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的十个儿女* U& q9 y* ]5 y" o* m
, M# ~; x# `! {5 n4 Y9 l. H
6 D/ l& I- s, d1 t4 C$ q7 s9 R
% a/ b" n! L4 |: `! Y& d% y: a1 C: g9 X
毛泽东寄予厚望的毛岸青 ! z) Y( R- m: V: V. K. C/ N3 @/ C

4 y) ]( F2 b4 ]$ B) w) q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23日凌晨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图为杨开慧与幼儿时的毛岸英、毛岸青合影。2 X/ L+ ~% }! I* k4 R

0 {& O( {3 F- c, [; h这是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左一)、邵华(右二)等在一起+ y4 f+ t; F2 U0 c+ G
( Y* Z3 i+ q# n. T9 W1 h
这是1986年12月26日毛泽东93岁诞辰之际,毛岸青(前右二)、邵华(前左二)、毛新宇(前左一)等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献花。, h: S, @* i* d/ V& V4 Q$ o, v% Z9 p

0 ~$ t+ }5 g7 R& [6 t毛岸青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次子,生于1923年岸青是哥哥岸英一起到苏联学习,考取了东方大学。毛泽东喜欢毛岸英,也疼爱毛岸青,寄厚望于他。每每见到他的进步,都加以热情鼓励。 + x$ n5 s- Y% {1 @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曾在中宣部马列著作编译所从事翻译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处,毛岸青因儿时大脑被打伤,和哥哥岸英牺牲的刺激等缘故,在大连疗养。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岸青和邵华一同回到北京,又一同去湖南老家。1970年,两人喜得儿子,叫毛新宇,全家生活幸福美满。
- w! I T" e. k% x+ v 2007年3月23日凌晨4时20分在北京逝世,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因病医治无效,享年84岁。& w2 ?1 v' u' s7 ]: W2 z Q% f
+ [8 c+ Y5 a' P D4 F# l2 d) z
三月二十四日,刘滨,刘松林(刘思齐),邵华,毛新宇,李敏,李讷,王景清(从左至右)在北京的灵堂内祭奠毛岸青。2 _7 j- Y% X4 P/ c W% B
4 Q. p9 N3 \4 ^/ X0 ~8 e
2 ]5 @5 h. c. g; @吃百家饭长大的毛岸英 ) I7 A: S4 h, G: [# V+ q' W' g; G
4 W; u( s! A) F3 d& W) U
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在那动荡的日子里,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毛泽东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小岸英也同妈妈一同关在监狱内。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党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
( a* O2 L# ?. {8 b5 O* l 1931年4月,地下党机关遭破坏,岸英兄弟流浪街头。1936年,上海地下党只找到岸英和岸青,并将他们送到苏联。毛岸英先后在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于1943年1月加入苏共(布)党。大学毕业后,毛岸英获中尉军衔,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
. m3 O' l* q3 a3 W, S% |, U   
6 y% t& m% r- ?6 P8 ~' F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到延安。不久,他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因胡宗南进犯延安,毛岸英才回到毛泽东身边。 + H& W( |3 \: d
建国后,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支部副书记。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同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儿子一样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L; l/ E/ i# ]- {5 ` n: {2 p
下落不明的毛岸龙 , Z* g [) W3 x3 k& k; ~2 k9 J
1927年2月毛泽东一家先后到达武昌,不久杨开慧又生下第三个儿子毛岸龙。1930年,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毛岸龙和两个哥哥在组织的安排下,跟着外婆,舅妈到了上海,来到叔父、毛泽民、叔母、钱希钧的身边住进上海地下党领导的大同幼稚园。1931年春上海地下党遭严重破坏,三兄弟流落上海街头,小岸龙不幸失踪,谁也没有再见到过他。9 i# e% B3 b! g- e8 _
, l9 t# @; |4 I- ~
0 d# H- Q- E! b7 I* ]生下来便分离的第一个女儿
7 ^3 {, e# u- I6 C 1929年3月在红军第二打下龙岩时,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第一喜得千金,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女孩。孩子刚生下,毛泽东就托人为孩子找到一个可以寄托的人家,他对贺子珍说:“把寄养孩子出去,今天我们只能这样做。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再把她找到身边。” : q+ k7 Y; P2 E8 p7 ~4 v: X) I, p8 O
; Y& r. {# T& e& q
% @8 w! ~ d7 n5 |+ W' e/ X4 O1 o# X" G' N# r# \
失踪的毛毛是第五个孩子 ! g2 w I; r' g$ a7 w/ @& }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第二个孩子。因为是个男孩,毛泽东把他与杨开慧的孩子并列,取名毛岸红。当时贺子珍正患痢疾,毛泽东托人给孩子找个奶妈。奶妈便把孩子叫毛毛。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夫妇商量,把孩子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活动的毛泽覃和贺怡。很快,瑞金和苏区敌人之手,毛泽覃怕走漏消息,小毛毛会遭毒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一个警卫员的家里,以后毛泽覃不幸牺牲,小毛毛从此下落不明。
9 [6 d- N6 s1 m; R( _1 y
p- {" C# S2 l8 p' x2 q" x* Q9 ^6 A% Y/ O* c0 [8 w
* ]( C7 X0 X! G7 k4 N
早产儿 6 E( @! H- i# s; n( E! C& z
1933年贺子珍又怀孕了。当年,红军正在进行反围剿的艰苦斗争贺子珍怀着孕随红军从瑞金出发进行转移,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难,贺子珍的身体又十分虚弱,结果早产,这个先天不足的男孩连名字也没留下,便夭折了。
( z0 @% n* u3 G! A
, `6 I7 W; k* V% B9 k
4 V& T, L9 }. j3 T5 @$ y
7 l- X, g4 V$ p% o y2 M: B4 ]无法寻找的第七个孩子
% n5 P0 x4 A; c1935年2月下旬,红军长征来到贵州白苗族的一个村庄,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前面的路程遥远而艰苦,对这个婴儿的处置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送给当地的老乡。后来,贺子珍曾设法查访,但没有下落,她后悔当时没有留下个什么东西,以便日后寻访。毛泽东得知贺子珍把孩子送掉了,赞同地说“我们只能这样。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而当时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下一代。”
( Z3 n, l7 l! { h0 @6 ]- E; L9 ^: P; }
姣姣便是李敏5 U+ n, g) N0 Z1 S5 H
  % `& g* |: O4 h; N0 p; _9 l7 X
1936年冬,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邓颖超抱起婴儿说:“真是一个小姣姣。”站在一旁的毛泽东听邓颖超这么一说想起了《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就取其意,起名叫毛姣姣。1937年10月,贺子珍去苏联治病和学习。1940年,四岁的姣姣从延安来到莫斯科。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到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取名为:李敏。姓李,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用李得胜的化名;单名敏,是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Y/ z% k. I5 J9 l, N
% t# _+ B" x- R( n# g4 g( Q
客死异国的第九个孩子 : n+ `0 B0 X7 i# v
贺子珍到达莫斯科不久,又生下第一个男孩,这是毛泽东的第九个孩子。孩子在10个月的时候,得了感冒,没有护理好,转为肺炎,还没来的及抢救,就夭折了。
) I f& P8 R; ]; h2 e6 v9 L
, s- s/ C+ _$ A. ~$ X最小的女儿李讷
; O- U' c- O0 f" j  ' m- ]- g4 p2 i9 Q3 n& |
毛泽东与夫人江青、女儿李讷在一起(资料图片) " ?1 k- R" q1 L; ~; |9 f, T
; i9 _4 G1 ?9 o( S
1940年8月江青所生。1953年,李讷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1959年进北京大学历史系。1965年大学毕业。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她的成长非常关心,多次给她去信,耐心开导循循善诱,父亲的来信,字字句句充满着对她,这个小女儿特殊的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