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美龄与江青之有趣比较" @, V* D1 S3 V; g) P5 L0 S
宋美龄和江青,皆属“女强人”,并且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然而,这两位第一夫人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女性。5 }0 V/ h0 v8 h6 t) u3 T. u: w
6 ?9 x" Q. t' }7 x; \) ~8 }* ~( @
上海小姐与山东村姑 3 g7 C' d: s6 Q
) {: h( q) N9 p7 }, Z$ r宋美龄的年龄,一直是个谜,而且还曾是“最高机密”。不过,这一“最高机密”不久前被美国《宋家王朝》一书的作者“考证”出 来了:宋美龄生于1897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她比蒋介石小10岁。
' s3 s( @; f1 N* u7 S* |7 N. ~* ^ _$ I+ c& W. l! E
据美国记者斯诺所著《西行漫记》1968年版载,江青生于1912年。不过,江青本人在历年所填的干部履历表上,都写生于1 914年3月。当江青在1981年被押上特别法庭时,判决书称江青“现年67岁”,亦即生于1914年。
7 q: J7 e0 g1 o9 y. F
( d) T* ?, n7 c! L# h; v宋美龄是出身望族的上海小姐,江青则是出身贫民的山东姑娘。
1 a W" V( w0 s! D% E+ g# u( t# O2 O; x
宋美龄是宋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4 T) ? V2 O7 ^. |9 b7 [/ L: @
) ?3 |- b' O( [; }# F: E5 J2 V宋美龄在美国留学10年,懂6国语言,对英国文学颇有研究。她还擅长绘画。 , m! s* z8 Q ~! W" e, i
, z( E4 T# ^: J- q0 a3 |江青和宋美龄截然不同。她的父亲李德文(江青本名李云鹤),是一个木匠。她的母亲则是李德文的小老婆。她在打骂声中长大。她 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毕业罢了。然而,江青却是靠着自我奋斗,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终于崭露头角。江青的个性是很倔强的。她能 成为第一夫人,比宋美龄要付出多得多的奋斗。 ) F) J2 i: `" |+ ^7 B( f
! Z9 P9 ]' Q v+ l 1 B* P* d9 R( d# T/ U' i( m
* C5 O8 ~; p1 [( L: [% D. i" a1 ]
% D7 K) E0 G- D. |9 d
+ d j4 a @1 g6 ^6 a8 H, c8 f) G0 t婚前都有“约法三章”
1 s5 N, e4 C' j6 x
# e5 x& h" v3 ?' U# }& C- c! T9 Q5 L5 ^8 X1 u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位夫人。蒋介石是在公开声明与前三位夫人脱离关系后,对宋美龄“明媒正娶”的。婚后,宋美龄便以蒋介石 夫人的身份,活跃于各种公众场合。
+ x) B9 V; J( C9 C6 y
$ }3 k' d, O W) ^4 R在与蒋介石结婚前,宋美龄有过恋爱,却并未婚嫁。那时,宋美龄和总司令部的军需处处长刘纪文恋爱。蒋介石向宋美龄吐露求爱之 意,宋美龄虽曾嫌蒋介石有过三次婚姻,但比较看中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势。而蒋介石看中宋美龄的不仅仅是美貌,他更看中的是宋家和美 国的密切关系,看中她的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他着眼于政治,选择了宋美龄。蒋宋联姻,实际上是政治婚姻。人们称蒋“中”正和 宋“美”龄结合,乃是“中美”联姻。
/ W8 M/ X1 n4 t8 S0 w
, r8 B5 j6 U9 ^- |; l* @江青是毛泽东的第三位夫人。毛泽东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死于国民党手中。当江青进入延安时,恰逢毛泽东和第二位夫人贺子珍不睦 ,贺子珍离开延安,坚持要去苏联。贺子珍的走,与江青无关,然而却给了江青机会。
) L0 ^' u( n1 x, k& Y+ W
: f: O- c+ O' P1 X江青在和毛泽东结合前,有过三次婚姻:她的第一个丈夫是她在青岛结识的黄敬(即俞永威),接着又分别与唐纳(即马骥良)以及 章泯(即谢兴)先后在上海同居。她的婚恋风波曾在上海轰动一时-唐纳为她先后两次自杀未遂,当时大报小报竞载。
" }$ L9 n0 B' S f0 n }& `' t8 Y) y" g% g0 o* X* S3 F
一种奇特的巧合,蒋介石宋美龄及毛泽东江青的婚姻都有"约法三章"。
, P3 p; ]1 h8 \0 l1 \5 s7 e- c$ b: U9 p
蒋宋结合时的"约法三章"是宋美龄提出的,据云:
3 G( V; ?0 K. _$ g
, z" T+ x9 u% e一、蒋介石必须信奉上帝,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因宋美龄是虔诚的教徒,两人必须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2 E8 @9 Y- d& X/ ^9 o% c/ t) c3 }$ S- ]' M
二、宋美龄不生小孩,以保持身材,并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 2 ]# g$ f8 Q2 D, C; z c: J
) n: n! j. x u
三、宋美龄不担任政府公职,不参加正式的高阶层决策会议,她只愿以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对外从事政治活动。$ k+ q& c7 z# S: B1 v& l
v6 X, S$ ~4 B
毛泽东和江青的"约法三章",既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也不是由江青提出,而是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 . E/ y& ]( {% _; e, q$ p7 F# \
$ W3 B' v& @% _- t- w v _一、毛、贺的夫妇关系尚存在,并没有正式解除,江青同志不能以毛泽东的夫人自居。 $ [. w/ c+ f8 J- `
8 ?: B' B+ F6 H- ~6 u* s
二、江青同志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生活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求。
s, S8 D% e) }1 V% F+ J! E& K& n: ^/ p& R% ?+ l5 p$ K
三、江青同志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20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7 f& {/ Y4 O( o) M- {0 M+ ]/ ~ j
( @. |( ]% A: U( @4 X: ^/ a( j
蒋、宋的"约法三章"和毛、江的"约法三章",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婚后夫人的政治生活问题:宋美龄主动提出,她不担任政府公职,只担负蒋介石的秘书及外事方面的工作。她这么说,后来也这么做;江青则不同,正是中 共中央政治局知道江青是个参政欲很强的女人,所以对他作出了政治限制,而事实证明这一"约法",是富于预见 的。
" P0 O* |2 b- m K# I; ^: Z
9 ]5 U: R- e1 u1 |# |尼克松对两位夫人的印象 ) c" s* ]. M6 o+ e: R3 ~7 Z
9 d% }# q! W# j7 _! e/ j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宋美龄、江青都有过接触,他对两人进行了比较:"蒋夫人有教养,打扮入时,很有女性风度,但又 是很坚强的人;江青毫无幽默感,完全没有女人特点,是一个分不清性别、狂热妇女的样板。"
) y+ k2 p9 r5 m! T: n' R3 V: `( @! b: H6 s# I/ y) X8 p. s' G
尼克松曾于1953年在台北和蒋介石谈话时,由宋美龄担任翻译。在尼克松的印象中,"蒋夫人远远不只是她丈夫的翻 译","我认为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道义上的勇气,单凭这些就足够使她成为一个领导人物",& quot;她妩媚端庄,这样或多或少地冲淡了蒋那副冷酷的形象。"
/ V& p4 E& Q7 Y! F2 k! |
( I+ ?* x( V2 @! v7 I2 p* [而1972年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会晤毛泽东时,江青留给他的印象却是:"她为我的访问安排了一个文化宣 传的节目,我们坐在一起。她没有一点毛泽东的温暖、热情,也没有一点周恩来的翩翩风度。她是如此之紧张,以致手上额上出现了汗珠 。她头一句带有意见的话,典型地表现出她令人讨厌的挑衅态度。她问我:"你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来中国呢?"
% w/ x! @" q* y7 q; L @) D
% X, H# H2 d: G, z0 I7 v3 W& R; B识时务的宋美龄 野心败北的江青 7 H' q5 n0 V5 _9 @
" j! G7 @: |6 Z8 t L
蒋介石患老年性疾病前列腺炎。1972年3月,蒋介石动了手术。不料,从此转为慢性前列腺炎,一直折磨着他。从此,他的身体 每况愈下。毛泽东也病了,但是没有住院,对外也严格保密。
+ Q4 \; s6 Q) J6 @; q
& y. y& W8 j( K# [2 X不过,蒋介石的晚年生活是不错的。宋美龄细心照料着蒋介石,儿孙绕膝,家族和睦。 ( t* \4 S0 F; d3 N Q
/ c5 F* @( U( ^% c, {3 Y
江青的政治野心猛烈膨胀,和毛泽东分居后,忙着要抢夺党政大权。 ) v$ U% R) x1 G6 a+ E
/ E6 Q6 ?( ^) |& f9 L0 A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终年88岁。一年多之后,1976年9月 9日,毛泽东病故于北京,终年83岁。
' n @* f! Y0 h) b# `! h
! K# X" @) s i' S5 M宋美龄颇识时务,在蒋介石去世后不久,她借口有病,于1975年9月17日赴美国就医,从此在美国长住。宋美龄比江青高明, 她超脱了。她在美国风景秀丽的长岛,安度她的晚年。 7 }5 t/ A& s: c, I. l
2 y0 X! Q+ D# s( ~江青则在毛泽东去世之后,迫不及待地和她的"帮友"一起,企图夺取最高权力。最后,她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1976年10月6日,她和她的三位"帮友"被拘捕。从此,她过着铁窗生涯,直至1991年5月14日以 自杀告终,终年77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