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051|回复: 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秘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2 2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0 w- a9 C6 d: Z5 B  S0 [" e
* h' d: ]6 _! u& V# U  U9 u
现在将其中鲜为人知的部分重要内容作一回顾。 9 R5 O! P! m; _/ r$ a% e

: V& \) b1 n" o; f3 u! k3 n% q- Z$ p; M! _
  毛泽东对制造原子弹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 3 V/ q2 L3 t( X( w
2 l, O5 C; m& d1 B* h& @
5 R9 q: N7 u. U* x1 _5 H- `/ k
  1945年8月13日,美国人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
" o% J8 F- L% c, i4 Q7 B" {" W8 [% T( ~, e" J) p' _
) I$ D) B0 W4 i  I; J, W
  1946年8月6日,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 S% Y4 ~& ?7 g" K% _" O
* e4 |( }6 |, \
) Q& ]$ t8 E& B% p; f* F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 b9 s+ O3 u* r! J0 Z1 h
5 g/ `0 E! U2 _  W0 k) `
1 |5 V! _1 W) j3 c; u- K0 p/ ^
  195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 5 J1 L$ K* e! e2 `" s1 R
! U" n, ]4 |4 ]6 @
* T- m: q# U( x4 X5 {5 [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w7 q+ p& @" d
, e  L) R, o  w# A: u

& v, ?8 Z& p9 v  1958年,毛泽东正式表态:“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 q  N; S" A  ~
- R8 C8 H3 w. Q  i) R6 b& F
6 E) }( _  |$ t  N  中国的核工业正式上马了。原子弹正式开始确定研制了。
* o: v% {* x/ A# d  C/ x
  Q: O$ Y; c2 M7 ?$ K3 l1 u# \# e' s  e. L" s7 Z% f5 l: c( l
  赫鲁晓夫翻脸给中国制造原子弹燃起了自力更生之火
$ P, h9 \) b3 z- [: P
( O/ S% w. ~/ l; t+ O
: u$ J4 ]# y) p- P/ ?3 ~2 ]* C  1957年,中国与苏联经过多次谈判协商,10月份,两国正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
: m7 n+ z, Z/ X% J
2 O( F) e3 ~; b- o6 s; S5 c+ a$ K) i  d; ]+ d* m5 U
  核武器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听到这一消息,都甚为兴奋。他们每天突击学习俄文,办公室、走廊上、宿舍、食堂一片俄语声。
4 @' V+ U  k& m# l. Z1 X% [9 G- u3 Q

8 g6 w# I: l2 \# u! Y; n  1959年初来了一位苏联专家,但是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只字不提,怎么问他都不说。1960年7月16日,赫鲁晓夫完全翻脸不认账了,决定撤走在华全部专家。 - w" V9 x6 S* Y. x6 @0 L

) j  Z' f& @5 y  b$ D( F8 D8 g( \) G
  中央果断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
- `1 j; p- ]* d: l. c9 V( H" `# |7 m  o" q. A

! d/ i. i6 o, q7 R% E7 h+ G  五年之后,原子弹爆炸获得完全的成功,十分巧合,卡中国人脖子的赫鲁晓夫也在同时被他的同伴发动宫廷政变赶下了台。
  Z/ I2 @, t/ S8 o( I/ A2 P- I1 b
6 u# P# i! V0 f% }; [
6 c" G4 c: w3 `% f9 Z  e, K  L  原子弹的重大技术关——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
  ?0 J1 N2 Z7 c- r; L- u2 c8 ^' X  [4 i) P; F3 n1 w* R

$ j. S: Y; W  L; y4 v1 i  美国人在1945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在广岛投下的是“枪法”型,在长崎投下的是“内爆”型。 ; y# K2 }9 W2 \- f- c! n- F
- H3 H3 z, Y7 C" |2 K. d* p6 ^! i
7 w% M! j1 A4 e2 z. M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型。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 T% }& M- `7 q) B( s
: W% q% l: J' @! A0 C

7 g, P2 w/ r. C: s2 f/ h7 O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从北京长城脚下试验到青海湖金银滩,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试下去,最后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术关成功突破了。 6 K1 R" e. {% P9 [' n3 Z- X

3 Z& T1 u6 @# J, J, i) w" T8 O/ s. @
6 ^( M% z' O) i+ g" \5 ^  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235研制出来了 : h3 a1 q0 n" N2 L
1 ~6 z5 N2 s) w' x$ @9 t2 M: r% G5 x
/ {& b8 D0 }2 r4 g, Z7 Z! f
  1964年初,国务院召开国防各工业部部长会议,核工业部部长刘杰在会上高兴地说:“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核材料铀235已经研制出来了。”
- H5 i6 G) B) X  o/ A; S8 ?6 ~/ N; _1 ?: A8 u) q: ~
% e" T* k( @& ]7 l8 d/ o1 b
  铀235研制过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系统工程,从探矿、选矿、开采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从南方的矿山开挖、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的筛选,一步一步的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由北方某工厂加工后送到西部多家工厂,最后提取。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
9 K+ T, Z( M5 ^; t3 u+ z0 e4 q3 {# g: p: j) K" s: Y* X. N0 E
" ?! M" {) m, D" J" b3 v
  周恩来等人审看了原子弹怎样才会起爆的纪录影片
, |7 U+ I/ i( j; h# \2 C6 X( {: d" ?# o" n7 q

. w( k  F' c% l% F# w  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是国家管理领导两弹事业的最高机构,由周恩来、贺龙、李富春、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刘杰等人组成,周恩来任主任。
8 E1 d# _9 _) J4 |) m! Y  Q- m/ ^. g; x' h1 u6 v. y% n$ k7 E

8 D; l& {- x5 N/ f  V7 c: y  在同步聚焦技术取得初步成果后,拍摄了一部绝密电影,从聚集元件开始介绍,对各种部件、器件的研制,到炸药浇注,再进行各部件组装,从内心到外层,一层一层的展示,最后组装一个大球,引出了密密麻麻的电线,这个大球除了核材料铀235未装上,其他的几乎全部装上了,离原子弹的真正实体已近在咫尺。
0 N1 |% i1 S& d7 m6 S0 S& `% B* u! E& d
- k9 V" f$ K' B, u# N( a
: T+ U: L& Q9 n" q  1964年初,影片制成,没有配音(出于保密也不让配音),只同意在放映时,有人做口头介绍,并决定在一次中央专委开会前放映。 8 H3 n# B" s  h5 ^2 l

1 {3 P( _. D' G0 m& |% b* |
: W- h, {/ {# a  周恩来等中央专委委员们和有关领导看了以后,兴奋得直点头。 ( u7 F0 ?7 F) c( A3 D* \/ U
% @/ W8 L! o4 ]5 f, I& q! H
! X* i% K; D6 g
  美国当权者曾多次扬言并打算要对中国扔原子弹
/ P+ q- r6 R6 _
# h; U6 j/ k$ p1 }4 K: ~8 r' L- l* _
  在过去的历史中,美国当权者曾多次扬言并打算对中国扔原子弹,这是有案可查的。/ k/ B: W( O! c' {$ [# o& Z
% i* ]4 J& C* h2 I. D8 v$ ~2 s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溃逃了400多公里,麦克阿瑟紧急报告了美国总统杜鲁门。杜鲁门这位曾经下令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的总统,产生了可怕而危险的念头,并很快公开了他的想法:“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武器,挽回朝鲜战局。”这条带有爆炸性的新闻震动全世界,英国首相艾德礼立即飞往华盛顿,会见杜鲁门,陈述利害。杜鲁门向中国人扔原子弹的威胁才缩了回去。
& q) r" B% x0 m" N
- y2 ~; ^% [0 k$ u: A  1952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去南朝鲜访问,美国的许多军官向他建议:“应考虑使用小型原子弹和核大炮,封锁中国大陆和东北基地。”1953年春季,艾森豪威尔下令,美国秘密地将原子弹运到了冲绳岛。
, V4 K2 J0 p6 y" p. K3 J# C+ Y; f6 S5 F% J$ F; u* y: S8 b
% C9 N4 ]; @+ w% k8 r% h  r; X9 A
  据美国现在解密的档案证实,1955年3月10日,国务卿杜勒斯说过,“我们将不得不使用原子武器,只有它们才能有效地对付中国大陆的机场”。3月15日,杜勒斯对新闻界宣布“我们可能利用某些小型原子武器”。 2 t- s; f9 ?( x" Q+ E# T  e

. t0 C+ g& F: u" A) n% R
% Q5 g* H9 `. o  ?  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最后一道主要工序插雷管至关重要 & P0 H/ H& l0 i) V! [0 h

- W+ c& [9 A: f% Y
1 W2 p$ C4 E5 L1 o% R3 K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采用铁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弹在地面组装好,而后吊升到塔顶,进行固定、检查、测试,最后才能插雷管。
" S3 |1 N- F- ~% |2 Q; V' `, m" k8 `- Q8 f3 i# l( O4 J/ d) |
  [! W( V( B( ?; |: Y* H
  这个铁塔是北京金属结构厂生产的。铁塔竖立在大戈壁,因为当地多风多沙,早晚温差甚大,技术人员在铁塔上工作非常困难。 6 ?  ?. k' C3 O+ B6 T6 B

! v, I! [4 ^0 z) [8 b. `
6 N9 x) ?3 L9 n5 O) O+ L" e2 Y  当年的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特别强调这一点,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了。 4 w8 }" O3 P. O0 i+ f
& `$ V- I6 G7 ]  D6 E3 l( P+ g
# b- E9 A3 f. M4 }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 U* D8 U0 y; w1 @" f5 r
! _0 f0 ], O& e% I9 E4 `3 K7 J9 D% I1 E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现场总指挥是张爱萍。原子弹试验进入倒计时,零点定为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
! `9 F; H* M; ]: H
5 }4 W3 J, w$ h* t  O& {
5 q, F: [3 S' x. X) ^; h& A  张爱萍拿起现场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来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赶到人民大会堂报告毛泽东。当毛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更为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最好让外国人先报道,我们再发表”。 ! C7 a6 a4 y/ h2 ^

! E! _- ~% O4 u7 Q
% x% D* M/ G: P; S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5 r& H( R" Z7 L2 S
0 u( a% h+ p8 A$ Y' ^6 R0 R( _) g, b# o" }1 L) i" ]" d! v
  原子弹是全国大力协同的成果
+ u  W. |( A8 i  U* E$ R& n" f& c( n2 V  G9 G- b* d4 K
( [. c, j6 [! ?. a
  核武器研究院制定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方针时,就明确为:主要技术以我为主,同时要考虑全国大力协同。
+ M/ {0 {# S5 G, b" L$ r& m3 P% H# S' O% i- [7 k! @2 U" y& A

0 ?9 i, ]$ y6 N9 u  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物理爆炸试验、各项主要技术关突破、核材料生产等,都必须由核工业部自己负责研究解决,别的部门代替不了。但原子弹的其他相关部件、器件、测试手段,以及相关的配套协作工程,十分庞大。涉及到国防工业各部门、民用工业部门、科学研究部门、大专院校、各军种、兵种许多部门,是一件了不起的全国系统配套工程。
5 }% Y& K" E$ z, h
/ j+ a/ p: C; U6 `, n8 i$ }1 G* r! B/ l- M) [$ |; m! G, M% c  w
  中国人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 1 c/ E; `( t" m7 d. _& g) I- l

5 y4 {* K! R% r( s0 N! U9 m+ E1 M, _
+ o3 \9 \; \4 @* i  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1959年下半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应,副食品短缺。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
" E4 s9 M1 i# A, e) l9 h
6 i7 h. |8 Z1 H6 S7 ]$ J) m* b3 P; L5 x- p& O5 o
  科研人员每天在食堂都吃不饱,但回到研究室立刻开展工作,两个多小时后,肚子提抗议了,于是有的人拿出酱油瓶冲一杯汤;有的人挖一勺古巴黄色糖冲一杯糖水;还有的人拿出伊拉克蜜枣,含到嘴里。“加餐后”立即又埋头科研工作,就这样坚持到下班。 9 W0 [: H" \/ c
- i& e; X+ w/ m2 _" c- o
* T" g* ^8 G) }1 B7 X) T. A
  远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百万大军在那里从事科研工作和基建工程,那里大戈壁的客观条件本身就很艰苦了,在三年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断炊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罗布泊本来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树叶、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他们拿来充饥了。
发表于 2007-10-12 2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为人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无名的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4 22:0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