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34|回复: 1

中国封爵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9 2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封爵制度1、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0 d- F& ~" ^" g  _- O
* T8 a- o3 u% C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 e1 \+ a# q5 ]: }4 A% E5 H. H

. Q. ^' p! k% w" {  d9 E% Y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 b- Z( ^( m3 z0 m9 i6 `/ M- g3 M

2 V9 n1 L$ F  L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 T- L( @( ~9 J
! I/ }5 ?* j+ R+ ~7 N8 X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 g- Q+ _- T7 r( @4 @3 q2 P$ [; ^2 R  E' M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n& ]; ~2 N$ |: W) z
0 x7 K- f, k! g2 D: l# l. l& [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 M1 v8 ?% V2 H- J1 |- V9 z. u$ Y( v! p
2、春秋战国时的封爵 - A+ ~5 @! T' V) W2 f" l: q+ h
' ~/ I$ X/ s# w) {# G4 Z) g) G
  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国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同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大,下当其下大夫。”有不同的食封标准,如《国语》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左传》中也载赵简子曾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 L$ y8 Y- b) S4 `! ]& b# [
8 v1 U: `" N0 P4 c3 `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战国各大国出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除此以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1 D8 I! s8 ^2 N/ {
- \. ~3 h# g% V  S! S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吏职。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有爵级则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仍为二十等爵。
发表于 2007-12-29 2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侯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4 21:4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