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7 1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5 J$ J K8 N1 P- l: z2.临床观察0 ~8 f* W" ~ R8 \" U- U9 T: r
5 f7 H! y6 r4 U) E0 i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 ℃,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 ℃,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4 U5 C! [; ~) r
% \5 X: P5 } x1 o8 l
2.2 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7 b( f6 _/ ^" V
4 S! n% g8 n! x/ A& `! ?2 p 2.3 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24 h出入量。
, ^& {& ]3 i* J# P$ z# r \% _0 \7 C" p
2.4 观察神志、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 e$ h# a* z1 d) d( z
* W0 u) ]0 S6 D9 b: n 2.5 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观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皆提示再出血。$ L# ^8 [" A4 r/ a
6 R: U. e7 i) W; o3 n
3.护理! O& e' A+ [% ?# L# [, G* S! j
q6 F' d7 s0 i, m( o. y
3.1 及时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
% N6 Q0 v( k' U$ g j) r% J3 E0 m7 i) [
3.2 加强基础护理 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t+ h( d# O3 Z1 k E. T$ M
, e* m3 K7 b5 O+ `6 i3 F9 P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
7 q0 @9 a, s( d) J 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1]。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1 _! I3 m7 J6 e6 G
. U* X% u, H. p+ u( w. s2 }' A
3.4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2],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v ^6 L! n1 W2 g A
6 y m2 J+ t1 G9 i- R1 z( I
3.5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 mmHg~70 mm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 mmHg~45 mm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3]。0 N3 b8 [5 [/ J2 ?! m
& X& M) P* C4 ]8 T' y; D 3.6 对症护理 发绀者应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
8 S, ^ ]: ?# D" ?& t3 s! V# y$ a9 J1 T; i
3.7 健康指导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证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6 l0 K: D; u3 F% q- @3 M3 F5 l
寻找出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急性大量出血者,应根据老年人出血后生理变化特点,迅速作出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两膝弯曲或抬高下肢,应避免低头位时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将血液吸入气管,并有利于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仅有黑粪者可不必禁食,呕血停止后,可进温凉米汤,豆浆或牛奶,而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该禁食,一般来说,进食流质可减少胃饥饿性收缩,能中和胃酸和恢复体力,有利康复。 发生出血后,在检查的同时要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立即输液,必要时输血或胃内给冷盐水洗胃及必要的止血药(云南白药,三七粉,凝血酶等;静脉内滴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可通过内窥镜局部喷酒药物等。近些年来采用的高频电凝和激光止血等新技术,有效率达94%-95%,此法适于不宜做紧急外科手术者,对肝硬化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还可在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 2,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等。 3,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4,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粘膜药物。 5,要定期体检,以期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