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37|回复: 0

[转载]古玩行里别犯“忌”(2015-09-17 14:26: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2 1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出入古玩行的收藏爱好者来说,不但要多学、多看、多上手,增长古玩方面知识,而且需要粗知古玩行里的一些潜在规则,别犯忌。这样有助于更快的融入行里来,与行家和老师打成一片,如鱼得水的在古玩行里行走。但也有不少初入行的古玩爱好者,不管古玩行里什么潜规则或什么犯忌,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古玩行里闯,结果,轻则让行内人耻笑,戏称“老冒”,“有病”,重者惹出祸事,争瑞,造成经济损失。现就古玩行里常出现的问题列举一二,以警示后人。
一、刨根问底摸底价,无心买货不还价
常淑华是葫芦岛郊区一位农村妇女,他父亲死后留下一些瓷器,杂件,想卖个好价钱,但又怕卖丢。于是,她灵机一动来到古玩城打听相关古玩行情,在瓷杂轩店里一呆就是一上午。问这问那,店主老王开始还耐心一一回答,到后来这个妇女竟问到你这件东西多钱买的,那件东西你多钱买的,并说:“,你不可能花那么多钱买的吧?”。气得老王实在耐不住性子了,就没好气的说:“你是警察呀,问那么多有什么用,我说多少钱买的你也不信,干脆你看给多少钱吧”?这一问,“将”住那位妇女只好说:“我不是买东西的,是来问问价的”

点评:刨根问底摸对方底价是古玩行中一忌,会让人家瞧不起你。如果是问市场行情“趟”价,最好直说,别拐弯抹角、呑呑吐吐的问,你既然找到他就说明你信任了他,有什么不好直说呢。

二、自己动手拿瓷瓶,失手打碎照价赔
小王是一个公务员,他也受到收藏热的影响,对瓷器十分感兴趣。周日在一家古玩店里,他看见一对民国粉彩人物双耳尺瓶画得很好,就没有经过正在忙于送客的店主同意,自己顺手打开玻璃柜将瓷器拿出一只,谁也想不到意外事情发生了,当他拿出瓷瓶一瞬间玻璃门合回,将尺瓶撞落地下摔碎,惊讶之佘,店主提出赔偿损失的意见,但小王不同意赔8000元要求,最后在众人调解下,开价24000元的一对民国瓶,赔了5500元了事。

点评:在正规店中,看货是由店主将货拿出来放在一个软垫上,然后请买家上手,这是责任分明举动,在看货中损伤、出了问题是由买者负责的。小王的错误在于自做主张拿货出问题,按说是负全责的。
三、  毛病养成犯大忌,弹坏瓷器惹争议
玩大瓶出身的刘先生是专门到乡下收货,为了鉴别大瓶是否有冲,修没修过,一见大瓶就用手指弹弹,听听声音。日久养成了习惯。这天大集上他给人“掌眼”,在一家店中看中了一件老窑古碗,拿到手习惯的弹起来,店主刚说别弹呀,话声没落,只听清脆一声响,碗呈现一道冲,这下子店主不不干了,非要刘先生赔,争论无果,最后买家自认“栽”,将残碗全价买下。

点评:上年份的古玩,特别是高古瓷器最忌震动,弹动,有的到代东西不碰、也因干躁自然裂冲,稍有外力损伤几率增大了。刘先生因为平时养成坏毛病,不但没给人掌成眼,反而自己打了自己眼,这样的教训可谓惨痛噢


四、收藏市场讲素质,礼让三分有讲究
在古玩大集上,店主张先生和一位老者同时看上一件精致民国时期铜质镇纸,那位老者看了半天感到东西不错,可是一讲价人家要450元,他还价300元,未果,他想缓缓再说,只好放下了。这时旁边的店主张先生看到这种情景,马上拿起与摊主砍价,最后400元成交。当掏钱时那位老者指责摊主和张先生,摊主说:“你不要,放下了,还不让别人买呀。那老者说:“是我先看上的”!旁边围观的人们主持公道说:“是你先看到、而且先上手的,可是你因价高又放下了呀,在古玩行中当你看上一件东西并在讲价时,这时有人拿过去或也给价是不对的,当你放下了,别人是可以上手、砍价的哟”,一番话说得老者无言自觉理亏悄然离去。

点评:古玩行虽然没有明文、戒律,但有潜在规则,是千百年形成,并被大多数人所成认的,如今古玩市场虽然因利益驱动,争执一件宝物的事时有发生,但也需讲究个人修养,礼让三分,遵照惯例办事好。


五、成交之时别讨嫌,主动回避别参与

现代古玩生意虽没有秘密可言,但也不是呼呼啦啦的生意。有一些人愿意湊热闹,总愿瞧别人卖什么东西了,打听一件东西卖了多少钱这类消息。其实做为商家和买家都从内心往外烦这类人。古往今来,古玩交易从来都是私下交易的,民国时侯为了回避别人,开价、还价都是在衣袖内用手指表示,目地就是不愿让别人知道买、卖价格,无论是对买卖双方、今后处理古玩均有好处,给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的古玩又掩上一层神秘面钞。如果是知趣的收藏者,见此情况,应主动退避三舍,方显示较高文化修养和坤士风度。

点评:当来到不太熟悉的店中,看见别人正在谈生意,一是别参与跟风搅伙,二是店主没表示时应主动回避,三是别在买家面前信口评论成交价和瓷器好与坏,这样省却不少麻烦与口舌。

六、地摊买货转身退,损失“一勾”交学费
二中的陈老师对玉情有独钟,积攒半年的奖金想买一块好玉牌,但怕走眼上当、多日不敢伸手买,在古玩艺术节上,他看中新疆人卖的一块“和田玉”人物玉牌,开价3000元,砍了半天价最后2200元成交。他很高兴的给玉牌配饰带绳时,旁边一位观者脱口而说,这样玉牌没有必要配好饰绳,经过再三追问他才得知,这不是和田玉,是一块韩玉,他立即找到那个新疆卖玉者理论,但那个卖玉人一口咬定是和田玉,你说是韩玉有何鉴定依据?不给退钱。陈老师在众人帮助下,最后那个卖玉人勉强退了三分之一的钱了事。

点评;古玩的风险就在于一是看准,不能走眼,可以买的价位高些,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可若买走眼,一定赔本带生气,划不来。因此,当决心下定之前要三思后行,一旦成交就是既定的事实,后悔是来不及了



上述例子和观点纯属博主一家之谈,请莫对号入座,说得不对,呵呵一笑就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31 06: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