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xpuren

[转帖]孙悟空的师父之谜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8 0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了    还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但仅仅是有道理罢了,有无数种可能。你只是看到了最符合事实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03: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都挺好的,但是一个地方说错了,悟空师傅其实是如来的师兄,当初他们一起念经一个什么莲花,悟空的师傅先念开的,但是后来让给了如来,所以他到了人间,不过法力要比如来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0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考题是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如来说 要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不使染尘埃。
悟空师傅说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古龙小李飞刀里面说的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4: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书不成书了,而是确有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怎么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0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小说《西游记》中讲的唐僧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僧人,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过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影视作品中唐僧的形象,亦是从小说中改变而来的。

中文名: 陈袆
别名: 玄奘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
出生地: 河南偃师
出生日期: 602年
逝世日期: 644年
职业: 和尚,翻译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翻译了汉语和梵文版的佛经
代表作品: 大唐西域记


目录

唐僧的传说
早期生活
小说
钟馗与唐玄奘的传说
人物形象
影视版本
电影
相关电影
相关信息
历史功绩
游戏人物性格
唐僧的传说
早期生活
小说
钟馗与唐玄奘的传说
人物形象
影视版本
电影
相关电影
相关信息历史功绩游戏人物
性格展开

  张纪中版《新西游记》中的唐僧
偃师县南的白云山下,有一风景秀丽、绿水环绕的小村叫陈河。这就是玄奘法师、俗称唐僧的故里。   在陈河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僧的传说。   一、唐僧出家   陈河村,原名陈家谷。   唐僧出世前,这里荒草一片,深谷黑雾弥漫,人们过着凄凉、悲惨的日子。   一年春天,从缑山上飞来一只凤凰,落在陈家谷南的高台上,连叫几声,展翅飞去。只见霞光万道,黑雾消散,整个山谷充满了瑞气。   这时,在陈家院上空升起一片白云,陈家一个婴儿落地了。这个婴儿就是玄奘。父母     老版《西游记》中的唐僧
给他取名祎儿。人们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来头,将来定会干一番事业,就把祎儿家门口的小溪,改名陈河,陈家谷称陈河村。又把落凤凰的这条沟称为“凤凰谷”,谷南边的高台取名“凤凰嘴”。   祎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里穷,读不起书,他只好到寺院里去听老和尚讲经,时间长了,很多经卷都能够背下来。   一次,路过白鹿寺,他又到经堂门前听讲。不一会儿,主持长老向群僧提问,众僧面面相觑。这时,站在门口的祎儿脱口而出,回答了长老的问题,长老非常惊异,走下经台仔细打量,看他穿着虽然褴褛,却相貌堂堂,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长老满心欢喜,劝他入寺。祎儿征得母亲同意,就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几年过去,玄奘成了饱学的青年和尚,他提出的问题,连多年主持讲台的方丈也答不上来。寺中长老对他更加器重,推荐他到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寺院去学习。后来玄奘为了寻求佛教的真谛,就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赴印度取经。   由于他是唐朝的和尚,因此人们就叫他唐僧。   二、扫墓祭母   唐僧一去西天,多年未归。母亲在家思念成疾,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唐僧到家,得知母亲过世的消息,悲痛至极,立即与族人同去母亲坟上祭奠。   唐僧随众乡亲,沿着深谷走到母亲安葬的地方——凤凰嘴下。因为时间过了十多年,加上荒草齐腰深,坟墓又经风刮雨淋,已很难寻找了。   谁知就在他们走过的地方,所有的马蹄窝里都涌出一股泉水,淙淙直流,水势越来越大,汇成了一条小河。后来人们把出水的地方叫马蹄河。   这时有人发现大水中有一个土堆,虽然低于水面,但却不被淹住。玄奘上前一步,向水打躬施礼,水立即退了一截。于是他们来到墓前,虔诚地举行了祭扫仪式。   这一条河,说来还有点奇怪,多少年来,不管河水多大,陈母坟虽然临近水边,可是水总到不了坟上。这条河从东而来,在陈母坟边向南折弯,而向西流去。
编辑本段早期生活
  玄奘的家族位于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但是他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立志要跟随他的二哥出家当和尚。后来他和他的二哥驻于洛阳的净土寺,在那里待了五年,当时还是隋朝时期。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   618年隋朝灭亡,玄奘和他的兄长逃至长安(当时已经是唐朝首都),之后再往南至四川成都。在这里他们兄弟二人花了约二到三年的时间继续深研佛经。   622年玄奘20岁那年正式出家为僧。之后他离开他的兄长然后回到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
编辑本段小说
  《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或者李春芳)”,它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西游记》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在书中暗指火属性。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手执由观音菩萨所赠的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   吴承恩年轻时勤奋好学,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爱好道教。在《西游记》中对玄奘的身世、遭遇和性格等有很多的歪曲性的描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这也是古代道教与佛教相争的产物。
编辑本段钟馗与唐玄奘的传说
  由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国家级AA景区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传承人钟馗王,组织专家在秦岭终南山下收集 整理的,钟馗故里刘海故里财神之乡陕西户县流传千年《钟馗与唐玄奘的传说》是“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神仙路钟馗与唐玄奘的历史考证:清康熙《户县志》:“天齐庙香火极盛,下为金峰寺,唐僧一行驻锡于此”。民国《重修户县志》:“神仙路,在县南秦岭山麓,并山东西一小径,名神仙路相传为唐玄奘法师取经所由之道”。:   传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为取得大乘真经,遍求贤才,唐玄奘毛遂自荐在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原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  张纪中版《新西游记》中的唐僧
待玄奘回到洪福寺里,众徒弟异口同声地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终南福泉,钟馗有赐福驱魔之法,学之以用可也。”   是夜,玄奘披星戴月,沿神仙路过白马河直奔终南福泉钟馗故里,拜见钟馗行过大礼,道:“徒为唐王江山永固,受旨天竺取经,路途多妖魔,拜求天师之赐福驱魔大法。”礼毕,钟馗也不吝赐,如此这般教化一番,用福泉水沐浴净手后,赠予护身符一个,福泉水一盏,钟馗菜三道,钟馗酒上桌后,钟馗也不相让直饮至酣然。当宿安顿   玄奘驻锡于金峰寺。   次早,唐王见了玄奘,先教收拾行囊马匹,通关文牒,
浙版西游记唐僧剧照(18张)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玄奘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玄奘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玄奘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玄奘成竹在胸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玄奘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   人道是:赐福驱魔法,胜过万卷经,逢凶必化吉,遇难定呈祥,纵有魔和难,皆可化为无。
编辑本段人物形象
  
唐僧(20张)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而总能化险为夷,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懦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7: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眼晕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21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