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89|回复: 0

穿越时光 透过黑龙江侵华日军遗址忆往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6 13: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11-26 13:26 编辑

 侵华日军在黑龙江的丑恶行径让人愤恨,它们遗留下的那些遗址能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这个夏季,穿越时光,漫步侵华日军遗留下的遗址,忆从前的故事,体验一个不一样的夏天。
 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这里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
  731部队罪证遗址设立于1936年,其所在地当年是禁区,飞机不准在上空飞行,火车经过这里时必须在前一站放下窗帘,如果有人误入这块禁区,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断头台,人们把这块神秘的地方叫做“六十里地国境线”。
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日军在这里残害无数无辜百姓,仅在试验室内以活人做试验的惨案,就残杀中国人、苏联人和蒙古人至少3000名。
  731部队罪证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
 虎林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
  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是1934年-1939年间,日本关东军动用数以万计中国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秘密修筑的17处筑垒工事之一。
该要塞分布在虎林市虎头镇西北群山之中,由猛虎山(东猛虎山、中猛虎山、西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等7座山体组合而成,正面蜿蜒10余公里,纵深挺进40-45公里,仅中心区占地就达100余平方公里。整个要塞由钢筋水泥构筑,工程浩大,结构复杂,设施完备,每个地下阵地都有休息室、指挥所、弹药库、储藏室、发电所、医疗室、厨房、厕所等,被日军夸耀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遗址及博物馆,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具有世界级意义的旅游景观。
 东宁县侵华日军要塞遗址
  东宁要塞位于牡丹江边境小城东宁县境内,是侵华日军为防御前苏联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筑垒。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0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是沿中苏、中蒙边境17个日军要塞中综合规模最大的军事要塞,被日本关东军自称为“国境一级阵地”、“北满永久要塞”、“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1933年1月,日军侵入东宁后,按着既定的侵占东北亚计划,开始把东宁变成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军事设施有大肚川兵工厂1个,各类仓库400多个,陆军医院4个,发电厂1座,军事机场10个,铁路400多公里,军用公路1957公里,地下军事要塞10多处,其中有胜洪山要塞、勋山要塞、三角山要塞、麻达山要塞、409高地、朝日山要塞、出丸山要塞、北天山塞等。每处地下要塞的设施都比较齐全,有升降井、各种兵室、防毒门、炮室、指挥所、通气孔、灶事间、仓库、包带所等,多处房间和甬道均用水泥被覆。这些筑垒地域都是沿面对苏联的山脉走向构筑,有的相当庞大,分上、中、下、三层,最深处达80多米。地上地下交通通道山连山、洞连洞,蜿蜒曲折,有的接通到地面部队集结的营地。这些筑垒地域四通八达,对内可巩固对东北的统治,对外则可进攻苏联。军事筑垒间由专用的军用铁路和公路连接,使满洲的各个军事筑垒地域联为一体,是二战史上最大、最长和最后被摧毁的日本侵略战争的军事防线。
  勋山要塞是东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依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总占地23.6万平方米,主甬道已清理出1163延长米,房间446平方米,工事内有指挥所等大小房间21处,有兵室、弹药库、水池、泵房等,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最大房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鹤岗市万人坑
  鹤岗万人坑主要有东山万人坑和大陆万人坑。其中最大的是东山万人坑位于鹤岗市新一矿东700米,鹤(岗)萝(北)公路北150米漫坡处。东山万人坑形成于1937年。由于掠夺煤炭资源的需要,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劳工,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野蛮开采。矿工的生活条件极差。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病饿死亡的人数不断。由于没有安全措施,致使煤坑经常发生“冒顶”、“塌方”、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大批的矿工死亡。大批无辜的中国人被活活迫害致死,然后便把死难者遗体全部扔进大坑中。鸡西矿区万人坑
  鸡西的滴道煤矿、城子河煤矿、恒山煤矿均有万人坑,而最大的一处是滴道万人坑。滴道万人坑,亦称河北万人坑。位于鸡西市牛河谷以东,穆棱河之北,滴道矿北山西坡,总面积达3840平方米。坑上共保留东西向排列的尸坑12排。其中有的尸坑尸骨叠压二三层。每排尸坑长40-70米,宽1.3米。滴道万人坑形成始于1934年。1933年末日本侵略者侵占鸡西地区后,把丰富的煤炭资源当作掠夺的主要目标。从1934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仅滴道矿即被侵略者掠走原煤500万吨。为此,日伪当局以欺骗的方式从东北、华北各地招来失业者,或充当“勤劳俸士”的农民,以及在各地抓来的所谓“浮浪”(无业游民)作为煤矿工人来为其采煤。这些矿工被圈在电网之内,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他们在皮鞭的驱使下,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多达12-15小时。日本侵略者采用“以人换煤”的政策,不管矿工死活。在巷道内不使用顶木,不采用防瓦斯措施,所以经常有“冒顶”和瓦斯爆炸的事故发生,致使大批矿工死亡。死难的矿工越来越多,日伪当局便修建炼人炉来炼,后来炼不过来,就把成垛的尸体用马车运到山沟里一扔,任凭狼狗吞噬,或浇上汽油焚烧。久之,便形成了万人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20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