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密谋杀戮

求助,加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8 16: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8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0 B) B/ f' ?6 e' R# j+ ~; G5 g
不为楼主这样的标题所吸引,也不是被帖子的内容所迷惑。我不是来抢沙发的,也不是来打酱油的。我不是为楼主呐喊加油的,也不是对楼主进行围堵攻击的。我只是为了每次日2分默默奋斗。你是个美女,我毫不关心,你是个怪兽,我决不在意;你是个帅哥,我不会妒忌,你是个畜男,我也不会BS。你的情操再怎么高尚,我也不会赞美,你的道德如何沦丧,我也不为所动。在这个处处都要银币的时代,不得不弄个牛B的数字来显眼,于是我写下了这段话,专门用来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6: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佛家高人点化,你会明白原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密谋杀戮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你理解错了,梦到的我怀疑不是我爸,我每次梦到的时候都会哭醒,这次可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7 16: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做完那个梦几天内你的运气超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7 16: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4-4-17 16:48 编辑 ' o6 p* v/ T" \  z+ K4 n" N
. P+ H7 j2 q) N6 [
地藏菩萨有很多传奇故事流传民间,但最可信的要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它宣扬孝道,劝诫人们自律,改恶从善,弘扬大愿地藏精神。《地藏菩萨本愿经》保留原经文,加以白话释义,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
2 E" w* U9 J8 l2 a+ m利益存亡品第七! ?! i( V) |, G- ^# e) G! O1 [

6 d" G  H1 B  E( M' f+ Q; `8 p! E(解)地藏菩萨说,生存和亡故的众生,能够都得利益的事情。这是本经的第七品。
0 \3 S  I) K# i
  X* U" C$ Y6 c(释)因为地藏菩萨有威神慈悲,不可思议的利益,以立这品题的;而且这品,内要包涵四种利益:一自利;二利他;三利生存的;四利死亡的。自利,这品经里说,众生于诸善事,最少的利益,都自得的;利他,本品曾说,知识有大力故,相扶助人,劝令牢足等都是;利存,本品也说,七分功德,生存的得获六分;利亡,本品也说,一名一号,听在本识,众罪悉消灭。. F1 c/ U* J# y4 v( ~, ~& O
1 z$ D; J4 J+ F; L# T, \0 }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k# e) z' m1 k! a
9 h/ I% Z; K: O" f- E  d. f
(解)这时,地藏菩萨大菩萨对佛说:‘世尊!我观瞧这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业,倘若获得善利,也多半要退回初心,若一遇著了恶缘,便会念念的增长起来。  n! ~7 K9 z) I! q% D
; R8 r- P. T  D! K1 k
(释)我们南州众生,杂念更多,扰乱纷纭,不暂停止,推他的来源,都受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的主动,以及那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的引诱,而起因缘的,继著就发起贪、嗔、痴的心念,便都变成罪业。若得到一些善利,就不肯用功进取,不久,就懒怠的退却了;若遇著了恶境、邪缘,那习惯的心,和这境缘一凑合,就炽然增长了,从此就循环不息的牵缠下去。要知道我们的心念,一一都会种生死根的,百念百身,千念千身,善念享天福,恶念堕恶道,所以修道的人,最要制伏这心念,不使他妄动。现在的众生,那一个肯觉悟呢?无怪要使菩萨泣涕了。  e, V' L% g' a: Q0 O" A
8 B. f( g5 I: I8 @% W
【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0 M( E, E$ g, H8 @8 S
7 s& T. n7 @% d$ p  X(解)‘这等一辈的人,像行走在泥涂里,再负了重石,渐渐的困苦,渐渐的重压,脚步也渐渐深邃的陷下去了。若得遇到有知识的人,替代他,给他减少一些所负的重压,或者都给他除去了重负;因这智识有大力量的缘故,又复再去扶助他,劝令他脚根立得坚定牢稳,倘若你要达到平地里去,须要省悟这是一条恶路,从此不要再在这里经历了。’* n8 ?) x+ z1 o% a1 b8 q

5 m% R$ W! @' |; O5 s7 h(释)作恶的人,已经是走入邪恶陷人的泥涂里了,还要把山石般的重罪,叫他去负担,虽不入地狱,已现出地狱的罪相了。遇智识有两种:一是善友,身口皆善,劝他改恶行善,犹如减少他的重负;一是遇大智识,不但教他行善,而且教他内心起善念、教他省悟:‘这是恶途,回头来走一条平坦天堂的大路,从此不再经历这邪恶的泥涂。’这就是大力扶助他,都给他除去这所有的重负了。, Y0 d0 ~6 U" {/ r
7 }3 l# y. o/ {$ p. |& k, a4 e' V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 q0 S1 T6 l* S+ \
' p$ b) J6 I. j  f; D. x/ ^/ f(解)菩萨继续叫著佛说:‘世尊!习恶业的众生,从纤细毫毛一些的罪业起,便至于积集至无量数。这诸般的众生,有像这样的恶习,临命终的时候,父母和眷属应当给他设些福,以资送他的前途。7 Y1 P7 v7 Z; \6 ^  t/ L

: G7 A8 L$ {. T2 V# r( P$ t' K(释)众生所作的恶业,起初是轻得像毛发似的,日渐的加重来,越负越加重,积到无量数的罪,都压上了,所以父母的临终时,做儿女的要相扶他,替他修福资助,儿女死了,做父母的也要是这样做了的。
/ O4 Z% u5 N& n* q# a$ u( Y( F
. I+ f4 V; m; `5 R. Y【或悬旛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 p( F) G  M1 X+ [. ?2 v/ O$ T/ r& Y2 e# h$ f% R
(解)‘这是教你修福的法子,或向佛悬挂幡幢伞盖,以及点油灯;或转读各种经典;或供养佛像,以及诸圣像;乃至于给他念念佛菩萨的名号,以及辟支佛的名,一名一号,都要经过临终人的耳根,使得他听在本识里去。
9 L6 C& B% T. @6 e7 B3 z& }7 t* X; I% a
(释)造黄色旛,以及伞盖,于死亡日,悬佛像前,可以离去八苦难,生十方诸佛的净土;点灯供佛,能照破幽冥界,痛苦的众生,蒙这光明的福力,救拔他的痛苦,都得休息;一句佛菩萨名号,念入将死人的耳根,传进他的本识里去,便可做一个善命人,永为道种;这都是福利。这个心识,是一切心识的根本,就是身心世界的根本,叫做本识,又名阿赖耶识,是人死时最后离身的。" g0 W$ _0 v7 ?, w4 v& ^" ^+ W+ |5 Z

5 b! U9 I" D& [, S( w. c* s5 Z$ D$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0 q& k4 K7 S0 T

- M& C" Q  |3 [( I(解)‘这诸类的众生,所造的恶业,计量他所感的果报,必定要堕落在恶道里受苦,因为他的眷属,为这临终的人修设了圣因,像这样的众罪,悉数都消灭了。
0 ]6 E3 u2 k' p. I" G  e
! N3 j  e3 Z6 {/ W4 k(释)这是都说临命终时间的修福。圣因,是指供养佛像,以及读经、念佛等类。因为作恶业的众生,临终时,受恶业的牵缠,将要堕入恶道,他的眷族替他一修福,便像大风吹浮云一样,顷刻把这牵缠的恶业,消灭得不知去向,这也是全仗智识的大力了。
* T+ T* L9 f( @0 @: }$ R
. s( [, h4 j8 h7 b3 y(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U8 M- }; g4 q0 F4 h/ H1 n
+ H$ @3 p9 X+ a' |
(解)‘若能更为他身死过了之后,七七的日内,广大的给他修造许多善事,能使这诸多的众生,永远脱离恶趣,得著投生做人,或上天去受很好很妙的快乐,现在在世的眷属,所得的利益,也是无量的。
0 d/ S0 p# g% V* y% T* ~: i" V  N8 I; z3 T: m: V
(释)这节仍接上面所说的,仗了智识的大力,去扶助他。每七中,给他广做善事,七个七做满,就是资助他上天去享福,不但是死者上天,就是现在存活的眷属,也得到无量的利益。资助是比喻发他川费一样,或是上海是地狱,北平是天堂,现在我不愿在地狱受苦,想到天堂去享福,但是没有川费,那里办得到呢?只好在地狱受苦。所以死过后七七日内,你给他修福,即是发他上天去的川费一样。. i& ]( u1 ]+ Z9 d5 W4 u

9 n. M- g, n1 m9 u* e: P)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0 K9 q3 J  N4 W: F' S
& ~, e& V7 ?5 e% y% T
(解)‘是为了这缘故,我今天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叫他们都相劝于阎浮提众生,临命终的时间,小心谨慎,切勿杀害生命,及造去拜祭鬼神、求乞诸魍魉的恶缘。6 h! ^8 [5 Y: N' C
: J5 m3 R; x! s2 Y* A  l
(释)凡是给亡人治丧事,不准杀生,虽然极细微的生命,也杀不得的。若有病痛,拜鬼祭神,这就是引鬼入门,更使不得;或是志诚的请拜观世音、地藏两大菩萨,求乞消除灾障,那是可以的。
& p0 J# |# S3 @4 f- [: J1 x
: V- a! m4 Z1 y" ^/ A* v- Q7 _7 f- b魍魉,是居在山水间的一种鬼。
8 e$ K" f  n& N5 I( d) b7 O2 [) f" w9 U! z; C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 `0 M# t/ f2 R+ f7 B# d+ h, P& [: L1 Q8 ^
(解)‘为甚么缘故呢?你所杀害的生命,乃至于祭拜鬼神,没有纤毫微力,能够利益亡人,不过反结罪缘,使罪业转加深重;假使来世,或现生,得著圣人的气分,可以生到人天中去享福,因为临终时,被他眷属造了这恶缘,就令这命终人,受祸殃的累,被杀死的生命,围困了去对辩,就要迟生到善处了;何况临命终的人,在生未曾有少份的善业,各人依据了本业,自受恶趣去,这眷属如何这样的残忍,再要增加他的罪业呢?7 R0 W6 ?, p9 h1 Q4 Y/ V- f$ B

, r* J, |; J. |/ C$ A(释)鬼神浮游人间,不得吃食,便变怪起来,扇动人心,教他作恶,杀害生命,你加了罪业,他来现成飨受血肉,是最坏的东西;无知识的人,往往受他的愚,连累了临终人,并连累了自己。
" J$ _* J* E% ?3 I& \; ~
" A( q+ [; B& J5 _1 d5 b【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4 a* \, A0 ?9 _# X7 E: R- A* x/ E7 z4 `$ H* |
(解)‘譬如有人,从远的地方来,绝粮已经三日了,所负担的东西,勉强负过一百斤,忽然遇著了一个邻人,更要附带一些东西,以是这个缘故,反又加上困重了。’8 r* ?. L* G6 P5 ?

; L( ~* d& U7 g- v% D8 j(释)从远地来,譬如我们从无始生死旷大劫以来,久已缺绝戒、定、慧的三日的食粮了,腹饿力弱,十恶互照,勉强的支持百斤的重担,已是没有善根的人了,这附带重东西的邻人,就是给他杀生的眷属,再给他加上一些重罪,这危险很像是‘落井投石’一般,可以不谨慎的么!
$ p: R. _% Y6 E$ d# l2 `, i6 C
; U% w7 j+ x1 B, D7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2 K& B' b9 b  l& f

6 U5 v5 e. c( a7 z% u- }(解)菩萨继续叫著佛说:‘世尊!我观瞧这阎浮提的众生,只要能够在诸佛教之中,乃至于所有的善事,虽是小得像一毛、一渧、一沙、一尘,他那样的利益,悉数都要使他自己获得,没有一些空做的。’
! F0 f5 m, n% F, L1 a& J& P, W! `
$ ~  t1 y$ \  X(释)能对于佛教中,发信心,虽是微细的善事,都是成佛的正因。譬如有人,将一毛分作百分,拿了百分之一的毛,沾一滴的水,寄在佛的地方,佛就把这一滴水,和入恒河里,不增不减的,渐渐和入大海,就要把这人度到成佛,仍旧把这水还他,所以说少善不积,何以成圣呢?; H' Y/ F$ K; D7 }$ M, `

  x) _# V+ z/ z, @) K1 A! a【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1 r' |8 l: {% ~' x% I. I% o* N
. A1 `9 G0 Y2 L
(解)说这话的时间,会中有一位长者,名叫大辩的,这长者久已证得无生的了,为化度十方世界的众生,常常现化长者身分的,这时合掌恭敬的问地藏菩萨说:‘这南阎浮提的众生,命终了之后,小大的眷属,为他修功德,乃至设斋供养,造众善因,这命终的人,就可以得到大利益,以及解脱的么?’
1 S  H- o, s' ]# o
* R8 _# Y. w, N3 m2 W  G(释)梵语钵底婆,翻名辩才,辩,是问答辩驳没有阻碍的,所以也说辩才无碍。他这辩字内,包涵著善、法、词、乐说四种意义,现在他能一义中演说无量义,一法中演说无量法,一词中演说无量词,尽那未来的时际,乐说这三种法门,所以有这大辩的佳号。他还久已证到不生不灭的大涅槃了,地位的崇高,已同佛差不多,因为他要化度十方的众生,所以依旧现长者的身分。他这时听地藏菩萨的话,所以接著来问的。% q- d2 e3 x, g! U5 Z2 ~& m

" O3 s0 n6 G! C' }1 Z功德,是指悬旛等事。  |" M& q6 W0 M, o9 G% l9 {
' T1 a; X* E! Q; L3 r" H' L
设斋,就是供佛斋僧。( ^0 V% ?& a. Q3 H. O/ l' B

; U- g' n8 r7 @$ V1 {+ f众善因,就是布施、建造塔像等都是。+ q. m6 r4 _) K& g9 C- N

6 W+ O3 b/ |; c  z1 D: N利益解脱,是问菩萨:‘眷属给死亡的人,做佛事的功德,死的人,真得到利益,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么?还是得不到利益,不能解脱生死呢?’( N2 N: o- N0 K6 V$ Y. Z* e1 R
( U: {+ h. ]2 x! _" U' g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c  M6 n( _* p; V, q
) U1 l: d6 c' g/ G, v& r# V( q
(解)地藏菩萨回答说:‘长者!我今天为这未来现在一切的众生,承佛的威力,简略的说说这事情。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的一日,得听到一佛的名、一菩萨的名、一辟支佛的名号,不问他有罪没有罪,都得到解脱。’+ _7 b7 m% r5 K/ d) s% ^

" e, P9 t0 W- w9 G$ _5 Z- X(释)一切的众生,命终的一天,自已不能念,叫他人代念,临终的人,听了诸佛菩萨的一名一号,不论有无罪业轻重的人,都得著了生脱死,超升佛国里去了。为甚么临终的时间,有这样的灵感?现生活著的人,不很灵感呢?这也有一种道理,因为临终的人,心急念专,像小孩子遇著了强盗追赶,要叫喊他父母来救他一般,很诚恳拚命的念,所以感应快得很;平常人念佛,往往心不对口,不肯诚恳恭敬,那里来的感应呢?所以古人说:‘口里念佛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何况还有一种没有知识的人,他念一句佛,还要当铜钱用,念念贪心,那更是无效的了。1 j: @5 Z7 e0 `' D8 i! \- a4 j

- T# t; h# V. y"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 Q' h' `. p( n) ]" c

, G3 b4 N0 b4 E3 ]: A: a3 g(解)菩萨继续说:‘倘若有男子女人,在活的时间,不修善因,造了许多罪恶,命终了之后,不论他大小的眷属,为他修造福利,一切的佛事,七分之中,只有获得一分,六分功德是活人自得的。以是这缘故,未来现在的善男女,趁著现在耳目聪明、强健的时间,自己来做佛事修福,不要等待临死时,眷属给我代修,那么,分分利益,都可以自得了。’
& }% Y" `- i: k9 F+ `- d) w! q4 r% h1 L
(释)大人给他小人做功德,是大眷属;小人给他大人做功德,叫小眷属。凡关于佛教中所做的功德,都可以叫作圣事。死了做功德,只有得到一分,所以叫你现生的人,趁早自修福利,点灯、悬幡、请僧读经,做一个活七七,功德就更大得无量的了。
1 ~7 v+ r1 Z+ |- ~
0 r. B: M! C- s4 c5 N6 h;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W% g+ r* N8 a) c! v; y& Y0 C
/ y' D6 P0 _7 q+ L
(解)菩萨又继著说:‘无常的大鬼,不用你约期等待,他自然会到的,冥冥的游人,自己不知道是罪是福,随著无常去了,这七七的日内,如痴如聋一般,或在诸阴司中,和判官辩论他在生时所作的恶因业果,经过了这审定之后,各人依据了他的业果去投生,在那辩论未测的时间,已有千万种的愁苦了,何况堕于诸般恶道里受苦去呢?  K, s& U/ n3 U3 c( ]1 F# w
2 a- ^7 [1 Y1 `& ]
(释)梵语萨迦耶萨,翻名作无常,凡是世人所作之事,旋生旋灭,都是无常的,所以古人说:‘性命在於呼息之间。’大丈夫旦不保暮,俗谚说:‘无常叫你三更去,断不宽留到五更。’可怜一般昏庸的世人,性命尚且不能自主,何况其他比性命轻贱的一切呢?
& L  B/ ~5 u$ p  Q. ?* Y  t
% M+ U# |* p& h4 z' R% d诸司就是赏善、罚恶的判官。' x/ B2 q7 V1 W$ C8 R% `
- c9 z& C3 \) R
辩论,是辩论十善十恶的因果。
' c1 J: v$ n0 u. M5 u! \( Y1 v" t5 F- `
阎王之下,有五位官,一叫鲜官,是禁人杀生的;二叫水官,是禁偷盗的;三叫铁官,是禁邪淫的;四叫土官,是禁妄语的;五叫天官,禁饮酒的;所以这五戒是最要紧的,倘若不能够全戒,戒一、二种也是好的。2 k6 e1 L& O) U: I3 V8 a+ }1 u; o
& I: F+ D0 M+ X5 [% d7 ]* b9 K$ `2 j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 \6 b+ v( a) V; |9 Y

4 \  U) \; \9 j8 {( M" u& f(解)‘这命终的人,尚未得著投生的七七日之内,在这千万种愁苦的念念之间,希望他们的骨肉至亲的眷属,给他修造福利,好仗佛力救拔他。$ ^4 G! x, G( {' q; x+ y% P' i* [
, A% q8 j0 @: }! s- ]
(释)人死了,在阴司里辩论,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方才把他罪业判决,所以在这七七日内,罪业还没有判决的时间,时时刻刻想望他的骨肉眷属去救拔他,好借这功德来赎他的罪业,或者可以仗了佛力上天去。
5 j& a9 T- T  s1 j" f; l
* m  F' ?! w; |2 ~6 W, \3 N【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W! I& q6 c+ ~4 Q- u) [* ?

7 T% O  o. b  M# [" N" C$ J(解)‘过了这七七四十九日以后,就随了他所作的业,受报去了,倘若是罪重的人,一动这恶刑,就要经过千百岁中,没有解脱的时日了;若是应该受这五无间的大罪业,堕落到大地狱,就千劫万劫,永远的要受许多痛苦了。’
( v$ k4 u. `0 x* t) n" L
/ j6 F( z  @4 h! p# J; k! y(释)有形,方才有影;有声,方才有应响。有因,方才有果;或有作了恶事没有报应,是前生的余福没有尽,福尽,祸自然会来的。+ N/ Q; G: R& w: m' e
( z8 i, O: q4 u! t. _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7 ]4 U# T7 N/ W( z, n7 W2 }( Y
: j! {; E1 e. }" J  I6 c' E1 N: ?
(解)地藏菩萨又复对长者说:‘像这样有罪业的众生,命终了以后,或是他的眷属和骨肉,为他修营办斋,资助他,免得他在业道里受苦。倘若斋食尚没有完竟,以及正在办斋的时间,淘米泔水和菜叶等类不可以抛弃在地上,乃至于诸种食物,未献过佛与僧,勿得自己先吃。
$ w. |8 ^) s  S4 ], {/ l' e' i' r3 _! V' q; Q9 Z
(释)做佛事求福利,无非想超度死亡的人,倘若不诚心恭敬办斋,去供养佛、法、僧三宝,那里来的功德呢?在这办斋的时间,或是淘米泔水、黄的坏的菜叶,以及不好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一些也不能抛弃在地上,用器物盛贮收藏起,等到斋过了已后,或者施给乞丐,或者施给畜生去吃;若有好的菜肴没有供过佛、没有斋过僧,无论何人不能先吃,这样方才有功德。若有先尝的人,这人要五百世中,受饿鬼道的苦。
1 q, x% ^' i+ s( i5 {& z- e; n1 `4 @
- x5 m. x! W6 l【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
6 M: V* C5 l  d9 S+ W2 P% m
3 o; T- V( W! _! G(解)‘倘若有违背了这上面所说的规矩,自己先吃,以及不精勤的保护办得洁净,这命终的人,得不到一些功德;倘若很恭敬的,能守这规矩,精勤的保护,办得很洁净,奉献佛和僧人,这七分的功德,命终人可以获得一分,六分功德,是办斋的眷属获得的。’
8 d) H# J5 i! Y* l, V5 P" A$ s
(释)若不是依经中所说的方法去办斋,不但死亡的人,也难得利益,就是给他做佛事的眷属,也得不到一些利益;倘若照他的规矩去办,办得很精诚、很洁净,那么诸天都欢喜,百神也庆悦,天神也来拥护了,自在存亡都可以得到福利。6 a4 O- E' x) u9 F. _5 p

- q0 J/ o* C( R& J  R8 c【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 T2 {0 W- I; o
. A( |+ b5 Q% S8 b
(解)地藏菩萨继续的说:‘是因为这缘故,长者!阎浮提的众生,倘若能为他的父母,或者乃至于至亲骨肉眷属,命终了之后,设了斋去供养,终要志心勤恳,像这样的人,所做的佛事,生存和死亡的,都可以获得利益了。’
6 h8 P8 L% C& y% x- t7 {1 Y5 i
' X/ r# Q" F" o0 @- p; P(释)志心勤恳,就是精勤护净的意思。能志心,方才能精,精诚到极点,自然可以感动诸佛菩萨、诸天神的赐与福泽了,所以能够得到两全俱美的利益。
* ^+ {" W* |4 g6 n& n- x; t; T9 ^3 z' [' q* h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 A1 X- ^! Q# @! @( X9 L# Q4 P+ m) Y6 ~4 U
(解)菩萨说罢了这话的时间,在这忉利天宫集会的,千万亿数的、那由他数的阎浮提的鬼神,都发出了无量数的菩提之心。那一位大辩长者,也作了一个礼,退回了原座。
1 I  ?# Q9 }( L. P9 H' o
& _; Q7 f% \/ ^. E% M' s0 _(释)为什么邪劣的鬼神,到这时也发心了呢?因为听了上面地藏菩萨说过,拜祭鬼神是无益的,临终时听念佛号,罪业自然会解脱等等言论,所以那一般专做教人杀生造业的鬼神,自己也觉得惭愧得很,就都发心做诸佛菩萨的护法鬼神了。其实,也是佛和地藏菩萨教化他发心的。3 `. U/ C  Z: h- K/ J7 a

1 F0 v  [: K5 v+ P6 e& e
) R' M: R) V; V) v* \! G+ q6 C; K% m+ P: q/ t
有一本好书,《E时代地藏菩萨感应录》,收录有140篇全国各地各阶层人们修学地藏法门的感应故事,很真实,很好读!书中有许多人讲述了自己读诵《地藏经》后事业从窘迫到发达的经历,也有的讲述了从身体多病到康健自如的过程,当然更有人叙述了地藏法门让其“发财”的故事……都是自我叙述,且是切身感受,这说明了地藏菩萨的感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9 {6 u8 r5 N'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bo_pig_】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4-17 23: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空去你爸坟头看看他的左墓手是不是坏了或被隔壁墓手压着挤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8 17: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梦过啊..没事的..亲人怎么可能害你呢..劝LZ不要太怕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05: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念 小房子 试试看。 搜索“手把手教你念经以及念小房子”和“卢军宏 博客精彩感言”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13:3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