈雷、李敏两位老领导说,他们最耽心的就是我们的后代能不能把东北抗联的精神继承下去。两位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这伟大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高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旗帜,把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建设好。
在采访中,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室主任国志华也向我介绍说:陈雷、李敏两位老领导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陈雷出任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李敏担任副会长,两位老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没有老区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的革命是不能成功的。”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遗余力,为革命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省扶贫办、民政厅、水利厅、交通厅、省教委等部门,为黑河、饶河、伊春革命老区打井改水,治地方病、通邮、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小学建立、老区小学改扩建、维修、教学设施改善解决资金达500多万元,两位老人还为革命老区的宣传撰写回忆录,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宣传,弘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陈雷老领导还不顾战争年代腿臂部多次受伤,行动不便的困难,不辞辛苦到北安、黑河、孙吴、饶河、东宁、讷河、汤源、铁力、七台河、伊春等地,对我省抗联一些将士牺牲地和战迹地进行实地考察,到省民政厅、财政厅等部门申请资金建起二十多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战迹地、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庆安、铁力、绥棱、海林、东宁、鸡西、密山、虎林、鸡东等地抗战遗址、烈士墓地、纪念碑题字。李敏还组建起抗联精神小分队,穿上抗联时期的服装,戴上抗联时期帽子,深入到革命老区,演唱抗联时期的歌曲。为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陈雷、李敏还利用一切机会,去北京到国务院、国家民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系,为我省每年争取三千万“不发达地区资金”和“老少边穷资金”,为黑龙江的革命老区建设和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将同陈雷、李敏夫妇的谈话录音进行了整理、奉献给广大读者。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烽火连天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们的功绩,牢记他们的教诲,永远跟党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洒满烈士血迹的龙江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我们崇敬爱戴的革命前辈陈雷、李敏夫妇表达我们对他们最诚挚的敬意,并祝他们健康长寿。

      
             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  刘景艳
发表在《开发研究与老区建设》杂志2005、8-9期合刊
2005年《鸡西广播电视报》《北疆名人》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20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