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5 14: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最终目的,就是破除所知障、烦恼障。习气业障、妄想觉知分解消除彻底,心意寂灭,空觉两亡;没有得道之“觉”,也没有可得之“道”;没有一个觉悟的人,也没有一个可以被觉悟的法。自性裸露如虚空,了无可得,了无可住,了无可成,了无生灭,那才是圆满,那就是一个修行者最终解脱、最终成就的地步——自性觉悟。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今天是一个常人,是一个凡夫,听闻了正法,心里升起法喜,觉得这才是生命正确的意义,觉得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觉得这才是生命最大的快乐,这叫法喜。听闻了正知见,终于可以了脱人世间的妄想、恶念、错误因果构成的思维和心灵觉知,心底里面充满了喜悦。人是用心感受事物的,用思维分辨事物的。法喜充满之后,人的心就会被扩大。扩大的时候,会发现你不太容易被世间万象、现实利益和各种诸相所动摇、所触及、所改变;你的理性、你的思维,就会分辨出过去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索取、利益、获得的理解认识,这是第一个进步。
第二步,当你心里对真理、对正法,产生了真正的认可,看各种佛经,对佛经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知道“苦集灭道”,知道轮回生死,知道生死无常,知道灵魂的存在是不灭的,知道六道三界中众生一切苦厄都是自己造就的,知道因果不虚,知道你的生命可能在下一刻就会离开这个肉体,跟着你的妄念业障进入到下一个轮回当中去。因为知道了这些真相,心里深信不疑的时候,你会升起出离心,升起对因果的敬畏,升起对罪业的害怕,升起真正的对真理的虔诚。因为你不想再去经历这种无休止的、永不见天日的黑暗,不想再无明、愚蠢、烦恼,不想在人世间苦苦挣扎,不想在生死大海中再继续无休止地漂荡。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在心里真正相信了佛法,相信了佛所说的话,才能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不相信,你是不会升起这些体验的。佛所讲的法对你来说只是又一个神话故事而已,不足为信的。所以说一定是心里深信了,才会升起这种体验的,这是心灵第二个进步——升起出离心。
第三步,深刻地以心灵对于佛法,对于修行的向往,去面对心灵深处自我不能放下的人世间贪嗔痴、功名利禄、我执我慢、索取获得的欲望,跟它就相对起来。一个渴望修行的人,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是可以放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勇敢面对自己在过去形成的贪嗔痴、欲望、心灵觉知和思想中我执、我慢、贪婪、恶毒、刻薄、狭隘的思维念头。你敢于面对它,这是第三个进步——如实见。
第四步,当你真正地认识到,敢于面对在人世间形成的肮脏自我的心和意、思维和欲望,就不会被它们轻易带动,就会经历很多的磨难、考验、忍辱,在伤害中去为对方考虑问题。在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时候,能够将自己屈辱的心按捺下来,替别人考虑问题,能够真切面对内心,深刻忏悔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根本的进步。
陕西有一句民谚:公不公道,打个颠倒。修行,是不离生活的,离开生活是没有修行可言的。不要以为修行就是在寺院里面打坐,不是的。修行就是在心灵觉知波动的当下,找到被觉知蒙蔽的真性,找到在见闻觉知背后不动清醒的自性。怎么去找?就在平常的思维念头,一思一念,在你的心碰到境界升起来之后,要在境中看到自己心底里的需求、我执、习气还有各种的印象和觉知,将它们都能够发现,会发现一切见闻觉知、体验、感受、思维的背后,有一个不动的“觉明”,那个地方就是原始的自我真性。这个过程,就是真正的修行。历史上一切大德,都是不断烦恼而修行。在烦恼中才能了了自性的真如。为什么讲“烦恼即菩提”呢?如果将一切烦恼相、一切习气业力相断掉了,将你的内心跟世界完全隔绝开,陶醉在自己获得的清净相当中,那是又一个轮回!那是又一个所知障!那是又一个因果!那就是“顽空、死空”,会在寿命终结的时刻,灵魂被顽空幻想带入“边地”,犹如沙漠一般,永无终尽的枯寂荒芜。真正的大修行者,就是在人世间方方面面、事事处处、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当中,去体验自性清净、无染通透、无碍圆满的觉明清净。这,就是修行。
第五步,你的心,发现它会改变。你的意识、思想、观念不断地改变。它改变并不是由错误的变成好的,并不是由“我想要”变成“我想舍”,这还是在初级阶段。它的改变是,你发现过去想要拥有的东西,执着不放的东西,能让你痛苦的东西,能干扰到心灵的这些意识、观念、体验,这些事情再一次让你遇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平静下来,会很快地复苏,会很快地恢复到宁静、淡漠的境地。会发现,过去你坚定认为的自我的、清醒的、以自我为世界中心的这个我执、思维、意识、觉知,它们在慢慢消散。这个自我,并不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的,只不过是像自己盖的房子一样:在我们小的时候,一砖一瓦盖起来,到最后把我们自己的真心真性给藏在埋在这个房子里面。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自我是不真实的,是可以被改变、可以被分解、可以被消化、可以被消散掉的。消散掉之后,“你”在哪里?
下一步讲“地光明”。
觉知清净就是修行。什么叫觉知?“知”是你的思维,“觉”是你的内心觉受。放弃思维的分别对错,放弃欲望的取舍获得,内心放弃对于各种相的贪婪、攀缘、执着,放弃对于各种感受的觉知、体验和记忆,当觉知清净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开始入道了。觉知清净的第二步,是觉明清净,“知”就没有了,思维没有了,只有你的心——清净心,开始从觉受、贪执、攀缘中静止下来。觉受思维停止波动,心灵觉明就会体现出原始的面目——是柔软明亮周遍宇宙内外的无相光明。
当内心“深观”光明的时候,就会了然:人们的心灵觉知、思维意识都是虚幻的,是习气业障、妄念杂质的聚合;光明无相不动,映照心灵觉明;意识觉知分解消散,世界内外通体透明,是清凉圆满的真性光明遍及一切,无实体,无自性,无生灭,无来去,那就是圆觉自性彰显,是“净觉妙心”。可以遍观遍知内在宇宙、外界世界的因果缘起,以见闻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彰显,作用于六根却不被六根所污染、带动、束缚,这就是自性开始在业障尘境中彰显。
修行者渴望见性,见性就是得道,见性就是成佛,是吗?什么是见性?身心脱落,是为见性。什么叫身心脱落?能脱落的是不是有一个主体呢?就像脱衣服一样,脱了衣服以后,应该有个身体,不然衣服怎么能够称为“脱落”呢?告诉你,不是的。身心脱落,是身心原本就是虚妄的,原本身心就如虚空当中的云彩、云雾、灰尘一样,只是随顺因果暂时聚合在一起。身心脱落是构成身心最基本的妄想、习气、因果,消散了。而消散之后,这个空间也就不存在了。在那一刻,就是自性裸露的彰显,这最终的结果是需要过程完成的。到最后一步,会发现你的心和意,你的思想、情感、需求、觉知和记忆,一切习气都是可以被分解、被转化、被改变、被消亡的。消亡之后,还剩什么?消亡,消亡的是你的思维、记忆、意识;是你心灵的体验、感受、觉知。可觉知背后的、那个清净如如的、无染无碍的、圆满无漏的自性,祂不会消散掉,因为祂从来没有生过。
整个宇宙十方世界的众生,内在皆是虚空。因为自性无所来无所去,无所生无所灭。在任何一个境界与任何一个生灭的念头彰显,却不会被任何一个现象、念头、境界所束缚,这就是如来。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染无碍,圆觉清净。如果你的心,瞬间攀缘了一个妄念,自性就会瞬间被这个妄念而产生的因果相续的业力给蒙蔽掉,就会成为三界六道当中流浪生死的一个人。
真性如虚空般,包藏一切、周遍一切,以一切见闻觉知体现,伴随你的每一个习气、妄念、念头、记忆、体验,但却不被这一切所沾染住。当体验、觉知、习气、妄念、思想、记忆、感受都消散的时刻,即是祂原本的面目。但是祂原本又没有任何面目,就是空性无染,寂灭周遍。这,就是原始的自性。这,就是佛。
修行者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会发现,你平常在行住坐卧,在任何境界环境当中,你的心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表面上有波动,你的觉知会随着你的波动去清晰无漏、非常细致地体验周边的一切。你知道这是房子,这是电脑;你知道这是菜,那是肉;知道这是公交车,这是马路。可是心灵清净,绝对不会产生任何对外界景象的扭曲攀缘。因为“如实观”的人,真性如实“见”诸相,则洞照“诸相非相”,世界诸相无非是累世业力习气、聚合流转之幻境。而你过去的心遇到相,它是会攀缘的:看到肉,你会馋;看到水,你会觉得渴;看到阳光,你会觉得刺眼;看到黑暗,你会觉得恐惧。这全部都是你的心、你的真性被你的见闻觉知带动之后,加入了你的欲望和需求,蒙蔽了你的真心。你的心攀缘起来之后,那个攀缘的就是你的习气和妄想,它们会扭曲六根摄取外界的境界,在你内在升华出一个因果业障所构成的世界。这,就是你的三界六道。
你以为人死后去什么地方?真的有个什么“三界六道”吗?真的有“天堂地狱”吗?告诉你,你死后去的就是你心灵攀缘外境所形成的各种境界习气的微观业障当中。那个地方是无始劫妄念攀缘、业障因果相续形成的。念头中微观下蕴含着庞大的世界,与三界内其他的众生妄想形成的世界相互联系,形成共业。这个共业的表现,就是物质世界、宇宙苍穹,包括无量无尽微观能量构成的不同时空境界,比咱们人类世界要庞大无量倍的。这些空间世界有的是神灵天国,有的是天人境界,天堂里面亭台楼阁仙境琼宇,众多仙子仙女、奇珍异宝、瑞兽祥云,灵魂在天堂享受福报;有的是地狱,而地狱进去之后就几乎是出不来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地方是因果相续、业障束缚的,你的真性被你现在的心攀缘外界的幻想所蒙蔽之后,想再去复苏出来圆明清净的真心本相,是几乎不可能的事。除非在那里把你的业障消减完,消除得清净了,差不多了,真心复苏了,你才可能从地狱里、觉知里脱离出来。地狱和天堂都是觉知的妄想。
自性真性,与见闻觉知一体,却是清净圆满的,不被见闻觉知带动,不被六根摄取的镜像束缚,不被见闻觉知攀缘外界所引动的我执、分别观念所蒙蔽、带动、流转,真性即将清净无碍地展现出来。性空无染,遍及十方三世,无体无相,周遍法界万有。性空无住与宇宙同体,从来未被沾染,从未生从未灭,从未来从未去,从未增从未减,从未垢从未净,如如圆满,无所不在,刹那彰显的清净圆觉,那就是真正的自性,大自在、大圆满、大智慧。
人的心,即是见闻觉知的源头,却不被见闻觉知所束缚。真性清净,离心意觉知如如不动。你在世间生存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个环境每一个场景,内在却生不出任何境界,真心妙明像一面镜子一样,倒映万物而不会随万物流转。你进到餐馆里面,心灵就会反映出一个餐馆,反映出餐馆里面的人,反映出菜单,反映出点的菜,所吃的菜,内在境界反映出酸甜苦辣,反映出色香味触法,但是当离开这个境界之后,一切觉知体验都不留,菜的色香味就全部都荡然无存了,这就是进入到了奢摩他——止观的地步,清净无染。这时候,地光明就会展现出来。
大概说一下地光明是什么感受。
你去想象一幅场景:在南极的黑夜当中,夜空湛蓝湛蓝的,蓝得发黑,深远得好像没有边际,天空中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在天空当中,和天空一体的,却透出了淡蓝色的极光。极光是变化着的,像云彩一样不断地流淌着、变幻着,而地光明的光,是纯净的无相光,与阳光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眼睛看到阳光,是因为空间中有灰尘,灰尘折射光线才能看到阳光的,不然光也是看不到的。可见光只占光谱的12%,88%的光是看不到的。没有灰尘的折射,我们的眼睛是睁眼瞎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光的载体是灰尘。我们看到光,眼睛会觉得刺眼,会觉得很明亮,觉得光会有热感,阳光是可以被遮蔽的。就像你站在墙后面,太阳照到墙上,你是看不到光的,但真性之光不同。当人的真心不被见闻觉知带动,不被见闻觉知摄取的境界所束缚、蒙蔽、牵引、攀缘的时候,心灵波动升起的习气业障,就会慢慢消散掉,真性在心灵深处体现出来第一层境界叫奢摩他,这个地方叫地光明。
心地,心地,没有觉明就没有心。心即是“觉明”,没有体验就没有地,地就是“觉受”。觉明就是“所知障”,觉受就是“烦恼障”,生死根本就在于心灵。宇宙世界、六道众生,皆是心地上升起的习气蒸腾、业力因果之相续。觉明不再攀缘六根摄取的尘境,觉受不再承载欲望需求的幻想,构成心地的基础,习气业障、妄想因果清净,心地就会逐渐分解。原本反射人间六道、天堂地狱的心地,原本坚实不变的大地,就会出现“地裂”。心地上会出现“空隙”,就好像地震一样,大地出现无数细微的裂缝,自性光明就从心地的裂缝缝隙中投射出来:展现在心灵觉知、意识思维中,是清净无染、圆明周遍、如如不动;渗透在见闻觉知、思维念头、欲望习气中,却清净无碍,洞知无尽习气妄想相续而成的世界诸境,而寂静不动,了了分明。如同朗月普照大地,晴空万里,月光皎洁洞照大地微尘清晰可见;渗透见闻觉知,思维念头,来去自如,无生无灭,不受妄想习气的阻隔,观心地意识,即能洞知心灵。心地的本质,是无始劫细微念头、习气因果聚合而成的业障因果,是众生生死之本。而真性不动,观照心灵反射的习气业障幻境世界,清净无染,生活诸相,体验诸境,如雁过寒潭,片影不留。
自性的真性之光在心灵深处,透过心地清净空隙升起来的时候,照遍身体内无量微尘般、无尽无限的宇宙苍穹、无限深远的苍穹宇宙。刹那即在眼前,无限微观,无限微观,无限微观,细腻微尘构成的宇宙世界内,繁华众生、宫殿楼宇、苍茫众生,皆是清晰可见、洞彻无漏。真性无相光渗透一切世界,渗透一切众生,包藏一切时空,以见闻觉知在身体的六根上表现出来,所以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更加清晰,却不被觉受沾染;渗透在心灵觉受中,喜怒哀乐的情绪都健全,思维理性的分析能力都健全,心底里的觉受感受细腻的知觉是健全的,但是,真性性空,不会被知觉、习气、思维、见闻觉知、六根摄取的境界所蒙蔽、带动、触及,自性清净,如如不动。真性无相,渗透在心地幻化出来的宇宙中,与四大和合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念头、每一个细微的业力、每一个因果、每一个觉知、每一个因果构成的世界、每一个思维构成的众生、每一个知觉构成的无量无际苍穹宇宙世界众生同体,却自性清净,无染诸境,不被众生、世界、诸相、境界所阻挡,穿透一切,无染无碍。真性无相,圆觉圆满,如虚空般包含一切,周遍一切,却不染一切。祂渗透一切,却不被一切所阻挡——“地光明”。
修行到这一步,你要知道地光明的基础是什么?地光明的基础在于觉知。有觉明了才会体现出无相光,而觉明呢?也有一个根本的源头——真心。真心是因何而产生的?真心是因为累世的因果业力聚合而成的习气蒙蔽了真性而体现出来的真心妙明。上上增进,习气妄想因果再次祛除、净化、分解,心地就会分解消散成为灰尘。过去坚实的大地,分解成为布满虚空的灰尘,犹如沙尘暴一般,遮天蔽日。可是真性渗透在沙尘中,如同虚空般了了清明,不被沙尘蒙蔽掩盖,不随沙尘波动流转,真性圆满圆觉,与沙尘同体却清净不动,不住尘境,不染尘相。真性无相光明,渗透在沙尘中寂然不动,若心意攀缘沙尘,即见沙尘折射真性光明形成三界六道众生世界。“心”是“相”的根源,诸相皆因心地习气、妄想攀缘因果聚合而起。天堂地狱、生死轮回,就是心相轮转,蒙蔽真性寂静。若能止心见性,心相消亡,自性清净,从未离舍诸相诸境,只因一念攀缘,立分解脱或者束缚。真正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超脱,一念沉沦”。
宇宙苍穹万物,诸相诸境,空和有处皆是佛。因为一切相皆是空相,虚空遍及一切。众生每个觉知的空白处都是佛,每一个贪嗔痴愤怒的间隙都是佛,眼前的这个空间是佛,脑子里思维的过程是佛,只是众生不知道而已。众生被自己的心、被觉知、被思维、被感受,这些业障相续聚合而成的境界牢牢地束缚在三界六道的监狱里,看不到自性。迷障人性就和佛性断开了。修行人宁可失去外界的万贯家财,千万不要起一丝妄念。在修行者到了即将圆满边缘的时候,是念念性空,念念清净,念念离相,直至心念寂灭。任何念头升起,圆觉自性瞬间就会被累世的业障蒙蔽,就好像虚空原本是无生无灭包含一切苍穹宇宙却寂灭不动。觉明即虚空,真性渗透在虚空之中,与虚空一体包容苍穹宇宙,整个宇宙世界、十方世界的性质皆是虚空。真性无所来无所去,无所生无所灭,在任何一个境界以任何一个生命的念头彰显,却不会为任何一个现象、念头、境界所束缚。这就是佛,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染无碍、圆觉清净。
继续修行,清净觉知,习气妄念消散,没有了心灵的阻隔,真性不被妄念习气折射,真心妙明,净觉妙心也就消散空净。没有心,也不存在心所折射的法,也不存在自我,也不存在境界,地光明所展现出来的纯净无相光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没有展现“地光明”的基础。没有“地”了,心地心地,没有“心”,哪来的“地”?一切见闻觉知、真心妙明,你的思维妄想、一切业力,你的一切建立在妄想业力上,因果构成的世界都会消散。这一步,觉知空亡,幻境分解,没有渗透一切包藏万有的虚空,也没有“明觉”虚空的智慧,空觉一性,觉空皆灭,这里是“法光明”。“空所空灭”,宇宙万有,心灵觉明,皆是自性妄想的幻境,仅仅是觉明意识的波动而已,本质虚妄。“觉”世界空性,是“空觉无二”,众生世界本性皆是空觉一性,这就是法光明。
法光明周遍宇宙心灵,包藏过去未来。这个境地,六根是互用的:耳朵可以看十方,觉明可以辨十方,却没有思维没有心意。六根单独可以起到“见闻觉知”的作用。身体一个汗毛孔,与宇宙一切境界智慧都相通,手可以观照十方三世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耳朵可以看,鼻子也可以听,嘴巴也可以照十方三世。即使一个盲人依旧可以“遍观”十方三世,过去未来尽收眼底;即使聋子依旧可以“听到”十万亿无量佛国众生的窃窃私语,这就是无生法忍——十地菩萨。
法光明,空觉一体,空觉极圆,宇宙过去未来当下,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从无始劫开始到无量亿劫之后,无非就是一个妄想念头构成的妄想深入分解而已。当妄想不再波动,舟行岸移,那个“舟”就停止了,这就是最后一步,生灭寂灭,自性光明,寂灭现前。诸法消散,空觉无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才是真正的大觉悟。周遍一切,包藏一切,遍随一切,却从未离舍。宇宙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当下,此刻刹那就是一个妄想。但自性却是遍随妄想生灭流转而不动无住,宇宙苍穹不过是佛陀手中一个小小的微尘团而已。没有觉性,也没有空性,觉空皆是习气杂质折射而成幻境,实质虚妄、不实、有漏。而真性周遍万有,却从未改变触及。众生能够返观内照,见证圆觉自性,无生无灭,就亲证了如来。这就是三界六道众生,有能饮此大方陀罗尼海水者,顷刻成佛的根本原因。因为自性从未离舍,妄念荡尽,习气尽除,生灭灭尽,寂灭现前,十方诸佛原本就是一体,苍穹宇宙原本都是众生自心现量所折射出来的因果牢笼。这就是自性光明,无相法身,佛陀实地。
转载于谢安朔的博客 《跨越生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